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1432.1-2011 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pdf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17421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7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 T 1432.1-2011 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34 T 1432.1-2011 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34 T 1432.1-2011 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34 T 1432.1-2011 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34 T 1432.1-2011 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9.060.20 K 13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1432.12011 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第1 部分:一般规定 Computer and instrumentation shielded cables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2011 - 05 - 10发布 2011 06 - 10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34/T 1432.12011 I 前 言 DB34/T 1432 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分为6个部分: 第 1 部分:一般规定 第 2 部分:聚氯乙烯绝缘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第 3 部分:聚乙烯绝缘绝缘计算机与仪表

2、屏蔽电缆 第 4 部分:交联聚乙烯绝缘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第 5 部分:氟塑料绝缘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第 6 部分:硅橡胶绝缘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本部分是 DB34/T 1432 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安徽省无为县电线电缆行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新亚特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海特种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能 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渡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安徽蒙特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

3、徽猎塔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环宇电缆 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亚神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航天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华峰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华通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三佳电缆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慧艺线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德源电缆 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长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华津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神州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虹都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怡和电缆有限公司、安徽明都电力线缆有限公司、安徽顺驰电缆有限 公司、合肥虹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和参加起草人:吉启荣、沈志荣、周友芝、巫春生、夏喜明、王社兵、张晓飞、谷 仁俊、刘永宏、吴福道、郭绍华、魏善恒、程芬芬、胡宏山、赵

4、兰、巫贤学、吴红伟、张长安、余宗仁、 张多应、尚乃福、项志才、黄叶祥。 DB34/T 1432.12011 1 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第1 部分:一般规定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额定电压 300/500 V 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的产品代号、表示方法、要求、试验方 法和验收规则、包装、标志及贮运。 本部分适用于聚氯乙烯绝缘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聚乙烯绝缘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交联聚乙 烯绝缘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氟塑料绝缘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硅橡胶绝缘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本部分应与 DB34/T 1432 中第 2 部分、第 3 部分、第 4 部分、第 5 部分和第 6 部分一起使用。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082 铠装电缆用热镀锌或热镀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低碳钢丝 GB/T 3953 电工圆铜线 GB/T 3956 电缆的导体(GB/T 3956-2008,IEC 60228:2004,IDT) GB/T 4910 镀锡圆铜线 GB/T 6995.1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 GB/T 6995.2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第2部分:标准颜色 GB/T 6995.4 电线电缆识别标

6、志方法 第4部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绝缘线芯识别标志 GB/T 8815 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 GB/T 11091 电缆用铜带 GB/T 11115 聚乙烯(PE)树脂 GB/T 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 HG/T 3312 110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JB/T 8137.1 电线电缆交货盘 第1部分:一般规定 JB/T 10437 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YB/T 024 铠装电缆用钢带 YD/T 723.5 通信电缆光缆用金属塑料复合带 第5部分:金属塑料复合箔 IEC 60092-376 船舶电气设备 第376部分:控制和仪表回路150/250 V(300 V)电缆 BS

7、 5308 仪表用电缆 3 产品代号、表示方法及示例 3.1 产品代号 3.1.1 系列代号 计算机用电缆 DJ DB34/T 1432.12011 2 本质安全型 ia 阻燃 Z(或ZR) 阻燃A、(B、C)类 A、B、C 耐火型 NH 无卤低烟阻燃型WDZ 3.1.2 材料特征代号 铜导体T (省略) 交联聚乙烯绝缘 YJ 聚烯烃或聚乙烯绝缘Y 聚氯乙烯绝缘或护套V 氟塑料绝缘及护套F 硅橡胶绝缘及护套G 3.1.3 结构特征代号 铜丝编织屏蔽P 镀锡铜丝编织屏 P1 铜带(铜塑复合带)屏蔽P2 铝塑复合带屏蔽 P3 双钢带铠装2 钢丝铠装3 聚氯乙烯护套2 聚烯烃护套3 软结构(移动敷设

