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言(6)分析与综合李仕才文言文分析与综合 【高考说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复习目标】1.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阅读文言文;2掌握高考文言文分析归纳题的错题类型;3、提高高考文言文分析归纳题的答题水平。 【考情分析】 (知识树、考查类型或易犯错误)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难点,它考查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分析能力,近年来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每年都出现。这种筛选有时要求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有时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信息要素。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常涉及以下方面: (1)表现人物
2、行为举止的信息:(2)体现人物主张的信息; (3)表现人物情感的信息; (4)反映人物思想道德的信息;(5)展现人物性格的信息(6)有关选文的综合信息等 方法指导方法指导【例题导引】一、曲解词义命题人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曲解,导致分析和概括的错误。真题再现: 08 郑州预测B、周湛任江南西路转运使时,发现所属州县案牍的记载保存混乱无序,加上被告多已死亡或逃走,百姓诉讼无人对质,致使案子久拖不决。周湛将文簿各立名目,按年月依次编号,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朝廷下诏各地仿照执行。原文:为江南西路转运使,州县簿领案牍,淆混无纪次,且多亡失,民诉讼无所质,至久不决。湛为立号,以月日比次之,诏下其法诸路
3、。【分析】 “亡失”意思是“丢失” ,不是“死亡或逃走” 。二、张冠李戴“人物”与“事件” 错位搭配,或者倒置事情的时序真题再现: (05 北京卷)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原文: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诛封。庆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又去鲁而如吴。王予之朱方。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分析:庆封离开鲁国在前,荆灵王的干涉在后三、强加因果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07 山东卷)分析:王戎容貌憔悴是因为“思念母亲过度” ,而非“喝酒吃肉,下棋娱乐” 。因此选项中不存在因果关系。2四、无中生有“无中
4、生有” ,就是命题人故意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文段中当事人的身上,以此干扰考生的思维。真题再现(08 年高考北京卷) D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因此令行禁止,诉讼锐减。分析:原文说“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 ,没有提到“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 ,无中生有。五、表述错误对事件的叙述详略,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态度,命题人常常故意做出错误表述。真题再现:(06 福建卷)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分析:“含蓄地批判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错误。作者对他们是赞扬的态度。
5、 【我的疑问】【合作探究】判断下列短文理解,正确或是错误1.岑文本字景仁,南阳棘阳人。性沉敏,有姿仪,博考经史,多所贯综,美谈论,善属文。贞观元年,除秘书郎,兼直中书省。遇太宗行藉田之礼,文本上藉田颂 。及元日临轩宴百僚,文本复上三元颂 ,其辞甚美。文本才名既著,李靖复称荐之,于是以文本为中书侍郎,专典机密。分析: 岑文本学识渊博,能够融会贯通,又善于写文章。他所作的藉田颂 、 三元颂深受人们的称赏,因此唐太宗很器重他,让他担任秘书郎,掌管国家的机密。文本自以出自书生,每怀谦挹。平生故人,虽微贱必与之抗礼。居处卑陋,室无茵褥帷帐之饰。事母以孝闻,抚弟侄恩义甚笃。太宗每言其“弘厚忠谨,吾亲之信之
6、” 。分析:文本廉洁朴素,不看重财富。虽居高官,他却住在低矮简陋的地方,屋里连被褥垫、帐幔之类的装饰都没有;是时,新立晋王为皇太子,名士多兼领宫官,太宗欲令文本兼摄。文本再拜曰:“臣以庸才,久逾涯分,守此一职,犹惧满盈,岂宜更忝春坊,以速时谤?臣请一心以侍陛下,不愿更希东宫. 分析:岑文本谦虚谨慎,不贪慕权势。太子是储君,兼任太子的属官,可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但他不愿这样做;4、俄拜中书令,归家有忧色,其母怪而问之,文本曰:“非勋非旧,滥荷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 ”亲宾有来庆贺,辄曰:“今受吊,不受贺也。 ”分析:对升任中书令也不喜反忧,因为他担心责重位高,不能胜任。35、平阳侯曹参者,沛人
7、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吏木诎於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分析:A曹参起初势微的时候,跟萧何交好;等到后来一个做了将军,一个做了相国,有了深交。萧何在临终时,向皇上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B曹参代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令,办事无所变更,日夜痛饮醇厚的美酒。 6、参子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 乃谓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於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
