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训练试题.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1181769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训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训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训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训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辛集市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同步训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下图为 20 世纪 50 年代前中期中国对外贸易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出中国A.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断绝了关系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认可C. 受西方遏制而实行“一边倒”政策D. 对国际贸易缺乏协调和合作【答案】C【解析】【详解】从柱形图中能明显得出 20 世纪 50 年代前半期中国对苏贸易显著增加,而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快速下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拒不承认新中国,中国外交方面表现出“一边倒”的态度这对中外贸易有着直接影响,故 C 项正确;柱状图中体现出对西方贸易额,不能说明与西方资本主义

2、国家断绝了关系,故 A 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是在 1953 年,与图表 1950 年部分不符,故 B 项排除;对国际贸易缺乏协调和合作不是材料中反映主要原因,故 D 项错误。【点睛】解题时注意“20 世纪 50 年代前中期” 。2.20 世纪 50 年代,在评论某一国际会议时,美国舆论认为,某些代表的亲美发言“没有对会议的结果产生任何影响” , “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 。据此可知,这一会议A.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B. 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2C.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D. 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答案】A【解析】材料“几个信仰美国

3、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说明参加会议的主要是亚洲国家,且该会议冲破了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20 世纪 50 年代的万隆会议符合这一特征,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故 A 正确;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同 17 个国家建交,这已经开始冲破了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故 B 错误;不结盟运动等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这与万隆会议无关,故 C 错误;日内瓦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与万隆会议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20 世纪 50 年代几个信仰美国哲学的亚洲朋友的声音很快就沉寂下去了”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万隆

4、会议的特点与意义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3.以“加强南南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繁荣”为主题的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 60 周年纪念活动系列会议在雅加达开幕。关于 60 年前的这次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代表团是由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乔冠华率领B. 会议主题是保卫和平、争取独立和发展经济等C. 周恩来在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会议重点讨论了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问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A 项错误,当时是由周恩来率领;C 项错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 ;D 项错误,重点讨论了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问题的国际会议是 1954 年

5、召开的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选 B。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4.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 ”这里的“它”是指A. 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3B.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日内瓦会议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是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成就,不是外交方

6、针,故 A 项错误;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旨在解决不同国家社会制度的外交分歧,之前中国已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成了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变,故 B 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为国家间领土分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例,体现了国家外交方针政策的成熟,故 C 项正确;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是中国新时期外交关系的重大成就,不是方针,故D 项错误。考点: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5.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至 60 年代末,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形成了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该外交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A. 推动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共识B. 切实推进新

7、型区域外交合作C.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D. 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答案】C【解析】1953 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促使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故 C 项正确;日内瓦会议召开是 1954 年,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不是导致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的原因,故 A 项错误;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属于新时期外交活动,故 B 错误;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是 1971 年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故 D 项错误。6. 出于对美国总统福特对苏联态度缓和的不满,1976 年,毛泽东邀请因“水门事件”辞职的美国

8、前总统尼克松第二次访华。这一事件( )A. 结束了中美长期对峙的局面B. 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4C. 推动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D. 导致中苏关系进一步的恶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当时美国总统福特对苏联的态度缓和,但对华关系却一直缓滞不前。毛泽东邀请下台的尼克松访华的举动,可以说是外交史上的神来之笔。它促使后来上台的卡特认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卡特上台后改变了福特政府的对华政策, “认为中美两国建立合作关系会大大加强远东局势的稳定,并有利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同苏联竞争,从美国战略地位考虑,美中关系正常化是十分可取的。 ”经过双方努力,1978 年 12 月 16 日晚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9、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这为尼克松访华以及同毛泽东的会晤画上圆满的句号。本题选 C。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第二次访华的影响7. 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认为,中苏的合与分改变了冷战的走向。 全球通史书中也说到:“1976 年毛泽东逝世以后,毛的继承者们发起了一场现代化运动,走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根本上改变了冷战世界。 ”这反映了( )A. 冷战是由中苏结盟而引发的B.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取决于中苏两国C. 中美关系缓和促使冷战结束D. 中国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归纳、概括,并作出正确认知

