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1170480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背景材料】一、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 ,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 ,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 书 ,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被认为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

2、大。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谨严。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二、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 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

3、义的。2邦国的主权在民。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 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孟子梁惠王上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 ”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孟子万章上 )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

4、,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政权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范文澜同志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思想,是有一定道理的。3 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

5、君既“贼仁” ,又“贼义” ,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4政事以民为归宿。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孟子梁惠王上 )那么,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5 用人以民意为准。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孟子离娄上 )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

6、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 ,反复强调“不违农时” “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梁惠王下 )君王只有“与民同乐” ,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2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

7、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 ,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孟子称赞周初古公亶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岐山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 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孟子说:“春秋无义战。 ”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 。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三、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

8、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 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人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

9、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 这种说

10、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示范教案】寡人之于国也【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目标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解决办法: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

11、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2对孟子及孟子一 书的了解。【课时安排】课时【学生活动的设计】1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3)归纳文意,记下学习的难点。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3【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二、整体感知1解题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

12、 。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 ,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 (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 ,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 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 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 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

13、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 、 “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本文学习的知识点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

14、” ;“无”“毋” , “颁”“斑” ;“涂”“途”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 “河” “请” “走” “或” “嘶” 。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 、 “王” , “以” “食” “之” 。注意词类活用的词。 “鼓” 、 “树” 、 “衣” 、 “谨” 、 “王” 。三、重点、难点的孝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预习课文(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2导入新课(1)学生复述课文。(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15、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 ,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

16、也。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介绍作者、作品。4文章梳理问答。(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4参考答案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平等。(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参考答案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 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据此提出疑问。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

17、原因。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四、总结、扩展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 ,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1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二、整体感 知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习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出

18、题讨论式讨论题:(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参考答案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

19、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参考答案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 “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2以训练式

20、,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1)通假字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 “不过” 。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5)涂有饿殍(涂,同“途” ,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 ,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

21、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 “可”是“可以” , “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 “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寡人之于国(对,介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王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ng)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ng)以请以战喻(让,介词

22、)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以时入山林(按,介词)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食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之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五亩之宅(“的” ,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 ,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

23、,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古汉语句式判断句非我也,岁也。 (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 。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可以无饥矣。 (“以”后省略宾语“之” 。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6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5从具体语境出发,

24、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理 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的意思。 (选自孟子尽心下 )参考答案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 可见 “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数(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几,若干)(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读shu,屡次)(4)数罟不入洿池 (读c,密)发(1)百发百中 (发射)(2

25、)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 (派遣)(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打开)(4)野 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花开)直(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弯曲)(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仅)(3)系向牛头充炭直 (价值)兵(1)非我也,兵也 (兵器)(2)穷兵黩武 (战争)(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4)草木皆兵 (兵士)胜(1)驴不胜怒,蹄之 (能承受)(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尽)(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胜利)(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优美的)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或或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直耳,是也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是何异于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附:板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阐述孟子 答疑: 2使“民加多”的措施结论保民而王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