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临沂第十九中学高三第三次质量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三部分,共 36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论述类) ,回答 1-3 题。 (每题 3 分,共 9 分)从“抵制韩流”看消费型民族主义梁文道韩剧风猛烈吹袭大陆后,就有很多人看不过去要出来说话,这种事我们大可以引为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一笑置之。但是我们也应认真思索,为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轻易地把爱韩剧就等于汉奸、看国产片就等于爱国的逻辑理直气壮地宣之于口,而且竟还有市场?很多人之所以能够不假思索地说出这种话,是因为近年有一股更大的潮流,这股潮流就是“消费型民族主义” 。首先,我们要注意它与抵制日货的理路不尽相同。不管你同
2、意与否,提倡抵制日货的人至少还试图搬出一套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的推理。 “消费型民族主义”却是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当然,实际操作起来, “消费型民族主义”又会和抵制日货运动相混杂,成为后者的指导精神。其次, “消费型民族主义”不是一种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奉行保护主义的国家如韩国,会硬性规定电影院每年要有一定日数放映韩片,以保证电影生产数量的稳定,以阻挡外来电影带来的竞争压力,目的是扶持自己国家的特定产业。保护政策好还是不好,各有各的观点,但它起码也是套言之成理的说法。 “消费型民族主义”着眼的却不是这么深层次的产业发
3、展问题,它只不过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出现,靠的是两种逻辑。一个是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另一个是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什么叫民族主义的空洞呢?难道民族主义不是很强大很澎湃的一种意识形态吗?的确,它是的。但它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举个例子,由于没有人能够肯定到底某物的民族性是什么,所以我们才能把一件衣服说成是很有民族性的,一部汽车是很民族的,甚至连一种动物也是很能代表某民族的(尽管他在血统上和这一民族无关,也不是这一民族培育出来的品种) ,没有什么不可以被命名为很民族的。2也要注意如今
4、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而是它带给你的体验与文化印象。所以广告和设计等创意产业才会变得日益吃香,所以一双外国名牌运动鞋要比同厂生产的本地杂牌贵得多。诉诸正统的国家印象正是产品营销的手段之一,某个服装品牌标榜自己来自法国,让人穿了就变得很高档很浪漫,与某位明星标榜自己是土产中国人,让人看了就证明自己很爱国,其实是同一回事。“消费型民族主义”建立在这两种逻辑之上,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它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 ,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 “是中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 “是中国人的
5、就要穿中国内裤” ,仿佛电影、香烟与内裤和人一样都是有国籍的。但说到底, “消费型民族主义”只不过是商人们促销的借口,经不起严格分析,纯粹是种循环论证:我是中国人因为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我看中国人投资的电视剧因为我是中国人。 (噪音太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抵制日货的理路,从而成为实际操作中的抵制日货的指导精神。B.“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民族主义的空洞和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用于所有商品无往不利。C.作者认为“消费型民族主义”只着眼于产业发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D.如今产品的体验与文化印象越来越成为产
6、品的竞争优势,这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开头写抵制韩流现象,是为了由此引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概念,随后进一步分析。B.文章第六段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收束全文,表达作者对“消费型民族主义”的否定批判。C.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的方法,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消费型民族主义”的特点。D.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消费型民族主义”基于两种逻辑,彰显了作者的理性思考。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在如今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的背景形势下,物美价廉的商品不一定能在芸芸竞争者中脱颖而出。B.如果
