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735-2009 掺假山茶油定性鉴别 气相色谱法.pdf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17219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1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735-2009 掺假山茶油定性鉴别 气相色谱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3 T 735-2009 掺假山茶油定性鉴别 气相色谱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3 T 735-2009 掺假山茶油定性鉴别 气相色谱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3 T 735-2009 掺假山茶油定性鉴别 气相色谱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3 T 735-2009 掺假山茶油定性鉴别 气相色谱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 C S 71.040X 14备案 号: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 B 33D B3 3 / T 7 3 5 2 0 0 9掺假山茶油定性鉴别 气相色谱法Q u al i t a t i v e i d en t i fi cat i o n o f ad u l t e rat i o n o f cam el l i a s eed o i lg as ch ro m at o g rap h y2 0 0 9 - 0 3 - 2 3 发布 2 0 0 9 - 0 4 - 0 1 实施浙 江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发布发布DB33/T735 2009I前 言本标 准附 录

2、A为资 料性 附录 。本标 准由 浙江 省质 量技 术监 督局 提出 。本标 准由 浙江 省食 品工 业标 准化 技术 委员 会归 口。 本标 准起 草单 位: 浙江 省果 品质 量检 验中 心( 常山 )。 本标 准主 要起 草人 :徐 昕、 严晓 丽。DB33/T735 20091掺假山茶油定性鉴别 气相色谱法1范围 本标 准规 定了 以气 相色 谱法 对掺 假山 茶油 进行 定性 鉴别 的方 法。本标 准适 用于 掺入 了一 种或 几种 其它 植物 油( 菜籽 油、 大豆 油、 棕榈 油) 后的 山茶 油定 性鉴 别。2规范 性引 用文 件 下列 文件 中的 条款 通过 本标 准的 引用

3、 而成 为本 标准 的条 款。凡 是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其 随 后所 有 的修改 单 ( 不 包括 勘误 的内 容) 或 修 订版 均不 适用 于本 标准 , 然 而 , 鼓 励 根据 本标 准达 成协 议的 各方 研 究是否 可使 用这 些文 件的 最新 版本 。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其 最新 版本 适用 于本 标准 。GB/T6682分析 实验 室用 水规 格和 试验 方法3原理3.1测定 原理样品 中的 各脂 肪酸 甘油 酯经 氢氧 化钾 -甲醇 溶液 进行 酯交 换反 应生 成脂 肪酸 甲酯 后, 气相 色谱 法对各脂 肪酸 甲酯 进行 分离 测定 ,利 用 各脂

4、 肪酸 甲酯 的标 准品 进行 定性 ,直 接 面积 归一 化法 确定 各脂 肪酸 的百分 含量 。 3.2鉴别 原理不同 的植 物油 具有 各自 特殊 的脂 肪酸 组成 和含 量,根 据 脂肪 酸组 成及 含量 的差 异进 行掺 假山 茶油 的定性 鉴别 。 4试剂 与材 料4.1实验 用水 应符 合 GB/T6682三级 水标 准。 除另 有规 定外 ,所 有试 剂均 为分 析纯 。4.2甲醇 :含 水量 不超过 0.5%( m /m )。4.3正 庚烷 或正 己烷 。4.4氢氧 化钾 -甲醇 溶液 :约 2mol/L,称 取氢 氧化钾 11.2g,用 甲醇 ( 4.1)溶 解定 容至 1

5、00m l。4.5脂肪 酸甲 酯标 准混 合溶 液: 脂 肪 酸甲 酯 -包括 软脂 酸 ( 即 棕榈酸 C16:0) 、 硬 脂酸 ( C18:0) 、 油 酸(C18:1)、亚 油 酸 (C18:2)、亚 麻 酸 (C18:3)、花 生 酸 (C20:0)、花 生 一 烯 酸 (20:1)、山 嵛 酸 (C22:0)、芥 酸 (C22:1)的甲 酯标 准品 ,纯 度 99.0%,分 别称 取以 上各 脂肪 酸甲 酯标 准品 0.1g(精 确到 0.0001g)于 同一 容量瓶中 ,以 正庚 烷或 正己 烷( 4.2)定 容至 10mL。5仪器 与设 备5.1气相 色谱 仪: 配有 氢火 焰

6、检 测器 。5.2天平 :感量 0.1mg和 0.01g。6色谱 条件6.1色谱 柱: 毛 细 管柱 , 30 0.25mm 0.25 m , 柱 内膜 涂布 50苯基 50二 甲基 聚硅 氧烷 ; 或 等效色 谱柱 。 6.2检测 器: 氢火 焰检 测器 ,检 测器 温度 250 。6.3载气 流速 (氮 气) : 1.0mL/m in,空 气: 300mL/m in,氢 气: 30mL/m in。DB33/T735 200926.4柱温 : 240 。6.5气化 室温 度: 250 。6.6分流 比: 1 30。7分析 步骤7.1脂肪 酸甲 酯标 准混 合溶 液的 测定以微 量进 样器 直

7、接 取脂 肪酸 甲酯 标准 混合 溶液 ( 4.4) 1L进气 相色 谱仪 分析 。7.2样品 预处 理 -脂肪 酸甲 酯的 制备称取 0.5-1.0g(精确到 0.01g)样品置于 20mL具塞试管中,加入 10mL正庚烷或正己烷( 4.2)溶解油脂,再加入 0.5mL氢氧化钾 -甲醇溶液( 4.3),摇匀,静置 30分钟澄清后,上层溶液用于气相色谱仪测定 。 7.3样品 的测 定微量进 样器 直接 取 0.5 L样液进 气相 色谱 仪分 析, 以脂 肪酸 甲酯 标准 混合 溶液 各组 分保 留时 间定性, 直接 面积 归一 化法 计算 样品 中各 脂肪 酸组 成的 百分 含量 。 7.4计

