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1181736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辛集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河北辛集中学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50 小题,每题 1 分,共计 50 分)1、记录中国明朝明太祖、建文帝两朝皇帝事迹的史籍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 ”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明代户帖原件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 。教中书(省)置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 ”这说明A 实录与户帖 ,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

2、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2、历 史 学 家 王 国 维 在 证 明 史 记 殷 本 纪 时 总 结 研 究 方 法 说 : “吾 辈 生 于今 , 幸 于 纸 上 之 材 料 外 , 更 得 地 下 之 新 材 料 .此 二 重 证 据 法 , 唯 在 今 日 始 得 为 之 。 ”此“纸 上 之 材 料 ”与 “地 下 之 新 材 料 ”分 别 指 的 是 A 神 话 传 说 与 出 土 文 物 B 古 代 书 籍 与 竹 木 简 牍C 文 献 记 录 与 甲 骨 文 字 D 历 史 典 籍 与 碑 刻

3、史 料3、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4、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 , “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思想差异的根源在于 A.两人处于不同的时代 B.两人代表不同的阶级(阶层)利益 2C.两人的学术思路不同 D.两人讨论的话题不同5.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 ,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6.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

4、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7.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克已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8.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9.董仲舒的新儒学包含了“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的内容,皇帝的以下行为不能呈现这一思想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 发生自然灾害时,皇帝下罪己诏C.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D. “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1

5、0.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被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11.“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12.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 ”并解释,他随时都

6、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13.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3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14.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 “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 “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15.“眼珠子,鼻孔子,

7、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一副中国近代比较典型的双关语对联,对于“朱子高于孔子”隐含意思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体系 B朱熹对于儒家学说贡献大于孔子C朱熹的心学理论比孔子的学说高明 D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儒家学说16.北宋时,枢密副使任布娶了一位寡妇李氏。李氏相夫教子,传为佳话。明初,进士王希曾请求为曾改嫁的母亲守孝三年,明太祖以“失节”为由,只准一年。这反映了A.王希曾母亲不如李氏贤惠 B.明代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C.明朝君主专制强化 D.明代商品经济落后于宋代17.据邓洪波等中国书院制度研究统计,清代创建书院 3868 所,分布在今全国 31个省区,其中,

8、浙江、四川、广东及江西的书院数量名列前 4 位,台湾、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边疆地区书院也有所发展。这则统计资料我们可以用于研究儒学影响的扩展 文化中心的南移 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西部文化的发展A B C D18.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 ,儒教“大无为”而“治心” ,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19.黄 宗 羲 认 为 : “秦 变 封 建 而 为 郡 县 , 以 郡 县 得 私 于 我 也 ; 汉 建 庶 孽 (指 诸 侯 王 国 ),以 其 可 以

9、 藩屏 于 我 也 ; 宋 解 方 镇 之 兵 , 以 方 镇 之 不 利 于 我 也 。 此 其 法 何 曾 有 一 毫 为 天 下 之 心哉 ! 而 亦 可 谓 之法 乎 ? ”对 黄 宗 羲 这 一 表 述 的 正 确 理 解 应 该 是 4A 宣 扬 个 人 英 雄 史 观 B 抨 击 古 代 社 会 没 有 法 律 制 度C 主 张 为 天 下 人 立 法 D 蕴 含 近 代 民 主 法 制 的 基 本 精 神20.清末的文章狮子吼中说:法国革了几次命,终成一个民主国,都是受这民约论的赐。明末清初我中国亦有一个卢骚(卢梭)黄宗羲,他写的书已包含民约之理,比民约论出书还要早几十年哩。以

10、上情形体现了A卢梭的思想受到黄宗羲的深刻影响B 民约论是法国革命的思想源头C以中学比附西学是清末西学东渐的常见现象D卢梭与黄宗羲的思想有类似之处21.国学大师钱穆说黄宗羲、顾炎武“只研究治道,不研究政体。跳不出封建、郡县 、 公天下、私天下固有的概念陷阱。 ”不像欧洲的“先贤哲人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 地理环境 B. 经济基础 C. 文化传统 D. 技水平22.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王阳明与

