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地区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117561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吕梁地区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地区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地区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地区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省吕梁地区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8-2019 学年吕梁市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试题历 史(本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许倬云在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指出:“春秋的诸侯国不是一个纯粹的政冶机构。国家就像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国君君临天下但

2、并不冶民。”这表明当时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固化 B.地方相对独立 C.体制尚未健全 D.君主专制出现2.钱穆指岀,“总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土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 A. 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 B. 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C. 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 D. 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3.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 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人四川而划入陕西。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A传达行政命令 B提高地方行

3、政效率 C扩大国家的疆域 D防止地方割据4.下图示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写的是A.集体劳作 B.奴隶制经济 C.- 2 -个体农耕 D.自然经济5. 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出A. 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 B. 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C. 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 D.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6. 据相关材料记载,明朝的宏观经济情况为:农业占明朝 GDP 比重平均为 88%,手工业和商业最高时也没有突破 20%;政府税收占 GDP 比重为 3%-9%,平均为

4、 5%。根据材料推断当时明朝A. 田赋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大宗 B. 经济总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C. 推行农工商共同发展的政策 D. 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7. 洋务派鉴于“既不能禁华商之勿搭洋船,又何必禁华商之自购轮船”,所以允许商办运输业,但又怕完全商办“久恐争利滋弊”,于是把商办置于官府监督之下。由此可知,近代“官督商办”企业的产生A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 D辅助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8.1514-1924 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笫二次工此化浪潮。对这次业化浪潮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清政府放宽民间限制的

5、结果 B.受到当时政冶革命的推动C.仍然没有违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 D.发展与外部囯际环境有关9.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下列史料与史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10.1926 年 9 月被人迟滞一米的高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州、武昌和汉口。1927 年春他们拿下了- 3 -南京和上海,到 1928 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A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D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11.下图是 1954 年漫画家韦启美创作的幻想变成现实。该漫画表明A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 B农业合作社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 C

6、人民公社有效集中了农业生产资源 D国有经济较个体经济优势更加明显12. 1985 年,沈阳市政府下发了正式文件沈阳市破产倒闭实行规定,不久该市一家防爆器械厂成为新中国首家破产企业,职工们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十年后,当沈阳另一家中型企业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迁反映了 A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对外开放推动了与国际接轨步伐13.柏拉图曾描述,在雅典公民大会上, “人们看到建筑师、铁匠、皮革工、商人和水手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不管他们富裕还是贫穷,是贵族还是普通人”。这反映出雅典A民主参与的广泛性 B权力争夺

7、的激烈性C政治权力的分散性 D公民参政的平等性14.英国制度规定:任何阁员不能投票反对政府的政策,否则,他必须辞职或被解职;任何阁员不能发言反对,也不能不明确支持内阁的政策;每个阁员必须准备为所有的政策负政治责任。可见英国内阁制度 A. 极大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 B. 要求阁员政治上互相信任C. 保证了国王名义上的治权 D. 能有效减少立法上的失误他必须辞职15.全站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载:“(1870 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 4 -B工业革命

8、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16.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1871 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 D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17. 马克思在评价某事件时说: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它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

9、活。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得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得革命。 “这次革命”A.光荣革命 B.英国独立战争 C.巴黎公社 D.十月本命18.现代世界史描述苏俄(联)某经济政策: “一个特征是对土地、银行、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国有化。另一个特征是强行征用供养士兵和城市居民所必需的剩余农产品。”该政策A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卫了新生政权 B允许自由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C实现了苏联向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D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 1928 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

10、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C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D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20.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与两次工业革命有密切关系 B是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结果C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有关 D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21.罗斯福在 1932 年总统竞选演说中讲道:“政府责任之一,是照

11、顾那些陷入逆境以致没有帮助就连生存必需物资也得不到的公民,这一职责是每个文明国家都公认的”这表- 5 -明罗斯福的出发点是A. 调整农业政策 B. 整顿全国财政金融体系C. 稳定社会秩序 D.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22.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地图,解读准确的是A分区占领柏林,局部热战出现 B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对抗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 D西欧走向联合,德国实现统一23.1979 年,英国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当选首相后,大规模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同时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和削减福利开支。这一政策 A,导致了英国财政不堪重负 B.使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C.有