7、民族主义的内涵充实具体,它就不可能成为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强大意识形态。C.通过罢买日货来打击日本商界从而引起日本企业的不满,是“消费型民族主义”者的一厢情愿。D.按照“消费型民族主义”的要求,具有爱国情怀的人就应该抵制其他国家的产品、消费本国产品。(二)阅读下面的文章(文学类) ,回答 4-6 题。 (共 15 分)千手观音景凤鸣长春解放纪念碑的下面有片广场,大理石铺就的。四面是多层的台阶和缓坡道,茂密的树冠围簇过来,带出森林味道的风。他们集中在这个高高的突显位置,有时三三两两,有时归成一大群,进行有秩序、有节奏的交流。任何团队都需有带头的,这一大群中也有一个。一米八零的个头,腰杆粗
8、壮,烫着短发,很有气势。这样的块头,在哪里都会有气势,除了俄罗斯的农庄,毛利人的丛林。当然这里既不是农庄,也不是丛林,而是中国东北的一个公园。大块头当然是女的,男的就谈不上稀奇了。东北的街面上,这样的块头可随意挑。对于大块头,那些人似乎听她的,又似乎随时不听她的。为了增加阵势,她的身边站了两个男闺蜜,陪着她一起招呼。大块头斜挎着小包,这就不像领头的,而像是张罗事儿的。只是事儿张罗起来不太容易,大块头不用哨子,不用喊,而是需要用手纪念碑下的别处,广场上稍远一些的,有的人正自由散漫,目下的任务是,得用手把这些人召集回来。参加聚集或者聚会的,总得有七八十人吧。着深色衣服的多,鲜艳衣服的少,中年或中老
9、年的多,真正老年的少。真正老年的都在家里待着了,跟着挤挤公交车,都会有人叫嚷:错过早高峰行不!开始时他们还由着自己,逛公园,进早市,后来就不了。跟年轻的争个什么意思,年轻人里头有儿女哩,得让着些,往回缩。既然提到公园,还是顺便介绍一下吧。当年日本人侵略的时候,强行归并了四个村子,4驱赶劳工开河,形成这片湖。打算建伪都呢,只是第十四年上就被撵回国了。树少部分是那时栽的,大部分是后来栽的。黑松枝叶墨绿,气势汹汹,因此树下草叶稀疏茎细,仿佛少须的下巴。桦树枝干白白,越是雪天越俊俏美丽。又想起长白山美人松,她们披着长发,穿着长裙,仪态万方地向群山示意,让你的心间覆上一只细嫩的小手。只是这样的松在长白山
10、下的小镇生长着,原始森林里都未必有,搬移到这里更是不可能。不过成片的黑松也挺好的了,一年四季,无论冬夏,苍郁地围住这片地势,和周边所有的树冠达成平齐后,约好似的不再生长。却一圈一圈、一点一点地扩展岁月的沧桑。而树下台上的他们呢,湖边的青石铺地,林中的红砂延展,宽敞的湖心岛屿,他们占到哪里,哪里都让着他们,都没人跟他们抢。此刻他们硬气地选到了这里,他们仿佛站到了冠丛中。不光大块头,他们大堆小堆,一律拿手说话。手在他们那里,技法如此丰富,像在熟练活络地编织毛衣。眼神嗖嗖地交流,表情顾盼飞扬,唠到兴致处,情不自禁地发声。那声音不是咿呀学语,而是唱歌一向跑调的家伙,开怀地笑岔了声。因为站在高台上,各个
11、角度都可望见他们动作幅度很大的手。右手是一只活泼的鸟,往左边的手心里啄点,于是左手被叫醒,也跟着活跃起来。所以左右两手在默契地说相声呢,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又似两只鸽子,扑棱棱地飞。鸽子。一人两只,七八十人便是一百多只,都流畅地在每个人的枝头上飞。彼时听得见阵阵鸽哨,有灰软的轻羽,如微尘般地升腾。“嗨”是什么意思,不是高音的嗨 C,而是透彻,爽。他们玩得如此透彻,如此之爽。坐在广场的石座旁,也就是树冠中,漫不经心地溜看,生怕打扰了他们。眼前的枝繁叶茂,纪念碑上的文字,缭绕碑顶的流云,流云旁边的湛蓝天空。那里没有大鸟飞过,如浪的车笛声、行驶声,却贴过黑松林、白桦林、各种的杂树林,陆续隐隐地涌过来
12、。看过敦煌的千手观音,拍照的或者摹画版的,画面深沉、古旧而内敛。也看过舞台演绎的,如金光层层外溢,视觉炫极而美。眼前的这个观音,她密集的、不同方向不同形态的手,在头顶上、耳畔旁、身前与身后,如鸽子般灵活翻飞,构成了生活中千手的佛、佛的千手。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描绘了长春解放纪念碑广场上一群聋哑人有秩序、有节奏“交流”的场景,抒发了对这个特殊群体生命状态的赞叹。5B.文章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把他们的手比作“活泼的鸟” ,把左右两手比拟为“说相声”,自然贴切地写出了手语交流的畅快、默契。C.文中写“他们占到哪
13、里,哪里都让着他们,都没人跟他们抢” ,这说明人们对这个特殊群体充满同情和怜悯,从不与他们计较。D.作者运笔自由洒脱,由“大块头”写到了老年人错过早高峰坐公交车;由公园里的树想到了长白山美人松,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5.文中说“既然提到公园,还是顺便介绍一下吧” ,介绍公园有什么用意?(6 分)6.文章最后一段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分析。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这种升温一方面在于在线教育类产品是面向家长市场,但体验者却是孩子的这样的一种用户错位的产品,因此它需要准确切中家长的心理需求。当前,中产阶层家庭队
14、伍逐步壮大,对子女教育投入见涨,许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愿意为孩子的教育下血本。而中产阶层对于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虑往往会压在下一代身上,导致在线教育市场尤其是基础教育需求也逐步庞大。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处于基础教育的人口接近 1.8 亿,预计到了 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100 亿元。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指出,相较于传统线下教育,在线教育在这方面的优势十分突出,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学习时间碎片化的需求,提升了学习效率。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由地域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在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
