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1179875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会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江西省会昌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 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5 题,共 50 分)1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这种现象反映了A 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 B 贵族政治逐渐削弱C 周天子失去天下大宗地位 D 地方与中央相抗衡2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受牵连。导致上述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 )A 重

2、男轻女的社会传统 B 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C 女性社会地位低下 D 束缚人性的三纲五常3宋代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蹴鞠(足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作“齐云社” ,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为殿前都指挥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宋代蹴鞠增加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 受官方支持促进文化发展 D 不见容于“存天理,灭人欲”思想41782 年,广州确立公行制度。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它

3、也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公行制度A 阻断了古代中外经济贸易 B 具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C 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 D 是一种官营手工业形式5观察下表,表中、处填写正确的是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A 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 B 手工制品原料机器产品C 机器产品原料手工制品 D 原料机器产品手工制品6曾纪泽在 1881 年所上改订俄约办事艰难情形疏中称:“我皇上因俄事日迫,意在转- 2 -圜,一切情形,许臣由电径达总理衙门代奏请旨,已属破格施恩。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疏中的“电”应该是指电话 B 清朝密折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 该条约签署使中国收复

4、了伊犁 D 科技发展有助于行政效率提高71900 年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率领的聂军抵抗之顽强,西方甚至有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 ”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在其八国联军目击记中描述天津战役时写道:“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 。下面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西方记者的报道夸大其词,目的是想推卸责任 B 西方记者的报道是第一手史料,最为真实C 以上史料反映出清朝近代化努力取得部分成效 D 历史研究应主要借鉴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81928 年 6 月,南京政府在所谓“北伐告成”之际,发表了对外宣言,要求同各国重订新约,7月,美国首先与南京政府订立新约,承认中国“关税

5、完全自主之原则”,随后南京政府陆续与法、英等国缔结类似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A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 B 标志着中国关税自主的实现C 主要得益于中国对外战争的胜利 D 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91930 年,中共中央要求红军将湖南国民党军队“完全予以消灭” ,切断武汉至长沙铁路,牵制常德,夺取长沙,并攻占岳州,然后击溃江西方面主要敌军,占领南昌等地,进而“向武汉中心前进” 。这反映当时中央A 坚持秋收起义后红军的进军方向 B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 尚未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10下图是关于新中国某一历史事件的漫画图。此时的中国- 3 -A 推行土地

6、改革力图恢复农村经济 B 改变土地性质充实国民经济C 以苏为鉴迫切改变落后面貌 D 调整生产组织形式背离建设规律111979 年 9 月,武汉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恢复汉口汉正街中断了数十年的自由贸易传统,重新开放小商品市场。当年就有 108 位待业青年社会无业人员经过工商登记发证,成为第一批个体经营者。这一现象折射出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 失业问题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C 武汉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开拓者 D 当时经济模式出现了转型的趋势12十届全国人大列入规划的立法项目共 76 件,审议 106 件草案并通过了 100 件。十一届全国人大废止了 8 部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对 59 部

7、法律作出修改;国务院废止了 7部行政法规,对 107 件行政法规作出修改。这些举措A 表明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完成 B 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卓有成效C 有利于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 D 推动了立法机构多元化发展13推动新中国参加下表所列国际会议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 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B 建国初期迎来建交新热潮C 中国多边外交策略的实施 D 解决二战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14建国后,中国印制了多种版本的护照。其中 1950、1953、1958 年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 4 -1971、1975 年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 实现了与西方外交正常化 B 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C 调整了与苏联的外

8、交方针 D 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15下面是关于古代雅典陶片放逐法的一幅漫画。这反映出A 公民在审判时总能团结一致 B 陶片放逐法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理念C 公民既是立法者又是审判者 D 该方式一定意义上维护了雅典民主16 十二铜表法采用固定罚金制,一些贵族依仗其钱财众多随意侵辱他人。于是,法官以受害人人身被侵辱所遭受的实际损害的大小作为判定赔偿金额的标准。这体现出A 法官可随意解释罗马法 B 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C 公平正义理念得到伸张 D 法律优先保护弱者利益17 共产党宣言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