12、利于英国走出滞胀危机 D.有利于保障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平24.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助理国务卿温斯顿-格德说:“亚洲国家日益认识到其取得的成就并为之骄傲,它们希望被平等对待,倾向于把美国看作一个国际保姆,如果还算不上恶霸的话。结果是美国与亚洲的期望变得越来越不一致。在广泛的问题上,日本和其它亚洲领袖学会了对美国说不,有时还会用彬彬有礼的亚洲方式说滚蛋 。”这表明A.美国与亚洲的盟国关系破裂 B.雅尔塔体系崩溃C.英同的霸权选位开始受到冲击 D.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第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5 题 25 分,26 题 12 分,27 题 15 分,共

13、52 分)25.(25 分)中美两国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深刻影响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19 世纪中期)执行的是“小舢板”政策,即英国舰后面,搭英国以武力迫使中国割地赔款、开放口岸的顺风车,即占到了中国的便宜,但又不成为中国应对的矛盾焦点。 中国人怎样看美国:一个历史的考察- 6 -材料二 (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

14、年到 1942 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材料三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同样我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1960 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材料四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 税的公告,美国政府已在 2018 年 4 月 3 日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 25%的关税,涉及约 500 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由于美国的 301 调查为单方认定结果所以

15、中国政府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将对原产于关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 25%,涉及2017 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 500 亿美元。(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 19 世纪中期美国对华政策及具表现。(1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问美国对中国进行进行了哪些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援助产生的重大影响。 (9 分)(3)据材料三、四,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综上所述.谈谈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 分)26.(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表格中选出

16、3 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27.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0 年,胡佛总统签署了斯姆特一霍利关说法。在此期间,保罗道格拉斯等组- 7 -织了 1028 名美国经济学家联名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请求胡佛总统否决该项法案。汽车业巨头亨利福特称它为“一项愚蠢的经济政策”。后来证明,这是胡佛总统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对进口货物施以高关税,很快使其他国家出于报复也提高了他们的关税。这样,在这个所有国家都需要刺激国际贸易的时侯,这些国家又联合扼杀了国际贸易。加拿大对美国的商品和

17、开设在加拿大的 87 家美国工厂的分部实行了报复,这严重损害了美国工人利益,他们失去了工作和出口他们上品的能力。美国的出口额从 54 亿美元骤降 61%至 21 亿美元,世界诶贸易规模萎缩了大约 66%。摘编自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材料二 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惨痛教训,就是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一定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各国必须通过国际经济协调形成一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以保证世界和平与发展。二战后,尽管不同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在不同时期发挥的作用大小不一,但各种形式的国际经济协调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维持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摘编自黎兵战后国际经济协调理论与实践评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胡佛应对

18、经济危机的举措。从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角度,说明它是“一项愚蠢的经济政策”。(6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出现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并简要分析其积极作用。(9 分)2018 - 2019 学年吕梁市高三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5:BDAAC 610:ACABB 1115:BADBD1620:CCABD 2124:ABCD1、【解析】选 B。根据材料,春秋的诸侯国“就象一个放大了的家庭,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 8 -治民”,这体现了西周时期分封制的影响,诸侯再分封卿大夫,也按宗法制原则实行世袭,在分封制下,地方相对独立,故

19、B 项正确。材料的重心内容在“国君君临天下但并不治民”,反映地方的相对独立,而不是宗法制下的家国一体化特点,故 A 排除;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比较健全成熟的政治制 度,故 C 项排除;D 君主专制是直到战国时期法家学者才提出的,故排除 D。2、D 【解析】 根据材料“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是以由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为代表,说明选官制度中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和标准的变化,因此,正确答案为 D;A、B 两项是第一级演进的结果,C 项官僚政治制度始于秦朝郡县制的推行,故 ABC 项排除3、【解析】选 A。根据材料“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汉中、安康应划入四川