15、副院长熊丙奇看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之前被紧紧封锁在学校围墙之内的知识信息,正在通过在线教育的形式被广泛传播出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一对一直播、一对多直播及录播相结合等多种在线教育形式,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尤其是近几年盛行的在线教育直播课程,更是受到不同群体的欢迎。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不再是老师们自说自话的单方面授课形式,而是有了交流、分享的过程,这无疑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在线教育机构在运营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房租等成本,使得在线教6育体现出价格优势。”熊丙奇认为。搜狐网 2017 年 08 月 18 日材料二:近段时间,“小猿搜题”涉不雅内容,指控“作业帮”
16、蓄意抹黑陷害,两大在线教育平台激烈开打,再次将人们的视野拉回到这个已经被业内冷落许久的行业,隐藏在其背后的乱象及问题也浮出水面。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程方平认为,健全行业自律不失为一剂良方。 “我国可以建立一个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它们的主要责任是,对在线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进行追踪认定,不管是颁发的相关证书,还是作出的效果评价,都是真实而有效的。“该认证机构作为第三方,与在线教育机构和学员之间都不存在利益瓜葛,作出的评判可信度较高,但若该认证机构有失公允,则要负一定责任。”程方平解释说。对于建立权威认证机构,姚建龙认为可以借鉴,他建议我国建立完善有序的行业规则,帮助行业内部自查自纠,提高行业积
17、极性。储朝晖指出,建立公正客观的行业标准,就要明确奖惩规则,对有良知的在线教育机构应积极鼓励,对粗制滥造、剽窃盗版甚至冒用他人名声宣传的,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采取零容忍态度。“除此之外,我国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不高,也成为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因素。”储朝晖建议,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优秀教师和优秀内容才是在线教育发展的保证,才会有市场。熊丙奇认为,在线教育行业知识库体系庞大,专业多且层次深,因此行业内部需要注重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鼓励行业协会创建一套丰富的知识库体系,丰富在线课程的种类及内容,让整个行业受益。新华网 2017 年 08 月 15 日材料三:如果要从源头抓起,准入资质是第一道环
18、节。程方平认为:“教育服务与其他社会服务类机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线教育机构还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因此,教育机构不能以纯商业模式运作,工商注册管理和教育部门的双重认定方能取得办学资格,不仅不能放松,还需要严管才行。”姚建龙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在线教育培训法,在立法上明确主管部门和相关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共同治理。完善在线教育的资质审核,规范相关手续流程,加强对在线教育机构的审查,不仅要依法依规有序发展,还应将其子公司、分公司、加盟店等纳入审查范围,争取将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位。程方平也建议,应当在立法上明确在线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从事在线教育的教师都要经过互联网和教育方面的培训,获得
19、相关资质证书才能进行授课。“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时代的要求,因此立法上对此也应该7加以鼓励,要制定相关的鼓励性政策。”姚建龙建议,应当将教育法第六十六条加以细化,增强我国的网络环境建设,打造更有利于信息化教育的发展环境,政府也应当加大对在线教育的投入,对发展优良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建设一批质量优、口碑好的在线教育品牌。新华网 2017 年 08 月 15 日7.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在线教育市场需求升温与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变化及中产阶层队伍对知识、阶层与未来的焦虑密切相关。B.在线教育依托越来越高的互联网普及率,广泛地传播知识信