9、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恩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A 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 B 增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C 加强了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 D 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联结通道18据记载,从 1400 年以后到 1642 年之间,英国国王没有议会的批准,要提高税收的企图大多没有实现。为筹款国王通常会和议会争论得面红耳赤。这反映出英国A 具有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 B “君权神授”没有历史的根基C 君主立宪制基本形成 D 国家经济管理权已归属议会191872 年,由约翰洛克菲勒所领导的十二个冒险家所创立的“南方开发公司” , “虽

10、然其中没有一个人住在石油区,没有一个人领有一个石油泉,或一块油田” ,却支配着石油的开掘与提炼。他对消费者霸占出售的专利权,而且对生产者有规定售价权利。这主要表明美国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步形成 B 石油生产组织出现垄断现象- 5 -C 少数公司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 D 石油生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201913 年,有美国历史学家在其专著中逐一列出了美国 55 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他们如何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指出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贸易和航运等 4 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是 55 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该学者意在强调宪法A 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 B 体现了“

11、政治是门妥协的艺术”C 忽视了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 D 代表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21关于美国罗斯福“新政“,平民诗人伯顿布拉利写道:“一位生产者交纳的,一美元来享受服务。 (一美元给政府,用于试验的开支。 )一美元给赚钱者,勤俭节约的人。 (一美元给浪费者,这真是五五分成!) ”这句话认为“新政”A 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 B 以工代赈做法大获成功C 羸得了广大民众支持 D 促进美国经济迅速恢复22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百分比) 。从上述变化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年代 19561960 19661970 19711975 19861900国民收入 87 77 57 13工业总产值

12、 104 84 74 25A 苏联的经济体制活力严重衰退 B 苏联的经济改革毫无实际效果C 计划不能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 D 发展经济必须借助于外国援助231950 年,美国麦卡伦法案规定:共产党各组织成员不得领取出国护照;司法部长认为国家处于紧急状况时,可以逮捕任何“可能阴谋进行间谍活动及破坏行为”的人。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以多数票再次通过。这反映出美国A 把“冷战”的重心转移到国内 B 在“冷战”中处于弱势地位C 公民的权利受到严重侵犯 D 抛弃了杜鲁门主义的原则241960 年,第二十一届联大通过公约宣布“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 。1970 年塞内加尔第一任高院院长凯巴姆

13、巴耶首提“发展权”概念,并立即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支持。1974 年,第二十九届联大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各国实现发展权的首要任务。这反映出A 联大是实现发展权的基本保障 B 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6 -C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确立 D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25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刚开始基本上实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但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强和国家经济矛盾的激化,各国的贸易政策逐渐转向贸易保护主义。至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从来都没有完全开放市场。这说明二战后A 世界经济出现民族化倾向 B 全球化已阻碍经济发展C 经济全球化只是局部现象 D 经济趋势是区域集团化二、非选择题

14、(26 题 25 分,27 题 12 分,28 题 13 分,共 50 分)26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沿用历代匠籍制度,凡在籍手工业工匠必须受工役管理机构的支配,定期无条件为政府服劳役。成化、弘治时期,朝廷将强迫轮班匠亲身服役逐步改变为纳银代役,无力纳银允许亲身服役。到嘉靖末年,轮班工匠一律征银,朝廷以银雇工。清政权建立后,明文宣布今各省俱除匠籍为民” ,后又将班匠银归并田亩或地丁代征,使“手艺贫民受益良多” 。但统治者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对手工业产品实行限价收购。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将个体手工业写入

