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1183274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周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鹤壁市淇滨高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周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1、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有( )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现象十分严重 清朝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军备废弛,军纪败坏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 BC D2 历史课上,老师给学生出示了下列材料,其反映了( ) 1840年 2月 , 在 澳 门 的 葡 萄 牙 人 传 言 , 英 军 即 将 来 华 。 林 则 徐 认 为 , 那 是 谎 言 !1840年 3月 , 一

2、艘 英 舰 抵 达 广 东 海 面 。 林 则 徐 认 为 , 那 是 虚 张 声 势 !1840年 4月 , 美 国 领 事 正 式 告 诉 林 , 英 军 将 于 6月 封 锁 广 州 湾 。 林 认 为 , 那 是 谣 言 !1840年 6月 中 旬 , 四 艘 英 舰 抵 达 广 州 沿 海 。 林 认 为 , 那 是 武 装 走 私 !1840年 6月 下 旬 , 远 征 军 舰 队 出 现 在 珠 江 入 海 口 A林则徐应为战争失败负主要责任 B这是清王朝长期以来闭目塞听的表现C中国没有做好战争准备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D英军的真正目的是武力威慑清政府3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英国的

3、侨民、商人同中国人发生冲突,犯了法或成为被告,只能由英国驻中国的管事官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这说明中国丧失了(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4. )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开放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 D获得最惠国待遇5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谓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下列对材料主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说明了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因吸烟,

4、中国死亡亿万千人 6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2国而是战胜国。 ”为此, “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C扩大资本输出 D割占中国台湾7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要目的C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D民族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8有位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 。下

5、列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太平天国( )A定都天京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进行北伐 D颁布资政新篇 9. 洪秀全在原道觉世训中说:“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但 1856 年发生了天京事变。这主要是因为( )A太平天国达到了全盛 B原先的理念已不适应C太平天国巩固政权的需要 D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 10.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准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这一观点提出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后的近代时期 B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客观上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 D最早提出

6、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11. 美国报纸对甲午战争的报道:日本在朝鲜的作为将有利于整个世界,日本一旦失败,将令朝鲜重回中国野蛮的统治;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地同情日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荣与进步。这表明当时( )A日本得到美国的舆论支持 B美国政府支持日本侵略朝鲜C日本与美国在利益上是一致的 D中国在舆论上没有开展宣传12、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3A未规定开放新商埠 B割地的内容全部落实C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列强开始控制中国经济命脉13. 作为中国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

7、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4 .慈禧太后在允签辛丑条约的上谕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不掠我人民,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 ”所谓该条约“不侵我土地”的主要原因应在于( )瓜分狂潮中列强已将中国领土分割完毕 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清政府已变成列强在中国的统治工具 中外反动势力矛盾业已根除A B C D15. 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带有盲目的排外性,这是指义和团( )A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坚决 B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C没有认识到西方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D没有区别外来侵略和外来的进步文明 16、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

8、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可能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7、一组同学讨论两次鸦片战争的相似之处,以下是他们列出的四个观点。二者本质上的相似之处应该是( )A.以武力为主要手段 B.从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攻开始C.威胁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带 D.强迫中国开放市场 18.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B甲午战争时中国

9、民众民族意识尚未充分觉醒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D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419. 从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到义和团的“扶清灭洋”反映出( )A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性渐趋衰弱 B 小农经济决定农民阶级易受封建统治者蒙蔽C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上升 D 农民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具反抗性 20.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 ,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D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21历史的很多时候,

10、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 “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2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 2132 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 ”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 )A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辛亥革命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3、孙中山早期的革命同志冯自由写道:“

11、民报出世以前,世间尚无民生主义之一辞。孙总理与同志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时,仍称社会主义,但曰吾所主张救济社会经济之宗旨及方法,实较目前欧美人所言之社会主义为广大云”孙中山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24、1912 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按照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 B总理 C法院 D国民全体25、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C促进了近代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D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26 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12、兴中会 B 同盟会 C 光复会 D 华兴会271912 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A 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B 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5C 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281844 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 ,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 。这一做法是为了( )A 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 B 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C 缓解西南地区的社会矛盾 D 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29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

13、 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B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C 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 D 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30. 如图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漫画图。请问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情形出现在( )A 南京条约之后 B 北京条约之后C 马关条约之后 D 辛丑条约之后二、材料题(共 2 小题,合计 40 分)31(14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

14、,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将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1854 年 2 月 13 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材料二 日本在朝鲜首都汉城煽动叛乱,以此为战争提供借口。中国派出部队平定叛乱。于是,日本抓住协定的技术细节在仁川登陆。到达汉城后,日本人树了个傀儡“摄政”取代朝鲜国王,并要求中国人撤出朝鲜半岛。中国没有屈从这个要求,急忙从海上向朝鲜派遣部队。4 艘巡洋舰从日本海军基地佐世保出动,没有正式宣战就向中国的护航部队发起6攻击,打烂一艘巡洋舰,击毁一艘炮舰,俘获一艘炮艇并击沉一艘满载的运输

15、船。日本开创了在后来的战争中所常用的惯例进攻在前,宣战在后,1894 年 8 月 1 日双方宣战。美E.B.波特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1) 材料一中英国人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材料一中哪一句话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6 分)(2) 日本急于“为战争提供借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有利的外部环境?(8 分)32 (26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二 资政新篇全文除前言外有四部分:“用人察失类”部分,主要讲“禁朋党之弊” ,加强中央集权;“风

16、风类”部分,主要讲通过教化破除愚昧、骄奢等旧的思想习俗,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法法类”部分,集中提出了 28 条政治经济改革的立法主张,为全文重点;“刑刑类”部分,着重讲刑事立法司法。(1)材料一中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其空想性表现在哪些地方?(8 分)(2)材料二中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的施政建议有何特点?这与材料一的施政纲领在经济主张上有何区别?(6 分)(3)请问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什么?(4 分)(4)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史实。 (8 分)7鹤壁市淇滨高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第二次周考高一年级历史试卷答

17、案15 BBCCA 6-10BABDC 11-15ACCBD 16-20 DDBCD 21-25CADDD 26-30BBAAC31、 (1)态度: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3 分)原因:“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 。 (3 分)(2)为日本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2 分)列强的纵容、支持;朝鲜农民起义;清政府的腐败落后。 (6 分)32、 (1) 天朝田亩制度 。 (2 分)核心: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 分)空想性表现: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国库,建立理想社会,这违背了社会的发展规律,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4 分)(2)特点: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全面向西方学习,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3 分)区别: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消灭私有,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即前者主张消灭私有制,后者主张发展私有制。 (3 分)(3)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4分)(4)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2 分)宣传民主革命思想;(2 分)发动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2 分)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等。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