20、息,有利于扩大教育影响面,促进社会进步。C.与传统线下教育相比,在线教育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学习效率、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D.在线教育直播课程作为近年盛行的一种在线教育形式,将用户纳入交流分享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发展在线教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政府不仅要打造有利的环境,还要建设一批良好的品牌。B.材料二和材料三具体分析了在线教育市场的乱象,并从行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办法。C.材料一从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化和在线教育自身的优势两个角度,探讨了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扩大的原因。D.多种在线教育形式能
21、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兼顾课程种类及内容。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在线教育行业自我完善发展的具体可行措施。(6 分)二、古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张温,吴郡吴人也。温少修节操,客貌奇伟。权闻之,以问公卿曰:“温当今与谁为比?”大司农刘基曰:“可与全琮为辈。”太常顾雍曰:“基未详其为人也。温当今无辈。”征到延见,文辞占对,观者倾竦,权改容加礼。罢出,张昭执其手曰:“老夫托意,君宜明之。”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甚见信重。时年三十二,以辅义中郎将使蜀。8权谓温曰:“卿不宜远出,恐
22、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与曹氏通意,以故屈卿行。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构于丕。行人之义,受命不受辞也。”温对曰:“臣入无腹心之规,出无专对之用,惧无张老延誉之功,又无子产陈事之效。然诸葛亮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无疑贰。”温至蜀,诣阙拜章,蜀甚贵其才。还,顷之,使入豫章部伍出兵,事业未究。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思有以中伤之。会暨艳事起,遂因此发举。艳亦吴郡人也,温引致之,以为选曹郎,至尚书。艳性狷厉,好为清议,见时郎署混浊淆杂,多非其人,欲臧否区别,贤愚异贯。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
23、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闻问往还即罪温权幽之有司,下令曰:“昔令召张温,虚己待之,既至显授,有过旧臣,何图凶丑,专挟异心!呜呼温也,免罪为幸!”将军骆统表理温,乞恕之,权终不纳。后六年,温病卒。二弟祗、白,亦有才名,与温俱废。(节选自三国志张温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闻问往还即罪温B.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闻问往还即罪温C.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选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
24、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闻问往还即罪温D.而怨愤之声积浸润之谮行矣竞言艳及进曹郎徐彪专用私情爱憎不由公理艳彪皆坐自杀温宿与艳彪同意数交书疏闻问往还即罪温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拜,古代官职任用语,指授予官职,“授”“除”“摄”“封”也表此意。B.行人,对使者的称呼,奉命前往四方出使他国,也掌管接待诸侯使者之礼。C.部伍,既是军队的编制单位,也泛指军队,文中使用的是第二个意思。D.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级官吏各有专司,故称有司。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张温少修节操
25、,声名远扬。朝中公卿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纷纷表示愿与他结交,孙权也对他礼遇有加,非常信任。B.张温受命出使,娴于辞令。他用既谦虚又透彻的分析劝慰消解孙权对蜀国的担忧,9出使时又赢得了蜀国对他的尊重。C.张温才高名显,招致嫌忌。张温使蜀遭孙权猜忌,孙权借张温与改革弊政却遭祸的暨艳等人有往来的由头,治了他的罪。D.张温始兴终废,为才所累。他以才名被孙权发掘重用,又因才高被猜忌冶罪,侧面折射了统治者对待贤才上的得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卿不宜远出,恐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与曹氏通意,以故屈卿行。(5 分)(2)权既阴衔温称美蜀政,又嫌其声名大盛,众庶炫惑,恐终不为己用