11、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 B C D 2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 。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24.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 ,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 。这表明朱元璋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25.有西方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

12、”。该学者认为A.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前的 B.中国外表僵化内部充满活力5C.中国传统社会与埃及相类似 D.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并且连续不断26.国学大师南怀瑾(1918-2012)曾自撰一副对联:“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 ”据此判断要想成为“国学大师” ,必须会说百种方言,深得老百姓爱戴 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大教,谙熟天文地理各家学说 熟知古今历史,精通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A B C D27.“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 ,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

13、和述怀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 B C D28.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29.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30.伴随四大发明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

14、。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31.“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6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32.中国古代为适应市民阶层对文化的心理需求而产生了众多文学形式,其中不包括A.楚辞 B宋词 C话本 D小说33.1899 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

15、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这反映了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 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仍停留在学习器物阶段 西学东渐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A B C D34.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南宋末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 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A提倡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发民族主义35.辛亥革命后, “任官举职,往往司长所辟除者,地方人民辄投函或径谒司长,要求更易,甚至已易数人不能决” 。这种现象反映出辛亥革命后A民国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16、B民众共和意识得到提高C公众对政治生活关注增强 D地方政府争权夺利斗争激烈36.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37.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表 2 所列为 19491978 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丁”指的是研究专 论文数量7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38.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

17、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该分别出自A 民报 、 时务报 B 民报 、 天演论C 天演论 、 时务报 D 海国图志 、 天演论39.1893 年,驻外公使薛福成在出使日记中写道:“总理衙门大臣萃毕生之全力以经理交涉事务者,殆鲜其人。或以官高挂名,或以浅尝自喜;或骤出骤入,听其自然。一闻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两书之名,尚有色然以惊者。 ”这主要反映了A中外交涉事务的减少B顽固派对洋务的抵制C立宪思想传播的困境D洋务专业人才的匮乏40.1876 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

18、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 。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这说明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41. 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 。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42.1919 年 3 月, 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

19、“有离经叛道之鼓题 (篇)甲 722乙 281丙 614丁 968吹” 。这是指该教授A抨击尊孔复古 B抨击军阀统治 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生主义43.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44.1917 年,李大钊撰文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李大

20、钊在此强调的是A批判封建皇权 B反对尊孔复古C捍卫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45.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制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 ”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46.国民党上海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 。 “过火”的思想指的是A马克思主义 B自由恋爱观 C实业救国论 D民主和科学思想47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48.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

21、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这一评价应主要基于陈独秀A 引领思想启蒙运动 B 创办青年杂志 C 发动学生运动 D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49.胡适评价 19 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950.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二、材料阅读题(51 题 20 分,52 题 16

22、 分,53 题 14 分,共计 50 分)51.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 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

23、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所涉及的制度。 (8 分)(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 (8 分)(3)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

24、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 (4 分)5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0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言论顾炎武 1613-1682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日知录魏源 1794-1857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害也。海国图志陈独秀 1879-1942 本志主旨,固不丰批评时政,青年

25、修养,亦不丰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新青年3 卷 5 号答顾克刚(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 (12 分)(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 (4分)53.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历经嬗变,他所开创的儒家思想也在传承中被不断的改造和重塑,从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问题:(1)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 分)(2)儒家思想在汉、宋两代发生了哪些变化?(7 分)(3)孔子及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3 分)11高二文科历史一阶考试答

26、案1-5DCDBC 6-10CBBCD 11-15AACCD 16-20BCACC 21-25BCCBA 26-30CCBCB31-35BACDC 36-40CCADC 41-45CABBB 46-50ABADC51.(1)因素:充分保留传统;合理选官;实行德政;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 ;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3)特质:延绵不断(尊重传统) ;兼收并蓄(与时俱进)52.(1)顾炎武:社会问题:文风浮华;主张:文章事业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应该有益于世(亦即

