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 课时 精研高考真题明考点查不足高频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说明:加的设问是针对本考点的设问,下同)1(2017全国卷,T31)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型。(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
2、,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解析:(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2)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引入天敌是控制鼠害的生物防治方法。天敌以山鼠为食,天敌和山鼠的种间关系为捕食。(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答案:(1)J (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2(2015全国卷,T31)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
3、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年龄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个体数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2_。研究表明:该鱼在 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 3 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
4、捕法常用于调查_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解析:(1)种群的年龄结构包括增长型、衰退型和稳定型三种类型。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幼年个体数为 92187121400,成年个体数为 706962637264400,老年个体数为 554239264400,所以三个年龄段的个体数比例为 111,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该鱼种群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2)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答案:(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111 保持稳定(2)活动能力 (3
5、)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找规律“形异质同”学通法析个性第 1 题第(1)小题考查种群增长曲线的类型,第(4)小题直接考查年龄结构的概念;第 2 题第(1)小题以表格数据分析题形式考查种群的年龄结构组成,第(2)小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找共性大部分通过简单情景直接设问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和密度调查方法,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是掌握种群的 5 个数量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高频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2018全国卷,T31)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
6、。回答下列问题:(1)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_。(2)如果将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食物网只有三个营养级的某生态系统中,使得甲、乙两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了反转,即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假定该反转不是由于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造成的,那么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_(答出一点即可)。3(3)若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在某地区的森林中重新出现,会减轻该地区野猪对农作物的破坏程度。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_(答出两点即可
7、)。解析:(1)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的传递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物链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所以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2)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顶级肉食性动物对环境中的植食性动物有驱赶作用,这种作用是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其对顶级肉食性动物的恐惧程度比乙高,导致甲逃离该生态系统的数量比乙多。(3)大型肉食性动物捕食野猪或野猪因恐惧减少了采食,从而减轻了野猪对该地区农作物的破坏。答案:(1)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大部分都损失了,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较少(2)甲
8、对顶级肉食性动物的恐惧程度比乙高,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后甲逃离该生态系统的数量比乙多(3)大型肉食性动物捕食野猪;野猪因恐惧减少了采食2(2015全国卷,T31)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 000 头。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 550 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填“大于
9、” “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解析:(1)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 550 头,该生态系统的总面积为 250 km2,则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5502502.2(头km 2 )。乙种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 000头,当种群数量为 K/2 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快,此时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5002502(头km 2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乙种动物被丙种动物捕食的概率增加,导致乙种动物数量减少,而乙种动物数量减少将导致被捕食者甲种植物的数量增加。(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主要有三个去路:被下一营养级(丙种动物)同化、自身呼吸消
10、耗和被分解者利用。因此,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要大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答案:(1)2.2 头km 2 2 头km 2 (2)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4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 (3)大于 找规律“形异质同”学通法析个性第 1 题第(1)小题考查食物链中营养级数量不会太多的原因;第 2 题第(2)(3)小题考查食物链中营养级数量变化分析找共性这两个题目虽然考查形式有所差别,但考查的内容相同,都是根据能量流动规律分析食物链(网),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是了解能量流动的含义,理解、分析能量流经不同营养级的过程,并理解学会辨别几种种间关系的不同能力强化(一)
11、图形解读能力生态类题目在高考命题中常以图示为载体,常见的图示主要有示意图、模式图等。通过图示创设新情景,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解这类题目,考生要注重对图解图示的识别,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典例 1 (2018全国卷,T32 节选)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生活垃圾中的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解题示范 答案 (1)有机物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对点训练1(2015海南高考,T28 节选)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12、如图所示。图中 A 是一种气体,B、C、D、E 和 F 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5图中 A 表示_,生物成分 E 表示_。生物成分 F 表示_,_表示初级消费者。答案:(2)CO 2 生产者 分解者 C能力强化(二) 表格分析能力表格题不仅是生态类题目常采用的一种形式,也是生物试卷中常见的题型,这类题型最突出的特征是以表格的形式把生物学现象、事实、规律、原理及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呈现出来,表格中包含了较多的信息,既能全面考查学生对表格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概括等多种能力,同时也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典例 2 (2013全国卷,T32)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
13、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植物种数(种)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1 草丛 34 0 02 针叶林 52 12 1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可能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条件也得到了基本保留。(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相应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生态系统。(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填“简单
14、”或“复杂”),原因是_。解题示范6答案 (1)次生 土壤 (2)草丛 常绿阔叶林 (3)复杂 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对点训练2(2014全国卷,T31 节选)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 4 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种群 甲 乙 丙 丁 戊能量 3.56 12.80 10.30 0.48 226.50(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答案:(1)
15、(2)捕食 消费者能力强化(三) 生物数据计算能力定量计算题的取材主要涉及种群数量、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等方面的内容。该题型的核心在于通过定量计算考查学生对相关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典例 3 (2015全国卷,T31 节选)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 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 K 值为 1 000 头。回答下7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 550 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解题示范答案 (1)2.2 头km 2 2 头km 2对点训练3(201
16、5全国卷,T31 节选)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 1、小于 2,其他以此类推。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表明:该鱼在 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 3 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_。答案:(1)111课堂强化训练 1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
17、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分布。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2)严重的草原火灾会破坏生态系统,但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能_(填“加速”或“减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_(代谢过程),从而利于植物生长。(3)外来物种黄花刺茄侵入草原后,在短期内数量迅速增加。黄花刺茄的茎秆和果实上8长满尖锐的毛刺,毛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_信息,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_功能。(4)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调查
18、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 1.5 倍,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 N0,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_。(5)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近年来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解析:(1)草原上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通常呈镶嵌分布;草原上的植被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功能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适当的“地面火”能烧掉枯枝落叶,加速物质循环,还可使部分位置获得更多光线,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有利于植物生长。(3)黄花
19、刺茄的毛刺对动物来说是一种物理信息,能有效降低动物对黄花刺茄的取食欲望,这表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功能。(4)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根据题意可知,黄花刺茄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 1.5 倍,则种群数量的计算公式为N01.5t,两年后种群数量为 2.25N0。(5)根据题意,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但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表明近年来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答案:(1)镶嵌 间接 (2)加速 光合作用 (3)物理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
20、系统的稳定 (4)随机取样 2.25 N0 (5)发生改变2某地区年降雨量丰富,一弃耕农田的食物链之一是“甲乙丙” ,生态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发展以及该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为10 3 J/(hm2a),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 丙固定的能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24 500 105 75 71.5 8.44 6 4.38(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食物链中甲是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 J/(hm2a)。(2)在食物链“甲乙丙”中,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是_,从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乙的遗体、分泌物中的能量和_粪便中的能量。(3)有人发现表中乙或丙的同
21、化量与呼吸量之和不等于摄入量,请你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_。(4)调查发现在该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_,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9_。解析:(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因此甲是生产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应是 2.45107 J/(hm2a)。(2)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之比,由题表数据分析可知,能量从乙到丙的传递效率应是 6/75100%8%,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所以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包括丙粪便中的能量。(3)摄入量等于同化量加上粪便中能量,而呼吸量是同化量的一部分。(4)在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答案:(1)生产者 2.4510 7 (2)8% 丙 (3)摄入量等于同化量加上粪便中能量,而呼吸量是同化量中的一部分 (4)增加 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