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题帮.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1134130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题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题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题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题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考题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五 古代诗歌鉴赏题组 1 全国卷题组1.2017 全国卷甲卷(卷),1415,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送子由使契丹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 月,湖山应梦武林 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A.

2、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答案 BD2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B 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D 项,“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错。这两项都是从苏轼要求弟弟苏辙谦虚处世的角度分析的。结合诗歌内容及注释可知,苏轼用

3、唐代李揆的典故是出于对弟弟的安全的考虑,告诫他要小心谨慎,希望他平安归来。(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 分)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诗人与弟弟情谊深厚,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首联点题,写苏轼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尽管兄弟情谊颇深,乐观旷达的苏轼却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句。颔联劝勉,上句勉励弟弟子由要不辞辛苦,“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弟弟子由要不辱使命,要让契

4、丹国王认识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不要失大国风范。颈联嘱咐,上句要身居沙漠的弟弟子由,时时回望故国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弟弟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之景。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代指弟弟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弟弟子由,出使契丹,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契丹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弟弟子由出使契丹的复杂心理,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2.2016 全国卷乙卷(卷),89,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金陵望汉江

5、李 白汉江回万里,派 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 沦亡后,三吴 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 分)3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解析

6、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大意归纳答案。诗的前四句,第一、二句写汉江的迂回流长,支流繁多;第三、四句写汉江横贯中国、气势磅礴的景象。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应当结合下文,分析此四句对表达作者情感、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 分)答案 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题干中已经明确点出要结合典故来分析,因此,解题时要先弄清任公子这个典故的内涵

7、。通过注释可知,任公子的典故是写他已无巨鱼可钓,而水无巨鱼是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说明大唐是太平盛世,表明了作者对其的歌颂之情;而自己好比任公子,既然这是太平盛世,那么也就没有机会施展才干,故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之感。这样一分析,答案便很容易得出。3.2016 全国卷丙卷(卷),89,11 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内宴奉诏作曹 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 ,英名尝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 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曹翰(923992),宋初名将。六韬:古代兵书。时髦:指当代俊杰。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1)

8、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 分)答案 观点一:作“弱”“昏”好。“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观点二:作“健”“明”好。4“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解析 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可任选一种作答,言之有理即可。考生若认为作“弱”“昏”好,就要从对比的角度出发,阐释这样写的好处。“臂弱”“眼昏”表明

9、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但是“尚嫌”“犹识”又表现出作者想要冲锋陷阵的豪情,这种反差能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考生若认为作“健”“明”好,可以从虽然岁月流逝,但作者依然身体康健,想要建功报国的角度去分析。(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 分)答案 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解析 本题注重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要求考生比较本诗与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的情感基调。解答本题,考生要先弄清两首诗各自所表达的情感,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

10、灯看剑)主要表达了一种英雄白首、功业无成的悲慨,而本诗重在表现作者人虽年迈,但报国之心尚存的豪迈。4.2015 新课标全国卷,89,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 参闻说轮台 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 分)答案 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

11、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解析 题目要求将此诗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比,对诗歌描写景物的角度进行分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正面描写壮丽雪景的,而此诗中,一个“闻说”,告诉我们描写的对象是听说来的,是侧面的。由此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答案。5(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 分)答案 第一问:表达了作者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解析 题目要求分析诗歌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在全诗中的作用,具体思考时,可以围绕作者的身份以及当时的环境进行。面对那种荒凉的环境,作者

12、仍然是满怀报国之志的,这是作者英雄的一面;而对家乡的思念,又是人之常情。报国情怀重于思乡之愁,使诗歌多了一份豪迈,不至流于感伤,这种舍小为大的情怀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明确了这些,便可以得到准确的答案。5.2014 新课标全国,89,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阮 郎 归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 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 迟。【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1)词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 分)答案 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

13、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上阕写景奠定哀婉基调。春风吹雨本已凄凉,而花枝也凋残了,风雨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 分)答案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继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