10、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中苏的合与分改变了冷战的走向” 、 “从根本上改变了冷战世界”等,本题实际上考查现代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C 三项的表述,均不符合史实,而且与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无关,排除。D 项客观,符合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现代中国的国际影响力8.下边两幅图反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中苏(俄)外交关系,下图反映的外交关系与下图的不同在于5A. 缔结军事同盟B. 坚持独立自主C. 结伴而不结盟D. 加强友好磋商【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1、缔结的是军事同盟,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属于经济合作组织,不属于军事同盟,故 A 项错误;坚持独立自主始终是我们的外交方针,不属于差异,B 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属于经济合作组织,为经济结伴,并不搞军事结盟,C 项正确;加强友好磋商,属于相同之处,D 项错误。所以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对“图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与“图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进行正确的解读,运用所学知识即可知道答案。9. 1992 年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但此后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这主要是为了( )A. 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B. 集中精力发展市场经济C. 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 D. 保持外交政策

12、的灵活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 “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国” ,本题实际上考查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相关内容新阶段时期的外交策略。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 项明显不符合史实;B 项属于无关项;C 项表述过于宽泛,与 D 项相比,不够准确和核心。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时期的外交外交策略的灵活性10.邓小平曾说:“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6”这表明A. 国

13、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B. 经济发展影响国家外交C. 突破外交封锁十分必要D. 外交政策应当适时调整【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邓小平的意思是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会影响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即经济发展影响国家外交,故 B 项正确;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故 A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外交封锁和政策调整,故 CD 项排除。11. 2014 年 9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积极开辟人文合作新渠道,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弘扬上海合作组织主旋律,向世界讲述更多“上合故事” ,发出更多“上合声音” 。这表明中国A.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

14、中心的多边外交B. 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C. 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D. 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的国家组织,它不是联合国下属机构,也不是单纯的经济合作组织,其合作领域包括安全、经济贸易、文化、军事、司法等,所以 AC 不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所以 B 正确;上合组织中,俄罗斯不是发展中国家,所以 D 不正确。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12. 1996 年,中俄宣布建立“面向 21 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997 年,中美两国元首决定, “共

15、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1998 年,中国、欧盟双方表示希望建立“面向 21 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这表明中国( )A. 努力为改革开放建设和平的国际环境B.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7D.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对外成就,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表述中国在新时期致力于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这主要是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A 项,中美建设性战略关系不是地区性国际组织,排除 B 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联

16、合国的行为要求,排除 C 项;D 项中的“周边国家”表述错误。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13.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 ,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也就是说,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材料二 1972 年 2

17、月 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 ,成为 20 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东亚“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中国提供了效仿的榜样。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和联系。摘编自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 50 年(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简要分析近代前期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2)据材

18、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美国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80 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8关系”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答案】 (1)特点:以天朝上国自居,注重朝贡礼仪;以政治目的为主,忽视经济利益(或以宣扬国威为主) ;厚往薄来。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外交转变;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2)变化:由敌视(对抗)到缓和(正常化) 。原因: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面临西欧、日本的挑战,世界霸主地位动摇;在美苏争

19、霸中处于守势;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3)原因:中国政府接受国际分工的理念;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奉行不结盟政策;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或国家利益的需要)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国际环境的改变。(4)认识: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外交政策;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歧,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要坚持求同存异) ;对分歧与矛盾,要加强沟通、对话;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一“天朝上国” “ 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和所学知识归纳朝贡外交的特点;影响: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考虑,积极方面主要从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角度考虑,消极方面主要从中国社会性质的转变角度。(2)变化:根

20、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处于敌对状态,由材料二可知,20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原因:可结合当时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国家利益的需要、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陷入侵越战争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3)原因:根据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接受了国际分工的理念” ,根据所学知识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回答,国内原因可从改革开放的决策、不结盟政策、经济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回答,国际方面可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国际环境的改变等角度分析。(4)根据上面三则材料进行归纳认识,比如说由材料一可以得出要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由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要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由材料二还可以得出要加强沟通和对话,以解决分歧和矛盾;由三则材料可以看出要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等。14.古今中国的外交与世界局势的发展密切相关。9材料一 “中国”如“夏” ,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 ,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摘编自(宋)石介中国论材料二 19 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 年,总理

22、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宜,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材料三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23、60 年代末,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1971 年 10 月,第 26 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直到 80年代,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的参与。而到 90 年代中期,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达600 多个。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外交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古代外交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作简要评价。(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国际社会态度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国内外因素。【答案】 (1)内容: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或理藩外交。原因:地处东亚大陆,自然环境