26、,思有以中伤之。(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秋风(其二)杜 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D
27、.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15.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 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1)白居易琵琶行中通过环境描写来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2)韩愈在师说中用“_,_”表现出当时的士大夫以地位为标准,耻于从师的心理。(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的感慨,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第 II 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 19 题。中国人擅
28、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 ( )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既突出周
29、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_,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C.这种石头与书法的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
30、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11B.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C.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D.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C.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抵抗的书写
31、形式。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20.下面是宇文浩给李爷爷写的一则便条初稿,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李爷爷:惊悉阁下病了,母亲让我登门造访,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愿您玉体早日康复!小宇2018 年 6 月 10 日21、下面是网络购书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90 字。 (6 分)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 分)近日,“冰花男孩”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 “冰花男孩”是云南贫困山区的一名留守儿12童,他在寒冬的早晨长途步
32、行去学校,致使头上结满冰花。 “满头冰花”的照片传至网上,旋即触动了网友柔软的心,各方网友纷纷捐款,有关部门也迅速行动,爱心洒向小男孩及其周边学生。小男孩因为这一次网络意外走红,命运得到了转变;而中国还有千千万万像“冰花男孩”一样的贫困留守儿童。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13语文参考答案:【答案】1. D 2. B 3. C【解析】1.试题分析:A 项, “从而”强加因果逻辑。B 项,原文“几乎可以运用于所有商品而无往不利” ,混淆必然与或然。C 项, “着眼于产业发
33、展的浮浅层面,不及经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无中生有。2.试题分析:B 项, “单独作为一个论述层次”错误。第四、五、六段为一个论述层次,第四段分析“消费型民族主 义”基于的逻辑之一,即民族主义本身的空洞,第五段分析其基于的另一逻辑,即市场营销的文化转向,第六段是对四、五两段内容的进一步分析。CD项,第二段将“消费型民族主义”与抵制日货作比,指出它是一种感情直觉,要求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第三段使用举例论证的方法,用韩国硬性规定电影院播放韩国影片的做法说明“消费型民族主义”不同于经 济政策上的保护主义,韩国的这种做法着眼于深层次的产业发展问题,与“消费型民族主义”的着眼点形成对比,指
34、出“消费型民族主义”是一种浮浅的情绪表达和标签。论述过程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3.试题分析:C 项,原文“罢买日货可以打击日本商界然后日本企业会抱怨日本政府外交政策”只是抵制日货的人搬出的推理,抵制日货的人不等于“消费型民族主义者” ,据第二段可知。A 项,原文“如今的市场营销越来越强调感性和文化,怎样将一件产品从市场上芸芸竞争者中区分出来,靠的不一定是价廉,也未必是物美” 。B 项,原文“它(民族主义)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照研究民族主义的人类学家安德森的说法,正是因为它的内涵是空的” 。 “它的内涵是空的”是民族主义“能够把一切事物都纳在民族旗号下”的必要条件,B