8、)R 3.2 产品表示方法 3.2.1 产品用型号、规格及标准编号来表示。 3.2.2 同一品种采用规定的不同导体结构时,第 1 种导体用(A)表示(省略),第 2 种导体用(B) 表示,在规格后标明。 示例1:铜芯聚氯乙烯绝缘铜带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钢带铠装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额定电压 300/500 V, 3 线 组,8对,标称截面为1.0 mm 2 ,表示为:DJVVP2/22-300/500 V 831.0 mm 2DB34/T 1432.22011 示例2:铜芯聚乙烯绝缘铝塑复合带对绞屏蔽与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额定电压300/500 V, 19对,标称截面为0.7

9、5 mm 2 ,表示为:DJYP3VP3-300/500 V 1920.75 mm 2DB34/T 1432.32011 示例3: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编织对绞屏蔽与总屏蔽阻燃型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额定电压 300/500 V,10 对,标称截面为1.5 mm 2 ,B类阻燃,表示为:ZB-DJYJPVP-300/500 V 1021.5 mm 2DB34/T 1432.42011 示例4:铜芯氟塑料绝缘铜丝编织总屏蔽硅橡胶护套阻燃C类本安型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额定电压 300/500 V, 16对,标称截面为1.5 mm 2 ,表示为:ZC-ia-DJFGP-300/500 V 1621

10、.5 mm 2DB34/T 1432.52011 示例5:多股铜丝硅橡胶绝缘铜丝编织总屏蔽硅橡胶护套本安型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额定电压300/500 V,7对, 标称截面为1.5 mm 2 ,表示为:ia-DJGGPR-300/500 V 721.5 mm 2DB34/T 1432.62011 4 要求 4.1 导体 DB34/T 1432.12011 3 4.1.1 导体用铜单线应符合 GB/T 3956 中第 1、第 2 和第 5 种导体的规定,镀锡铜线应符合 GB/T 4910 中 TXR 型镀锡铜线的规定。 4.1.2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11、 4.1.3 导体结构和性能应符合 GB/T 3956 的规定。 4.1.4 导体除符合本部分规定外,其要求还要符合后续部分的规定。 4.2 绝缘 4.2.1 绝缘层采用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和硅橡胶绝缘应分别符合 GB/T 8815、 GB/T 11115、JB/T 10437 和 HG/T 3312 的规定,绝缘用氟塑料为聚全氟乙丙烯或聚四氟乙烯电缆材料。 4.2.2 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表 1 规定。绝缘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 称厚度的 900.1 mm。 表1 绝缘标称厚度 绝缘厚度/mm 导体标称截面 /mm 2聚氯乙烯 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

12、 氟塑料 硅橡胶 0.5 0.6 0.60 0.50 0.40 0.70 0.75 0.6 0.60 0.50 0.40 0.70 1.0 0.6 0.60 0.50 0.40 0.70 1.5 0.7 0.70 0.60 0.45 0.80 2.5 0.7 0.70 0.60 0.45 0.80 4.2.3 绝缘线芯如采用颜色识别标志,其颜色应符合 GB/T 6995.2 规定,颜色应不迁移、不褪色。 4.2.4 绝缘层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 8 的要求。 4.2.5 绝缘线芯应按 GB/T 3048.9 的规定经受交流 50 Hz 火花试验检查。 4.3 单元绞 4.3.1 电缆线芯单元绞

13、可分为:对线组、三线组及四线组。 4.3.2 绞组识别标志 对绞组识别标志推荐采用红/白(或本色)、蓝/白(或本色)、黑/白(或本色)、红/蓝、红/绿 两色,也可采用其它颜色进行区分,三线组和四线组色谱由制造企业自定。 4.3.3 成缆元件的节距 成品电缆中,1.5 mm 2 及以下单元绞组绞合节距应不大于 100 mm;2.5 mm 2及耐火型电缆任一成缆 元件最大绞合节距应为 120 mm;电缆中非屏蔽成缆元件相邻成缆元件宜采用不同的绞合节距。 4.3.4 成缆元件的识别 a) 用数字识别:单元组由一根或多根印有数字识别标志线芯组成,或在聚酯带上印有数字识别, 数字识别符合 GB/T 69

14、95.4 规定。 b) 用颜色识别:单元组的识别由双色扎带组成,其颜色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DB34/T 1432.12011 4 表2 颜色识别标志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白 白 白 白 白 红 红 红 红 红 黑 黑 黑 双色扎 带颜色 蓝 桔 绿 棕 灰 蓝 桔 绿 棕 灰 蓝 桔 绿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黑 黑 黄 黄 黄 黄 黄 紫 紫 紫 紫 紫 双色扎 带颜色 棕 灰 蓝 桔 绿 棕 灰 蓝 桔 绿 棕 灰 注:绝缘颜色可按用户要求选用。 4.3.5 单元绞允许使用非吸湿性材料

