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35.020 A18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 21/ T21792013 数字化社区教育(学习)实施规范 Implementation Specification of Digitaliz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Learning) 文稿版次选择 2013 - 10 - 14发布 2013 - 11 - 14实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XX/ XXXXXXXXX I 目 次 前言.IV 引言.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范畴.2 4.1 要求.2 4.2 服务提供.2 4.3 服务交付.2 5 管理机制.
2、2 5.1 组织管理者.2 5.2 管理结构.2 5.3 管理机构.2 5.3.1 职能.2 5.3.2 服务台.3 5.4 教育管理.3 5.4.1 教学管理.3 5.4.2 教学计划.3 5.4.3 教学方法和形式.3 5.4.4 课程管理.3 5.4.4.1 课程建设.3 5.4.4.2 课程资源建设.3 5.4.5 教务管理.4 5.4.6 教学过程管理.4 5.4.7 教学质量管理.4 5.5 制度建设.4 5.6 人员管理.4 5.6.1 要求.4 5.6.2 培训.4 5.7 宣传.4 5.8 文档管理.4 5.8.1 记录.5 5.8.2 备案.5 6 数据中心.5 6.1 要
3、求.5 DBXX/ XXXXXXXXX II 6.2 场地建设.5 6.3 网络平台.5 6.3.1 功能要求.5 6.3.2 配置要求.5 6.4 存储平台.6 6.4.1 功能要求.6 6.4.2 配置要求.6 7 教育环境.6 7.1 要求.6 7.2 多媒体计算机教室.7 7.3 多媒体教室.7 7.4 录播教室.7 8 资源管理.7 8.1 资源分类.7 8.2 资源形式.8 8.3 资源提供.8 8.4 资源管理.8 8.4.1 资源规范.8 8.4.2 资源建设.8 8.4.2.1 建设内容.8 8.4.2.2 内容建设.8 8.4.3 整合资源.9 9 系统软件平台和支撑软件.
4、9 9.1 软件选择.9 9.2 数据库设计.9 9.2.1 数据库系统.9 9.2.2 专业数据库.9 9.3 其它.9 10 应用系统平台.10 10.1 要求.10 10.2 技术要求.10 10.3 功能要求.10 10.4 网站建设.10 10.5 交互式教学系统.10 10.5.1 形式.10 10.5.2 功能.11 11 数据传输.11 11.1 线路链接.11 11.2 带宽要求.11 12 安全管理.11 DBXX/ XXXXXXXXX III 12.1 信息安全.12 12.2 行为管理.12 12.3 个人信息安全.12 13 信息服务.12 14 评价.12 附录A(
5、资料性附录) 区级数据中心参考方案.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多媒体教室参考方案.19 参考文献.22 DBXX/ XXXXXXXXX IV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制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大连市教育局提出。 本标准由辽宁省教育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教育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德祥、郎庆斌、潘世君、王运河、尹宏、段玉霞、邵建利、石佚鹏。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DBXX/ XXXXXXXXX V 引 言 0.1 综述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6、2010-2020年)“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的要求,为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教育不公平,使社区居民享受便捷、共享、低成本的终身教育环境,需要创新社区教育载体,深化社区教育内涵,提升社区教育质量,实现“以人为本”,落实“教育惠民”政策,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 0.2 社区教育 教育是科学、技术、知识和道德精神的传递、提升行为,以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思想活动,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之间,以传递知识、经验,影响人的身
7、心为直接目的的相互关系。因而,教育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知识传授、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关系。 社区教育是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和居民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为社区全体成员服务、满足全体成员及社区发展的各方面学习需求的全方位的终身教育。 0.3数字化社区教育 数字化社区教育,是以数字化社区平台为载体(教育中介),以社区为基本教学单元,通过教育者的教学活动,满足受教育者(社区居民)的学习需要、学习意向和学习目的,构建数字化学习型社区。 数字化社区教育不是单纯的课堂式被动教学,更多的是采用以学习者为主的、多种方式的在线式互动教学。 0.4数字化学习社区 学习是通过教授或体验获得知识、
8、技术或价值意义的过程,以适应经验、实践或环境条件的变化,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形成的有效性关系。 数字化学习社区,是基于数字化社区平台(教育中介),获得教育者教学活动成果,满足受教育者(社区居民)的学习需要,构建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互动式学习环境。 0.5 标准建设 数字化学习社区是数字化社区教育的客体,是基于数字化社区教育形成的、以学习者为主体、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学习环境。因而,应以数字化社区教育为基准,建设教育、教学和学习适用的标准体系,规范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的行为。 DBXX/ XXXXXXXXX 1 数字化社区教育(学习)实施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与实施数字化社区教育(
9、学习)相关的服务范畴、管理机制、数据中心、教育环境、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平台和支撑软件建设、应用系统平台建设、数据传输、安全管理、信息服务等的一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实施数字化社区教育(学习)涉及的各类组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 19668.1-2005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T 22080-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
10、T 22081-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GB/T24405.1-2009信息技术 服务管理 第1部分:规范 GB/T 24405.2-2010信息技术 服务管理 第2部分:实践规则 GB/Z 28828-2012信息安全技术 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DB21/T 1799.1-2010信息服务管理规范:总则 DB21/T 1799.2-2010信息服务管理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管理 DB21/T 1799.3-2010信息服务管理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营和维护管理 DB21/T1628.1-2012信息安全 个人信息保护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
