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186921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甘肃省静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8 年静宁一中高一期中试题语 文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3.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题号下面。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 I 卷 阅读题一、 现代文阅读(18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陶诗的自然美陶诗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 五柳先生传说:“尝著文章自娱,颇示

2、己志,忘怀得失。 ”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正如宋人黄彻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陶渊明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朱熹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完全打成一片,他似乎无意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风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 ,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陶诗纯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如“种豆南山下”, “今日天气佳”, “秋菊有佳色”

3、 ,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正如苏轼所说, “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陶诗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那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漉我新熟酒,2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不过是极平常的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束照明用的荆薪,在陶渊明笔下,便有了盎然的生趣。农村生活的简朴,邻人的亲切,以及乡间风俗的淳厚,全都呈现在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陶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和雕凿的,只是不露

4、痕迹,自然得很。 例如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光的流逝,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都锤炼得十分精粹。 “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 “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掷字、待字、催字下得何等有力!“去去转欲速” ,是说越到老年时间过得越快;“前途渐就窄” ,是说越到老年人生的道路越窄。这些都是体验深、容量大、言简意赅的诗句。如果没有高度的驾驭语言的技巧,怎么能将诗写到这样纯熟自然的地步!陶诗富有哲理,但不是抽象枯燥的哲学说教。他的诗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些朴素自然的诗句,都像格言一样,言浅意深,发人深思。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

5、话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 ,是很中肯的评论。在中国古代的诗人里,陶渊明应该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思想和为人确有令人不能不钦佩的地方。他的自然、朴素和淳真所带来的艺术魅力,绝非那些“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 (语出文心雕龙 )的时髦作品所能比拟的。摘编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陶渊明写诗主要是为自娱、示志,这种创作态度受到后人黄彻、朱熹的肯定。B.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全都平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却令人感到赏心悦目。C.陶渊明即使描写寻常景物,也带有盎然生趣,这与其诗和生活完全相融有关。D.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作品讲求对偶辞

6、采,他独树一帜的风格受到时人的推崇。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文章旨在阐述陶诗的自然美,并从取材、语言、说理三方面进行论述。B.文章举杂诗十二首的例子,是为说明陶渊明也意图追求诗句的精巧。C.由潘德舆的话可知,陶渊明能从万物之中体悟哲理,并能把它写成诗句。D.文章按“总分总”展开,先总说风格,再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升华。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陶渊明爱自然,求自然,所以他把凡常事物拿来作诗,寻常景象借来析理,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3B.我们在陶诗中很难看到雕琢的痕迹,既因为陶渊明写诗力图朴素,也因为其技巧圆融,作品浑然天成。C.元好

7、问评价陶渊明“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可以看做陶诗自然、朴素、淳真风格的一个注脚。D.陶诗统一了朴素与豪华、平淡与瑰奇这些对立的审美范畴,达到了自然化的境界,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12 分)幸会,妈妈张春我妈年轻的时候是一名会计,在食品站工作。她的本职业务顶呱呱,现在已经 60 多岁,对数字依然非常敏感,心算精确到个位数。我们小时候爱吃手指,把手指甲都啃坏了。她就给我和哥哥在胸前吊了一粒甘草片。因为甘草片比手指头好吃,我们就不吃手指头了。我 4 岁的时候,看到其他小孩子在高楼外的屋檐上追跑嬉闹,也想跟上去。妈妈没有打我骂我,而是去买了

8、一个大西瓜,带我们站到那个楼顶上,瞅着下面没人,把西瓜扔了下去,然后说:“你们看,摔下去就是这个样子!”还有一次,在家里看电视剧哪吒闹海,看到哪吒自杀的时候,我一边伤心地大哭,一边去上学。走出好远,后边远远传来妈妈的声音,她边喊边跑:“哪吒没有死被他师父救活了不要哭了!”她起码追了 200 米。我不到 8 岁的时候,妈妈就和我说,不要让男人和你太亲密,更不要让男人碰你。洗澡上厕所,就算是爸爸、哥哥也不能看。我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收到情书,非常忧心,试探地拿给妈妈看。妈妈仔细地看完,然后笑眯眯地叠起来还给我, 说:“青春真好,还有人给你写这样的信。”我后来听说很多女孩子不再对妈妈说心事,就是从第一封

9、类似的书信开始的,而我却松了一口气,好像今后没有什么事不能和妈妈说的了。但我们之间也不都是美好时光。青春叛逆期,我也跟她吵过,说:“等我长大了,还了你们的钱,我就再也不欠你们的了!”妈妈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我们大人有时也心情不好,你看看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总是逗阿玛高兴,你就不能也哄哄我吗?”4小时候上学,爸妈很少接送我,下雨也一样。家里的伞都是长柄的大黑伞,我个子矮,不喜欢带大黑伞,所以经常淋雨。过了十几年,我随便抱怨了一下这件事,妈妈后来几次跟我说:“那时候我怎么就那么蠢,不知道给你买一把小伞呢?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你要原谅我们啊。”又一次回家,她给我买了一把最轻便的小花伞。那时我