15、填充圆整,并可用非吸湿性包带扎紧。 4.3.6 线组除上述两根线对绞结构存在外,还可以三根或四根单线为一线组,线组中单线可以根据用 户要求的颜色、数字或色带区别,但线组之间区别方法应不同于线组中单线区别方法。 4.4 成缆 4.4.1 多对电缆绞合成缆,成缆最外层方向为右向,相邻层绞向相反。 4.4.2 成缆至少重叠绕包一层非吸湿性带子,重叠率应不小于 15,电缆空隙应填充圆整。 4.4.3 成缆最外层节距应不大于成缆外径的 20 倍,其中软结构电缆应不大于成缆外径的 16 倍。 4.5 单元绞屏蔽和总屏蔽 4.5.1 单元绞屏蔽和总屏蔽都分铜丝编织屏蔽、铜带(铜塑复合带)和铝塑复合带绕包屏蔽

16、三种,屏 蔽用铜带和铝塑复合带应分别符合 GB/T 11091 和 YD/T 723.5 的的规定,编织屏蔽用铜丝应符合 GB/T 3953 的规定,镀锡铜线还应符合 GB/T 4910 中 TXR 型镀锡铜线的规定。 4.5.2 屏蔽层内,在单元绞或成缆后重叠绕包一至二层聚酯包带,搭盖率不小于 15。 4.5.3 铜丝编织分屏蔽用单丝直径不小于 0.12 mm,铜丝编织总屏蔽用单丝直径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编织密度不小于 80。 表3 铜丝编织前外径和相应的单线直径 屏蔽前假定直径Du/mm Du10 10Du25 25Du35 35Du 单丝直径d/mm 0.15 0.20 0.25 0

17、.30 4.5.4 铝塑复合带、铜带(铜塑复合带)屏蔽采用绕包或纵包型式,标称厚度为 0.05 mm,搭盖率不 小于 15,分屏蔽带下应纵放一根标称截面不小于 0.2 mm 2的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作为引流线,总屏 蔽带下应纵放一根标称截面不小于 0.5 mm 2 的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作为引流线, 确保屏蔽的电气连续性。 4.5.5 单元绞屏蔽外允许绕包非吸湿性带子,进行各屏蔽间的隔离。 4.6 内衬层 4.6.1 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绕包型内衬层标称厚度分别为 0.8 mm,钢带厚度小于 0.2 mm 时可以 采用 0.5 mm;挤包型内衬层厚度不小于 1.0 mm,按 b=0.02Du+0

18、.6 公式计算;内衬层任一点厚度不 应小于标称厚度的 800.2 mm. 4.6.2 其它要求应符合后续标准的规定。 4.7 铠装 DB34/T 1432.12011 5 4.7.1 铠装分双钢带铠装和钢丝铠装, 钢带应符合 YB/T 024 的规定, 圆镀锌钢丝应符合 GB/T 3082 的 规定。 4.7.2 钢带铠装应螺旋间隙绕包两层钢带,外层金属带的中间在内层金属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 大于金属带宽度的 50。 4.7.3 钢带铠装的尺寸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4.7.4 圆钢丝铠装单层左向绕包在隔离套上,而且钢丝之间空隙的总和不超过一根钢丝直径。 4.7.5 钢丝的直径应不小于表

19、5 的规定。 表4 铠装金属带标称厚度和宽度 铠装前假定直径DB/mm 钢带层数厚度宽度/mm DB15 15DB25 25DB30 30DB35 35DB50 DB50 20.220 20.225 20.230 20.530 20.535 20.545 表5 铠装钢丝标称直径 铠装前假定直径DB/mm 铠装钢丝标称直径/mm DB10 10DB15 15DB25 25DB35 DB35 0.8 1.25 1.6 2.0 2.5 4.7.6 尺寸偏差 铠装金属丝和金属带的尺寸低于 4.7.3、4.7.5 中规定的标称尺寸的量值应不超过: 圆金属丝:5; 扁金属丝:8; 金属带:10。 4.8

