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归纳法,请问:以上三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得出以上结论所用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什么不同点, 共同点:均用了归纳法得出结论;不同点:问题1、2是用的不完全 归纳法,问题3是用的完全归纳法。,一、提出问题, 1、错,2、对,3、对,问题情境二:数学家费马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费马猜想的事例,猜想:都是质数,法国的数学家费马(Pierre de Fermat)(1601年1665年) 。 十七世纪最卓越的数学家之一, 他在数学许多领域中都有极大的贡献, 因为他的本行是专业的律师, 为了表彰他的数学造诣, 世人冠以“业余王子”之美称,,学习目标,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并掌 握它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2、2、能用数学归纳证明一些简单的与正整数n有关的数学命题。,问题情境,多 米 诺 骨 牌 课 件 演 示,二、挖掘内涵、形成概念:,证明某些与自然数有关的数学题,可用下列方法来证明它们的正确性: (1)验证当n取第一个值n0(例如n0=1)时命题成立,(2)假设当n=k(kN* ,kn0 )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完成这两步,就可以断定这个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归纳奠基】,【归纳递推】,3、数学归纳法,思考题: (1)数学归纳法能证明什么样类型的命题? (2)数学归纳法有几个步骤?每个步骤说明什么问题?(3)为什么这些步骤缺一不可
3、?(4)数学归纳法是完全归纳法还是不完全归纳法?,(二)、数学归纳法的步骤,根据(1)(2)知对任意的 时命题成立。,注:,(1)证明当 取第一个值 或 时结论正确,两个步骤缺一不可:仅靠第一步不能说明结论的普遍性;仅有第二步没有第一步,就失去了递推的依据。,只有把第一、二步的结论结合在一起才能得出普遍性结论。因此完成一二两步后,还要做一个总的结论。,(3)数学归纳法用来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1),(2),证明:1、当n=1时,左=12=1,右= n=1时,等式成立 2、假设n=k时,等式成立,即 那么,当n=k+1时 左=12+22+k2+(k+1)2=右 n=k+1时,原等式成立 由
4、1、2知当nN*时,原等式都成立,类型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第二步的证明要用上归纳假设!,方法技巧:,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等式,关键在于“先看项”,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两边有多少项,项的多少与n的取值是否有关,由nk到nk1时等式两边会增加多少项,增加怎样的项 在步骤(2)的证明过程中,突出两个“凑”字:一凑假设,二凑结论,关键是明确nk1时证明的目标,充分考虑由nk到nk1时,命题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明:,请你来批作业,第二步的证明没有用上归纳假设!,题型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问题,例2、求证:当 时,,小结:,巩固练习2: 求证:,1)明确首先取值n0并验证命题真假(必不可少); 2)“假设n=k时命题正确”并写出命题形式; 3)分析“n=k+1时”命题是什么,并找出与“n=k”时命题形式的差别,弄清左端应增加的项; 4)明确等式左端变形目标,掌握恒等式变形常用的方法:乘法公式、因式分解、添拆项、配方等; 5)两个步骤、一个结论缺一不可,否则结论不能成立: 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结论写明莫忘掉,课堂小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步骤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