20、却划入陕西,制造地方行政管理的麻烦 ,故 A 项正确。根据“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可得出不利于行 政命令的传达,排除 B 项。行省制度的实行有利于扩大疆域 ,但题干没有涉及,故排除 C 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提高行政效率,排除 D 项。4、【解析】选 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早期农业生产出现的时期,是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生产力极其底下,所以只可能进行集体劳作,故选 A。5、【解析】选 C。材料“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主要反映了政府注重对工匠的管控,既不是为了保护传统的

21、手工业技艺,也不是传承手工业技术,故 A、B 项错误;材料“不听私立学校”专指手工业技术学校,并不是针对所有的私立学校,故 D 项错误;据材料“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可知,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故 C项正确。6、【解析】选 A。根据材料可知,农业占明朝 GDP 比重较高,故 A 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经济总量长期雄踞世界第一,故 B 项错误;古代王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指出黄金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故 D 项错误。7、【解析】选 C。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一定程度上监管了商办企业,官督商办企业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故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C 项正

22、确。官督商办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辅助军事工业的发展,但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 A、B、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8、【解析】选 A。清政府放宽民间限制是在 19 世纪末,与题干时间无关,因此 A 项符合题意。 - 9 -9、【解析】选 B。“东南互保”事件中部分督抚在清政府与八国联军宣战后竟私自与 列强缔结“互相保护”条约,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不力,因此 B 项符合题意。 A 项的结论“列强放弃了在华特权”不符合事实;C 项的“结论”表述过于绝对;D 项的材料推理不出临时政府的性质。10、【解析】选 B。根据“1926 年,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

23、和汉口”信息,可知这是北伐战争,故选 B 项。A 项的史实发生在 19151916 年护国战争;C 项的史实发生在19331934 年;1 926 年日本尚未发动侵华战争,故排除 ACD 三项。11、【解析】选 B。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合作社将生产资料集中起来,有利于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适应了农村发展需要,故 B 项正确。根据“妈,社里的羊跟云一样”,得出“社”是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国家正在进行三大改造,并不是土地改革,排除 A;根据“1954 年”排除 C;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而非国有经济,排除 D。12、【解析】选 A。材料反映了人们对企业破产认识的变化,说明市

24、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故选 A。 根据企业破产的史实,得不出 B 项;1985 年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排除 C;D 项与题干主旨不符。13、【解析】选 D。柏拉图指出雅典的公民大会无论是贵族还是建筑师等平民,无论富裕还是贫穷均“毫无差别地站起来发言”,体现了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的平等性,故 D 项正确;在雅典只有公民才能参加公民大会,排除 A;材料仅仅说明他们可以发言,并不是权力的争夺,排除 B;材料未涉及政治权力的分配问题,排除 C 项。14、【解析】选 B。材料说明了英国内阁的集体负责制,涉及是决策层面,并未限制阁员的个人自由,故 A

25、项错误;由于实行集体负责制,阁员们要共同承担责任,所以内阁成员要充分地互相信任,否则不能作为同僚共事,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王治权问题,故 C 项错误;在立法方面,内阁只有立法 提案权,最终立法过程由议会掌握,故 D 项错误。15、【解析】选 D。根据所学可知,“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描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情景,“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景。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处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正确选项是 D。16、【解析】选 C。试题分析: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从德意志本国的国情出发,照顾到统治阶级内不同阶层的利益,通过协调各方关系

26、,最终将国家统治的基础固定下来,实质上是为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17、【解析】选择 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国家政权形式的- 10 -革命”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以上政权 形式的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法国大革命后法国政体演变的特点,再结合“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的信息,可知这符合巴黎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特点,故 C 项正确,ABD 项错误。18、【解析】选择 A。据题干“对外贸易和重工业国有化”“强行征用剩余农

