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南省怀化三中 2017-2018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材料题。考查范围为必修三15 单元。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涂、填写在答题纸(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周公制礼”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渊源,唐宋以前,儒家推崇的圣人向来是“周孔” ,唐宋开始, “周孔”逐渐被“孔孟”所取代,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中国社会平民化程度加深B “仁政”和“民本”思想更符合时代需求C理学家对孟子思想的
2、推崇D周公思想存在的经济基础崩溃2春秋战国时期的义利观有: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墨家主张义利并重,道家主张义利双弃,法家主张一断以法。这些不同“义利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百家争鸣”局面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B不同流派希望在社会剧变中实现利益诉求C平民教育的发展推动传统文化重焕光彩D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结束国家分裂掌握政权3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名言,如管子明法解 “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 ”现代社会的“法治”是指法律至上,法律对政府权力及对人民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府与人民要共同尊重和遵守法律。下列各项中对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是“人治” ,
3、后者是“民治” B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前者是“民治” ,后者是“法治”4宋朝时期,欧阳修亲自编撰族谱,范仲淹设置扶助族人的义庄,司马光著有规范家庭礼仪的司马氏书仪 ,朱熹编写朱子家礼刊行。这些知识分子是在践行- 2 -A “存天理、灭人欲”B “格物致知”C “齐家”理念 D周礼宗法制5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 。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B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C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6明末清初的唐甄大
4、胆批判专制君主和官员,视其为盗贼。同时他又大谈为君之道,力倡抑尊、节俭、用贤、纳谏、重民、明赏罚等。这反映了唐甄A跳出了传统儒家的窠臼 B缺乏反专制的建构蓝图C “君主立宪”思想的萌芽 D “经世致用”思想的进步7柏拉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柏拉图的这段话A解释了“人是万物的尺度”B重申了“美德”的重要意义C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D否定了苏格拉底的认识论8孟德斯鸠说:“如果一国的法律认为应该容忍好几种宗教的话,那么法律也就必须要求这些宗教互相容忍。一切受到压制的宗教,自己必将成为压制异教的宗教。因为当一种宗教侥幸而脱离了压迫的时候,它
5、就要立即攻击曾经压迫它的其他宗教。 ”这段话A论述宗教自由在法律上的必要性 B探讨宗教信仰和法律的相互依存关系C论证宗教迫害存在的必然性 D主张法律要为宗教服务9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只是服从的问题。 ”这一主张A反映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体现了社会契约的思想C符合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D阐发了人民主权的思想10建筑是社会文化的折射。在中世纪,由于人们关心死者的灵魂能否得救,因此修建陵墓时大多注重表现死者生前的功德和对上帝的虔诚。到 15 世纪时,陵墓的修建则突出了世俗因素,更多地表现死者生前的生活和
6、业绩。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A科学技术的进步 B建筑风格的改变 C思想解放的影响 D宗教束缚的消失11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 3 -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12有学者说:“启蒙运动是欧洲的一个历史事件,但是什么是启蒙?这个问题,却独一无二地是一个地地
7、道道的德国问题。 ”这表明A在德国哲学家眼里启蒙不可做简单化理解B人们应该把启蒙运动看作是一个法国现象C启蒙运动是整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D德国启蒙运动与英法相比呈现出相同气质13有科学史家在评价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时说:“而今人们却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一评价揭示了牛顿时代的“科学革命”A构筑了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框架 B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C引领人们对自然进行理性的认识 D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14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翻译进化论的著作天演论 突出“优胜
8、劣汰” “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A “中学西源,为我所用”B “与时俱进,发展创新”C “取明深义,取便发挥”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5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你认为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1619 世纪初,英国兴起抵制教会的“
9、新大学运动” ,出现了以自由、民主精神办学的伦敦大学等一大批高等院校。进入 20 世纪,甚至教会大学也大量增加了面向现实的世俗课程。- 4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 B近代科技和工业化的扩展C教育世俗化的不断发展 D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17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 ”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B电磁感应理论发电机第二次工业革命C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18据叶德辉书林清话 ,五代
10、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19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 ”材料认为四大发明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C在西欧
11、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 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20阅读下表的科技成就,其本质上反映了朝代 东汉 北魏 元朝 明朝作者 贾思勰 郭守敬 李时珍著作 九章算术 齐民要术 授时历 本草纲目A.中国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B古代科技著作一脉相承C古代科技与农业生产无关 D农耕经济是古代科技发展的保障21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一种所谓“台阁(内阁与翰林院)体”诗:思想情感- 5 -“雅正平和” , 心态陶然悠然,以“施政教,适性情”为目的,应制、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多。这反映了A拯救封建专制陷入危机的情感 B诗人缺乏关怀生活与艺术创造的热情C对程朱理学和道学家们的抨击 D复古与追求古代优秀山水诗
12、歌的前奏22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一再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明代王世贞说:“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 。准确地说,他的画作应属于A人物画 B山水画 C风俗画 D文人画23 “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经世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 ,较之先前的“古时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的“外来药”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A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B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C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24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
13、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 “温药治疗” “猛药重治” “开颅洗脑” 。其中“开颅洗脑”的意义是A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B是移风易俗的社会革新运动C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25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 ,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 ,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B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第卷 (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6 题 12 分;27 题 20 分;28 题 18 分。共 50 分。26.先秦时期和宋代是儒学形