11、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社区 Community 社会成员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基于生活环境,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具有社会功能,规范社会行为的社会共同体。 3.2 数字化社区 Digitalization community 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社区资源,建立的基于互联网络的、高效的社区服务提供者与社区成员之间互动、交流的信息服务平台。 3.3 数字化社区教育 Digitaliz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基于数字化社区建构的虚拟化学习环境。 4 范畴 DBXX/ XXXXXXXXX 2 4.1 要求 应根据不同社区、不同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提供具有不同特点的社区
12、教育服务。 4.2 服务提供 根据社区、社区成员不同的学习需求,识别、定义相应的教育服务功能,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与学习需求相关的虚拟化学习服务环境。 4.3 服务交付 根据社区成员生活、学习需求,明确教育目标,识别、定义各类教育服务功能,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供满足社会生活需要的、不同类型的、适宜虚拟化学习的教育服务产品,并保证其可用性。 5 管理机制 5.1 组织管理者 相应政府组织管理者应重视社会经济生活中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统一组织、管理数字化社区教育。宜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在资源、资金、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5.2 管理结构 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结构,如图
13、1示例。 图1: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结构 5.3 管理机构 5.3.1 职能 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其主要职能包括: a)制定、实施数字化社区教育计划; b)建立规范、科学的数字化教育环境; c)明确所有相关机构的职能和相关人员的职责及权限; d)检查、评估、改进、完善数字化社区教育计划和相关活动; e)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文档化,并提交数字化社区教育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5.3.2 服务台 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宜设立服务台提供数字化社区教育相关服务,其主要职能应包括: 相应政府组织 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机构 教育行政管理 教学(学习)管理 技术服务 DBXX/ XXXXXXXXX
14、3 a)提供数字化社区教育相关咨询和服务; b)提供利用数字化社区教育学习的建议和意见; c)接受与数字化社区教育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d)发布数字化社区教育相关信息; e)沟通和交流; f)其它应处理的问题。 5.4 教育管理 5.4.1 教学管理 宜规范数字化社区教育教学管理,包括: a)明确数字化社区教育的目标; b)编制教学规划和教学计划; c)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管理体系,明确职责范围; d)教学过程管理; e)教学质量管理; f)教学档案管理; g)师资管理; h)社区教育、教学研究; i)教学、学习督导、检查、评估; j)教学与学习成果评价等。 5.4.2 教学计划 宜根据社会要求、
15、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社区成员学习需求,制定普适的教学规划和一定时期内的教学计划,并根据社区教育需求的变化修改、调整。 5.4.3 教学方法和形式 教学方法可以包括集中式教学、在线式教学、在线互动式教学等。教学(学习)形式,可以采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等方式,也可借助BBs、uc、QQ、视频会议等手段开展教学或学习。 5.4.4 课程管理 5.4.4.1 课程建设 应根据社区成员的学习需求,建设适合社区教育特点的多元化数字化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5.4.4.2 课程资源建设 应根据多元化数字化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采集、整合、优化相应的课程资源,设计课程体系、学习环境,实现资源重复利用、优质资源
16、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5.4.5 教务管理 应制定注册、考核等教学、学习活动的管理制度,监控教学、学习运行,管理教学日常事务,有序、规范社区教育服务。 5.4.6 教学过程管理 DBXX/ XXXXXXXXX 4 应根据社区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确定数字化教育教学活动的流程、方法和形式,采用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模式)措施,监控、管理教学过程。 5.4.7 教学质量管理 应在数字化社区教育的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环节实行质量控制,以提高、改进、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服务能力。 5.5 制度建设 应制定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作为工作人员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并应在实施过程中
17、不断改进和完善。规章、制度宜包括: a)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机构组织、职能和职责; b)数字化社区教育行政管理; c)数字化社区教育技术管理; d)数字化社区教育安全管理; e)数字化社区教育教学管理; f)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管理; g)数字化社区教育文档管理; h)数字化社区教育服务台管理; i)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改进、完善; j)其它必要的管理规章等。 5.6 人员管理 5.6.1 要求 与数字化社区教育相关的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其它辅助人员,应具有适应数字化社区教育需要的综合管理、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实践能力、教学经验等,恪守职业道德,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保证数字化社区教育质量。 5.6.