14、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表达技巧。“帘半卷,燕双归”,“双”字引愁,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触景生愁,迸出“讳愁无奈眉”,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结尾二句,因愁情无法排遣,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借以移情,可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纷乱的愁绪。6题组 2 地方卷题组6.2017 山东,14,8 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早上五盘岭 岑 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

15、觉蜀道难。【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 “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 分)答案 诗人入蜀是为报知

16、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7.2017 江苏,1011,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秋 兴陆 游7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迮 ,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注】迮:狭窄。(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 分)答案 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读题:“中间两联”指出答题

17、范围。“概括”说明不需联系具体诗句。思路:“病入中年日月遒”是说作者人到中年,整日与病为伍;“百战铁衣空许国”说作者一心报国,但报国无门;“五更画角只生愁”是说作者听闻五更天吹响的军号愁肠百结,说明战事未宁。整合以上信息作答即可。(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 分)答案 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赏析诗句表达效果的题目,应先明确诗句使用了何种手法,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自己报国无门,只能想象自己将来在烟雨迷蒙的桐江岸边,驾一叶扁舟

18、垂钓的画面。这表现了作者归隐的想法和苦闷无奈的情怀。8.2017 北京,1518,18 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晓 行 巴 峡王 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 【1】 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8注释:【1】树杪:树梢。(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

19、人的离愁别绪。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万亩良田”错误。“井”即市井,此处指山城住户。“万井”指千家万户。(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 )(3 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A 项,用黄鹂婉转的叫声反衬抒情主人公内心的悲凉。B 项,用“雁声”体现岁暮途远的悲凉,表达诗人强烈的

20、思乡情感。C 项,以“苍鸠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D 项,用“莺啼”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 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答案 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林”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9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思想情感

21、的能力。意象方面,应注重分析诗歌描写的具体内容。王维的诗使用了晴江、朝日、鸡鸣、水国、山桥、万井等意象;郦道元的诗使用了三峡、猿鸣等意象,杜甫的诗使用了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等意象。情感方面,王维的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沿途所见所闻的喜爱之情,并通过写山水之趣,来宽解诗人的离愁别绪;郦道元和杜甫的诗歌,主要通过描写悲凉的景色,表达诗人的惆怅、悲苦之情。(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 分)本诗描绘的是巴峡风俗,而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则是田园风光,其诗云:“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本诗写到了登高望远,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登高望远的语句:“披绣闼,俯雕甍, , 。” 本诗与辛弃疾菩萨蛮同

22、为记游之作,辛词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 答案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山原旷其盈视 川泽纡其骇瞩江晚正愁予 山深闻鹧鸪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暧,墟;旷,纡;鹧,鸪。9.2017 浙江,1920,8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采 地 黄 者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 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通“锸”。铁锹。(1)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

23、(2 分) 答案 采地黄 卖地黄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6 分)10答案 叙述: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对比: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使揭露更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10.2016 江苏,1011,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

24、词,完成(1)(2)题。八 声 甘 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 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注】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 分)答案 第一问:灞陵受

25、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第二问: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解析 解答第一问,考生要抓住关键句子,“恨灞陵醉尉”暗示李广灞陵受辱亭尉一事,“射虎山横一骑”是在说李广射虎中石,“落魄封侯事”是说李广功高难封侯。第二问,可根据全词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生平来回答。辛弃疾英雄晚景落魄,报国无门,而词中所写的李广,也是英雄晚景落魄,由此可总结出作者这样选材的用意。(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 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26、。解析 解答本题,考生要对下阕逐句分析。“谁向桑麻过残年”化用了杜诗,回应了前面所写友人约同居山间之事;“汉开边也曾闲”,借写李广功高却难封侯之事暗讽了当局;“纱窗外一阵轻寒”是写景,给人一种悲凉之感。11建议时间:45 分钟1.2018 甘肃天水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41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苏秀道中 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1)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

