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14-2007 风机电能利用监测规范.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17554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 T 114-2007 风机电能利用监测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37 T 114-2007 风机电能利用监测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37 T 114-2007 风机电能利用监测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37 T 114-2007 风机电能利用监测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37 T 114-2007 风机电能利用监测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29.240.99 F23 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1142007替代 DB37/T 114-1990风机电能利用监测规范 2007-11-01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007-12-01 实施DB37/T 114 2007 前 言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代替 DB37/T 114-1990。 本标准与 DB/T 114-1990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标准适用范围修订为:本标准适用于电机容量为 5 kW 及其以上的离心式、轴流式通风机及鼓风机机组。 电动机的功率由原“3kW”改为“5kW” ;风机种类增加了“轴流式通风机及鼓风机” ,与国家、省相关标准相统一(1

2、990 版的1;本版的 1) ; 本标准将第 3 章、第 4 章的标题变更为“监测检查内容”、“监测测试项目” ( 1990 版的 3、4;本版的 3、4) ; 监测测试项目增加了电动机负载率(1990版的 4;本版的 4.1) ; 本标准对监测用仪器、仪表只规定了仪器、仪表必须完好,应在检定周期内及其准确度等级要求,未详细列出仪器、仪表种类,这是考虑到监测一个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仪表,而且仪表发展较快,要求监测仪表必须满足测试的准确度要求, 达到监测要求的效果和技术水平,将测试所用仪器、仪表的要求集中列出,便于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990版的 5.4.1、5.4 .2、5.5.2;本版的 5.1

3、) ; 本标准将“介质重度”更改为“气体密度” , 计算公式有所调整(1990 版的5.5.1、5.6;本版的 5.9、5.10) ; “ 考核指标”变更为“考核合格指标” ,增 加了电动机负载率(1990 版的6;本版的 6) ; 增加了结果评价、报告格式、计算表(本版的 7、附录 A、附录B)。 本标准附录 A、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节能监察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洪芬、朱辉、王忠、赵凤忠、奚修斌。 IDB37/T 114 2007 风机电能利用监测规范 1 范围 本标

4、准规定了风机电能利用监测的监测检查内容、监测测试项目、监测测试方法及考核合格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电机容量为 5kW 及其以上的离心式、轴流式通风机及鼓风机机组。 本标准不适用于输送物料的风机机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485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8222 企业设备电能平衡通则 GB/T 15913 风机机组与管网

5、系统节能监测方法 GB/T 10178 通风机现场试验 GB/T 12497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 GB/T 1346613470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和计算方法 GB/T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DB37/T 119 电动机电能利用监测规范 3 监测检查内容 3.1 风机及电动机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3.2 风机与电动机应匹配合理,运行正常,无泄漏。 3.3 功率为 50kW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配备电流表、电压表和电度表。功率为 50kW 及以上的电动机在其安全允许条件下,应采取 就地无功补偿等节电措施。控制装置完好无损。 3.4 流量变化幅度较大的风机

6、应采取调速运行。 4 监测测试项目 4.1 电动机负载率。 4.2 风机机组效率。 5 测试方法 5.1 测试所用的仪器仪表应能满足测试项目的要求,仪器、仪表必须完好,在检定周期内并满足以下准确度要求: 5.1.1 交流功率表准确度不应低于 1.0 级; 5.1.2 (高压电动机时)电度表准确度不应低于 2.0级; 5.1.3 微压计最小刻度应为 10 Pa,准确度为 1.0 级; 5.1.4 大气压力表度盘最小分度值不应低于 1hPa; 5.1.5 温度计分辨率不大于 1。 5.2 风机监测测试应在正常生产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 5.3 连续测试时间不少于 30分钟,每 10分钟记录一次读数,

7、结果取其算术平均值。 1DB37/T 114 2007 5.4 测量截面应分别选在距风机进口不少于 5 倍、出口不少于 10 倍管径(当量管径)的直管段上。 5.5 在现场测点截面不能满足 5.4 要求时,如风机无进口管道,出口管道又没有平直长管段时,可在风机进口安装一段直管进行测量。 5.6 对于矩形管道,将测量截面划分为若干相等的小截面,在每个小截面的中心测量,每个小截面的面积不得大于 0.052,每个测量截面所划分的小截面不得少于 9 个,见图 1。 图1 5.7 对于圆形管道,可将管道截面划分为若干个等面积的同心环,再分别在圆环与管道水平轴,垂直轴的交点上测量,见图 2。 R1 R2