35、 项是其否命题,故成立。D 项,原文“诉诸感情直觉,要大家以抵制某产品的方式,直接表达爱国情怀” “它总是呼唤大家的身份认同,要求大家团结,叫大家是中国人的就得看中国片 是中国人的就得抽中国烟 是中国人的就要穿中国内裤 ”。4. C5.交代历史,形成今昔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新时代人们生活的美好;描写公园里的树,展现出聋哑人安静自然的活动环境。 (答对第 1 点 3 分,答对第 2 点 2 分,共 5 分)6.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对比艺术(敦煌画面和舞台)中和现实中的“千手观音” ,突出现实中人的真实和活力;升华主旨,赞美这群聋哑人精神生活的愉悦、和谐、自然之美。 (每个要点 2 分,共
36、 6 分)【答案】7. C 8. C 149.(1)健全行业自律:建立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建立完善行业标准,明确奖惩规则。(2)加强知识内容体系建构,丰富课程种类及内容,培育优秀教师团队。【解析】7. 试题分析:C 项“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说法不正确,原文说“在线教育还可以跨越因地域等方面因素造成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分配问题,使教育资源共享化,降低了学习的门槛”,这里的“跨越”意味着突破限制,与过去的线下教育、线下课堂相比,在线教育由于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所以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带来的后果,但不意味着它能“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是一个与地
37、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的复杂问题,且“教育资源”包括的方面有许多。A 项,根据材料一第 1 段可知,B 项,根据材料一第 2、3 段提炼,D 项,根据材料一第 4 段概括。8. 试题分析:C 项,根据材料一概括可知;A 项,政府“要建设一批良好的品牌”不恰当,建设良好品牌不是政府的职责,政府只能在政策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不能越俎代庖,亲自操刀。B 项,材料二和材料三并未“具体分析在线教育市场的乱象”,仅在材料二开头提及在线教育行业隐藏乱象,并未具体分析。D 项,“重点是形式创新,提供个性化服务”不恰当,根据材料二第 4 段“应当把握内容为王的原则”及第 5 段内容可知,重点是优秀
38、的教师和优秀的内容。9. 试题分析:本题答题信息区间在材料二。注意题干中“自我完善发展”的限制。材料二主要谈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二、三两段主要谈健全行业自律的问题,具体又分为两个措施:第二段中,程方平提出的具体措施是建立行业内部的权威认证机构;第三段,姚建龙和储朝晖又提出建立完善客观的行业标准的问题。第四、五两段,谈另一方面的措施,即从在线教育的教学质量方面着手,对教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师提出具体措施。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
39、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答案】10. B 11. A 12. A 13.(1)您(本来)不适合出使远地, (但是我)担心诸葛亮不了解我和曹氏互通心意的原因,所以委屈您前去出使。 (2)孙权既暗中怀恨张温赞赏蜀国政治,又嫌忌他的声名过于显赫,百姓都被他的德行才能迷惑,担心(他)最终不能为自己所用,就想着用什么15方法来中伤他。【解析】10.试题分析:“怨愤之声积”和“浸润之谮行”句式相同,中间应断开,排除 A、D 两项;“爱憎不由公理
40、”意为“爱憎不出自公理” ,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 项。11.试题分析:摄”不表授予官职,指暂代官职。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摄”不表授予官职,指暂代官职。12.试题分析:“朝中公卿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纷纷表示愿与他结交”于文无据,文中只写到张昭对张温的亲近之意。13.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宜”译为“适合” , “所以”译为“原因” , “通意”译为“互通心意” , “以故”译为“因此” , “屈”
41、译为“委屈” , “阴”译为“暗中” , “衔”译为“怀恨” , “炫惑”译为:迷惑“, “为己用”译为“为自己所用” , “有以”译为“有用来” 。参考译文:张温,是吴郡吴县人。张温从小就修养名节操守,容貌奇异伟岸。孙权听闻他的声名,就询问朝中大臣说:“张温能和当今何人比肩?”大司农刘基说:“可与全琮同等。 ”太常顾雍说:“刘基不详细了解张温的为人。张温当今无人可比。 ”(孙权于是)征召(张温)请与相见, (张温)谈吐文雅对答如流,旁观者倾慕震惊,孙权为他改变态度重如礼仪。召对完毕出官,张昭握着张温的手说:“老夫把心意托付给你,你应该明白。 ”(于是孙权)任命(张温)为议郎、选曹尚书,又升为
42、太子太傅,很受信任和器重。 (张温)三十二岁时,凭借辅义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蜀国。孙权对他说:“您(本来)不适合出使远地, (但是我)担心诸葛亮不了解我和曹氏互通心意的原因,所以委屈您前去出使。如果之患全部消除, (我们)便会对曹丕大举进攻。使者的道义,是只接受上级布置的任务,不必受上级指令的约束。 ”张温回答说:“我在朝廷之内没有过亲信大臣的谋划,出行外交没有独自应对的才能,恐怕没有春秋晋大夫张孟播扬国家声誉的本事,又没有晋国子产阐述事理的能力。然而诸葛亮见识通达,精于谋划,必定了解您的神明思虑和屈伸权宜之计,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测诸葛亮的心,一定不会有什么猜疑。 ”张温到蜀国后,前往宫廷呈