27、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从夜感大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已久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润”字不仅有生理上的清凉感,而且有心理上的喜悦感,由实而虚。B.颔联写诗人不顾屋漏、床湿,见溪流岸深,旱情缓解,为民而喜,从正反两个方面写出了诗人看到久旱降雨的兴奋之情。其中“喜”是诗眼,贯串始终,表明情感。C.“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不仅自然贴切,而且所表现的精神气韵也与杜诗相同。D.尾联用对比衬托手法,直抒胸臆,写无田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将喜渲染到极致。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E.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

28、,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一位不事农桑的文人能拥有这样的情怀,实在难能可贵。答案 CE解析 本题是综合考查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C 项,“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说法错误,不是“引用”,而是“化用”;“而且所表现的精神气韵也与杜诗相同”表述错误,曾诗表现的是喜悦之情,杜诗表现的是愁苦愤懑之情。E 项,语言风格不是“诙谐风趣”而是“简明洗练”。(2)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12答案 特点:雨大且及时。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诗人半夜感到“凉冷”,这是触觉;看到“屋漏床床湿”,这是视觉。通过多种感官写出了

29、雨大的特点;虚实结合:“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虚实结合,突出了雨下得很及时的特点,流露了久旱遇雨的高兴之情。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本诗描写了久旱遇雨,诗人欣喜若狂,连床铺湿了也顾不得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所以“雨”的特点是大且及时。概括雨的特点应结合全诗,如果只看局部,可能会把“凉冷”也当作雨的一个特点;如果从整体来看,描写雨“凉冷”也是用来说明雨下得大的。而下得及时这个特点要从人物对这场雨的态度中来提取。2.2018 合肥高三调研性检测,14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

30、烧刍狗 ,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 半空经霹雳,碑文才 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 ,此地还成要路津。【注】本诗是作者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城,朗州古城。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石麟:贵族墓前的石兽。华表:古代位于宫殿及墓地等前作标志与装饰用的石柱。才:隐约。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东瀛,东海。(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B.颔联写“牧竖”“行人”,极大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C.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

31、条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景象。D.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E.本诗主要寄托诗人被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答案 AC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 项,“极大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错,牧童烧刍狗于田中,说明坟山冷落,田地荒芜,行人看石麟于陌上,是因为荆榛莽莽,别无可以观赏的景物,可见没有增添任何生气。D 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错,由尾联诗人对汉寿城未来变化的预想,可知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E 项,“对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属无中生

32、有。13(2)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答案 相同点:遥望春景的荒芜、破败和凄凉。不同点:春望描写了战乱中的场景,汉寿城春望描写了战乱后的遗迹。春望描写了国都景象,汉寿城春望描写了地方景象。春望描写了景物和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全诗写景。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明确题干要求,“运用意象”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异同,确定答题范围。相同点在于两首诗必然都有景物描写,而是否只有景物描写,选取的意象是否相同,是否写同一时间、同一地方的景物,景物特征是否一致等则是需要进行比较的要素。相比之下

33、,两首诗描写的景物特征是相同的,但描写的并非同一时间、同一地方之景,且春望并非全部写景,还有关于诗人形象的描写。3.2018 广西南宁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西都作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 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注】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慵:懒。(1)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词开门见山地表达出词人不乐尘世、留恋山水自然的生活态度。B.词人以“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傲然之情溢于言表。C.词人

34、写自己能支使风云雨露是天帝批准的,从中可以看出词人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D.“几曾着眼看侯王”句是这首词的点睛之笔,也是词人内心思想的真实写照。E.这首词语言含蓄蕴藉,风格诙谐风趣,想象力丰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答案 CE解析 C 项,“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分析错误,词人这里是用诙谐的手法表现自己疏狂的个性特点。E项,“语言含蓄蕴藉”分析错误,这首词语言质朴,抒情直白。(2)从这首词的最后两句,你读出了词人哪些形象特点?请概括分析。14答案 傲视权贵,不愿在朝为官。如“玉楼金阙慵归去”,表达了词人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做官也懒得去的人生态度。留恋自然,品行高洁。词人借品行高洁的“梅花”来象征