15、共同纲领 ,承诺政府予以扶持并积极引导个体工业经济向合作社集体制经济转变。若干个体手工业者或生产小组为解决原料、购销产品困难而自愿联合组成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此后出现了生产资料部分或全部归集体所有的生产合作社,实行分工合作、按劳分配。 “一五”计划中规定:“采用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法,逐步地把手工业者引向合作化的道路,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国营工业的得力助手。”1955 年底中央制定了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规划,要求在两年内完成手工业合作化。1956 年 6 月,手工业改造基本完成摘编自萧国亮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手工业政策的演变及原因。 (12 分)-

16、7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清手工业政策相比,新中国初期手工业政策的特点,并予以简要评价。 (13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当代作家陈杰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染坊以陈寿亭艰难创业为主线,谱写了一曲民族工业的悠长挽歌。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清朝末年,父母早亡的乞丐陈六子被善良的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收留,留在染坊做小伙计,并改名陈寿亭。十年后,由于陈寿亭经营得法,通和染坊渐渐挤垮了其他的染坊,成了周村最大的染坊。之后,陈寿亭同张店大户卢老爷共冋在青岛创办了大华染厂,留学德国学习染织归来的卢家长子卢家驹担任董事长,从此走上了工业印染之

17、路。 “五四”运动爆发后陈寿亭拿出积压的窄幅布,让学生做成游行的横幅,既支持了爱国运动又为自己作了广告,大华染厂及飞虎牌染色布名震青岛,逐渐成为山东的第二大染厂。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难民纷纷乘船到青島逃难陈寿亭又收留了一大批逃难的东北染厂的职工并加以抚恤。期间,陈寿亭断然拒绝了与日本商人的合作,借着抵制日货运动以及与上海林氏印柒厂的合作,进一步发展成为青岛印染界的大亨。随着时局的艰难,陈寿亭改往济南发展。七七事变后,济南各界把韩复榘看成了救星,希望他能凭借黄河天险,挡住日本人。不料,韩复榘却弃城逃跑。陈寿亭对这个国家彻底失望,生日宴上吐血而亡。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

18、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单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 8 -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28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3 分)材料刘秀要再现“汉官威仪”,必须对王莽的倒行逆施进行拨乱反正,重建汉高祖、汉武帝所建立的大汉体制。当务之急是“解王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也就是废除王莽新设立的繁苛细密的法令,恢复汉初法简刑轻、务用安静的局面。刘秀为了削弱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恢复大司马原来的名称太尉,把大司空、大司徒的“大”字去掉,削弱了三公的权力。刘秀把州牧恢复为刺史,扩大了它的权力,让刺史有固定的治所,使得刺史成为州一级的行政单

19、位。在东汉初建的十几年中,刘秀六次颁布诏书,解放奴婢,效果明显。但是在解决土地问题时遇到了极大的阻力。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秀改革的原因。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刘秀改革。 (7 分)- 9 -高三第一次大周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B 【解析】根据材料“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 、 “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 、 “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等信息可知分封制遭到破坏,说明贵族政治逐渐削弱,B 项正确。材料反映贵族政治逐渐削弱,没有涉及嫡长子继承制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周天子失去大宗地位的信息,而是强调贵族政治逐

20、渐削弱,排除 C。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推断出地方与中央相抗衡,排除 D。2B【解析】材料对嫁出去的女儿的身份和地位进行了分析,在世系排列上完全排斥女性成员的地位,女性在继承方面没有权力等,这是受到了古代宗法制的影响,故 B 项正确;AC 项是对材料的描述,没有揭示其原因,故排除;材料中仅仅涉及妇女出嫁后不在三族中,没有强调三纲五常对妇女的束缚,故 D 项排除。3B【解析】材料高俅发迹事件说明了宋代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娱乐活动的增多,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蹴鞠十分繁荣,但并没有说宋代社会矛盾很多,需要靠蹴鞠活动来缓和就业矛盾,故 A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宋代官方支