27、经世致用思想) 。魏源:社会问题:中国缺少学习精神;主张:向西方学习。 (亦即师夷长技以制夷) 。陈独秀:社会问题:不讨论时政;主张:关注政治。(2)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促进了人民的觉醒;53.(1)答案 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答案 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仁、礼。其他答案。(2)答案 1: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哲学;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朱熹提出“明天理、灭人欲” ,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答案 2:未能完整地写出与题意相符的内容。答案 3:仅笼统地回答。汉、宋两代,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3)答案 1:能从两方面进行回答,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被视为旧文化、旧道德的代表遭到批判,开始走向衰落。但是在批孔的同时,也有人推崇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在当时仍具有影响。其他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5257-1975 Specification for horizontal end-suction centrifugal pumps (16 bar)《卧式端吸离心泵(16bar)规范》.pdf BS 5257-1975 Specification for horizontal end-suction centrifugal pumps (16 bar)《卧式端吸离心泵(16bar)规范》.pdf
  • BS 5258-1-1986 Safety of domestic gas appliances - Specification for central heating boilers and circulators《家用燃气设备安全性 中央加热锅炉及环流锅炉规格》.pdf BS 5258-1-1986 Safety of domestic gas appliances - Specification for central heating boilers and circulators《家用燃气设备安全性 中央加热锅炉及环流锅炉规格》.pdf
  • BS 5258-15-1990 Safety of domestic gas appliances Specification for combination boilers《家用燃气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15部分 分节锅炉规范》.pdf BS 5258-15-1990 Safety of domestic gas appliances Specification for combination boilers《家用燃气设备的安全性能 第15部分 分节锅炉规范》.pdf
  • BS 5258-9-1989 Safety of domestic gas appliances - Specification for combined appliances fanned-circulation ducted-air heaters circulators《家用燃气设备安全性 第9部分 组合式器具 风扇循环抽气热水器 循环器规范》.pdf BS 5258-9-1989 Safety of domestic gas appliances - Specification for combined appliances fanned-circulation ducted-air heaters circulators《家用燃气设备安全性 第9部分 组合式器具 风扇循环抽气热水器 循环器规范》.pdf
  • BS 5261-1-2000 Copy preparation and proof correction - Design and layout of documents《底稿的编写和校样修改 文件的设计和布局》.pdf BS 5261-1-2000 Copy preparation and proof correction - Design and layout of documents《底稿的编写和校样修改 文件的设计和布局》.pdf
  • BS 5261-2-2005 Copy preparation and proof correction - Specification for typographic requirements marks for copy preparation and proof correction proofing procedure《底稿的编写和校样修改 印刷要求.pdf BS 5261-2-2005 Copy preparation and proof correction - Specification for typographic requirements marks for copy preparation and proof correction proofing procedure《底稿的编写和校样修改 印刷要求.pdf
  • BS 5261-3-1989 Copy preparation and proof correction - Specification for marks for mathematical copy preparation and mathematical proof correction and their uses《底稿编写和校样修改 第3部分 数学底.pdf BS 5261-3-1989 Copy preparation and proof correction - Specification for marks for mathematical copy preparation and mathematical proof correction and their uses《底稿编写和校样修改 第3部分 数学底.pdf
  • BS 5261C-2005 Copy preparation and proof correction - Marks for copy preparation and proof correction (extracted from BS 5261-2 2005)《底稿的编写和校样修改 底稿的编写和校样修改的标记(摘于BS 5261-2-2005)》.pdf BS 5261C-2005 Copy preparation and proof correction - Marks for copy preparation and proof correction (extracted from BS 5261-2 2005)《底稿的编写和校样修改 底稿的编写和校样修改的标记(摘于BS 5261-2-2005)》.pdf
  • BS 5266-1-2016 Emergency lighting Part 1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emergency lighting of premises《应急照明 第1部分 建筑物应急照明的操作规程》.pdf BS 5266-1-2016 Emergency lighting Part 1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emergency lighting of premises《应急照明 第1部分 建筑物应急照明的操作规程》.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