35、自己的品行。行为疏狂,洒脱不羁。如“且插梅花醉洛阳”一句,表现了词人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洛阳城中的洒脱不羁的性格。解析 分析人物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行为、生活环境等,一般可概括为在什么环境下做了什么事情,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此题要求分析词人的形象特点,要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周围环境来分析词人的形象特征,解题时注意抓住“慵”“且”“醉”三个动词和“梅花”的形象,据此分析出词人傲视权贵、品行高洁、行为疏狂等特征。

36、4.2018 成都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141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宿芥塘佛祠 【宋】贺铸青青 麦黄 麦欲抽芒,浩荡东风晚更狂。微径断桥寻古寺,短篱高树隔横塘。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底许 暂忘行役倦,故人题字满长廊。【注】诗人当时以阅田为务,每天忙于巡查农事。 麦黄 :大麦。底许:几许,多少。(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麦黄 麦欲抽芒”点明春末的物候,以“东风晚更狂”写风势变大,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庄稼的担忧。B.“微径断桥寻古寺”,以“微径”“断桥”衬托出寺庙僻静冷落略带荒凉的特点,极具画面感。C.“短篱高树隔横塘”,描绘了寺庙周围错落有致的

37、环境,暗示了探幽寻寺之路的曲折萦回。D.全诗写入寺过程,层次井然:先写进入庭院;再写傍晚燃香;最后写在寺内长廊看到满是故人题字。E.全诗以时间推移和空间转换为序,意在表现诗人投宿古寺途中由“倦”到“忘”的心理变化过程。答案 AE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 A 项,“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庄稼的担忧”无中生有。E 项,不是“意在”表现“诗人投宿古寺途中”的心理变化。(2)尾联中说“底许暂忘行役倦”,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暂忘”的原因。15答案 诗人每天以阅田为务,投宿古寺,暂离行役的劳倦;寺处幽僻之地,杨花飘落,柏子燃香,自在清净;见到故人题字,诗人感到慰藉。解析 本题

38、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诗人暂时忘却行役之倦的原因,应结合全诗进行分析。首联点明时节,此时诗人正是阅田劳倦的时候,故投宿古寺,可以暂时摆脱繁忙的公事,暂离疲倦;颔联写了寺庙的幽僻,颈联写了寺庙的清幽宁静,让人心神自在,这种外在环境氛围让诗人忘却疲倦;尾联写自己看到了故人题字,十分欣慰,因而忘却疲倦。5.2017 湖南六校联盟联考,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水 村 闲 望俞紫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 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注】俞紫芝,字秀老,金华人。官场失意后,蛰居水

39、村,寄情于山水。赊:助词。绷:绣出的画面。(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抓住水村的特点,先写停泊在沙滩上的船,再写隔岸烟雾迷蒙中的野草,远近明暗搭配和谐。B.颔联描绘翡翠鸟闲居荷叶之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这样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传达出诗人闲适的心境。C.颈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酒旗飘飘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有静,更增情味。D.尾联“无人写得寄京华”一句,写诗人面对眼前所见美景,不由得生出了官场失意的愤懑之情。E.诗的前三联写景,由沙滩到隔岸,然后转到河内,再移到岸边,最后又沿河望去,视角跳跃,给人以目不暇接的感受。答案 BD解析 B 项,颔联描绘的是一