21、持蹴鞠活动,仅仅是宋徽宗提拔高俅不能说明这一点,故 C 项错误。材料的重心在于说明宋代蹴鞠具有社会普遍性,这种娱乐的普遍性与宋代“存天理,灭人欲”思想虽然有所不同,但并没有信息说明理学思想反对蹴鞠活动,故 D 项错误。4C【解析】材料“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反映公行制度阻了古代中外经济贸易,排除 A;由于公行制度的严格规定,说明不具有自由资本主义色彩,排除 B;由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来看,体现了闭关锁国的经济政策,故选 C;材料表明,公行制度是一种官营商业的形式,排除 D。5A【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从 1893 年到 1910 年,

22、和的数据不断增加,的数据不断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 世纪 90 年代,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应为原料;应为中国手工制品,其出口量应是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代企业的产生发展,手工制品的出口量不断下降;应为机器产品,随着近代企业的产生发展,机器产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综上所述,排除 BCD,所以选 A。6D【解析】根据材料“许臣由电径达总理衙门代奏请旨”可知,曾纪泽利用电报及时向清政府上报与沙俄谈判的消息,故可知科技发展有助于行政效率提高,D 项正确。疏中的“电”应该是指电报,而不是电话,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清朝密折制的影响,

23、而是反映曾纪泽利用电报及时向清政府上报与沙俄谈判的消息,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条约签署签订的影响,而是反映曾纪泽利用电报及时向清政府上报与沙俄谈判的消息,排除 C。7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关于杨村战役,西方记者的报道不一定真实,也未必夸大其词,故 AB 错误;历史研究可以借鉴外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但也应重视国内学者的成果,故 D 项错误;“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一定程度上说明清朝近代化努力取得了部分成效,故 C 项正确。- 10 -8D【解析】由材料,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取得一定成效,部分实现关税自主,这有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故选 D;近代中国综合国力弱

24、小,难以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排除 A;“北伐告成”是反对国内北洋军阀的军事斗争,排除 B;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法实现关税完全自主,排除 C。9B【解析】根据材料“1930 年” 、 “中共中央要求红军将湖南国民党军队完全予以消灭 ”、“夺取长沙,并攻占岳州” 、 “占领南昌等地”等信息可知,当时的中共中央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B 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且秋收起义发生在 1927 年,排除。材料反映当时的中共中央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而不是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对统一战线的认识,无法推断出尚未认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排除 D。【点

25、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30 年” 、 “中共中央要求红军将湖南国民党军队完全予以消灭 ”、“夺取长沙,并攻占岳州” 、 “占领南昌等地”等,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10D【解析】材料是反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宣传画,而人民公社化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生产关系的调整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选 D;A 是建国初期的做法,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提高公有制的规模和程度,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制,排除 B;材料没有反映借鉴苏联的信息,排除 C。11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1979 年武汉市决定在汉口汉正街恢复自由贸易传统,开放小商品市场,这一时期中国依然是计划经济,但是出现了一些市

26、场经济的尝试,这表明当时经济模式出现了转型的趋势,故 D 项正确;1984 年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 A 项排除;材料中武汉市政府在汉正街恢复自由贸易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待业青年社会无业人员”就业,这说明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促进就业,但没有体现出失业问题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故排除B 项;材料中只提到了武汉的改革,没有提到其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无法体现出“开拓者” ,故 C 项排除。12C【解析】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构建任务巨大,目前还未完成,故 A 项错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指的是城市居委会和农村法制建设,故 B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中的十届人大和十一届人大的法制建设,进一步推动

27、了民主法制体系的完善,故 C 项正确;中国的立法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不是多元化发展,故 D 项错误。13A【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动出击参加国际会议,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故选A;材料只是提到参加国际会议的数量,没有涉及与会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排除 B;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中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的开始,两次会议上,中国进行了多边外交的尝试,而真正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则始于改革开放,排除 C;以上国际会议并非都针对二战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排除 D。14C 根据材料“1950 年版、1953 年版、1958 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可知是因为当时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由材料“19