24、相对封闭;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封闭性;科技和经济长期领先世界,统治者盲目自大。(2)变化:观念上,逐步西化,接受国际外交准则;制度上,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10形成近代外交体制;范围上,逐渐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与世界接轨。评价:打破了“华夷观念” ,逐渐树立平等的外交观;外交的转型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外交近代化是中国的进步,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3)变化趋势:从游离于国际社会(或旁观者)到积极参与。国内: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入等。国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两极格局的瓦解)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等。【

25、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的外交。从古代外交、近代外交和新中国的外交等方面来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世界地位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出第二小问的答案。(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和“ 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可以得出:观念上逐步西化,接受国际外交准则;根据“总理

26、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可以得出:范围上逐渐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与世界接轨;根据“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可以得出:制度上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第二小问评价,由传统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可从整体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角度进行评价:从整体史观的角度来说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从近代化的角度来说打破了“华夷观念” ,逐渐树立平等的外交观,与世界接轨是中国的进步。(3)第一小问的趋势,依据材料三“中国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几乎不参加任何国际组织”、 “中国对国际社会只是谨慎和有限的参与”可以得出从游离于国际社会(或国际社会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 20 世纪 80、90 年代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可以得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1850-6-1998 Plain bearings - Part 6 Thermoplastic bushes《关节轴承 第6部分 热塑塑料制轴套》.pdf DIN 1850-6-1998 Plain bearings - Part 6 Thermoplastic bushes《关节轴承 第6部分 热塑塑料制轴套》.pdf
  • DIN 18503-2003 Clinker bricks for paving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铺路用缸砖 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DIN 18503-2003 Clinker bricks for paving -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铺路用缸砖 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DIN 18507-2012 Paving blocks of concrete with open structure - Terminology requirements testing inspection《混凝土敞型结构用铺面块体 术语 要求 试验和检验》.pdf DIN 18507-2012 Paving blocks of concrete with open structure - Terminology requirements testing inspection《混凝土敞型结构用铺面块体 术语 要求 试验和检验》.pdf
  • DIN 18515-1-2015 Cladding for external walls - Principles o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 Part 1 Tiles fixed with mortar《外墙覆面 设计和应用原则 第1部分 用砂浆固定的瓷砖》.pdf DIN 18515-1-2015 Cladding for external walls - Principles o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 Part 1 Tiles fixed with mortar《外墙覆面 设计和应用原则 第1部分 用砂浆固定的瓷砖》.pdf
  • DIN 18515-2-1993 Cladding for external walls facing bricks fixed in mortar on supports principles for design and application《外墙贴面层 在支承物上用灰浆粘结的饰面砖 设计和施工原则》.pdf DIN 18515-2-1993 Cladding for external walls facing bricks fixed in mortar on supports principles for design and application《外墙贴面层 在支承物上用灰浆粘结的饰面砖 设计和施工原则》.pdf
  • DIN 18516-1-2010 Cladding for external walls ventilated at rear - Part 1 Requirements principles of testing《背部通风外墙饰层 第1部分 试验原理和要求》.pdf DIN 18516-1-2010 Cladding for external walls ventilated at rear - Part 1 Requirements principles of testing《背部通风外墙饰层 第1部分 试验原理和要求》.pdf
  • DIN 18516-4-1990 Back-ventilated non-loadbearing external enclosures of buildings made from tempered safety glass panels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回火安全玻璃板制背部通风、非承重的建筑物外围墙 要求和检验》.pdf DIN 18516-4-1990 Back-ventilated non-loadbearing external enclosures of buildings made from tempered safety glass panels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回火安全玻璃板制背部通风、非承重的建筑物外围墙 要求和检验》.pdf
  • DIN 18516-5-2013 Cladding for external walls ventilated at rear - Part 5 Manufactured stone requirements design《后部通风外墙包层 第5部分 人造石料 要求和设计》.pdf DIN 18516-5-2013 Cladding for external walls ventilated at rear - Part 5 Manufactured stone requirements design《后部通风外墙包层 第5部分 人造石料 要求和设计》.pdf
  • DIN 18530-1987 Solid structural decks for roof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屋顶面刚性结构 设计与制造》.pdf DIN 18530-1987 Solid structural decks for roof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屋顶面刚性结构 设计与制造》.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