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突破练 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选择题1.(2018 湖南衡阳八中第三次质检,5)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形状相似大小有差异,都与细胞内能量转化有关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而观察叶绿体一般不用染色D.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和叶绿体有四层磷脂双分子层答案:D2.(2018 江苏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二模,2)下图为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为葡萄糖的分解提供更多的场所B.结构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不需
2、要的物质或颗粒不能通过C.结构具有双层膜结构,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D.结构参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其膜结构能与结构直接发生交换答案:C3.(2018 安徽蚌埠高三第二次教学质检,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只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B.在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过程中体现了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H都是在膜结构上产生的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膜上的某种载体蛋白吸收 Na+的同时也吸收葡萄糖,说明载体蛋白没有特异性2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既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也体现了细胞
3、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A 项错误;在动物细胞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过程中体现了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B 项正确;线粒体中产生H是在线粒体基质,C 项错误;载体蛋白都具有特异性,D 项错误。4.(2018 四川成都七中高三下零诊模拟,7)为了研究酵母菌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 3H 标记的亮氨酸后,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其相关结构关系如图乙所示,有关的生物膜面积变化如图丙所示,则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乙中首先可观察到 3H 标记的细胞器是B.能在图乙中上观察到 3H 标记表明可能有分泌蛋白
4、合成C.图甲中 c 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D.图丙中 d 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答案:A解析: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膜外。图甲中 a、 b、 c 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少,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多,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前后基本不变(先增加后减少)。5.(2018 四川成都第一次诊断性检测,1)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膜蛋白能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B.细胞膜上的膜蛋白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C.膜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且都需要 mRNA 参与D.被 HIV 侵染的 T 细胞的膜蛋白的组成会部分
5、改变答案:B解析:物质的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包括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其中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 项正确;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功能具有多样性,其中受体蛋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B 项错误;蛋白质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 项正确;被 HIV 侵染的 T 细胞是靶细胞,能被效应 T 细胞特异性识别,因此,膜蛋白质的组成会发生部分改变,D 项正确。36.(2018 湖北十堰元月调研考试,2)下图是在不同情况下,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 C 点时细胞液浓度最低B.
6、图乙中 ab 时间段,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C.图丙中 B 点之后,细胞液浓度下降速度减慢可能与细胞壁有关D.图丁中 C 点时原生质体(植物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体积最小、吸水能力最强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图甲中 C 点时细胞液浓度最低,A 项正确;图乙中 ab 时间段,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则细胞吸水能力也逐渐增强,B 项错误;图丙中 B 点之后,细胞液浓度下降速度减慢,最终不变了,可能是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不能继续吸水了,C 项正确;图丁中 C 点时,细胞液浓度最高,说明细胞失水最多,此时原生质体体积最小,吸水能力最强,D 项正确。7.(2018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冲刺模拟二,3)下列
7、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正确的是( )A.只要微粒直径足够小就能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温度不仅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也影响被动运输的速率C.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镶嵌于细胞膜外表面D.水分子进出原核细胞的速率远大于进出真核细胞的速率答案:B解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气体分子及脂溶性小分子可以通过扩散进入细胞,氨基酸、离子等物质进出细胞一般是主动运输,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A 项错误;温度可以使得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速度改变,所以温度不仅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也影响被动运输的速率,B项正确;与物质运输有关的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内部,C 项错误;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8、因此水分子进出原核细胞的速率与进出真核细胞的速率差异不大,D 项错误。8.下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只影响图中和过程的速率B.吞噬细胞通过过程吞噬病原体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D.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4答案:A解析:据图分析,图中过程属于自由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协助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主动运输,特点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过程属于胞吞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速率,影响膜的流动性,图中四种运输方式都会受到影响,A 项错误;过程
9、属于胞吞作用,吞噬细胞通过过程吞噬病原体,B 项正确;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C 项正确;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是方式,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如下图所示。(1)研究发现,经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 的蛋白质,过程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 。经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途径送往溶酶体、成为膜蛋白或 。 (2)在内质网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大量堆积,此时细胞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
10、或增加识别并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相关分子,进行细胞水平的 调节。(3)某些蛋白质经过程进入线粒体、叶绿体时,需要膜上 的协助。线粒体和叶绿体所需的蛋白质部分来自过程,部分在 的指导下合成。 (4)某些蛋白质经过程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 (结构),这一过程具有 性。 (5)除了图中以外,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具有 ,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需的。 答案:(1)空间结构 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水解) 分泌蛋白(或“分泌至细胞外”)(2)反馈(3)蛋白质(或“膜蛋白”) 基因(DNA)(4)核孔 选择(5)不同的信号序列10.(2018 广东揭阳第一次段考,30)如图 1 所示,在 U
11、形管中部 c 处装有半透膜(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但不允许糖通过),在 a 侧加质量分数为 10%的葡萄糖水溶液,b 侧加入质量分数为 10%的蔗糖水溶液,并使 a、b 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动态平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5(1)a 侧液面高度变化为 ,达到动态平衡时,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此时 a 侧溶液浓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侧溶液浓度。 (2)当 a、b 两侧液面高度不变时,在 b 侧加入一定量蔗糖酶,则 a 侧液面高度变化为 ,达到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a 侧溶液浓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侧溶液浓度。在此过程中 a 侧溶液吸水力 。 某同学在缺少实
12、验仪器的情况下,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生鸡蛋大头的蛋壳去掉,保留壳膜完好,将小头打破,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如图 2 所示。然后,在蛋内灌上清水,把它放在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并且用铅笔在鸡蛋壳上标上最初的吃水线,半小时后,他发现鸡蛋上浮,原吃水线高出水面。(3)鸡蛋壳上浮的原因是 。 (4)如果蛋壳里面是蔗糖溶液,外面是清水,蛋壳将会 。 (5)本实验中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的是 ,若将正常线粒体放在清水中,会发生 (填“外膜后破裂”“内膜后破裂”“内外膜同时破裂”或“内外膜随机破裂”)。 答案:(1)升高 大于 (2)降低 小于 增强 (3)壳内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蔗糖溶液,壳内水
13、减少,重量减轻 (4)下沉 (5)壳膜 内膜后破裂11.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组成的生物膜系统与细胞的很多生命活动过程都有密切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细胞膜的功能与其化学组成密切相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 的种类与数目越多。(2)若图一表示的相应细胞为吞噬细胞,其吞噬处理病原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 的特点。 (3)Na+K+泵是存在于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载体,具有 ATP 酶活性。这种泵每消耗 1 分子的 ATP,就逆浓度梯度将 3 分子的 Na+泵出细胞外,将 2 分子的 K+泵入细胞内。据图二回答下列问题。Na +K+泵的化学本质为 ,图二体现了细胞膜 的功能。图中 X 为 ,Na +、K +通过 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Na +K+泵的存在对 6(写出一点即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答案:(1)蛋白质 (2)具有一定流动性 (3)蛋白质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Pi 主动运输 维持细胞的渗透压、保持细胞的体积、维持低 Na+高 K+的细胞内环境、维持细胞的静息电位(写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