28、71 年版、1975 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可知,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调整了对外交政策,故 C 项正确。1971 年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还没有实现正常化,排除 A。B 项是新中国初期,且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是在新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D。【点睛】紧扣材料中的时间信息,联系时代背景,结合中苏关系的演变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5D【解析】公民代表不同的阶层的利益,不可能总能团结一致,排除 A; 陶片放逐法体现了少数服从多数的理念,排除 B;陶片放逐法是一种民主监督机制,材料反映公民既是监察- 11 -者又是审判者,排除 C;陶片放逐

29、法有利于淘汰那些没有维护公民利益的官员,反对有损公民利益的行为,同时可以约束官员的行为,消除不稳定因素,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正常民主秩序的维护,故选 D。16C【解析】材料体现了罗马法的发展,材料中法官的判决时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受害人的利益,故排除 A 项。材料反映的是法律对人身权的保护,故排除 B 项。由“固定罚金制”到根据“实际损害的大小作为判定赔偿金额的标准”的变化体现的是公平,是对材料中“一些贵族”不正义行为的约束,故选 C 项。 十二铜表法根本上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故排除 D 项。17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发现美洲、绕过非洲航行、开辟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殖民化等活动都是伴随

30、着新航路的开辟而出现的,而开辟新航路所引发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则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A 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最终有利于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B 属于 A 项的内容,排除 B。CD 两项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但与材料信息“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不符,排除。18A【解析】 “从 1400 年以后到 1642 年之间,英国国王没有议会的批准,要提高税收的企图大多没有实现”这说明英国议会限制王权具有久远的传统,故 A 项正确;材料和“君权神授”无关,故 B 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基本形成是在 1

31、8 世纪中后期,故 C 项错误;国家经济管理权归属议会是在君主立宪制完善以后,故 D 项错误。19B【解析】材料信息“由约翰洛克菲勒所领导的十二个冒险家所创立的南方开发公司 ”支配着石油的开掘与提炼霸占出售的专利权,而且对生产者有规定售价权利。这说明垄断组织在石油领域出现了,故 B 项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步形成是在罗斯福新政后,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少数公司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故 C 项错误;石油生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在二战后出现的,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由约翰洛克菲勒所领导的十二个冒险家所创立的南方开发公司 ”支配着石油的开掘与提炼霸占出售的专利权,而且对

32、生产者有规定售价权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的垄断组织的出现,故 B 项正确。20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是 55 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忽视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故 C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照搬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而是强调宪法忽视了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排除 A。材料反映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是 55 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与“政治是门妥协的艺术”无关,排除 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垄断,D 项不符合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的时间,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逐一列出了 55 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

33、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 、 “美国 1787 年宪法” ,紧扣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美国1787 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分析解答。21A【解析】材料信息“一位生产者交纳的,一美元来享受服务。 (一美元给政府,用于试验的开支。 )一美元给赚钱者,勤俭节约的人。 (一美元给浪费者,这真是五五分成!) ”说明政府的开支劳而无功,即罗斯福新政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罗斯福新政羸得了广大民众支持,故 C 项错误;D 项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中并未说明美国经济迅速恢复,故错误。【点睛】理解“一位生产者交纳的,一美元来享受服务。 (一美元给政府,用于试验的开支。)一美元给赚

34、钱者,勤俭节约的人。 (一美元给浪费者,这真是五五分成!) ”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该信息说明了政府的开支劳而无功,即罗斯福新政取得的成效十分有限。- 12 -22A 【解析】从题干中的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增长率简表中可以看出,苏联各个阶段的工业总产值增长率都高于同时期的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也就是说人民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故难以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所以选 A;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两个指标都是增长的,故 BC 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题干中的时间段内,苏联基本上是独立自主发展经济的,故D 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点睛】数据表格类题目,首先要看清表格是关于什么的数值,里面各栏的数值分别

