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说明: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将第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第卷 (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此可以推知,将“文化”二字合为一词的本义是 A先秦创
2、造的精神文明成果 B儒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内容 C以道德礼乐去教化、感染 D起用知识分子以治理国家2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强调领导者治国要有的态度。原话出自“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其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引文体现的思想是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3下表是西汉公卿中儒学名师或师从名家的儒者(包括太学生)状况统计。这反映了两汉时期A学校教育以教授儒家经典为主 B官吏群体的儒学水平不断提高 C儒学并未取得思想的统治地位 D官吏从政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4汉初歌谣:“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
3、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高二 历史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2姓心欢喜。”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这一变化表明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 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儒学注重道德品质修养 B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C宋代科考中刻意
4、增加了“经世致用”的内容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的社会影响6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晚明时期会社简表名称 地点 描述匡社 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 吴江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岭南会馆 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讲学会 无锡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 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7唐人画作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
5、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A重视客观写实性 B注重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C强调书画同源性 D突出主观意兴的诗情画意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这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A动物不需要法律和正义的道德约束 B不受法律和正义约束的人失去人权 C有道德的人应该遵守法律坚持正义 D公民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9“将人从主客体的混沌状态中分化出来,把人从客体的神、自然框架中整治出来,对人的本质,开始从与自然相对的彼岸灵魂、自我或理性中去寻找。“表明了
6、苏格拉底 A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主张哲学从关注天上的神到关注人自身3C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 D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10“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高二 历史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11马克思韦伯认为,传统的天主教鄙视世俗劳动但在新教那里,世俗生活中职业具有神圣的意义
7、是侍奉上帝的手段和荣誉与此同时,新教徒拒绝享受他们创造的财富导致资本的积累。作者旨在强调 A新教理论助推了资本主义发展 B新教废除禁欲主张任意享乐 C新教教义尊奉上帝的至高无上 D新教信仰必须借助特定仪式12有学者说,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同流而异趋”,两者在知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chu)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态度上看两者都挑战罗马教廷权威 B在目标上两者都主张削弱封建王权 C异趋指两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D同流指两者都试图摆脱宗教的束缚13下表为 18 世纪中叶 1770 年间法国著名思想家的书籍出版情况(10002000 册/版)这表明法国思想家 作品名称及出版数
8、量老实人43 版伏尔泰哲学通信35 版新爱洛依斯70 版卢梭卢梭全集18 版狄德罗 百科全书24000 套A民众文化水平提髙 B启蒙思想家的社会地位较高C图书出版事业发达 D启蒙思想受到社会广泛关注14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此信念是指A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C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 D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415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
9、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 想解放16 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推衍产生的 社会进化学说,比生物进化学说更 受读者拥戴,传播通行无阻。究其 原因,社会进化学说为各类族群对 自身空间定位和未来流动可能提供了想象依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科学理论要依靠社会学说扩大影响 B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契合时代精神 C社会进化论指导历史沿正确的方向发展 D社会进化论揭示了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7根据下图数据 判断,该图统计的是 18951911 年间中国A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
10、 B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 C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 D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千万两)18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象(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19导致下图中 1919 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51895 年至 1919 年中国报刊数量的增长A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 B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 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 D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20史学家陈旭麓说:“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意在说
11、明 A只有“中体西用”,才能解决内忧外患高二 历史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B“中体西用”可以为西学的传入创造条件C“中体西用”消除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D国人已经普遍地接受了“中体西用”的思想21有学者认为,经过甲午战争,中国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开始破碎。保守的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了变法。他们将变法与求新相表里,求新与西学相表里。变法派生了改良和革命。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这说明维新思想 A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 B起于忧患引发 社会剧变 C完全师法西方挽救危亡 D引发中 国阶级结构巨变22新文化运动的核心 内容是民主和科学,但是新青年从创刊到终 刊所发表的文章中专门讨论民主和科学的合计不
12、超过 10 篇而同 时期申报等新闻媒体和保守派对新青年关注的焦点却多集中于文学革命。出现这一现象说明 A国民并不关心民主科学的实质 B新文学是传播民主科学的载体 C新文化运动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23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背景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B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6C北洋政府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D“西学东渐”潮流的迅猛发展 241920 年 9 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下图),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