43、上表章,蜀国颇为看重张温的才干。回国不久,被派进豫章郡的部队出征作战,但他对军功没有追求。孙权既暗中怀恨张温赞赏蜀国政治,又嫌忌他的声名过于显赫,百姓都被他16的德行才能迷惑,担心(他)最终不能为自己所用,就想着用什么方法来中伤他。正碰上暨艳事件发生,于是借此机会揭发检举涨温。暨艳也是吴郡人,由张温把他引荐入朝,被任命为选曹郎,官至尚书。暨艳生性清高严厉,喜欢发表清正的言论,因见当时郎署风气混浊杂乱,大多官员不称职,想将良莠分开处置,贤能、愚劣区别使用。于是愤怨之声积聚,诬毁谗言四起蔓延,竞相控告暨艳和选曹郎徐彪, (说他们)擅自任用绚从私情,爱憎不出自公理,暨艳、徐彪都因此而被定罪赐死。张温
44、向来与暨艳、徐彪意见相合,常有书信来往,互相来往问候,于是又判张温有罪。孙权将他软禁在有关官吏处,下令说:“过去下令征召张温,留下官位虚心等待他来,来后授予高官,超过(一般)旧臣,哪里料到(他)竟如此凶坏,专生图谋不轨之心!哎呀张温,免(你)死罪作为(你的) 幸运!”将军骆统上表为张温申辩,请求宽恕他,孙权最终没有采纳(骆统的意见) 。六年后,张温因病去世。他的两个弟弟张祗和张白,也很有才干名望,同张温一起被废黜。【答案】14. C 15. 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但悲情中却有乐笔,“
45、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解析】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C“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点睛:这类题型在诗词鉴赏经常出现,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形象、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诗后四句用语俏皮
46、,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诗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16、(1).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2).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3).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17.D 前三项都是主动句式与被动句式的混合,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不一致,造成句意不连贯。18.C 亘古不灭:从古到今,永不绝灭。形容永久的生命力。亘古不变:从古到今,永17不改变。根据语境,第一空选“亘古不变” 。朴素无华:俭朴、不浮华。质朴无华:朴实而毫不虚夸。第二空选“质朴无华”最为恰切; “休戚相关”和“息息相关”区别在于,息息相关适
47、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 第三空选“息息相关” 。第四空根据前面的句子主语“中国人” ,应填写“扬长避短” 。19.B A 中途易搬,可将“在”放至“青铜文明”之前;C 搭配不当, “抵抗”可改为“抗衡” ;D 成分残缺,应去掉“使” ;语序不当,将“唯一”提到“可以”前。20.(1)“惊悉”修改为“听说” ;(2)“阁下”修改为“您” ; (3)“造访”修改为“拜访” ; (4)“馈赠”修改为“送上” ;(5)“玉体”修改为“身体” 。21.进人购书网站之后,需要注册网站会员
48、,填写注册信息,然后以会员的身份登陆网站进入购书网站进行图书搜索,可以选择高级搜索或直接搜索的任何一种搜索方式,查看图书信息,购买图书。22.【材料解析】这是一道时事材料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社会。因此,要写好文章,必须联系社会现实,思考社会问题,这样才能让文章有的放矢,而不是坐而论道、华而不实。对一则新闻事件的解读通常有多个角度,我们要看清材料的指向,通常的做法就是抓住材料的核心矛盾。这则材料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二句话是对“冰花男孩”事件的简单叙述,最后一句话是对事件的总结评论。显然,材料的关键是最后一句话。最后一句话的第一个分句指出冰花男孩自身命运的改变,这是一个“矛盾” ;
49、后一个分句指出冰花男孩与其他贫困儿童的不同,这又是一个“矛盾” 。这两个矛盾就是我们写作时立意的出发点。具体来说,从第一个矛盾出发,我们可以围绕小男孩命运的转机,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指出其意义,尤其是互联网慈善的意义。从第二个矛盾出发,我们可以赞同救助小男孩的意义,也可以批判这种个别救助的不足,还可以呼吁更加广泛的社会公平。在具体写作时,要注意扣紧材料,深入分析“冰花男孩”这一现象本身,再以小见大,推广到更加普遍的社会关切。角度一:互联网慈善改变命运 冰花男孩”命运的转机依赖于互联慈善。他的照片触动了网友,千万网友的爱心又汇聚到他身边。我们身处互联网时代,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来改变我们的社会与生活,而互联网慈善就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形式。角度二:个别救助的意义 小男孩作为一个个体得到了救助,虽然这种救助是有限的,却具有重要的意义。此个体本身的命运确实发生了改变,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