40、幅幽静恬淡的画面,并非“清幽冷寂的画面”。D 项,尾联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寄情山水的情怀,并没有官场失意的愤懑。(2)有人说,整首诗的前三联都是对水村景物的生动刻画,但末句提到“京华”,显得有些突兀,你如何看待这一点?请简要阐述。16答案 这种说法不妥。诗人在前三联中描绘了一幅恬淡静谧的水村图,呈现出一种安宁朦胧的意境,从而表现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水的情怀。尾联写可惜这一幅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以此来劝说那些朝廷中人远离官场、归返自然,抒发了诗人鄙弃混浊官场的情怀。前后情怀是一致的,所以不显突兀。建议时间:35 分钟6.2018 安徽黄山高三八校联考,14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41、完成下列小题。巫 山 峡皇甫冉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说那巫峡在古代巴国的东边,高高的似在半空之中,点明巫峡的方位,描绘其高耸入云的状貌。B.颔联说云雾遮蔽了神女庙,雨水洒到了楚王的离宫,化用典故,目的是表现巫峡的悲凉氛围。C.颈联说从早到晚都能听到泉水的声音,无论冬夏,树色总是那样苍翠;“寒暄”,冬寒夏暄,泛指一年四季。D.尾联说那悲哀的猿啼声本来就使人不忍听,偏偏在这深秋时又不断地传来,使诗人产生无限的落寞情怀。E.全诗辞采雄浑,情意委婉,写尽了巫山之雄伟,

42、巫峡之神奇,四时之胜景,猿声之凄清,写景抒情,声情并茂。答案 BE解析 B 项,对用典作用理解和概括错误。这里“化用典故”,是为了渲染巫峡的神秘色彩。E 项,对语言风格的理解和概括错误。“雄浑”分析错误,应该是“清丽”。(2)试对“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中“落”“同”两字的使用加以赏析。答案 “落”,落下的意思。一个“落”字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未见泉水,先闻其声。“同”,相同的意思。寒冷、温暖时节树色都相同。一个“同”字就把巫峡四季树色的苍翠、浓郁、富有生机写足了。“落”“同”两字描声绘色,声声不息,色色不减,声色并茂。17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诗歌炼字题,第一步要指出该字,或解释该

43、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本题“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一句,“寒暄”,冬寒夏暄,泛指一年四季。“落”,“落下”的意思。一个“落”字说明未见泉水,先闻其声,写出了泉水的流淌,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同”,“相同”的意思。寒冷、温暖时节树色都相同。一个“同”字就把巫峡四季树色的苍翠、浓郁、生机勃勃写了出来。7.2018 甘肃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联考(一),141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临 江 仙徐昌图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

44、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两句直写别离,“散”“离”“去”已带怨意,而一个“恨”字又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羁旅之恨。B.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也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落寞和苍凉。C.四、五两句描绘的是词人眼中的惨淡画面。“淡云”暗示行人心头的落寞,“孤雁”则是行人的化身,“寒日”显其心头之冷,充满了伤感。这两句极写浪迹飘零之苦,是移情于景。D.上阕写的是离别前的情景,是实写。下阕写的是词人想象离别后的情景,是虚写。全词虚实结合,写尽羁旅之情,含

45、蓄隽永,耐人寻味。E.词人写离愁没有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而是巧妙地融情于景,依情布景,通过景物的转承和变换、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烘托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答案 DE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 项,上阕写的是离别时和离别后的情景,而不是离别前的情景。E 项,“没有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错误,“浮生常恨飘蓬”中的“恨”是直抒胸臆。(2)这首词的下阕与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作简要分析。答案 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浇愁,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两首词都通过想象来虚写,都设想酒醒后的情景,突出离别后的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两首词都采用意象“

46、月”来渲染羁旅之愁,从而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两首词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羁旅之情。18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表现手法的能力。比较分析两首词的相同之处,范围极广,考生需要考虑诗歌的各个方面,如思想情感、表现手法、意象、抒情方式等等。本题从情感上看,都写离人不堪离恨,借酒浇愁,表达离愁别绪;从表现手法上看,都用了虚写手法;从意象上看,都有“月”的意象;从抒情方式上看,都是借景抒情。8.2018 河南八市高三质检(一),1415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塞上曲送元美 【明】李攀龙白羽 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注】元美即王世贞

