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120-2007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规范.pdf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17560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 T 120-2007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7 T 120-2007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7 T 120-2007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7 T 120-2007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7 T 120-2007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29.240.99 F23 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1202007替代 DB37/T 120-1990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规范 2007-11-01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2007-12-01 实施DB37/T 120 2007 前 言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代替 DB/T 120-1990。 本标准与 DB/T 120-1990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 标准适用范围修订为: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功率8kW、额定温度600的各种电加热设备。将原容量为“15kW”改成8kW,有了额定温度限制。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处理电炉和机械成型加工系统中电加热器具及真空电热设备的节能

2、监测。此条是新增加的,以上两条的变化与国家相关标准相统一(1990 版的 1;本版的 1) ; 变更了相关的引用文件(1990 版的 2;本版的 2) ; 本标准将第 3 章、第 4 章的标题变更为“监测检查内容”、“监测测试项目” ( 1990 版的 3、4;本版的 3、4) ; 本标准对监测用仪器、仪表只规定了仪器、仪表必须完好,应在检定周期内及其准确度等级要求,未详细列出仪器、仪表种类,这是考虑到监测一个项目可以采用不同的仪表,而且仪表发展较快,要求监测仪表必须满足测试的准确度要求, 达到监测要求的效果和技术水平,将测试所用仪器、仪表的要求集中列出,便于测试前的准备工作(1990 版的

3、5.1.2、5.1.3、5 .2.2、5.3.2、5.4.2;本版的 5.1) ; 考核指标变更为“考核合格指标” ;指标更 加明确(1990 版的 6;本版的 6) ; 增加了结果评价、报告格式、计算表(本版的 7、附录 A、附录 B)。 本标准附录 A、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节能监察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洪芬、朱辉、王忠、赵凤忠、奚修斌。 IDB37/T 120 2007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的监测检查项目、监测测试

4、项目、监测测试方法及考核合格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功率8kW、额定温度600的各种电加热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热处理电炉和机械成型加工系统中电加热器具及真空电热设备的节能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91 工业电加热设备节能监测方法 GB/T 3485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GB/T 4746 远红外干燥箱 GB/T

5、8222 企业设备电能平衡通则 GB/T 10066.1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 通用部分 GB/T 10066.4 电热设备的试验方法 间接电阻炉 GB/T 10067.1 电热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通用部分 3 监测检查内容 3.1 应采用新型隔热保温材料、先进电热元件及其它节能措施。 3.2 50kW 以上的电加热设备应配置电压、电流、有功电量、无功电量(不包括电阻炉及电熔槽)等仪表。 3.3 设备外型、炉门、内衬及附属设备完好。 3.4 是否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电加热设备。 3.5 是否采用国家限制的落后生产工艺。 3.6 是否有健全的运行记录和装炉量记录。 4 监测测试项目 4.1 空炉升温时

6、间。 4.2 表面温升。 4.3 热效率。 5 测试方法 5.1 测试所用的仪器仪表应能满足测试项目的要求,仪器、仪表必须完好,在检定周期内,并满足以下准确度要求: 5.1.1 时间计量用秒表分辨率不应大于 1 秒。 5.1.2 温度计量用玻璃温度计或数字温度计分辨率不应大于 1,热电偶准确度不应低于 2.5 级。 5.1.3 电能表准确度不应低于 2.0 级。 5.1.4 工件质量的计量选用准确度不应低于 0.5 级的衡器测量。 1DB37/T 120 2007 5.2 电加热设备监测测试应在正常生产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 5.3 空炉升温时间的测量 5.3.1 空炉升温时间是设备空载自冷态开

7、始升温,到达额定温度时所需的时间。 5.3.2 当设备内各点温度均达到额定温度时记录用秒表测得的空炉升温时间。 5.3.3 对连续生产的设备可以不进行此项测量。 5.4 表面温度的测量 5.4.1 每 0.5m2不少于一个测点,每个表面取不少于 5 个测点,均匀分布,测点不应受辐射热的影响。 5.4.2 表面温度的测量应在电加热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用温度计测量各点表面温度,取各点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5.5 热效率()的测量 5.5.1 连续运行电加热设备,测试周期取 1 小时;间断运行设备,测试周期取一个加热周期。 5.5.2 用电能表测量供入电量,用衡器测量工件质量,用温度计测量工件加

8、热前的温度。 5.5.3 按(1)式计算热效率: (1) 式中: 热效率,%; GW 设备供入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 G工件质量,单位为千克,kg; t1工件加热前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2工件加热要求的工艺温度,由加热工艺确定,单位为摄氏度,。 C工件材料在t 1、t 2间的平均比热,由手册查取,单位为千焦每千克度,kJ/kg。 6 考核合格指标 6.1 空炉升温时间应符合以下要求: 电加热设备空炉升温时间不应超过表 1 规定。 表 1 电加热设备空载升温时间规定表 工作温度, 200 300 400 500 600 升温时间,min 60 90 120 140 160 以 20为

9、基点,低于 20加热到 20时计时,高于 20,可按平均升温时间进行折算。 6.2 表面温升应符合以下要求: 6.2.1 对于额定温度下工作的电加热设备,表面温升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 2 电加热设备 表面温升规定表 额定温度, 200 300 500 600 表面温升, 30 35 45 50 6.2.2 对于不是在额定温度下工作的电加热设备,应符合公式(2)计算后的要求。 t ( t1 2320)/( t420) t (2) 式中: 测得的表面温升,单位为摄氏度,; 1t2DB37/T 120 2007 t3测量时的工作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4电热设备的额定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在

10、额定温度下的最大允许表面温升(见表 2) ,单位为摄氏度,。 2t6.3 热效率应符合以下要求: 6.3.1 间断生产的电加热设备热效率不得低于 35%。 6.3.2 连续生产的电加热设备热效率不得低于 45%。 7 电加热设备节能监测结果评价 7.1 本标准规定的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检查内容和监测测试项目的考核合格指标是监测合格的最低标准。全部监测指标同时合格视为“能源利用监测合格电加热设备” 。 7.2 监测单位应依此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评价。 7.3 对监测不合格者,监测单位应做出能源浪费程度的评价报告和提出改进建议。 3DB37/T 120 200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电加热

11、设备电能利用监测报告 表A.1 被监测单位 监测通知号 被监测电加热设备型号 监测日期 被监测设备编号 被监测设备用途 监测依据 被监测设备状况 检查内容 检查结论 检查内容 检查结论是否采用新型保温材料 是否采用新型电热元件 是否使用国家明令淘汰设备 仪表配置是否齐全 是否采用国家限制的生产工艺 检查结论 设备是否完好 是否有健全的运行记录 监测项目 监测数据 合格指标 空炉升温时间,min 表面温升, 监测结果 热效率,% 评价结论及建议: 监测人员: 审核人员: (签字) 授权签字人; (签字) 4DB37/T 120 2007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电加热设备电能利用监测计算表 表B.1 被监测电加热设备地点 监测时 间 设备编号 # 设备型号 额定效率 % 额定功率 kW 序 号 项 目 符 号 单 位 数据来源 数 值 备 注 1 空炉升温时间 min 实测 2 表面温升 tb 实测 3 工件质量 G kg 实测 4 工件加热前温度 1t 实测 5 工件加热后温度 2t 实测 6 设备供入电量 WG kW 测试 7 工件材料平均比热 C kJ/kg 查表 8 热效率 % 计算 监测人员: (签字) 审核人员:(签字) _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