14、成、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面材料:(12 分)材料一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二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 。荀子主张- 6 -“性恶论” ,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材料二 朱熹强调, “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
15、是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材料三 先秦时期到宋代儒家学说中有不少名言警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民为邦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博施济众”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统谊也” “养浩然之气” “舍生取义” “和为贵” 。请回答:(1)材料一中有几处说法不符合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错在哪里。 (3 分)(2)材料二中朱熹是怎样发展孔子的仁学的?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3 分)(3)根据材料三,从政治方面、道德修养方面加以说明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
16、会中的价值。 (4 分)(4)从先秦时期到宋代儒学不断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 分)- 7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材料一 书院是中国古代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其萌芽于唐末五代,在宋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当时书院多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等。清代雍正帝颁布上谕,明令所设书院皆由封疆大臣控制,并由政府拨给经费,书院应重视“读书应举” 。清末,书院为近代学堂所取代。南宋以后历代书院共同依据的总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规定,书院学生要接受的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
17、有信”五个方面的伦理关系的教育。书院的主要课程有儒家学说、历史、诗词和诸子百家等,其中“四书五经”和理学大师的讲义、语录、注疏等是书院的重要读物。摘编自陈元晖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材料二 中世纪后期,大学在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的文化中心城市兴起。它们多由当时已有的城市学校和天主教学校发展而来。如 1150 年正式成立的被誉为“欧洲母大学”的巴黎大学,便由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演变而来。这一时期的著名大学还有英国的牛津大学(1168 年)、剑桥大学(1209 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大学(1224 年);法国的蒙特利尔大学(1181 年)等。当时大学一般开设文学、神学、法学和医学四大学科,文学最初是其他学科
18、的基础,后来才独立成科, “七艺”是其主要课程。 “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希腊,一般包括文法、修辞、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以及音乐,后来又增加了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课程。摘编自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史教育卷(1) 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中国古代书院课程与中世纪后期西欧大学课程的特点。(6 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古代书院和中世纪后期西欧大学课程特点形成的社会背景。(14 分)- 8 -28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以不同形式向西方学习以挽救民族危亡。阅读下面材料:(18 分)材料一 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非谓本国而外,凡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也。诚知乎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
19、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内之良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呜呼!八荒以外,存而不论,乌知宇宙之大哉? 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 夫今日当大地忽通,万国竞长之时各国治法、文学、技艺、制造、财富、武备之盛,迥非匈奴、突厥愚犷之风。皇上与诸臣,审时度势,图谋自强,亦固知法之不能不变矣。徒以根本未变,大制未新。少袭皮毛,未易骨髓。狂中国之体制,而不能保中国之民,与稍变其制,而能保其民,孰为轻重?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1898 年 1 月)材料三 某政治派别主张:“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魏
20、源针对“不能再称西方文明之国为蛮夷” ,而提出了什么重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主张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6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对西方社会的认识。材料一中的“稍变其制”指的是什么?- 9 -(3 分)(3)材料三“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为此,该派掀起的那场政治运动对中国发展有何积极影响?(5 分)(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4 分)- 10 -2017 年下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时量: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21、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B A C C B A A D C A A C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C B B B C A D B D A D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6 题 12 分;27 题 20 分;28 题 18 分。共 50 分。26.【答案】.(1)两处。 (1 分)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不是“战国”应为“春秋” (1 分) ;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论方面观点“不一致” (1 分)(2)发展: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本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2 分)理
22、解:使国君接受和实践儒家思想。 (1 分)(3)政治方面: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完善政治建设。 (2 分)道德修养方面: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2 分)(4)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 ;儒学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1 点 1 分,任两点,其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 分)27 【参考答案】(1)特点:中国古代书院课程内容以儒学为主;偏重道德伦理;后期成为科举附庸。中世纪后期大学课程多样,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神
23、学等内容;注重实用性;关注人的发展。 (每个要点 1 分,共 6 分)(2)背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君主专制不断发展强化;科举制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每个要点 2 分,共 8 分。 )欧洲: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宗教和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影响大;中世纪末期人文主义得到发展。 (每个要点 2 分,共 6 分)- 11 -28 【参考答案】 (1)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2 分)作用: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 (4 分)(2)认识:康有为认为西方社会的生产技术先进,财政富裕,武备强盛;(1 分)西方的制度也优于中国等。 (1 分) “稍变其制”是指封建专制制度逐渐变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1 分)(3) “两位先生”:民主、科学。 (2 分)影响: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空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1 点 1分,3 分)(4)特点:救亡图存是学习西方的主题,体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经历了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过程。 (一点 1 分,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