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1184234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儋州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海南省儋州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海南省儋州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海南省儋州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海南省儋州一中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海南省儋州一中 2019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试题(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 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

2、的化合物都以碳链为骨架 B核糖是构成 ATP 和 RNA 的基本成分C蛋白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D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 DNA 决定的B蛋白质中氮原子数目与肽键数目相等C在 m 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 n 条肽链中,至少含有 m + n 个氧原子D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作用发生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体等细胞器中3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检测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变性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B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D苏丹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

3、色颗粒4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2 -A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原核生物,体内均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分子B变形虫、草履虫、蛔虫都是消费者,细胞呼吸方式均为有氧呼吸C黑藻、念珠藻、颤藻都是生产者,均能进行有丝分裂,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霉菌、乳酸菌、硝化细菌用电镜观察,视野中均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5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二者均为双层膜细胞器,均含有 DNA 分子B二者均能合成部分蛋白质,控制一定的性状C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D叶绿体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可以通过

4、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6蛙的神经元内、外 Na+浓度分别是 15 mmol/L 和 120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 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 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a +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 +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 +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 +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7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 X 和 Y 表示(如图) ,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 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 值越大,则

5、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 值越小,则越易复原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 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8下列关于酶与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B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C人体细胞合成 ATP 时都需要氧气参与D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再结合三个磷酸,即构成 ATP- 3 -9下列关于“葡萄糖 丙酮酸 CO 2”的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可在植物细胞中进行,也可在动物细胞中进行B过程可产生 ATP,也可不产生 ATPC过程可产生H,也可消耗HD过程可在线粒体中进行,也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6、10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 ,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11下列有关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分布于叶绿体基质中 B叶绿素比叶黄素更易溶于层析液C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绿光和蓝紫光D叶绿体色素与 NADPH 和 O2的形成有关12.下列有关大豆叶片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通过 CO2固定将 ATP 中的化学能转变为 C3中的化学能B糖类的合成发生在叶绿体内膜上C

7、C 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 C5D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 C5含量会升高13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4 -At 1t 2,光照增强,叶绿体中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 释放增多Bt 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 ADP 和 Pi 含量升高,C 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Ct 3t 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t 2t 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 t2 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14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

8、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15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之比是 1:2,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A B C D16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5 -A密码子位于 mRNA 上,反密码子位于 tRNA 上B密码子位于 tRN

9、A 上,反密码子位于 mRNA 上C密码子位于 rRNA 上,反密码子位于 tRNA 上D密码子位于 rRNA 上,反密码子位于 mRNA 上17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其中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 2表现型比为 3:1 BF 1产生的配子比为 1:1CF 2基因型比为 1:2:1 D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为 1:118下列有关人类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女性患者的儿子和孙女也是患者B患者的细胞中,含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C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有效地预防该病的发生D因为正常基因的频率高于致病基因的,所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19下列关于基因、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描述,正

10、确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基因不全位于染色体上 BDNA 的脱氧核苷酸的数量、种类或序列改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突变C生物发生基因突变后一定会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的表现型一定相同20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时发现 T(抗锈病)对 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条件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 TT 占 20%,Tt 占 60%,tt 占 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 T 的频率分别是多少A50%和 50% B50%和 62.5% C62.5%和

11、50% D50%和 100%2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约占体液总量的 1/3B淋巴细胞只存在与淋巴中C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身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抗原B浆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而 T 细胞不能- 6 -C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D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23选择性除草剂 2,4-D 是一种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它是水稻田间的良好除草剂。为探究2,4-D 对稻田中鸭跖草防治的适宜浓度,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12、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编号 A B C D E F2,4-D 浓度(g/mL) 0 20 40 60 80 100鸭跖草植株高度(cm) 36 36.5 37 38 41 44水稻植株高度(cm) 16 16 16.5 16.6 17 17.8A该实验设置 A 组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B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 2,4-D 的浓度,无关变量是植物的高度C选择性除草剂 2,4-D 的作用原理是利用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由该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 2,4-D 对稻田中鸭跖草防治的适宜浓度24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 S 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 S 型 B达到 K 值时

13、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25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CO2的形式进行的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能量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都是双向的第 II 卷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第 2629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0、31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4 题,共 35 分26.(9 分)下图表示不同遮光处理对铁线莲光合作用的影

14、响,其中叶绿素 a/b 表示叶绿素 a 含量与叶绿素 b 含量之比。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7 -(1)叶绿体中色素分布在 上,可用 方法分离出叶绿体中的色素。(2)铁线莲进行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中 ADP 从 移向 。(3)由图分析,当遮光比例达到 10%以上时,随着遮光比例增加,叶绿素 a 与叶绿素 b含量相比, 含量增加更多。由此推测,这是对 环境的一种适应;当遮光比例达到 90%时,铁线莲光合作用固定的 C02量 (填 “大于” “小于”或“等于” )细胞呼吸产生的 C02量,此时叶绿体固定的 C02 (填“一定”或“不一定” )都来自线粒体。(4)据图可知,在生产中为了保证铁线莲的最大产

15、量,应在 条件下种植铁线莲。27 (8 分)研究者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 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引起皮肤血管 ,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 (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2)冷水刺激产生的兴奋还可以通过神经中枢作用于胰岛,引起 分泌增加,该激素促进 分解,血糖水平升高,以对抗冷水刺激。(3)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 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28.(8 分)- 8 -图 1 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 DNA 数比例的

16、变化关系;图 2、图 3 分别表示高等动物甲、高等植物乙细胞有丝分裂的部分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增殖包括 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2)图 1 中 AD 段完成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同时细胞有 。EF 段形成的原因是 。图 3 处于图 1 中的 段(填字母) 。(3)图 2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 DNA 数等于 。(4)图 3 结构 H 为 ,其作用是 。29 (10 分)某滨海区因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土壤退化并形成碱斑地。自然植被仅有碱蓬、碱蒿等少数几种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该碱斑地的全部碱蓬构成一个 。盐碱度的差异使碱蓬、碱蒿等分布在不同的地段,体现了群