8、,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 ”分析:汉惠帝惊怪相国不理政事,怀疑是轻视自己,于是叫曹参的儿子回家后试着私下随意问问他的父亲怎么回事。【考点提升】沈道虔,吴兴武康人也。少仁爱,好老 易 ,居县北石山下。孙思乱后饥荒,县令庚肃之迎出县南废头里,为立小宅,临溪,有山水之玩。时复还石山精庐,与诸孤兄子共釜庚之资,困不改节。受琴于戴逵,王敬弘深敬之。郡州府凡十二命,皆不就。有人窃其园菜者,还见之,乃自逃隐,待窃者取足去后乃出。人拔其屋后笋,令人止之,曰:“借此笋欲令成林,更有佳者相与。 ”乃令人买大笋送与之,盗者惭不取,道虔使置其门内而还。常以捃(稻麦)拾自资,同捃者争穗,道虔谏之不止,悉以其所得
9、与之,争者愧恧(n 惭愧), 后每争,辄云:“勿令居士知。 ”冬月无复衣,戴颙(yn )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即还,分身上衣及钱,悉供诸兄弟子无衣者。乡里年少,相率受学。道虔常无食,无以立学徒。武康令孔欣之厚相资给,受业者咸得有成。太祖闻之,遣使存问,赐钱三万,米二百斛,悉以嫁娶孤兄子。征员外散骑侍郎,不就。累世事佛,推父祖旧宅为寺。至四月八日,每请像。请像之日,辄举家感恸焉。道虔年老,菜食,恒无经日之资,而琴书为乐,孜孜不倦。太祖敕郡县令随时资给。元嘉二十六年,卒,时年八十二。1下列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明沈道虔“仁爱”的一组是 ( )待窃者取足去后乃出 受业者咸得有成 征员外散骑侍
10、郎,不就 与诸孤兄子共釜庚之资 道虔常无食,无以立学徒 悉以嫁娶孤兄子A BC D2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孙思之乱后发生了饥荒,县令庾肃之把沈道虔接到城南的废头里,在风景秀丽的小溪边为他建了住宅。道虔却不愿在那里居住,仍然回到石山之下的房舍,和成了孤儿的兄长们的儿子一同苦度时光。B沈道虔家世代信奉佛教,他把祖辈留下的旧住宅改建成寺庙。每年四月初八这天,他家都要敬请佛像。请佛像的那天,全家人总是触景生情,很是伤感。C沈道虔德高望重,乡里的年轻人都想拜他为师,跟他学习。道虔虽然穷得经常没饭吃,但他尽力筹措资金建立学舍,使跟随他学习的年轻人有了学习的场所。D不论日子多么艰难,沈
11、道虔都不改变节操。他淡泊名利,厌恶官场,以弹琴读书为乐,孜孜不倦。郡府和州府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没有接受。(二)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苏颋,少有俊才,一览千言。弱冠举进士,授乌程尉。神龙中,累迁给事中,加修文方法指导1、判断正误2、比对原文,找出异同3、细读选项,确定解答区域4、用?标出不懂之处,用序号标出事件5、阅读筛选信息和分析归纳题,把握主要内容4馆学士,俄拜中书舍人。寻而颋父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同掌枢密,时以为荣。机事填委,文诰皆出颋手。中书令李峤叹曰:“舍人思如涌泉,峤所不及也。 ”俄迁太常少卿。景云中,父瓌薨,诏颋起复为工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颋抗表固辞,辞理恳切,诏许其终制。服
12、阕就职,袭父爵许国公。玄宗谓宰臣曰:“有从工部侍郎得中书侍郎否?”对曰:“任贤用能,非臣等所及。 ”玄宗曰:“苏颋可中书侍郎,仍供政事食。 ”明日,加知制诰。有政事食,自颋始也。颋入谢,玄宗曰:“常欲用卿,每有好官阙,即望宰相论及。宰相皆卿之故人,卒无言者,朕为卿叹息。中书侍郎,朕极重惜,自陆象先殁后,朕每思之,无出卿者。 ”时李为紫微侍郎,与颋对掌文诰。他日,上谓颋曰:“前朝有李峤、苏味道,谓之苏、李;今有卿及李,亦不让之。卿所制文诰,可录一本封进,题云臣某撰 ,肤要留中披览。 ”其礼遇如此。玄宗欲于靖陵建碑,颋谏曰:“帝王及后,无神道碑,且事不师古,动皆不法。若靖陵独建,陛下祖宗之陵皆须追
13、造。 ”玄宗从其言而止。开元四年,迁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与侍中宋璟同知政事。璟刚正,多所裁断,颋皆顺从其美;若上前承旨、敷奏及应对,则颋为之助,相得甚悦。璟尝谓人曰:“吾与苏家父子,前后同时为宰相。仆射长厚,诚为国器;若献可替否,罄尽臣节,断割吏事,至公无私,即颋过其父也。 ”八年,除礼部尚书,罢政事。俄知益州大都督府长史事。前司马皇甫恂破库物织新样锦以进,颋一切罢之。或谓颋曰:“公今在远,岂得忤圣意?”颋曰:“明主不以私爱夺至公,岂以远近间易忠臣节也!”竟奏罢之。十五年卒,年五十八。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颋年轻时就才华出众,二十岁时考中进士,担任乌程县尉
14、。神龙年间,他与父亲同时到中书省掌管重要机密事务,被当时的人看做是极为荣耀的事。B苏颋在为父亲苏瓌服丧期间,就被任命为工部侍郎,但他并未立即就任。就职后又被破格升任为中书侍郎,还破例被供给主持政事的月俸。C苏颋担任中书侍郎后,入宫谢恩,受到玄宗的赞赏。玄宗认为自从陆象先去世之后,没有比苏颋担任中书侍郎这一重要职务更合适的人选了。D苏颋和宋璟同任宰相时,配合得非常默契。宋璟也曾与苏颋的父亲同任宰相,他认为苏瓌虽然也是治国之才,但苏颋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苏瓌。【我的收获】5四、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题时运用比照法,两虚词进行比较,要看位置,看词性,看词义,看结构等。B 项,介词,都是“替”的意思。A 项,连词,表转折,却/表修饰。C 项,介词,让,用/因为。D 项,介词,相当于“于” ,在,表地点/相当于“于” ,比,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