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1169365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梅河口市博文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试题自己保留。第卷为选择题,共 60 分;第卷为非选择题共 40 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第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答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考生用 2B 铅笔将选项涂到答题卡上)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 。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C 每个不同学派

2、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 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2.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这体现了孔子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 ( )A.以德服人 B.“仁” C.克己复礼 D.仁政3.史书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它反映的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 ) A.法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墨家思想4 淮南子载:“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其寓意主要体现了 ( )A.道家的“无为”思想 B.法家的“变革”主张 C.墨家的“节用”倡议 D.儒家

3、的“礼制”- 2 -要求5.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制天命而用之 B “民贵君轻” ,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6.汉代政策从“无为”转变到“有为”的原因是 ( )A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B “约法省禁” “废除烦苛” “减田租,五十税一”C “汉兴七十余年间,民则家给人足,都鄙廪庾皆满”D “诸侯惟得衣食住税,不与政事” “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7.唐朝

4、诗人杜牧的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 )A.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B.佛教盛行 C.道教有了新发展 D.佛教取 代儒学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主流8董仲舒说:“事应顺于名,名应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他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他提出的这一理论 ( )A.使民间封建迷信思想氛围更为浓厚 B.促使汉武帝在全国大力推行神学教育C.鼓励人们遵从道家提倡的顺其自然 D.便于汉武帝假借“天”来巩固统治9朱熹朱子语类中讲:“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先已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 、 “直待有了君臣父子,

5、却旋将这道理入在里面” 。以下解释忠实于材料原意的是 ( )A理是万物之源,存在于人的心中 B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与天地同理C格物致知是认识天理的必由之路 D天理与人心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10宋元之际的理学家许衡曾于途中饥渴难当,遇一棵结满果实的梨树,同伴争相摘食,- 3 -道:四周房倒屋塌,梨主已不复存在。许衡则说:“梨虽无主,难道我自己的心也没有主吗?”这反映了 ( )A.理学制约了人的追求 B.理学家追求孔颜之乐 C.心学激励人积极上进 D.不容动摇的道德信念11.康熙称赞他说“文章言谈之中,全是天地之正气、宇宙之大道。朕读其书,察其理。非此不能知天人相与之奥,非此不能治万邦于衽席,非此不能

6、仁心仁政施于天下,非此不能内外为一家。 ”康熙称赞的“他”指的是 ( )A.孔子 B.荀子 C.董仲舒 D.朱熹12.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 ,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 ( )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 B忙于经商,行为粗疏C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 D行为有违 “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13.明清时期以“异端”自居,自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事之至论”的进步思想家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4.顾炎武指出:“保国者,其军其民。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耳焉。 ”与该观点相呼应的先

7、秦儒家思想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15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 4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治16.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广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

8、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17.“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两者反对天主教会腐朽、反对特权的主要目标虽基本一致,但内涵和影响有别,两者互有促进,有先后之序。 ”可见两者的主要历史作用在于 ( )A.改进了 西方社会的宗教信仰 B.强化天主教 会的世俗权威C.在不同领域打破旧的精神枷锁 D.构想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18关于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

9、战天主教会权威19.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 ,其主要理由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 ( )A.抵御了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 B.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C.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 D.建立了不同以往的现代宗教20.“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机关行驶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执行公共决议和判断私人犯罪或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 ”这段论述出自 - 5 -( )A.伏尔泰哲学通信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C.卢梭社会契约论D.康德纯粹理性批判21由古代中国传到欧洲,使得反天主教会、反封建的书籍大大流传,从而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的发

10、明是 ( )A造纸术和印刷术 B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与造纸术 D火药与指南针22.某同学参加历史知识竞赛,遇到一道关于四大发明的题,难以确定,向你求助,你认为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A.“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B.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C.活字印刷书籍出现于唐朝 D.“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23.马克思认为:“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 )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 )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 )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 )上依次应 填入的是 ( )A.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B.指

11、南针、印刷术、火药C.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D.火 药、印刷术、指南针 24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出现的社会条件相同的是 ( )A.长安、东京、大都的繁荣 B.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固有的文化传统25.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 。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26.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对于科技史家来说,唐代不如宋代那样有意义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 6 -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者纯粹科学

12、方面都是如此。 ”以下能印证其观点的是 ( )火药最早用于军事 指南针用于航海 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发明淬火工艺A. B. C. D.27.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 A.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士万物的尺度” B.启蒙运动-理性主义-“认识工具“C.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D.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启蒙运动28.(2018扬州模拟)杜甫是唐代历尽沧桑的“苦难诗人”和“时代歌手”,他的诗作被称为“诗史” 。如果以杜甫的诗歌作为研究唐代历史的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杜甫的诗作具

13、有现实主义风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杜甫的诗歌是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可以拿来直接证实历史诗歌体现了杜甫的主观情志,不具有客观性在引用杜诗证史之前,要甄别研究,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A. B. C. D.29.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 14 位天文学家,在国内 27 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 ( )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30.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 7

14、-( )A.人物画 B.山水画 C.文人画 D.花鸟画第卷 非选择题二、材料题31.(2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

15、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1)根据材料 1、2 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6 分)指出两种主张的不同结局并分析原因。 (8 分)(2)根据材料 3、4 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6 分)说明什么问题?(2 分)- 8 -(3)结合以上材料,谈一下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3 分)32.(15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

16、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 ,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

17、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文艺复兴的性质是什么?(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辉煌成就(6 分)- 9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2 分)并举出三位著名的思想家及其中一部代表著作?(5 分)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B B B B B C B D B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 19 20D D A A A D C D B B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A B A B A B B C A C非选择题- 10 -31.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 。孔子的主张不适合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要求, 所以不被重视;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被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2)朱熹认为儒家思想是不可改变的;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说明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3)儒家思想在初期不断丰富和完善,逐渐确立起统治地位,对维护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了很需要作用;但是后来僵化,禁锢了人民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进步。 (4 分)32.(1)文艺复兴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2 分)(2)文学三杰:但丁神曲 、彼特拉克歌集 、薄伽丘十日谈 (3 分)美术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3 分)(3)启蒙运动(2 分)伏尔泰哲学通信或路易十四时代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论康德纯粹理性判断 (四位思想家 4 分,一部著作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