8、算脂肪 酸含 量 Xi%按公 式( 1)进 行计 算, 用脂 肪酸 甲酯 的质 量百 分比 表示 。 ( 1)=AAXii 100%式中 : 脂肪 酸的 百分 含量 ;%iX 脂肪 酸甲 酯的 响应 峰面 积;iA 各脂 肪酸 甲酯 响应 峰面 积的 总和 。A计算 结果 保留 两位 有效 数字 。7.5精密 度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试样连续进行两次测定的误差,含量大于 5%的组分,两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不得 超过 1%;含 量小 于 5%的组 分, 两次 测定 结果 的绝 对差 值不 得超 过算 术平 均值 的 10%。7.6掺假 山茶 油的 定性 判定根据 待测 样品 的脂 肪酸 组成 与

9、含 量, 按照 表 1进行 掺假 山茶 油的 定性 判定 :表 1掺假 山茶 油定 性鉴 别的 脂肪 酸指 标待测 样品 的脂 肪酸 组成 中如 果有 一项 或一 项以 上的 脂肪 酸含 量符 合表 1要求 ,则 该样 品判 定为 掺假山茶 油定 性鉴 别结 果为 阳性 ;如 待测 样品 的脂 肪酸 含量 均不 符合 表 1要求 ,则 该样 品判 定为 掺假 山茶 油定性 鉴别 结果 为阴 性, 同时 注明 掺假 判定 限。 山茶 油、 菜籽 油、 大豆 油、 棕榈 油和 脂肪 酸标 准混 合溶 液的 色谱 图参 见附 录 A。8判定 限 脂肪酸组成 棕榈酸( C16:0) 油酸 (C18:1

10、) 亚麻酸 (C18:3)芥酸 (C2:1)脂肪酸含量要求 (%) 10 74 0.6 0.5DB33/T735 20093本标 准的 掺假 判定 限为 10。DB33/T 735 20094附 录 A(资 料性 附录 ) 色谱 图 m i n 2 01 91 81 71 61 51 41 31 21 11 09876543210 m V 2 8 02 6 02 4 02 2 02 0 01 8 06 04 02 00 08 06 002 00 1 234 5 6 71 - 棕榈酸 (C1 6 : 0 ); 2 - 硬脂酸 (C1 8 : 0 ); 3 - 油酸 (C1 8 : 1 ) ; 4

11、 - 亚油酸 (C1 8 : 2 ); 5 - 亚麻酸 (C1 8 : 3 ); 6 花生一烯酸 (C2 0 : 1 ); 7 - 芥酸 (C2 2 : 1 ) .图 A.1 山茶 油色 谱图 m i n 2 01 91 81 71 61 51 41 31 21 11 09876543210 m V 5 0 05 00 03 5 03 0 02 5 02 0 05 00 05 00 1 234 5 6 7 8 91 - 棕 榈 酸 ( C1 6 : 0 ) ; 2 - 硬 脂 酸 (C1 8 : 0 ); 3 - 油 酸 (C1 8 : 1 ); 4 - 亚 油 酸 (C1 8 : 2 ) ;

12、 5 - 亚 麻 酸 (C1 8 : 3 ) ; 6 - 花 生 酸 (C2 0 : 0 ) ; 7 - 花 生 一 烯 酸(C2 0 : 1 ); 8 - 山嵛酸 (C2 2 : 0 ) ; 9 - 芥酸 (C2 2 : 1 ). 图 A.2 菜籽 油色 谱图DB33/T 735 20095 m i n 2 12 01 91 81 71 61 51 41 31 21 11 09876543210 m V 5 0 04 5 00 03 5 03 0 02 5 02 0 05 00 05 00 1 2 345 61 - 棕榈酸 C1 6 : 0 ); 2 - 硬脂酸 ( C1 8 : 0 );

13、3 - 油酸 (C1 8 : 1 ) ; 4 - 亚油酸 (C1 8 : 2 ) ; 5 - 亚麻酸 (C1 8 : 3 ) ; 6 - 花生酸 (C2 0 : 0 ).图 A.3 大豆 油色 谱图 m i n 2 12 01 91 81 71 61 51 41 31 21 11 09876543210 m V 5 0 05 00 03 5 03 0 02 5 02 0 05 00 05 001234 5 61 - 棕榈酸 ( C1 6 : 0 ); 2 - 硬脂酸 ( C1 8 : 0 ); 3 - 油酸 (C1 8 : 1 ) ; 4 - 亚油酸 (C1 8 : 2 ) ; 5 - 花生酸

14、 (C2 0 : 0 ) ; 6 - 花生一烯酸 (C2 0 : 1 ).图 A.4 棕榈 油色 谱图DB33/T 735 20096 m i n 1 81 71 61 51 41 31 21 11 09876543210 m V 7 06 56 05 55 054 03 53 02 52 01 50512 3 4 5 6 7 891 - 棕榈酸 ( C1 6 : 0 ); 2 - 硬脂酸 ( C1 8 : 0 ); 3 - 油酸 (C1 8 : 1 ); 4 - 亚油酸 (C1 8 : 2 ) ; 5 - 亚麻酸 (C1 8 : 3 ); 6 - 花生酸 (C2 0 : 0 ) ; 7 - 花生一烯酸(C2 0 : 1 ) ; 8 - 山嵛酸 (C2 2 : 0 ) ; 9 - 芥酸 (C2 2 : 1 ). 图 A.5 脂肪 酸标 准混 合溶 液色 谱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