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提分攻略 2 熟记“4 类模板” ,突破诗歌鉴赏主观题鉴赏瓶颈一、形象类1人物形象答题模板这首诗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步骤 1)诗歌中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 2)诗人通过塑造,抒发(表现)了诗人(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情操等)。(步骤 3)典型例题(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诗歌内容见“提分攻略 1”“例 4”),完成后面的问题。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 分)模板演示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步骤 1)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步骤 2)即时训练
2、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渔 翁 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 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注】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 分) (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鱼。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C日出之后, “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由低沉转入昂扬。D苏轼说“柳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 ,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C C 项,诗句内容理解不当, “欸乃一
3、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说法不准确,这里用的是以动衬静的写法,用“欸乃一声”衬托出山水的宁静;另外, “诗歌的感情由低沉转入昂扬”表述也欠准确,因为本诗写于诗人被贬时期,且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在悠闲恬静的诗境中孤寂落寞的心情。(2)诗人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渔翁形象?诗人借渔翁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2【答案】 渔翁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的渔翁形象。(2 分)(步骤 1)他饮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渔歌,夜宿晨起,驾船打鱼,悠闲淡然。(2 分)(步骤 2)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遭贬之后对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2 分)(步骤 3)2事物形象答题模板这首诗生动地塑造了的形象
4、(特点)。(步骤 1)诗歌中的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步骤 2)诗人通过物象,托物言志,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步骤 3)典型例题(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野 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 , 况随流俗作重阳。政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注】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 分)模板演示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步骤 1)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步骤 2)诗歌借野菊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不媚俗
5、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步骤 3)即时训练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苏秀道中 注 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曾 幾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注】 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市)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写霖雨突降,不仅“润”了衣襟,诗人的心田仿佛也得到了滋润。3B颔联正面写景,诗人不愁屋漏床湿,却喜溪流涨水。C颈联一反雨打梧桐添惆怅的俗套,转而
6、写想象中雨后庄稼的生机及现实中窗外雨打梧桐叶之声的美妙。D “喜”字贯穿全诗,每一联都是一喜,全诗通过写“喜雨”体现出诗人对农民的关心。B B 项,表达技巧判断不当, “颔联正面写景”错误,该联是直接抒情,正面表现一个“喜”字。(2)这首诗写出雨怎样的特点?诗人是如何表现这些特点的?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 写出了雨大且及时的特点。(2 分)(步骤 1)诗人半夜感到“凉冷” ,看到“屋漏床床湿” ,通过触觉和视觉的结合,表现雨大;运用叠词“床床” “岸岸” ,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虚写“稻花应秀色” ,实写雨打梧桐声音之美妙来表现雨的及时;运用
7、衬托的手法,通过写诗人的喜悦来衬托农人的喜悦,以此来表现雨的及时。(4 分)(步骤 2)通过写雨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心。(步骤 3)3景物形象(意境、画面型)答题模板这首诗(词)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图画,(步骤 1)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步骤 2)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步骤 3)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度破讷沙 二首(其二)李 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 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 破讷沙:沙漠名。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 分)模板演示全诗描绘了戍边战士战罢归来的图景。(步骤 1)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
8、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下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了极具边塞特色的蕴含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冷暖、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浑、壮美的意境,(步骤 2)抒发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步骤 3)附:意境相关术语类型 术语4动 活泼、热烈、喧闹静 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幽远悲 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壮 壮阔、壮丽、高远、清远、雄浑美 优美、明丽、清新、自然即时训练3(2018天津卷,改造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