8、R3 R4 D 图2 管道的测点按(1)式计算: (mm)(1) 式中: Ri管道的测点位置,单位为毫米,mm; R管道半径,单位为毫米,mm; i由圆心算起同心环序号; n根据管道直径 D,由表 1 提供的划分环数。 表 1 圆型管道测点划分环数表 管道直径D, mm D200 200D400 400D600 600D800 800D1000 D1000 划分的环数 3 4 5 6 8 10 2DB37/T 114 2007 5.8 风机全压的测量。用毕托管和微压计测量各测 点的静压和动压,由(2)(3)式分别计算测量截面的平均静压、平均动压,由(4)式计算风机全压。 Pj=1imm1= P

9、ji(2) pd=2di)P(1imm1= (3) P=(pj2+pd2 )( pj1+pd1) (4) 式中: pji、p di测量截面上各测点的静压、动压,单位为帕斯卡,Pa; pj、p d测量截面的平均静压、平均动压,单位为帕斯卡,Pa; m测量截面上的测点数目; pj2、 pd2风机出口测量截面的平均静压、平均动压,单位为帕斯卡,Pa; pj1、 pd1风机入口测量截面的平均静压、平均动压,单位为帕斯卡,Pa; p风机的全压,单位为帕斯卡,Pa。 5.9 流量测试点处气体密度的测量。用大气压表和温度计测出大气压力和气体温度,由(5)式计算气体密度。 (5) 式中: 气体密度,单位为千克

10、每立方米,kg/3; 0标准状态下的气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3; (空气取 1.29;烟气取 =1.30;其它介质查表); t测点截面处的气体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ph测量时当地大气压,单位为帕斯卡,Pa; pj流量测试点处的平均静压,单位为帕斯卡,Pa。 5.10 风机流量(Q)测算按(6)式计算: Q= (6) 式中: Q风机实际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3/s; 毕托管测压修正值,标准毕托管 =1; F流量测点处测量的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pd流量测点处的平均动压,单位为帕斯卡,Pa; 流量测点处气体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3。 5.11 风机电动机负载率

11、的测量,按照 DB37/T 119 测量电动机负载率。 5.12 风机机组效率计算按(7)式进行: 3DB37/T 114 2007 (7) 式中: 风机机组效率,%; Q风机风量, 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3/s; P风机的全压,单位为帕斯卡,Pa; p1 电动机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kW 。 6 考核合格指标 6.1 电动机负载率45%。 6.2 电动机容量在 45kW 及 以下的风机机组效率55%,电动机容量在 45kW 以上的风机机组效率65%。 7 结果评价 7.1 本标准规定的风机机组电能利用监测检查内容和监测测试项目的考核合格指标是监测合格的最低标准。全部监测指标同时合格视为“电能利

12、用监测合格风机机组” 。 7.2 监测单位应依此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评价。 7.3 对监测不合格者,监测单位应做出能源浪费程度的评价报告和提出改进建议。 4DB37/T 114 200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风机机组电能利用监测报告 被监测单位 监测通知号 被监测风机型号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被监测电机型号 被监测设备编号 被监测设备用途 监测依据 被监测设备状况 监测检查内容 检查结论 风机机组是否是国家明令淘汰产品 风机机组是否匹配、运行正常、有无泄漏 风机机组是否配备计量仪表 风机机组是否采用就地无功补偿 检查结论 是否采用调速运行 监测测试项目 监测数据 合格指标 电动机负载率

13、 45% 电动机容量45kW 55% 监测结果 风机机组效率电动机容量45kW 65% 评价结论及建议: 监测人员: 审核人员: (签字) 授权签字人; (签字) 5DB37/T 114 200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风机机组电能利用监测计算表 被监测风机机组地点 监测时间 风机编号 # 风机型号 出口压力 kPa 额定流量 m3/s电机型号 额定效率 % 额定功率 kW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数据来源 数值 备注 1 输入功率 P1 kW 测试 2 电机额定效率 e % 查表 3 空载损耗 P0 kW 查表 4 功率因数 cos 实测 5 电机负载率 % 计算 6 进口平均动压 pd1 Pa 实测 7 进口平均静压 pj1 Pa 实测 8 进口全压 p1 Pa 计算 9 出口平均动压 pd2 Pa 实测 10 出口平均静压 pj2 Pa 实测 11 出口全压 p2 Pa 计算 12 风机全压 p Pa 计算 13 测点截面积 F m2实测 14 风机流量 Q m3/s 计算 15 风机机组效率 % 计算 监测人员: (签字) 审核人员: (签字)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