27、产品”等信息,可以判断该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充分调动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满足了战争的需要,保卫了新生政权,故选 A 项。B、C 两 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史实不符,排除;优先发展重工业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关系, D 项错误。19、【解析】选 B。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和内容。1928 年苏联的工业化已经开展起来,但斯大林认为“个体小农经济”无法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需要,不能为工业化提供更多更大的工业产品消费市场,也不能为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所以 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农业开始改造,消灭个体劳动走农业集体化道路,发展集体农庄,这属于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调整,故选 B;选项 A

28、不符合材料的本意,如果是提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其认识背景应该是当时苏联面临的严峻国际局势,即被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以及本国工业和经济水平的落后;C 和 D 的表述与材料意思相差甚远,材料是要 说明发展工业和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的,在实践中的体现是采取措施解决这一矛盾,显 然 C、D 不合题意要求。20、【解析】选 D。“北意大利金融”中心地位得益于东西方传统贸易,与工业革命、代议制无关,排除 A、C 项;英国金融中心地位是工业革命造成的,与殖民扩张无直接关系,排除 B;这一发展轨迹最终结 果是金融中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洲,最终改变了欧洲的传统地位,所以答案为 D。21、【解析】选 A。

29、由材料“政府责任之一,是照顾那些陷入逆境以致没有帮助就连生存必需物资也得不到的公民”,说明保障民众生存所必需的物资,便能稳定社会秩序,故 A 项正确;BCD 项不符合民众生存的出发点,故排除。22、【解析】选 B。根据题干时间限制“19451949 年”即可选定 B 项。23、【解析】选 C。1973 年滞胀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各国为应对危机,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缩减国有企业,减少福利开支,故 C 项正确。削减福利开支不会导致财政负担过重,故 A 项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加强干预经济,与材料“大规模推动国有企业私有化,同时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和削减福利开支”内容相反,故 B 项错误;保障低层民众

30、生活的措施是完善的福利政策的目标,而不是削减福利开支的作用,故 D 项错误。24、【解析】选 D。本题考查学生对当今国际关系的理解能力。材料中“日本和其它亚洲领- 11 -袖学会了对美国说不”,由此可见,当代国际关系逐渐出现民主平等的趋势。故选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5 题 25 分,26 题 12 分,27 题 15 分,共 52 分)25.(1)对华政策:19 世纪中后期,追随英国侵略中国。(2 分)表现:1844 年迫使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充当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帮凶等。(4 分)(2)援助:提供军事援助;提高中国的政治地位;提供贷款援助。(3 分)影响:从物质上支

31、援了中国抗战,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为中国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利于中国对日作战并将日军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减轻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压力和损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任意三点,6 分) (3)变化:从敌视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但双方摩擦不断。(3 分)原因:美国经济陷入滞胀;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4 分)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际环境、文化传统、地缘政治等。 (任意三点,即给 3 分) 26.示例一:关键词: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南方谈话(3 分)

32、主题:经济政策的相互借鉴。(2 分)阐释:1921 年,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农业上实行粮食税,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国家无力兴办的中小企业由本国或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自由贸易等。其实质就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以恢复经济,巩固新生政权。(2 分)面对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打击,罗斯福大胆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大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整顿金融、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实行以工代赈等,使美国逐渐走出经济低谷。(2 分)1992 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改革开

33、放的深化发展。(2 分)综上说明,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可以有市场,经济政策能够相互借鉴。(1 分)示例二:关键词:自由主义、罗斯福新政、新自由主义(3 分)主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策的演变。(2 分)阐释:略示例三:关键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南方谈话(3 分)主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与完善。(2 分)阐释:略- 12 -示例四:关键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3 分)主题:苏俄(苏联)经济政策的演变。(2 分)阐释:略27.(15 分)(1)举措:提高进口关税(或者关税保护)。(2 分)对美国:致使大量工人失业,出口商品减少,进一步加重了经济危机。(2 分)对世界经济:各国纷纷采取关税保护政策,国际贸易受到严重冲击,经济危机进一步蔓延。(2 分)(2)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3 分)积极作用: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协调与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答出三点即可得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