9、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 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10、。A A 项,诗句内容理解不当, “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错,他并没有否定孔子的人生选择。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 ,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陶渊明想成为长沮、桀溺那样的隐士。他的内心有挣扎,有焦虑,本想有所作为,世界却使他望而却步。他很失望,渐渐生出一颗叛逆之心,甘愿“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这将是他生命的归宿。(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6 分)5【答案】 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初春田野风光图景。(2 分)(步骤 1)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1 分)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2
11、分)(步骤 2)体现了诗人崇尚自然的情怀。(2 分)(步骤 3)二、语言类1炼字型答题模板某字在诗中的意思是,这里运用手法,(步骤 1,没有手法可以省略此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景,(步骤 2)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在结构上具有的作用,具有(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增强诗歌韵味或趣味等)的表达效果。(步骤 3)典型例题(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早上五盘岭 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
12、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 “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 分)模板演示“斗” ,相斗。(步骤 1)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步骤 2)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步骤 3)“攒” ,积攒,聚集。(步骤 1)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步骤2)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步骤 3)即时训练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 白6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
13、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 ,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 。【注】 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话中“金陵”点明了地点, “凉风发”暗示了季节, “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 “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B “解道澄江净如练 ,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 ,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C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D这首诗,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
14、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得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D D 项,情感分析不当。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沉郁的感觉,突出了诗人的寂寞和忧愁。 (2)古人评诗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中的“诗眼”是哪两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6 分)【解析】 第二联中的“摇” “滴”以动写静,恰好反衬出彼时彼刻万籁俱寂的特点。秋水澹澹,白云、城阙映入水中,在月色下轻轻地摇动着。白露凝为水珠,明亮亮地缀在草木之上,泛着晶莹的光点。这两句是景物的实写,尽管没有正面描写月色的皎洁,却从侧面烘托出了月色的可爱。【
15、答案】 诗眼分别是“摇” “滴” 。(2 分)(步骤 1)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也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2分)(步骤 2)这两个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感,使静止的画面飞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常的云、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妙趣横生。(2 分)(步骤3)2炼句型答题模板本句是写景(事、情、物、人)的特点,(步骤 1)运用手法,(步骤 2,没有手法可以省略此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怀(感情),这样写效7果。(步骤 3)典型例题(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
16、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模板演示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步骤 1)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步骤 2)即时训练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四犯令侯 寘月破轻云天淡注,夜悄花无语。莫听阳关牵离绪。拚酩酊花深处。 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荼蘼开独步,能着意留春住。(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这首词先用写意手法疏笔
17、勾勒别夜景色:轻风微抚云朵,月儿穿过云层,天淡如水,月光似银,呈现出一片朦胧恬淡的意境。B “夜悄花无语” ,进一步将景与情交织在一起, “悄” ,点明夜深人静, “花无语”以花喻人,实写了离人的愁绪。C “拚酩酊花深处”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人物因无法摆脱离愁而独对花丛痛饮的狂态,透露出他内心无法慰藉的痛苦和无可告语的悲哀。D这首词写景抒情,虚实结合,重点通过对人物心理感受的细致描绘,曲折委婉地写出离人真挚而沉重的情感。B B 项,表达技巧认定不当, “实写”错,应该是虚写,是委婉抒发离人愁绪。(2)请对词下片中“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两句加以分析鉴赏。(6 分)【解析】 本题是“炼句题”
18、,可从表达技巧、语言风格、情感等方面作答。这两句是作者想象别后之景,运用了想象、虚写的手法, “春逐行人去”把春天当成人来写,运用了8拟人的修辞手法。另外这样写用语新奇,行人踏着芳草路远行,作者却想象是芳草追逐行人的脚步远去;人已远行而芳草依旧,作者却想象是人走春尽。【答案】 这两句推想别后情景。(1 分)(步骤 1)运用了想象和拟人的手法,以虚写实。(1分;“想象” “拟人” “以虚写实”均可)作者推想别后的情景,以“芳草”意象写绵绵离愁,并把春天拟人化;明明是行人踏着芳草路远远离去,作者却想象是芳草追逐行人的脚步远去;明明是人已远行而芳草依旧,却想象成是人走春尽。(2 分)(步骤 2)这样
19、写用语新奇,别出心裁,意蕴深厚,耐人回味,把浓浓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更加形象具体。(2 分;“用语新奇,别出心裁”1 分;“意蕴深厚,耐人回味”1 分)(步骤 3)3语言风格型答题模板本诗在语言运用上具有的特色。(步骤 1)诗中句写出了。(步骤 2)诗人运用这样的语言抒发了的情感(或有作用)。(步骤 3)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越女词(其三)李 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6 分)模板演示此诗语言清新自然,不事雕琢。(步骤 1)诗人用“见客” “笑入” “不出来”这一连串似乎很平常的动词短语,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采莲女的形象, “佯羞”一词将
20、其欲看青年男子又羞涩不好意思的心理和情态描写得淋漓尽致,十分自然。(步骤 2)诗人用“清水出芙蓉”般的语言抒发了对纯真爱情的赞美。(步骤 3)即时训练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2)题。春 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春 怨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9A这两首诗的体裁都是绝句,不同的是金诗是五言绝句,刘诗是七言绝句。题材上都是闺怨诗。B金诗塑造了一个白天睡觉、无所事事、泼辣的女子形象,打黄莺儿的举动显得粗鲁且不可理喻。C金诗的思路不是惯常的起承转合,四句小诗,句