20、护套 4.8.1 电缆护层用材料为聚氯乙烯、无卤低烟阻燃、氟塑料与硅橡胶等中的一种,要求符合后续标准 的规定。 4.8.2 护套表面应光洁、圆整、色泽均匀,其断面应无肉眼可见的砂眼、杂质和气泡。 4.8.3 护套的颜色通常为黑色,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生产。本安电缆的护套的颜色为蓝色。 4.8.4 电缆印字在外护层上,且外护套两相邻标识间首尾间隔不应大于 500 mm。 4.8.5 护套标称厚度应符合后续标准的规定。 4.9 成品电缆 4.9.1 成品电缆的尺寸应符合后续标准中各部分的规定。 4.9.2 成品电缆的导体直流电阻应符合 GB/T 3956 中各类导体的规定。 DB34/T 1432.

21、12011 6 4.9.3 20绝缘电阻测试应在直流 500 V 时,稳定充电 1 分钟后测量,PE、XLPE、F 绝缘应不小于 1500 M,G、PVC 绝缘 20时每公里应不小于 25 M。 4.9.4 工作电容 成缆元件 1 kHz 时的工作电容和电感电阻比 L/R 应不超过表 6、表 7 的规定。 表6 电气特性 绝缘材料 PE、XLPE G PVC、F 序号 电气特性 单位 0.5mm 2 0.75mm 2 1.0mm 2 1.5mm 2 2.5mm 2 0.5mm 2 0.75mm 2 1.0mm 2 1.5mm 2 2.5mm 2 0.5mm 20.75mm 2 1.0mm 21

22、.5mm 22.5mm 2 1 1.1 1.2 1.3 2 最大工作电容 无屏蔽电缆 只有总屏蔽电缆(除1成 缆元件与2成缆元件外) 有总屏蔽的1成缆元件和 2 成缆元件的电缆以及所 有带单独屏蔽对的电缆。 最大的L/R比 pF/m H/ 75 75 11525 85 85 12540 90 90 13065 120 120 140 25 120 120 140 40 120 120 140 65 250 250 280 25 250 250 280 40 250 250 280 65 4.9.5 本质安全型电缆电容不平衡应在频率为 1 kHz时测试,检测长度为 250 m,小于250 m 测

23、量值 的电缆长度,小于 100 m 长度按100 m 考虑;电容不平衡及电感阻比符合表 7 的规定。 表7 本质安全型电缆电气特性 序号 项目 单位 有分屏蔽无总屏蔽 有分屏蔽和总屏蔽 只有总屏蔽 1 最大工作电容不平衡(250 m) pF/250 m 500 500 250 2 最大的L/R比 导体标称截面: 0.50 mm 2 、0.75 mm 2 、1.0 mm 21.5 mm 22.5 mm 2H/ 25 40 65 4.9.6 电缆屏蔽抑制系数,只有总屏或只有分屏的电缆最大应不超过 0.05,分屏加总屏的电缆最大应 不超过 0.01。 4.9.7 如产品代号前有燃烧特性代号,其性能和

24、要求应符合 GB/T 19666 的要求。 4.9.8 成品电缆绝缘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 8 的规定。 表8 绝缘机械物理性能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XLPE绝缘 PE绝缘 PVC绝缘 F46绝缘 硅橡胶绝缘 1 1.1 1.2 老化前机械性能: 抗张强度 断裂伸长率 N/mm 2 % 12.5 200 12.5 150 12.5 150 16 200 5 150 DB34/T 1432.12011 7 表8 (续)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XLPE绝缘 PE绝缘 PVC绝缘 F46绝缘 硅橡胶绝缘 2 2.1 2.2 空气箱老化后机械性能: 处理条件 温度持续时间 温度偏差 抗张强度 抗张强度

25、变化率 断裂伸长率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h N/mm 2 % % % 135168 3 12.5 25 200 25 100168 2 12.5 25 150 25 100168 2 12.5 25 150 25 240168 3 14 30 200 30 200240 3 4 120 3 热延伸试验 温度时间 机械应力 负载下伸长率 冷却后永久伸长率 min N/mm 2 % % 20015 0.2 175 15 20015 0.2 175 25 4.9.9 成品电缆护套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表 9 的规定。 表9 护套的机械物理性能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PVC护套 硅橡胶护套 氟塑料护套 聚烯

