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1165670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一、学情分析上节学生学习了物质气态跟液态之间的转化,对不同形态物体之间的转化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这节主要是学习液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冰化水、水结冰”的现象入手,增加学生的兴趣,直接给出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再在学习的基础上给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二、教材分析教材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冰化水,水化冰”现象中,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进行试验探究 熔化的特点,描绘出冰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然后针对该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引出石蜡的熔化和凝固,并且进行对比,总结出它们的不同特点,从而引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教材的实验工具取材方便、贴近生活、实验也

2、容易成功。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知道晶体和非晶 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知道什么是熔点和凝固点,会查熔点表。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学会绘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温度-时间”图像,体会到图像法能够直观地表示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培养耐心细致地观察现象、实事求是地收集数据、认真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态度。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冰融化过程的实验探究;用图象法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2、教学难点:描绘晶体熔化

3、的图象,并根据图像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五、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冰块、温度计、大试管、烧杯、石蜡六、教学方法讨论法 实验法 观察法 讲授法 分析法七、教学策略课题的引入可以用一个小实验,让学生直观观察到固态和液态之间的变化,让学生说出来,然后教师指出。接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所接触的熔化和凝固的现象,通过举例,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对物理 产生“亲切感” ,激发他们对熔化和凝固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八、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设计说明学生回答:固态、液态、气态;能互相转化;学习了汽化和液一、引入:1、 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什么?它们能互相转化吗?复习上节内容,巩固化。

4、学生观察实验学生回答:没燃烧前是固态;燃烧后是液态;滴在玻璃上后又 成了固态;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又由液态变成固态。学生讨论回答:春天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 、 、 、 、 、这些是熔化现象。冬天,水结冰,车间的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 、 、 、这些是凝固现象。你学习了哪些转化?2、实验:点燃一支蜡烛,过一会儿,将其倒过来倾斜放置往下滴蜡,下面用一块玻璃板收集蜡滴。问:蜡烛没燃烧前是什么状态?燃烧后?滴在玻璃上后?他们的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3、总结:物理 学中,把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4、生活中关于熔化和凝固的现象有哪些?下面

5、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学生预习内容,思考讨论,并且把未解问题写在小纸条交给老师。1、 学生回答问题。2、 学生回答小纸条的问题。二、自主预习:根据学案上的学习目标阅读课本 98-101,完成学案自主预习。要求:小组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把疑难写在纸条上交给老师。 (教师巡视,收集纸条)1、 让学生回答自主预习。2、 阅读纸条的问题,让学生解决。3、 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黑板一角。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和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去探究熔化的特点。学生猜想:学生 1:给冰加热,它在熔

6、化过程中温度是不断升高的。学生 2;冰水混合物是 0,那么冰在熔化为水的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学生讨论 回答: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冰块、大试管、烧杯、坐标纸。学生进行试验探究、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且将数据填写在坐标纸上和设计 好的表格上。(其他学生观看实验并且根据实验填写课本 98 页的表格,并且在坐标纸上描点)学生回答:1、AB 段所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是固态,温度升高。2、B 点3、BC 段所对应时间内固态和三、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会不会变化?我们一起来进行试验探究问:我们需要哪些器材?介绍水浴法(使冰均匀受热,减慢状态变化过程,便于观察)请 5 个同学一起

7、实验 探究。 (分工合作,报时、报温度、报状态、记录数值和照顾仪器)教师巡视,个别辅导根据学生的图像把曲线分成如图所示AB、BC、CD 三个阶段,提出以下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耐心观察现象能力,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实事求是收据数据进行试验、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液态共存,温度保持在 0左右不变,此时依然在继续加热。4、是液态,冰已经完全融化,继续加热水温升高。学生分析: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是 0;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冰全部融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升高。学生分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石蜡在熔 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学生先思考冰和石蜡的凝固

8、图1、 AB 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2、 在曲线上的哪一点冰开始融化?3、 在 BC 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会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加热?4、 在 CD 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分析,得出冰熔化的特点。是否所有的固体熔化时都是这样?下面探究一下石蜡的熔化过程。重复实验,画出如图石蜡的熔化图象、学生分析写结论。教师点拨: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图象也是。如图。冰凝固图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像。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晶体 非晶体外形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不同点熔化(凝固)时温度的变化熔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熔点(

9、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断上升(下降)没有熔点(凝固点)相同点熔化(凝固)过程吸热(放热)石蜡凝固图像为什么同样是固体,冰和石蜡的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不一样呢?阅读课本归纳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阅读“几种晶体的熔点”回答谢列问题:1.水在-5时是_态。2.水银在-30时是_态。3.酒精在-100时是_态。解决学生之前的问题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学生归纳小结小结:通过本节,你学习了那些内容?培养总结归纳能力板书设计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熔化: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2.凝固:物理学中,把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3. 冰开始

10、融化时的温度是 0;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冰全部融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升高。4. 冰在熔化的过程(开始出现液体到全部变为液体)中,温度保持不变,石蜡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5.晶体熔化图 非晶体熔化图 晶体凝固图 非晶体凝固图5 、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晶体 非晶体外形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不同点熔化(凝固)时温度的变化熔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断上升(下降) ,没有熔点(凝固点)相同点熔化(凝固)过程吸热(放热)十、课后反思本节内容比较多,实验时间要把 握好,特别是对冰化水这个实验。石蜡的熔化实验用第二组的学生去做,教师指导,有些材料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小黑板之类的辅助工具。附件:课堂小测1、如图所示,晶体的熔化图像是( )A B C D2、当某种晶体的温度正好在其熔点时,它的状态(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C、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C、一定是固、液共存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热,但温度_,冰的熔点是_,水的凝固点是_,即同种物质的_和_是相同的。答案:1.C 2、C 3、加;不变;0;0;熔点;凝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