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过关练.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1138137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过关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过关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过关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过关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过关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十三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专题过关练(十三)一、选择题1(2018 年 1月台州高三期末)1947 年,英法苏三国代表在巴黎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此时英、法两国提出了令苏联无法接受的条件。其中一条就是任何接受援助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丧失一部分经济主权,这让苏联根本无法接受。最终苏联代表拒绝了援助计划,离开了巴黎。对这一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苏与发展B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C苏联担心受到美国经济控制而退出马歇尔计划D社会主义国家一开始就被马歇尔计划排除在外解析 从材料可知苏联拒绝了马歇尔计划,故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复

2、苏与发展表述不准确,故 A项错误;欧洲一体化是指法国和西德等国家联合,摆脱美苏控制的行为,与材料中苏联没有参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 B项错误;从材料“其中一条就是任何接受援助的国家将不可避免地丧失一部分经济主权,这让苏联根本无法接受” ,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苏联担心受到美国经济控制而退出马歇尔计划,故 C项正确;从材料“英法苏三国代表在巴黎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 ,可知苏联一开始没有被排除在马歇尔计划之外,故 D项错误。答案 C2(2018 年 3月浙江暨阳联考)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逐渐走向全面对抗。苏联在波兰成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此举主要

3、针对的是( )A “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北约组织解析 “铁幕演说”是揭开冷战的序幕,故 A项错误;美国政治上采取杜鲁门主义,苏联的反击措施是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故 B项正确;美国经济上采取马歇尔计划,苏联的反击措施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故 C项错误;针对美国成立北约,苏联成立华约,2故 D项错误。答案 B3(2018 年 3月嘉兴模拟)有学者写道: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欧各国“已无须美国提供经济援助,因而在政治问题的处理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动性。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尤其如此,戴高乐在各个领域里都推行独立自主的政策” 。这一论述所基于的当时的历史事实包括( )西欧国家工业

4、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理念的提出 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发展 西欧经济与美国已成鼎足之势A B C D解析 由材料内容可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经济逐渐复苏,不再需要“美国提供经济援助” ,同时政治上逐渐摆脱美国的控制, “戴高乐更是在各个领域里推行独立自主的政策” ,西欧国家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是这一时期的经济背景,故正确;1959 年法国戴高乐为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反对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提出“欧洲是欧洲人欧洲” ,故正确;欧洲在五六十年代先后建立煤钢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与经济共同体,使世界经济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发展,故正确;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但美

5、国依然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地位,因而西欧经济不能与美国成鼎足之势,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答案 A4(2018 年 3月浙江绿色教育评价联盟)有学者指出,19551975 年间, “随着时间的流逝,两极体制的现象,或者说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宰制,逐步让位于新的全球格局。”此处“新的全球格局”当指( )A美苏争霸 B政治多极化C区域集团化 D经济全球化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整个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区域合作组织发展起来,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走向复兴的西欧,联合自强,建立欧洲共同体;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

6、结盟运动产生;第三世界开始兴起。到 20世纪 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故 B项正确。19551975 年正处于美苏争霸期间,美苏争霸是两极格局的主要表现形式。故 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新的全球格局”是指政治格局,而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趋势,故 C、D 两项错误。3答案 B5(2018 年 1月杭州高三期末)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中所述的“

7、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包括( )欧洲联盟的建立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不结盟运动兴起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A B C D解析 欧盟 1993年成立,此时两极格局已经不复存在,故错误;80 年代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义阵营的霸主地位,故正确;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两极格局,故正确;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故正确;C 项符合题意。答案 C6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显著提高,美国代表指责这是“多数暴政” ,

8、甚至宣称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A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B世界多极化的形成C经济全球化的冲击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解析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亚非拉国家赢得民族独立,第三世界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因如此,才出现了题干的现象,故 A项正确;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出现,不是形成,故 B项错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故 C项错误;第三世界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冲击美国的霸权地位,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是结果,不是原因,故 D项错误。答案 A7(2017 年 10月杭州高三期中考试)2015 年 5月,

9、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并承诺将在 2017年底之前举行投票。下列关于“英国与欧洲一体化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4A1967 年英国参与建立欧洲共同体B1973 年欧共体第二次东扩,英国成为成员国C1993 年英国批准“马约”生效,成为欧盟成员国D1999 年英国正式启用欧元解析 “欧洲共同体”成立于 1967年,最初只有 6国,即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故 A项错误;“1973 年欧共体”接收了新成员英国,但不是“东扩” ,其实的名称依然称为“欧洲共同体” ,故 B项错误;“1993 年英国”承认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盟正式成立,故 C项正确;1994 年

10、 12月 15日,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1999 年启动,但英国等 3国没有参加,故 D项错误。答案 C8亨廷顿认为,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这里的“多文明”指的是( )A不同文明并存与发展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C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D不同社会制度的冲突解析 “在多文明的世界里,建设性的道路是弃绝普世主义,接受多样性和寻求共同性”可见不同文明共存的重要性,故 A项正确;“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

11、的最可靠保障”没有涉及到经济领域,也没有提到经济全球化,故 B项错误;“多文明的世界里”没有提到格局的形式,未来应该是多极化的世界,故 C项错误;“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强调文明的冲突的危害性,而没有提到社会制度问题,故 D项错误。答案 A9(2018 年 3月宁波适应卷)对下图所示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5A图中国家普遍采取了企业国有化政策B欧洲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成果C美国已经进入了新经济时代D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影响显现解析 材料反映了美国占世界总量比率高,一枝独秀,这是由于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而导致的,即材料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影响显