47、(字元美),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白羽:羽书,又名羽檄,古代紧急军事公文,插有鸟羽,表示要迅速传递。(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运用比喻,以“霜”喻“白羽”,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还暗示形势逼人。B.次句运用拟人,以“胡烽不断”比拟异族频频入侵,战报立入朝廷,局势之严峻尽在不言中。C.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强调军情的紧急,为元美的出行渲染气氛。D.第三句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既衬托情意,暗示时间,又与下文“征人”看月相照应。E.后两句承上写军士出征应战,节奏由舒缓变急促,内容从战事转抒情,豪放中有缠绵。答案 BE解析 题干

48、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这是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B 项,“运用拟人”错误,“胡烽不断接长安”应是运用借代,“胡烽不断”借指异族频频入侵,“长安”代指明朝都城北京。E 项,“节奏由舒缓变急促”应为“节奏由急促变舒缓”。(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 望月,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表现征人怀念家乡的愁情;夜月之下无数“征人”“马上”驰骋,雄壮的场面也表达了将士们立功边塞的豪情;又蕴含了诗人希望元美勉力边务,不辱使命的感情。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月是边塞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月照边关,使塞外景色更显壮阔、悲凉、朦胧、凄清。诗中的“一片西山月”,不仅能衬托情意,而且能暗示时间,渲染气氛。天下共一月,何必有西山东山、家乡异地之分。诗中的“西山月”含意很深,其中“西山”与“边塞”“胡烽”暗19自相连,“月”又同下句“征人看月”情融意合,构成佳境。征人看月,蕴含着征人怀念家乡的愁情与立功边塞的雄心。“马上看”写战士们骑马奔赴塞外途中或巡逻边境时,抬头看见高悬空中的明月,表明他们思念远方的家乡,留恋美好的人生,但又时刻准备着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誓死战斗。9.2017 四川成都高中诊断性检测(一),1415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1)(2)题。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61169-53-2016 e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 Part 53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RF coaxial connectors with inner diameter of outer conductor 16 mm with screw lock - Characteri.pdf EN 61169-53-2016 e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 Part 53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RF coaxial connectors with inner diameter of outer conductor 16 mm with screw lock - Characteri.pdf
  • EN 61169-54-2016 e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 Part 54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coaxial connectors with 10 mm inner diameter of outer conductor nominal characteristic impedanc.pdf EN 61169-54-2016 e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 Part 54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coaxial connectors with 10 mm inner diameter of outer conductor nominal characteristic impedanc.pdf
  • EN 61169-58-2016 e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 Part 58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RF coaxial connectors with blind-mate coupling -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50 (type SBMA).pdf EN 61169-58-2016 e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 Part 58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RF coaxial connectors with blind-mate coupling - 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50 (type SBMA).pdf
  • EN 61169-59-2017 e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Part 59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type L32-4 and L32-5 threaded multi-pi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pdf EN 61169-59-2017 e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Part 59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for type L32-4 and L32-5 threaded multi-pi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pdf
  • EN 61169-8-2007 e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 Part 8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 RF coaxial connectors with inner diameter of outer conductor 6 5 mm (0 256 in) with bayonet lock - .pdf EN 61169-8-2007 en Radio-frequency connectors - Part 8 Sectional specification - RF coaxial connectors with inner diameter of outer conductor 6 5 mm (0 256 in) with bayonet lock - .pdf
  • EN 61173-1994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for Photovoltaic (PV) Power Generating Systems - Guide《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 导则(IEC 1173 1992)》.pdf EN 61173-1994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for Photovoltaic (PV) Power Generating Systems - Guide《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 导则(IEC 1173 1992)》.pdf
  • EN 61174-2008 en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 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ECDIS) - Operational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pdf EN 61174-2008 en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 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ECDIS) - Operational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pdf
  • EN 61174-2015 en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 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ECDIS) - Operational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pdf EN 61174-2015 en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radio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systems - Electronic chart display and information system (ECDIS) - Operational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pdf
  • EN 61175-1-2015 en Industrial systems installations and equipment and industrial products - Designation of signals - Part 1 Basic rules.pdf EN 61175-1-2015 en Industrial systems installations and equipment and industrial products - Designation of signals - Part 1 Basic rules.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