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inwarn120 文档编号:116604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择了常见的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的蛔虫为代表动物,从寄生虫的角度渗透了动物多样性的生物学观点。探究学习两种寄生虫在形态结构和适应寄生生活的一系列特点,进而得出寄生、寄生虫、宿主的概念及其对人和动物的危害的相关知识,难点是解读人体感染蛔虫的流程示意图。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识记:寄生、寄生虫、宿主的概念。2、了解: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结构。3、知道:寄生虫对人体的危害。4、举例:说出常见寄生虫的生活特点及防治方法。5、通过观

2、察和比较蛔虫和绦虫的形态结构挂图或标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识图能力及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6、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有关寄生虫的名称、形态特点、寄生部位、引起疾病等方面的有关知识信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整合信息、运用信息学习的能力。7、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及勇于探索、合作学习等科学素质的养成教育。在寄生虫种类学习中,渗透生物多样性的生物学观点。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2情景导入 组织学生表演小品并对学生表演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听学生的讲解。诱导产生问题。教师播放病人看病的真实录像。 (注: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很多,应

3、注意合理引导和处理。 )同上。方案一:学生参照课本表演小品“看病” ,观看后提出问题。方案二:学生讲其邻居、家人或自己患寄生虫病的症状,治病过程等实际生活中的事情,学生提出问题。方案三:学生观看录像资料后提出问题。教师播放病人看病的真实录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入课题,蛲虫病是一种什么病?寄生虫病1 蛔虫的形态及其内部结构2 蛔虫是怎样侵入人体的?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并设置问题。教师出示观察提纲。(为突出观察重点,教师事先要拟好观察提纲。 )最后归纳总结出蛔虫的形态及其内部结构特征。教师边讲解边将参照教材制成的剪贴图和文字卡按蛔虫的发育顺序依次将蛔虫方案一:学生通过读教材8、9 页图 5-10 和

4、 5-11 或教师提供的挂图获得有关蛔虫外形和内部结构的知识。方案二: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蛔虫浸制标本和挂图,作到边观察边思考,从中获得知识。方案一:学生边读教材,边听教师讲解学习蛔虫侵染人体的过程。首先出示蛔虫侵入人体的图,教师边讲解人体解剖图,边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身体相应部位进行记忆。然后在观看蛔虫的外形图,认识雌雄蛔虫,了解蛔虫雌雄异体,了解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避免被寄主消化,前端的吸盘又避3在人体内的侵染过程展示出来,最后形成蛔虫图解。教师演示并讲解挂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总结这两种寄生虫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方案二:学生观看蛔虫侵染人体活动挂图。学生根据课下调查的蛔虫病免了被寄主轻易排出体外。和蛔虫不同的一种寄生虫是猪肉绦虫,雌雄同体,头节有吸盘和小勾。板书设计: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1、代表动物蛔虫(1)形态(2)结构(3)蛔虫病的预防2、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