35、是哪一方面,然后要对表格中的数值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最后可以得出有关信息。这是关于数据表格类题目做题的基本步骤,这一题也不例外。23C 领取出国护照是公民权利,麦卡伦法案规定“共产党各组织成员不得领取出国护照”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对“可能阴谋进行间谍活动及破坏行为”的人实行逮捕,也是侵犯公民权利的表现,故 C 项正确。当时“冷战”的中心在欧洲,故排除 A 项。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在“冷战”中处于优势地位,故排除 B 项。杜鲁门主义主张实行“冷战” ,美国并未抛弃其原则,故排除 D 项。24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自决权” “发展权” “国际经济新秩序”等信息可知,在当今世界,广大第三

36、世界国家强烈要求国家的独立与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这从客观上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故 B 项正确;联大宣布“发展权”并不表明联大就是实现发展权的保障,故排除 A 项;C 项中的“初步确立”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材料未反映“和平”的信息,故排除 D 项。25A【解析】由材料“各国的贸易政策逐渐转向贸易保护主义”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从来都没有完全开放市场” ,说明世界经济出现民族化倾向,故 A 项正确;全球化有利于整体世界经济发展,排除 B;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潮流,排除 CD。26 (1)演变:由有限控制到不再控制;由劳役制到雇役制;人身依附关系逐步松弛。 (6 分)原因:制度的传承

37、与创新;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国家赋役制度的演变。(任意 3 点 6 分)(2)特点:国家引导和扶持发展;自主发展与政府规划相结合;服务于工业化建设;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任意 3 点 6 分)评析: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了“一五”计划的实施;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助长了急躁冒进的工作作风。 (任意 4 点 7 分)【解析】 (1)演变:根据材料“明初工匠必须定期无条件为政府服劳役。成化、弘治时期,改变为纳银代役到嘉靖末年,朝廷以银雇工。 ”“清政权建立后,明文宣布今各省俱除匠籍为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手工业政策在对工匠的控制程

38、度、劳动关系的方式、人身关系的依附程度等方面都有所变化,从这些角度概括即可。原因:结合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手工业发展的内容、国家政策的引导等方面回答。(2)特点:根据材料“承诺政府予以扶持并积极引导自愿联合组成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成为国营工业的得力助手。 ”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新中国手工业政策的颁布、实施的目的、政策实施的方式等角度回答。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手工业改造对新中国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影响、工业化建设的作用、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角度概括。27情节:大华染厂的创立与发展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 20 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

39、。- 13 -概述: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松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出现了创展民族工业的热潮。辛亥革命前后,在民国政府的鼓励下,在“实业救国”思潮影响下,民族资本家的投资热情高涨,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评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在发展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其他情节如“五四”运动中捐布, “九一八”事变后收留难民、抵制日货、韩复榘弃城等亦可。【解析】由材料“大染坊以陈寿亭艰难创业为主线,谱写了一曲民族工业的悠长挽歌。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

40、晚清民国时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可见材料围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而设定论题。论述时要结合民族资本发展的各个典型发展阶段,说明影响发展的具体因素。结论要指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难以健康成长。28 (1)原因:拨乱反正,重建大汉体制;缓和社会矛盾,稳定政治局面;加强皇权,控制地方。(2)评价:法简刑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重建了大汉体制,但缺乏体制创新;扩大刺史权力,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刘秀对王莽的倒行逆施进行拔乱反正” ,可见拨乱反正,重建大汉体制。结合所学,王莽改制引发了社会动荡,东汉政权刚刚建立,所以要稳定政治局面,加强皇权,控制地方。 (2)评价要一分为二,根据材料“废除王莽新设立的繁苛细密的法令,恢复汉初的法简刑轻、务用安静的局面”可见法简刑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由材料“刘秀为削弱大司马大将军的权力,恢复大司马的原来名称-太尉,把大司空、大司徒的大字去掉,削弱了三公权力”可以得出恢复并改革中央官制,但缺乏体制创新。 由材料“代表中央控制地方的刺史制度得到强化” 、 “在解决土地问题时遇到了极大阻力” ,可见扩大刺史权力,埋下了分裂割据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