26、烃护套 1 1.1 1.2 老化前机械性能: 抗张强度 不小于 断裂伸长率 不小于 N/mm 2 12.5 150 6 150 16 200 9 125 2 2.1 2.2 空气箱老化后机械性能: 处理条件 温度持续时间 温度偏差 不大于 抗张强度变化率 不大于 断裂伸长率变化率 不大于 h 100168 2 25 25 200240 3 30 30 240168 3 30 30 100168 2 30 30 3 热延伸试验 温度时间 机械应力 负载下伸长率 冷却后永久伸长率 不大于 min N/mm 2 20015 0.2 175 25 4 抗撕试验 抗撕强度 不小于 N/mm 5 5 低温

27、性能 -15 -45 -55 -15 DB34/T 1432.12011 8 表9(续) 序号 试验项目 单位 PVC护套 硅橡胶护套 氟塑料护套 聚烯烃护套 6 卤酸含量测定 pH值 不小于 电导率 不大于 S/mm 4.3 10 7 透光率 60 4.9.10 交流电压试验 对无屏蔽和无铠装的电缆,电压应加在导体之间,试验电压值应为 1500 V,对有屏蔽或有铠装的 电缆,电压应加在导体之间和导体与接地的屏蔽和铠装之间,试验电压值应为 1000 V,电压应逐渐增 加,并维持满 1 分钟,绝缘应不击穿。 5 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 5.1 检验类型 检验类型分型式试验(T)和出厂试验,出厂试验包

28、括例行试验(R)和抽样试验(S)。 5.2 检验规则 5.2.1 产品应由制造厂的技术检查部门检查合格后方能出厂,每件出厂包装上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 格证。 5.2.2 产品应按后续标准相应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验收。 5.2.3 每批抽样数量由双方协议规定,如用户不提出要求,由制造厂规定。如果第一次试验结果任一 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应在同批电缆中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试验,若再不合格,应全数检验。 5.2.4 产品试验项目及方法符合后续标准的规定。 6 包装、标志及贮运 6.1 包装 6.1.1 电缆应妥善包装在符合 JB/T 8137.1 规定的电缆盘上交货。 6.1.2 电缆端头应可靠

29、密封,伸出盘外电缆端头应钉保护罩,伸出长度不大于 300 mm。 6.2 标志 6.2.1 成品电缆标志应符合 GB/T 6995.1 规定。 6.2.2 成品电缆的护套表面应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 易辨认、耐擦。 6.2.3 成盘电缆的电缆盘外侧及成圈电缆的附加标签注明: a)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 型号、规格; c) 额定电压,V; d) 长度,m; e) 制造日期: 年 月; DB34/T 1432.12011 9 f) 标准编号; g) 表示电缆盘正确旋转方向。 6.3 贮存和运输 6.3.1 电缆应避免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 6.3.

30、2 运输中,不得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不得机械损伤电缆。 6.3.3 吊装包装件时,不得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适方法 固定,以防互撞和翻倒。 DB34/T 1432.12011 1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屏蔽抑制系数模拟试验方法 A.1 试验原理 电缆的屏蔽抑制系数用暂态电场的模拟方法来评定,试验原理见图 A.1。 试验包括两根样品:一根为测试电缆样品,另一根为相同结构的无屏蔽比对电缆样品。 图中: RT - 移圈调压器 HT - 高压变压器 D - 高压整流器 SG - 导火球隙 C - 高压脉冲电容器 RS - 充电压阻 RP - 散电电阻

31、 S - 支柱瓷套 HV - 导线 To - 被试电缆 图A.1 试验原理图 A.2 试验步骤 高压导线采用200 mm 铜管(长 20 m)水平放置在绝缘支柱上(距地高度 800 mm),其正下方 距地坪放置电缆样品,电缆样品与高压导线的耦合长度约 20 m,样品一端浮空,另一端直接引入控制 室内,任一线芯接至瑞士 Hacfely64k 脉冲峰值电压表(或其它相当脉冲峰值电压表),对有屏蔽层的 电缆样品,利用短引接线将屏蔽层接至测量仪器的接地端并接地,对无屏蔽层的电缆样品,仅测量任一D S sH TRs H VS GR TC C Rp 380V T ODB34/T 1432.12011 11

