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9 年高考(人教版)语文题型整合练(14)李仕才一、古诗词欣赏阅读下面这首曲,然后回答问题。中吕朝天子卞和 注薛昂夫卞和,抱璞,只合荆山坐。三朝不遇待如何?两足先遭祸。传国争符,伤身行货,谁教献与他?切磋,琢磨,何似偷敲破?注 楚人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玉石,献给楚厉王,厉王以为是石头,砍掉了他的左足;武王即位,他又去献,结果又被砍掉右足;文王时,他抱着这块玉石在荆山下痛哭,文王知道后,叫人剖开石头,果然得到宝玉,就命名为“和氏璧” 。1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支曲子开头运用了和氏璧的典故,点明卞和因献璞玉而身遭不幸,在荆山下痛哭。B “传国争符”是说秦王将和氏璧刻为
2、传国玉玺,导致后来许多野心家为此争战不休。C “行货” ,真的东西。 “伤身行货” ,是说此璧虽是真的,但使卞和伤身,是不祥之物。D结句是作者的愤激之词:与其让他们拿着璞玉去切磋琢磨,还不如偷偷地将它敲碎。E这首元曲先是介绍事件,然后揭示事件的惨痛教训,最后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看法。2卞和献璞的故事一向被看作才士不遇的悲剧,卞和一向为人们深切同情,这支曲子却有不同的看法,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1CE C 项“真的东西”错, “行货”可理解为行贿。 “伤身行货” ,是说献玉目的不纯,结果使自己遭祸。E 项“直抒胸臆”不当。2在这支曲子里,卞和不再被人们同情,反而成了被揶揄、指责的对象。作
3、者认为,他的献璞是一种愚行,于自己是行贿谋私,自讨苦吃,想得到点好处却遭受两次刑罚;于社会是助长不义,流毒后世,导致后来许多野心家为此争战不休。这支曲子借卞和献玉遭祸的故事,旁敲侧击,表达了对封建帝王忠奸不辨、是非不分、扼杀人才的极大愤慨。二、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阳人也。与母俱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淳化三年,陕西转运宋惟干言英才行,诏使召之。其母恚曰:“常劝汝聚徒讲学。身既隐矣,何用文为?果为人知而不得安处,我将弃汝深入穷山矣。 ”放称疾不起。其母尽取其笔砚焚之,与放转居穷僻,人迹罕至。太宗嘉其节,诏京兆赐以缗钱使养母,不夺其志,有司岁时存问。齐贤出守
4、京兆,复条陈放操行,请加旌贲。即赐诏曰赴阙,放至,即日授左司谏、直昭文馆,馆于都亭驿。翌日,表辞恩命。上知放旧与陈尧叟游,令尧叟谕意;又谓宰相曰:2“朕求茂异,以广视听,资治道。如放终未乐仁,亦可遂其请也。 ”(选自宋史种放传 ,有删节)(1)身既隐矣,何用文为?果为人知而不得安处,我将弃汝深入穷山矣。译文:_(2)朕求茂异,以广视听,资治道。译文:_答案 (1)你已经隐居了,还写文章干什么?如果你真的被人知遇却得不到安身的地方,我就离开你深入到山沟的尽头。(2)朕寻求才能杰出的人,以扩大视听,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解析 得分点:(1)“何为” , “为”表被动, “穷” 。(2)“茂异” “广
5、” “资” 。参考译文种放,字明逸,河南洛阳人。与母亲一起隐居在终南山豹林谷的东明峰。淳化三年,陕西转运使宋惟干提到种放的才能操行,皇上下诏派人召见种放。他的母亲抱怨说:“我常劝你不要聚集学生讲授文学,你已经隐居了,还写文章干什么?如果你真的被人知遇却得不到安身的地方,我就离开你深入到山沟的尽头。 ”种放称有病没有动身。他的母亲全部拿出他的笔、砚烧掉,与种放转移到山沟的尽头偏僻得人很少到达的地方。宋太宗称赞他的气节,诏令京兆府赐给他钱让他供养母亲,不强迫改变他的志向,有关官吏每年按时令抚恤慰问。齐贤任京兆太守,又条列陈述种放的操行,请朝廷加以旌表。朝廷就赐诏说召他赴阙,种放到达朝廷,当天任命种
6、放为左司谏、直昭文馆,寓居在都亭驿。第二天,种放上表辞谢皇帝的恩命。皇帝知道种放过去与陈尧叟交游,命令陈尧叟劝谕他;又对宰相说:“朕寻求才能杰出的人,以扩大视听,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像种放既然不乐于当官,也可以满足他的请求。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 “我”之别: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
7、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其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3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
8、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 “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 ,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 ,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 ,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
9、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 “爱民” ,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 ,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 ,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
10、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 ,新华文摘 ,有删改)1对“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A按照原始儒家的观点,其核心内容是兼善天下。B是原始儒家的理想,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C是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即怀抱“孔颜之乐” 。D后期发生了异化,出仕的目的转向了个人私利。解析 C 结合文本内容“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
11、”可知, “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并非等同于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更不能和“孔颜之乐”划等号。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A前两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 。4B第三段承上启下,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任职是士人实践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C第四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出仕做官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士人阶级的这种依附主要不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D第五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为官意识与习气等的转变。解析 A 结合文本内容“固然因为事
12、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可知, “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 ”与原文意思不符。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A仕与隐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服务天下百姓,后者是为了成就自我。B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C儒家的忧乐观既包括“孔颜之乐”又含万民之忧,主要是为兼济天下。D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择。解析 B 结合文本内容“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可知,“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不合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