21、句设疑,句句作答,犹如撕蕉剥笋,正符合所谓“一篇一意” “摘一句不成诗” 。D刘诗从时间布局看,先写时间之晚,后写季节之晚。首句纱窗日暮,引出次句窗内独处之人;第三句空庭春晚,引出末句庭中落花。B B 项,金诗塑造了一个俏皮可爱、对丈夫深深思念的女子形象,用打黄莺儿的动作表现女主人公对梦中梦见丈夫的期盼和黄莺破坏梦境的愁怨,此举动既符合身份又含有深意。(2)请分析金诗的语言特色。(6 分)【解析】 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指出语言风格的类型,然后再分析,最后指出情感。【答案】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2 分)(步骤 1)“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
22、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2 分)(步骤 2)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2分)(步骤 3)三、表达技巧类答题模板这首诗用了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步骤 1)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步骤 2)从而突出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步骤 3,步骤 3可与步骤 2合并)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寄黄几复 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注】 黄几复:与黄庭坚少年交游,当时在南方做官。治病不蕲三折肱:蕲,10通“祈” ,求。此
23、句称赞黄几复不从官场世故中谋求升官发财。请分析这首诗的颔联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6 分)模板演示对比。(步骤 1)上句追忆了当年相聚的欢乐,和下句描写与友人久别的凄凉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步骤 2)突出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步骤 3)即时训练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红 梅苏 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 注 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 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冰容”二字运用得绝妙,描绘出了梅花玉洁冰清的形象和孤傲超群的品格,从
24、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不愿趋时的情感。B “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无奈。C “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它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 ,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B B 项,诗歌理解不当。 “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没有透露出无奈,而是赞美红梅斗雪凌霜的姿态。(2)诗人是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就其中两点作赏析。(6 分)【解析】 逐句分析这首诗运用的表达技巧,可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两方面来考虑。作答时,先指明技巧,再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 拟人。(步骤 1)“怕愁贪睡”四字,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
25、的娇憨之态。(步骤 2)用典。(步骤 1)“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两句诗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步骤 2)托物言志。(步骤 1)借咏梅来表达自己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每点 2分)(步骤 2)四、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类11答题模板(模板一)描写了内容(情调),(步骤 1)运用技巧,(步骤 2,没有技巧可以省略此步)抒发某人的情感。(步骤 3)(模板二)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不同意。理由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典型例题(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阅读文本见本专题“提分攻略 1”“例 1”野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
26、 分)模板演示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步骤 1)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步骤 3) (每点 3分)(步骤 2已省略)附:常见题材情感咏史怀古诗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托物言志诗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热爱自然。描
27、绘山川美景,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现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送别怀人诗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抒发对人生的感慨。羁旅思乡诗天涯漂泊羁旅之愁,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忧怨愤慨之情。边塞征战诗 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12雄气概。对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的赞颂。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对和平
28、安宁的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多样却不会杂乱无章。即时训练8(2018上饶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远 游 杜 甫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尘沙连越嶲 ,风雨暗荆蛮。雁矫衔芦 内,猿啼失木间。弊裘苏季子 ,历国未知还。【注】 晚年诗人出夔州至潭州,诗写于其间。越嶲:古郡名,治所在四川西昌东南;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入侵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诸地。衔芦:指雁衔芦草以自卫。季子:苏秦游说秦王未果、敝裘而归的事,指人奔波劳碌。(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诗的首联,由近而远,写
29、水写山,以云衬托出陡峭壁立的高山之高。B诗的颔联描写越嶲与荆蛮之独特的气候现象,沙尘飞扬,风雨交加。C诗的颈联写雁与猿,颇具暗示性,独猿失木,暗指诗人此时的情境。D诗的前三联对仗工整,写雁猿,写山水,写边境,虚实结合,视听结合。B B 项, “尘沙” “风雨” ,暗指战争、动荡不安的局势,并非实指气候现象。(2)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6 分)【解析】 由诗歌题目以及诗句中的意象“云” “雁”及“猿啼失木” “苏季子”的典故,足以看出诗人漂泊之苦;诗歌颔联“尘沙” “风雨”表面是写景,实则暗指战事与动荡局势;另外, “雁衔芦草”隐喻人生前程之险, “雁”又常与思乡联系起来。【答案】 “尘沙” “风雨”喻指战事、动荡的局势,(步骤 1)表达诗人对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步骤 2)借季子敝裘的典故与独猿失木的现象,(步骤 1)抒写了诗人漂泊(羁旅)之苦;(步骤 2)借雁衔芦草而飞的现象,(步骤 1)流露出前途迷茫之悲和思乡之痛。(步骤 2)(每点 2分,共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