17、落的 结构。(2)人们对碱斑地封育、种草期间,引入的虎尾草数量并没有呈指数增长,原因是 。虎尾草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 。(3)随着恢复改造的进行,沿岸水域出现了底栖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草等,它们之间主要的种间关系有 (答两种) 。- 9 -(4)某兴趣小组对该地区的小动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 、两种方法。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会导致统计结果 (填“偏大” “偏小”或“基本不变” ) 。(二)选考题:共 15 分。请考生从第 30、31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0. 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18、(15 分)请回答相关下面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选用新鲜蔬菜,原因是 ,为了保证既无杂菌,又能使发酵菌发挥正常作用,泡菜所用盐水应 再使用。(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定期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目的是 。同样的材料和腌制条件,不同坛中各时期测得亚硝酸盐含量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 不同。(3)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酒精浓度较高时,通常不适宜进行醋酸发酵,原因是较高浓度的酒精会 ,使产酸量下降。(4)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酶主要是 ,豆腐块要加盐腌制,加盐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原因是 。31. 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15 分)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19、)大肠杆菌质粒常作为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载体,另外, 和 也可作为载体,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在基因工程中,常用 Ca2+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 。- 10 -(2)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胰岛素的批量生产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该过程中的关键操作环节是 。(3)对于胰岛素基因的获取,途径之一是通过提取 细胞中的胰岛素mRNA,经过 过程合成,之后通过 技术大量扩增。- 11 -高三年级统测(二)试题答案生物科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5BCDAD 610ADBDA 1115DCBDD 1620A

20、BCAB 2125BBCDD二、非选择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26 (9 分,每空 1 分)(1)类囊体薄膜 纸层析 (2)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3)叶绿素 b 弱光 等于 不一定 (4)10%遮光比例27 (8 分,每空 1 分,除注明外)(1) (冷觉)感受器 神经递质 收缩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2)胰高血糖素 肝糖原 (3)非特异性(2 分)28 (8 分,每空 1 分,除注明外)(1)物质准备 (2)适度生长 着丝点分裂 FG(3)1:2:2 (4)细胞板 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2 分)29 (10 分,每空 1 分,除注明外)(1)种群 水平 (

21、 2)存在环境阻力(空间和资源有限) 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或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或生态系统的基石) (2 分) (3)捕食、竞争(2 分) (4)目测估计法 记名计算法 偏小30 (15 分,每空 2 分,除注明外)(1)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先煮沸杀灭杂菌,后冷却至室温(煮沸冷却)(2)比色法(1 分) 把握取食的最佳时间 各坛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3)抑制醋酸菌的生长和代谢 (4)蛋白酶和脂肪酶 盐使微生物失水过多而死亡31 (15 分,每空 2 分,除注明外)(1) 噬菌体的衍生物 动植物病毒 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 DNA)的能- 12 -力极弱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胰岛 B 反转录 PCR(1 分)(4)提高受体细胞的转化率(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有利于其吸收重组 DNA 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TS 101 376-3-15-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5 Line Identifica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 - Stage 2 GMR-1 03 081《GEO-移.pdf ETSI TS 101 376-3-15-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5 Line Identifica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 - Stage 2 GMR-1 03 081《GEO-移.pdf
  • ETSI TS 101 376-3-15-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5 Line Identifica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 - Stage 2 GMR-1 03 081《GEO-移_1.pdf ETSI TS 101 376-3-15-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5 Line Identification Supplementary Service - Stage 2 GMR-1 03 081《GEO-移_1.pdf
  • ETSI TS 101 376-3-16-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6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Stage 2 GMR-1 03 088《GEO-移动.pdf ETSI TS 101 376-3-16-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6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Stage 2 GMR-1 03 088《GEO-移动.pdf
  • ETSI TS 101 376-3-16-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6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Stage 2 GMR-1 03 088《GEO-移动_1.pdf ETSI TS 101 376-3-16-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6 Call Barring (CB)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Stage 2 GMR-1 03 088《GEO-移动_1.pdf
  • ETSI TS 101 376-3-17-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7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Stage 2 GMR-1 03 290《.pdf ETSI TS 101 376-3-17-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7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Stage 2 GMR-1 03 290《.pdf
  • ETSI TS 101 376-3-17-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7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Stage 2 GMR-1 03 290《_1.pdf ETSI TS 101 376-3-17-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7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Stage 2 GMR-1 03 290《_1.pdf
  • ETSI TS 101 376-3-18-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8 Terminal-to-Terminal Call (TtT) GMR-1 03 296 (V1 1 1)《GEO-移动无线接口规范 第3部.pdf ETSI TS 101 376-3-18-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8 Terminal-to-Terminal Call (TtT) GMR-1 03 296 (V1 1 1)《GEO-移动无线接口规范 第3部.pdf
  • ETSI TS 101 376-3-18-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8 Terminal-to-Terminal Call (TtT) GMR-1 03 296 (V1 1 1)《GEO-移动无线接口规范 第3部_1.pdf ETSI TS 101 376-3-18-2001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8 Terminal-to-Terminal Call (TtT) GMR-1 03 296 (V1 1 1)《GEO-移动无线接口规范 第3部_1.pdf
  • ETSI TS 101 376-3-19-2005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Release 2)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9 Optimal Routing technical rea.pdf ETSI TS 101 376-3-19-2005 GEO-Mobile Radio Interface Specifications (Release 2)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Part 3 Network specifications Sub-part 19 Optimal Routing technical rea.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