18、2 培训 应定期开展数字化社区教育相关的管理、业务、教学培训。与数字化社区教育相关的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其它辅助人员,应不断学习,提高管理、教学水平,适应数字化社区教育的发展、变化。 5.7 宣传 应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如宣传资料、网络媒介、新闻媒体等媒介,及其它相关的各种宣传载体,宣传数字化社区教育,调动社区成员利用数字化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5.8 文档管理 5.8.1 记录 应在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过程中记录与数字化社区教育相关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及与其相关的活动和行为的目的、时间、范围、对象、方式方法、效果、反馈等信息。 5.8.2 备案 DBXX/
19、XXXXXXXXX 5 应建立与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相关的规章、文件、记录等文档的备案管理制度,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6 数据中心 6.1 要求 宜在市、区(或相当区一级)建设数字化社区教育数据中心,整合、共享、发布、应用教育、教学资源。 6.2 场地建设 a)数据中心空间宜为60 m2-80m2; b)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DB21/T 1799.2规划、建设; c)应节能、低碳、环保。 6.3 网络平台 6.3.1 功能要求 a)应具有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健壮性和可扩展性; b)应采用分布式网络架构(或云架构),支撑不同的教育教学、学习应用; c)应采用标准的网络通信接口,实现社区内部及与各
20、种社会资源的互联互通; d)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适应技术、应用、需求的发展和变化; e)应与既有资源(包括数字化社区)充分融和,以保护投资,使信息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f)数字化社区教育网络基础平台规划、设计,应依据DB21/T 1799。 6.3.2 配置要求 a)宜在市、区(相当区一级)配置核心交换机,建构数字化社区教育网络基础平台核心架构,主要技术要求应包括: 模块化设计; 三层交换结构; 分布式交换体系; 交换机自身的冗余机制; 支持802.3z、802.3ae等及其它相关协议; 安全性、可靠性设计等; b)宜在街道(相当街道一级)配置汇聚交换机,建构数字化社区教育街道(相当街道一级)
21、基础网络平台骨干架构,并汇聚、传送接入层各种应用请求,主要技术要求包括: 模块化设计; 三层交换结构; 支持802.3z、802.3ae等及其它相关协议; 安全性、可靠性设计等; c)应在居民委(相当居民委一级)配置接入交换机,建构数字化社区教育居民委(相当居民委一级)基础网络平台局域网环境,实现底层互联互通; d)社区成员应配置网络终端环境,与局域网环境实现互联。 注:网络平台规划设计,宜支持未来IPv6的应用,并可与其它网络运营平台实现无缝互联互通。 DBXX/ XXXXXXXXX 6 6.4 存储平台 6.4.1 功能要求 a)应具有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b)应基于分布式网
22、络架构建构分布式存储系统,支撑大容量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 c)应采用统一存储管理模式,选择适宜的存储架构,识别、管理存储资源; d)宜采用云存储模式,实现存储空间和存储资源的按需服务; e)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适应技术、应用、需求的发展和变化; f)应与既有资源(包括数字化社区)充分融和,以保护投资,使存储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g)数字化社区教育存储平台规划、设计,应依据DB21/T 1799要求。 6.4.2 配置要求 a)宜在数据中心建设存储资源池,合理整合、优化配置、有效管理教育、教学资源,统一管理、调度、维护IT资源: 1)存储资源池构成包括: 物理资源:包括提供网络服务的物理设备,
23、如服务器等; 存储资源:包括存储阵列空间、分布式存储系统构成的存储空间等; 虚拟化资源:物理存储资源的逻辑化表示; 2)存储资源池应与分布式存储系统整合,实现互联互通,保证社区教育教学、学习的资源需求; 3)存储资源池应支撑全市、区(相当区一级)资源存储的网络访问压力; 4)应提供资源池的管理系统,保证资源池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 b)宜在街道(相当街道一级)建设分布式存储系统本地存储节点: 1)应适应街道(相当街道一级)的应用特点; 2)应支撑街道(相当街道一级)资源存储的网络访问压力; 3)应整合、存储街道(相当街道一级)的特色教育、教学资源,并提供访问接口; 4)宜建设街道(相当街道一级
