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山西省晋中市和诚高中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周练 5考试时间:60 分钟 总分:100 分 一、理解性默写(共 20空,每空 1分,共 20分)1.赤壁赋中,苏轼主张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他用“ ”一句表达了自己从变化的角度看待世间万物的观点。2.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 ,”。 3.韩愈在师说中循循善诱地说明从师的重要性,不从师不能解惑的句子是“ ,”。4.苏轼在赤壁赋中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 ,。”5.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最能表现作者游西山时精神解脱、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句子是“ , ”。6.苏轼在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
2、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 , ”。7.苏轼在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 ,。”8.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劝学中“ ,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2 -9. 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10.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 ,。”11.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劝学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个道理。二、翻译以下句子(共 10题,每题 3分,共 30分)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
3、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6.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7.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3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9.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10.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三、语言文字运用(共 2题,各 5分,共 10分)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 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经过几天的 ,又和病人家属作
4、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 ,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C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D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 分)A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B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C有人说他们两个是莫逆之交,其实他们的感情一向就很好。D她并不是真正关心矿上的生产,上次来,就只在
5、选煤的地方,走马观花看了一遍。四、古代诗歌阅读(共 20分)1. 新 晴 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3 分)- 4 -(2)第四句中的“偷”字一作“径”,请联系诗歌,简析这两个字在表情达意上各有什么妙处?(3 分)(3)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4 分)2.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
6、)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5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橫飞溅。(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五、文言文阅读(共 5题,每题 4分,共 20分)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
7、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 6 -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
8、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 征召B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专心C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
9、重撰文勒石 雕刻D与人交,荣悴不易 改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7 -A此论喧于朝列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 其皆出于此乎?C执政览其文而怜之 作师说以贻之D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 惑而不从师(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终成一代名士。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
10、藩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4)翻译下面的句子。(8 分)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4 分)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4 分)- 8 - 9 -和诚中学 2018-2019学年度高一语文周练答案一、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6.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7.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9.位卑则足羞,
11、官盛则近谀 10.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11.学不可以已二、1.吟诵着诗经 陈风中的月出篇。2.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3.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了,我没有看出这种人的高明之处。4. 大家互相枕躺在一起,睡在舟中,不知不觉东方天已经亮了。5.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变直,金属制成的刀剑靠近磨刀石就变得锋利。6.我的神思渺远的样子,与天地自然之气相应,却无法找到它的边际;情怀浩荡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7.认为凡是这永州有奇形异态的山水,都被我游览过。8.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和反省,就智
12、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9. 战船首尾衔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斟酒,横执着长矛吟诗,本是一代盖世英雄。10. 六艺的经文和传记都普遍学习,不受世俗约束,向我学习。三、1.【答案】C【解析】老谋深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深思- 10 -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从语境来看,应是强调主教练的精明老练,应是强调吴医生经过深入细致地考虑才做出决定,从“早在上个世纪末”来看,应是强调当地决策者考虑长远。故答案应选 C。2.【答案】选 D【解析】A 项“莫衷一是”是大家看法不一样,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使用时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B项“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
13、么坏事都干,用来形容科学家的勇气,自然不当 C项“莫逆之交”彼此志同道合,有深厚的友誼亦指情投意合的朋友。四、1.(1)夏季,从诗中“青苔”、“绿树”、“南风”等意象可知。(2)“偷”字显示了南风的顽皮,它仿佛有意要和它朋友开个玩笑,躲开诗人眼目,悄悄地溜进了诗人房间,与后面的“又翻书”这一细节相辅成。“径”是径直,直接的意思,突出了南风的急切爽直,正与“旧相识”相应。两个词都用了拟人手法。(3)“绿树无人昼梦余”,可知新晴后,诗人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在白天恬然入梦;而后面的“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把南风写得情趣二足饶有风趣,进一进烘托了作者久雨初晴后的闲适、清静,愉悦的心情。2.(1)D(2)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后诗人的心理状态,心满意足,踌躇满志。五、文言文阅读- 11 -(1)B 笨拙,不擅长;(2)C、代词 他(3)A(“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说法与原文不符)(4)韩愈说话直爽坦率,没有什么畏惧和躲避忌讳的。裴锷近日回京探望父亲,韩愈写了一篇序文为裴锷送行,仍然称呼裴均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