12、现,选项 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企业国有化政策只是个别国家而非普遍采取,选项 A不符合题意,排除;1950 年欧洲一体化进程尚未开始,美国也尚未进入新经济时代,所以选项 B、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答案 D10(2017 年 9月宁波十校模拟)二战后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下图展示了二战后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在关联,对美国开展“援助、信贷、投资、采购”行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C关贸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 根据所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于稳定国际汇率,向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与图表不符,故 A项错误;世界银

13、行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与图表信息吻合,故 B项正确;关贸总协定致力于推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互惠、非歧视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故 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年,时间不符,故 D项错误。答案 B611(2018 年 3月浙江十校模拟卷)美国对外贸易统计资料显示:19941998 年,美国输往加拿大的贸易总额大幅增加,自 1998年开始呈递减的趋势;至 2000年,美国与墨西哥两国进口贸易总额每年均呈显著增长,墨西哥受惠最大。这说明( )A欧盟成立严重冲击了美加两国经济发展B美国急需组建以它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C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成员国发挥优势D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

14、不平等贸易问题解析 材料并未提及欧盟问题,故 A项错误;根据所学,美国早在 20世纪 90年代就组建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故 B项错误;根据材料“19941998 年,美国输往加拿大的贸易总额大幅增加” 、 “至 2000年,美国与墨西哥两国进口贸易总额每年均呈显著增长,墨西哥受惠最大” ,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利于美加墨各自的发展,故 C项正确;材料强调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积极影响,故 D项错误。答案 C1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二十余年间,世界贸易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0.7%。然而,从1948年开始的二十余年间,这一增长达到 7.8%。战后世界贸易的增长主要得益于( )A国家之间关税壁垒的消除B国际货币

15、基金组织的推动C跨国公司世界范围的建立D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解析 A 项表述中的“消除”太过绝对,故 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调整世界金融秩序,并非世界贸易,故 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C 项表述是 20世纪 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强的表现,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 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1948 年开始的二十余年间,这一增长达到 7.8%”得出战后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促进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故 D项正确。答案 D13(2018 年 2月丽水、衢州、湖州期末)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都是二战后建立的经济组织。下列对其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

16、是( )A都正式诞生于 20世纪九十年代B美国在这些组织中都发挥了主导性作用C都是二战后建立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7D成员国的经济水平和国家实力差距较大解析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于 1989年 11月,故 A项错误;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世贸组织中起了主导性作用,但亚太经合组织不是由美国主导的,故 B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世贸组织是全球性的经济组织,故 C项错误;三个经济组织中,都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参与,故 D项正确。答案 D14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

17、大发展中国家却仍饱受落后之苦。发展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以及技术水平的落后,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该说法认为( )A全球化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B发展中国家应当反全球化以维护自身主权C全球化是新殖民主义扩张与不稳定的原因D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总体有利世界发展解析 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发展中国家却仍饱受落后之苦,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因此全球化的健康持久发展需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故 A项正确;发展中国家虽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

18、位,但是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同时要注意趋利避害、化害为利,故 B项错误;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并没有提到新殖民扩张主义,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不能说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总体有利世界发展,故 D项错误。答案 A15(加试题)(2017 年 10月杭州高三期中考试)历史研究中存在“假设”的研究现象,如现代西方史学研究中颇有影响力的美国新经济史学派,运用“假设演绎”模式对“美国铁路与国民收入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铁路在美国经济增长中并未起到决定作用”的结论,而中国著名历史学者龚书铎撰写“假设”的历史一文批判历

19、史研究中存在主观的臆想和假设现象。这说明( )A历史研究不需要以客观的历史为出发点B历史研究完全不能用“假设”研究方法8C历史研究不应该把假设与臆想混为一谈D历史研究应该以自身的价值判断为核心解析 该题涉及了历史学的假设研究方法, 但历史研究中不应该存在主观的臆想和假设现象。选 C。答案 C二、非选择题16(2018 年 3月宁波适应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以“二元两极”为特征的世界体系。所谓“二元” ,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它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而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所谓“两

20、极” ,是指因制度性裂变而形成的两大国家集团各有一个支配性的力量中心,而且两者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从而构成了国际体系层面“两个世界”的对峙。余伟民冷战是这样开始的材料二 漫画大棒对大棒(作者:方成)(图注)报纸消息: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内外遇到一系列困难。(1963 年 2月 22日)(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世界”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推断图中下面人物最有可能是欧洲哪位政治家?概述当时的欧洲为了努力成为“欧洲人的欧洲” ,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 第(1)问,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21、识不难发现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材料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例如, “因制度性裂变而形成的两大国家集团、而且两者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其实就是可以作为答案的。第(2)问,需要注意的是法国总统戴高乐为了提高欧洲的地位而主张“欧洲人的欧洲” ,所以图中下面人物最有可能是戴高乐,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其实是回答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相关史实即可,例如,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组成9欧洲经济共同体等史实就可以作为答案。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经济方面、政治方面、世界格局的影响等多方面分析即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此类问题就是考查学生分层次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从材料字里行间中寻找 “答案”的能力。

22、例如,本题的第一问就可以按照材料分层次概括即可,直接从材料中找答案。答案 (1)原因:美苏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的对抗(答“国家利益的冲突”也可);美苏两国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2)政治家:法国总统戴高乐。措施:1951 年,西欧大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1958 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原子能联营)(写到其中一点即可)。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影响:欧洲: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际地位。世界: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逐渐表现出多样化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