24、)存储资源池; c)宜在居民委(相当居民委一级)局域网环境内提供一定的存储能力; d)应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建设备份容灾系统,保证教育教学、学习服务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注1:存储平台规划设计,宜支持未来智慧城市应用的资源优化配置。 注2:宜采用存储备份一体化设施,便于管理、维护。 7 教育环境 7.1 要求 应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建构必要的集中教学(学习)环境。 7.2 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宜在区(相当区一级)、街道(相当街道一级)和居民委(相当居民委一级)建设12间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宜包括设备: 投影机 1台/间; 计算机终端 区:40台/间、街道:20台/间、居民
25、委:10台/间以上; DBXX/ XXXXXXXXX 7 教学用计算机 1台/间; 网络交换机; 不间断电源(UPS); 管理和教学软件; 线缆、配件; 其它必要的设备等。 7.3 多媒体教室 宜在区(相当区一级)和街道(相当街道一级)建设12间多媒体教室,宜包括设备: 投影机 1台/间; 投影幕布(或白板) 1块/间; 网络中控 1台/间; 计算机设备 1台/间; 电子讲台 1套/间; 影音系统; 管理系统; 线缆、配件; 其它必要的设备。 教室规模,宜在90 m2-120m2。 7.4 录播教室 宜在区(相当区一级)和街道(相当街道一级)建设12间录播教室,宜包括设备: 短焦投影机 1台/
26、间; 电子白板 1块/间; 视频编码器; 多路编码器; 录播服务器; 跟踪定位系统; 录播管理软件; 音响、功放、麦克等; 配件; 其它必要的设备等; 教室规模,宜在40 m2-80m2。 8 资源管理 8.1 资源分类 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应包括: a)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文化机构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 b)为社区教育定制的,符合社区成员学习需要的优质教学资源; c)社区特色教育教学资源; d)教学过程中的素材积累; DBXX/ XXXXXXXXX 8 e)教学过程中的无形资源; f)网络学习资源; g)其它。 8.2 资源形式 学习资源应具有多种存在形式: a)表现形式:文本、音频、视频、图像
27、、动画,及各种教育教学软件等; b)媒介形式:纸质、磁介质、光介质及其它数字媒介等; c)基于互联网络的泛在的资源形式等。 8.3 资源提供 学习资源提供形式,应包括: a)商业化学习资源:以商业化形式提供的各种教育教学、学习资源; b)非商业化学习资源:社区特色、开放的教育教学、学习资源,及其它网络学习资源等。 8.4 资源管理 8.4.1 资源规范 应基于社区教育的特点,统一、规范数字化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管理和应用标准,建立协调、适宜的教育资源管理体系。 8.4.2 资源建设 应基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统一建设适合社区教育特点、按需使用的市、区(相当区一级)、街道(相当街道一级)分布式教育教学、
28、学习资源库,保证资源建设的高质量和通用性、可用性。 8.4.2.1 建设内容 资源建设内容,应包括: a)适合社区教育特点的资源建设标准; b)资源建设规划、设计,主要应包括: 1)适宜不同层次的资源库规模、容量; 2)资源功能设计; 3)资源内容规划; 4)资源适宜性评估等; c)资源建设实施; d)资源建设状况评估等。 8.4.2.2 内容建设 资源内容建设,应包括: a)识别、明确社区教育教学、学习服务需求; b)分析、评估社区教育服务的资源需求,并科学、专业地表述; c)根据需求,明确资源的分类、范围、属性、特征等,确定资源建设内容; d)资源审核、筛选、优化、整合; e)资源适宜性和
29、前瞻性评估; DBXX/ XXXXXXXXX 9 f)资源更新、改进和完善; g)资源内容,主要应包括: 1)教育、教学素材; 2)各种类型课件; 3)案例; 4)学习资料; 5)教学大纲、讲义等; 6)试题; 7)课程体系; 8)网络学习课程等。 8.4.3 整合资源 应基于存储资源池,采用适宜的管理、技术手段,整合分布式存储系统内容资源,统一管理、共享、优化配置、应用教育教学、学习资源,为全体社区成员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学习服务,包括: a)建立统一的资源目录; b)建立资源的多属性分类; c)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适宜的相关设置; d)资源的评论、统计、分析等。 9 系统软件平台和支撑软件 9
30、.1 软件选择 应充分考虑分布式网络架构设计和各级网络平台应用规模、需求,选择适宜的操作系统,支撑教育教学、学习服务。 9.2 数据库设计 9.2.1 数据库系统 应充分考虑分布式存储系统设计和各级网络应用规模、需求和信息流量等,选择适宜的数据库系统,支撑教育、教学资源池化管理。 9.2.2 专业数据库 应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各类专业数据库,主要包括: a)资源库; b)教育管理; c)教学管理等。 9.3 其它 应根据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开发及其它应用需求,构建适宜的软件开发、应用环境。 10 应用系统平台 10.1 要求 DBXX/ XXXXXXXXX 10 应建设适合社区教育特点的、满足教学、管理和按需学习、服务的应用支撑平台,融和教育教学、学习和相关资源,集成各种类优质课程,形成系统、完整、开放的数字化社区教育体系。 10.2 技术要求 a)应采用异构跨平台技术; b)应具有平台兼容、部署灵活、互操作性和标准化特点; c)应支持分布式网络架构(云架构)、分布式存储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