32、 线芯对地的电压。当暂态高压源通过250 mm 导火球隙放电而施加至高压导线时,仪器立即自动记录 电缆样品线芯上所耦合的暂态电压值。 A.3 试验结果评估 以无屏蔽的电缆线芯所耦合的暂态电压值为基准,按下式计算的屏蔽抑制系数(R): 0 /U U R k 式中: Uk - 有屏蔽层的电缆线芯上所耦合的暂态电压值 V; UO - 无屏蔽层的电缆线芯上所耦合的暂态电压值 V。 DB34/T 1432.12011 12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确定护层尺寸的假设计算方法 B.1 概述 采用下述规定本标准电缆的各种护层厚度的假设计算方法, 是为了保证消除在单独计算中引起的任 何差异,以确定电缆护套

33、厚度使具有唯一性,使电缆设计标准化。实际标称直径计算应分开计算,它与 实际制造中的细微差别无关。 厚度和直径标称值都应精确到 0.1 mm; 厚度不大于 0.3 mm 的扎带,在此计算方法中忽略;但金属结构层或金属复合带屏蔽(计总厚度) 则不能忽略; 其它结构尺寸由相应标准或标准的各部分进行规定。 B.2 假设计算方法 B.2.1 导体 不考虑形状和结构方式,每一标称截面导体的假设直径(dL)由表 B.1 规定。 表B.1 导体的假设直径 导体标称截面/mm 2d L/mm 0.5 0.75 1.0 1.5 2.5 0.8 1.0 1.1 1.4 1.8 B.2.2 绝缘线芯 绝缘线芯的假设直

34、径(Dc)如式: i L t d D 2 c B.2.3 单元绞 单元绞假设直径(Dd): 单元绞电缆的假设直径(Dd)如式: i d d D 2 三线组电缆的假设直径(Dd)如式: i d d D 16 . 2 星绞组电缆的假设直径(Dd)如式: i d d D 42 . 2 B.2.4 单元绞屏蔽 DB34/T 1432.12011 13 单元绞屏蔽假设直径(Ds): 绕包屏蔽单元绞的假设直径(Ds)如式: s d s t D D 2 编织屏蔽单元绞的假设直径(Ds)如式: s d s d D D 4 式中: ts - 为屏蔽带标称厚度, ds - 为屏蔽金属丝标称直径,mm; 如果搭盖率

35、达到或超过 30,屏蔽总厚度增加为 4ts mm;屏蔽用引流线则不计尺寸增加。 B.2.5 缆芯直径 缆芯的假设直径(Df)如式: 无单元绞屏蔽型电缆: d f KD D 有单元绞屏蔽型电缆: s f KD D 其中K为线组成缆系数,按表 B.2 的规定计算。 表B.2 线组成缆系数 绝缘线芯数 成缆系数 绝缘线芯数 成缆系数 绝缘线芯数 成缆系数 2 3 4 5 6 2.00 2.16 2.42 2.70 3.00 7 10 12 14 16 3.00 4.00 4.16 4.41 4.70 19 24 27 30 37 5.00 6.00 6.15 6.41 7.00 B.2.6 统包屏蔽

36、 计算方法与单元绞屏蔽相同。 B.2.7 隔离套 隔离套的假定直径(Db)应按下式计算: 挤包型隔离套: b f b t D D 2 绕包型隔离套: bz f bz nt D D 2 式中: tb - 为挤包隔离套层标称厚度, tbz - 为绕包包带标称厚度,mm; n - 为包带层数。 绕包型隔离套绕包搭盖率达到或超过 30,屏蔽总厚度增加为 4ntbz。 DB34/T 1432.12011 14 B.2.8 铠装 铠装外的假设直径(Dx)计算按以下要求; B.2.8.1 扁或圆金属丝铠装 a a x t D D 2 式中: D - 铠装前标称直径,mm; t - 铠装金属丝的标称直径或标称厚度,mm; B.2.8.2 双金属带铠装 a a x t D D 4 式中: D - 铠装前标称直径,mm; t - 铠装带标称厚度,mm。 B.2.8.3 外护套 s x s t D D 2 式中: DX - 护套前标称直径,mm; tS - 护套标称厚度,mm。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