13、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A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与否定 B暗示新青年成为中共的机关刊物C象征国共两党准备第一次合作 D表达出“以俄为师”的思想25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还主张“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这体现孙中山A节制资本的思想 B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C关注工农的利益 D提倡建立公私合营经济26毛泽东指出,中国的两个革命阶段是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的两个有机构成部高二 历史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分,其间不容横插一个资 产阶级专政,第一阶段革命的结果就是
14、建立以中 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由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 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结论出自 A中国社会各 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C论人民 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27英国作家迪克威尔逊在 其著作毛泽东中写道:“遵义会议的一些与 会者之所以会考虑在非常时期转向毛,希望毛出 来领导,是有实际原因的。此时他们已深入中国 内地,在那里,以前那些受外国训练和只有城市经验的领导人是不适应的。他们需要一个来自人民之中的人,一个天才的农民领袖来领导。”这表明作者认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 A在中共高层形成共识 B成为唯一被接受的理论7C适应了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 D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矛盾 28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
15、“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这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29下图为漫画同志,请你换匹马(刘雍作,19781024)对漫画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总路线指引“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B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启思想解放浪潮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促进了思想解放 D邓小平南巡讲话吹动新一轮改革春风30“霹
16、雳蘑云上碧空,火球赤日喜相逢。昆仑狮醒仰天吼,扬子龙腾动地风。自古知兵非好战,而今仗剑镇枭雄。紫烟隐约方程式,青史明标科技功。”诗中描述的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A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 断 B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大国C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D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科技领域的浮夸现象第卷 (非选择 题,共 40 分)高二 历史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二、材料题:本题共 2 大题,31 题 26 分, 32 题 14 分,共 40 分。31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材料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
17、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言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顾炎武 16131682有益于将来。日知录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魏源 17941857害不肯受益也。海国图志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陈独秀 18791942 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新青年3 卷 5 号答顾克刚(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12 分)(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
18、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14分)32 (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时间 主要活动1895 年 因中日战争爆发,随母离台湾回上海。1905 年 读了严复译的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等书。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官费生,因用“胡适”的名字报考,此后就1910 年正式叫胡适。1916 年 与陈独秀等讨论文学革命问题,并作白话诗。1917 年 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摘编自胡适年谱材料二 与新文化运动诸同仁一样,胡适的动机和目的是要从他们认为是最根本的文化上制造中国不亡的原因,即为中国“再造文明”,以达到中国在世界上各方面不落9后于人。实际是要复兴中国文明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这就
19、是胡适将他所参与并认同的运动命名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深意。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材料三 他们或以革命救国,或以改良图存,或以“实业救国 ”、“教育救国”、“科学救高二 历史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国”,或以“再造文明”救国,林林总总,其共同点都在不同程度上按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改造中国。罗志田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1)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的文艺复兴”与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的异同点。(8 分)(2)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观点。(6 分)1020182019 学年上期中考20 届 高二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题号 1 2
20、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D B D D C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A D B C B A B B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B B C D A B C B B A二、材料题:本题共 2 大题,31 题 26 分,32 题 14 分,共 40 分。31.(1)顾炎武: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明末文风空疏;提倡崇实致用的学风。(4 分)魏源:西方列强入侵,清廷昧于大势,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认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4 分)陈独秀:民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
21、和徒有虚名;关注国命存亡,提倡思想启蒙。(4 分)(2)趋势: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封建制度衰落,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东渐。(6 分)原因: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顺应时代,开拓创新;文化自觉,富于批判精神;才学卓越,善于吸纳其他文明。(8 分)32.(1)同:都是利用文化为现实服务;都促进了思想解放。(2 分)异:内涵:中国的文艺复兴是指的是复兴中国文明在世界的地位,以西方内容为主;西方的文艺复兴指的是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目的:中国的文艺复兴为了是民族救亡服务;西方的是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结果:中国的文艺复兴没有最终实现中国文明的在世界领先;西方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人文主义的传播。(6 分)(2)评分标准:一等(56 分) 观点明确,多角度论述; 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表述清楚,逻辑严密。二等(34 分)观点明确,论述单一;引用史实,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逻辑较严密三等(02 分)观点不明确,偏离论述对象;未引用史实,论证不完整;表述不清楚,论证欠说服力。11示例:观点: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不同程度上按照西方资本主义模式改造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