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三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社会生活练习.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1182148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三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社会生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三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社会生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三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社会生活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三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社会生活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2019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三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社会生活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三 近代化探索 艰难曲折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社会生活一、选择题1.(2018 河南焦作一模)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写道:“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 20 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且外国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兴办这些企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B.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C.洋务派兴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2.(2

2、018 河南焦作二模)2018 年“两会”召开期间,“共商国是” “参政议政”成为舆论中的高频词。 “国是”指国家大计,多用于书面语,比如近代历史上清光绪帝颁布的定国是诏 。定国是诏中的“国是”的核心主张是( )A.实业救国 B.变法图强C.民主科学 D.天赋人权3.(2018 河南洛阳二模)“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这段誓词反映出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 )推翻满洲政府 建立中华民国为国民谋幸福 就任民

3、国大总统A. B.C. D.4.(2018 河南师大附中三模)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C.反抗外来侵略 D.反对专制统治5.(2018 河南郑州外国语三模)1878 年,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如夫人同出接见,尽欢而散” 。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以上现象说明( )A.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西化B.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C.西方文化彻

4、底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D.洋务运动推动思想进步6.(2018 河南安阳一模)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因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A.创办学堂 B.编练新军C.兴办实业 D.自强求富7.(2018 山西中考)1895 年的“公车上书”和 1919 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都是爱国救亡运动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2都由知识分子领导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A. B. C. D.8.(2018 山东青岛中考)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

5、成。 ”“大团体”是指(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9.(2018 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下列事件与结果关联正确的是( )选项 事件 结果A 1895 年春,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B 康、梁成立强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C 1898 年 6 月,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变法运动的序幕从此揭开D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法令 维新派全面退出历史舞台10.(2018 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1872 年,申报在上海创办,在它有关圣诞节的报道中,经常使用“外国冬至” “西国冬至” “洋冬至”等字样,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社会( )A.对侵略

6、者的厌恶 B.中西交融的情形C.全盘西化的态度 D.天朝上国的心理11.(2017 江苏徐州中考)19 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夹缝中萌发。关于下列企业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皆由洋务派官员创办B.都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C.均体现轻工业的发展D.都在“自强”的口号下兴办12.(2016 广东中考)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 “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13

7、.(2016 江苏苏州中考)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二、非选择题14.(2018 河南鹤壁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3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的学理的层次和阶段。材料二

8、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材料三 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 。他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 。他还指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有何变化。其直接目的是什么?(2 分)(2)根据材料二,戊戌变法的措施中有关教育的有哪些?这一时期,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

9、高学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化还有哪些贡献。(3 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革命进化论的主要观点。(1 分)(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1 分) 15.(2017 湖南衡阳中考)“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中体西用】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4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2 分)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

10、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4 分)【立宪之梦】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 。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 分)【共和之路】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2分)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11、(2 分)【思想风暴】(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口号?(2 分)5【规律揭示】(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2 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D 依据材料“由国库支付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可知,洋务派创办的企业采取的经营方式脱离市场,最终导致经济效益低下,D 符合题意。A 兴办这些企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B 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洋

12、务派创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说法错误,排除 A、B、C,故选 D。2.B 依据材料“近代历史上清光绪帝颁布的定国是诏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颁布定国是诏是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戊戌变法的核心主张是变法图强,B 符合题意。A 实业救国是张謇的思想主张。C 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思想主张,D 天赋人权是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排除 A、C、D,故选 B。3.D 依据题意可知,孙中山的奋斗目标是“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建立中华民国” “图谋民生幸福”,为实现这个目标,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故符合题意,选 D。4.B 依据题

13、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资6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 、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目的都是救亡图存,B 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5.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说明随着西方社会习俗的传入和影响,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西化,A 符合题意。6.C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他主张实业救国,并身体力行,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 C。7.A 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引起参加科举考试学子的不满,

14、为了救亡图存,他们在康有为、梁启超的领导下发起了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1919 年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回国内,中国的青年学生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是相同点。公车上书主张在清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改革,并未“表现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性质”,因此答案为 A 项。8.C 解答本题注意两个要素,规模为“大团体”,目的为“从事反清革命” 。结合所学可知,1905 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

15、革命运动的发展。故选 C 项。9.B 本题考查学生对维新变法运动相关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康有为和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宣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是维新变法思想开始传播的标志,因此 A 错误;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因此 B 正确;1895 年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因此 C 错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但维新派并未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因此 D 错误。10.B “冬至”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而“圣诞节”属于西方基督教文化。 申报把圣诞节描述为“外国冬至” “西国冬至” “洋冬至”,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11.B 汉阳铁厂是在“求富”口

16、号下创办的民用工业,属于重工业,故排除 C、D;上海福新面粉公司不是洋务派官员创办的,故排除 A。这些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来侵略,故选B。12.D 据材料信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联系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故选 D 项。13.B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故选 B。二、非选择题14.答案 (1)变化:从引进、仿制军事利器到全面学习科技知识。(1 分)目的:解决内忧外患。(1 分)(2)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1 分)京师大学堂。(1 分)贡献:促进了思想解放,

17、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等。(1 分,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3)用革命方式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一举完成。(1 分,任答一点即可)(4)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过程;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是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1 分,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715.答案 (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2 分)成功说: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工业(或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18、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失败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辩证说:一分为二地既肯定洋务运动的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4 分。观点 2 分,理由 2 分。前两种观点各答出两点理由即可,第三种观点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各答出一个理由即可)(2)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2 分。如答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或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实行改革是不会成功的,或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等相近意思的可给 1 分)(3)1912 年。(2 分)袁世凯。(2 分)(4)民主、科学。(2 分)(5)规律: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2 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第二小问是开放性设问,阐述理由时应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说明,理由应简洁、充分。第(2)问要依据“改革最终失败”这一关键信息作答,即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第(3)问第一小问,注意是回答建立“民国”的时间,而非建立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时间;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即可知是袁世凯。第(4)问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结合所学作答即可。第(5)问对材料涉及的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