10、已经 30 岁了。后来爸爸病倒了,她去陪护,不眠不休的 40 天,她竟然还胖了些。她说虽然没有怎么睡觉,但爸爸吃剩的东西,她都搅一搅全部吃掉了。情绪上受不了的时候,自己跑到厕所里哭一场。爸爸还是走了。她规定自己每天只准痛哭 一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要振作起来。她说:“要疯掉还不容易?可我疯了,我那两个孩子怎么办?”命运是猜不透的。爸爸去世仅一年,我刚上大学,却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等她走进我的宿舍,我已经躺在床上不能动了。是她背着我,一家一家的医院去看。当时在北京看病太难了,每次排队要排四五个小时。我想,妈妈的心该被烧焦了吧?稍有闲暇,她就摸着我因为打了好多针而布满淤青的手,说:“不知道有没有哪个神

11、仙,把你的病摘下来放在我的身上?”在北京治疗了三个月,医生都说住院没有意义了。但妈妈心不死,她照样背着我,到处寻访偏方和疗法。稍有希望,就专程撵了去。最后,她竟然自己研究医书,自己开药试针。她甚至琢磨出一套按摩手法,能准确地摸索出我任何地方的疼痛,最后对症下药。半年后,我站起来了,居然回到北京继续上学。又是几年过去了,我们家一切都好起来了。今年 3 月,妈妈到厦门来看我,我们去海边散步。妈妈笑着说,她以前不是很会走路,现在腿脚不如以前了,反而领悟到一些道理,变得很会走路了。她说:“要把手甩开,专心致志,不要突然变快,也不要突然变慢。要这样,一脚一脚地走,走多远,也不会累着。”我看到她平静地望着

12、远方,脚步均匀地走着,全身显出协调而动人的姿态。我突然涌出一股热泪,一句一直想对她说却老是不知怎么说的话喷薄而出:“幸会,妈妈!”(原载青年文摘,有删节)4.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 分)A.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作者回忆了发生在母女之间的一些往事,展示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教育和影响女儿健康成长路上的感人故事。B.这一对母女历尽生活的各种不幸,母女间也曾产生过各种矛盾,有时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可作者却写得曲折动人、生动有趣、富有文学性。5C.结尾处“我” 用了“幸会”一词,其本义是表示跟对方见面很荣幸的意思,用在这里则表达了女儿在感激之后的愉悦和幽默。D.全文线索不够

13、明晰,一会儿写在家发生的几件琐事,一会儿写出门上学得病的大事,似乎是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显得有点凌乱,不够紧凑。E.写真人实事的文章一是材料要丰厚,件件经过精心选择;二是组织要讲究,使全文中心明确,浑然一体。本文达到了这一要求。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叙述了这位妈妈对女儿的深厚感情?请简要概括。(4 分)6.文中“妈妈”教育女儿的方式是高超的,那么究竟高超在什么地方呢?请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5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29 分)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

14、。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营。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心矣。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项羽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以将军从高祖攻反韩王信于代。自霍人以往至云中,与绛侯共定之,益食千五百户。因击陈貕与曼丘臣军,战襄国,破柏人,降定清河、常山凡二十七县,残东垣,迁左丞相。哙以吕后女

15、弟吕媭为妇,故其比诸将最亲。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其后卢绾反,高帝使哙以相国击燕。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晏驾 ,则哙欲以兵尽诛戚氏、赵王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6(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有删改)【注】 晏驾:古代

16、帝王死的讳称。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B.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C.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D.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

17、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8.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文中对刘邦有多种称呼,“高祖”“沛公”“汉王”“高帝”。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沛公”是因起兵于沛,群众拥立。“汉王”源于曾被封为汉中之王。B. “禁中”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禁宫,所以才有“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的情形。C. 在我国古代,“迁”可以指调动官职,如“累迁”指的是多次调动,也可以指升官,如“升迁”,而“左迁”指的是降职、贬官。文中提到樊哙迁左丞相,指的是降官。D.

18、 樊哙死后,被追封为“武侯”。侯,是爵位的一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樊哙和高祖刘邦是同乡,一开始依靠屠狗谋生,后来做了沛公的侍从,跟从沛公去赴项羽设下的鸿门宴,他手持铁盾守在营外,以备不测。B. 樊哙为了保护刘邦,勇闯鸿门宴,面对项羽的威胁,他不仅用喝酒吃肉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勇猛,还义正辞严地批评项羽不该听信小人的挑拨离间。C. 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樊哙凭借战功,地位不断提高,后来又娶了吕后的妹妹,因此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7D. 樊

19、哙晚年,被人奏言和吕氏关系亲近,受到高祖猜忌,高祖下令让陈平在军中斩杀樊哙。陈平因为畏惧吕后,而把樊哙捉拿到长安,由于高祖去世,樊哙幸免于难。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 分)(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4 分)(2)是日微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4 分)(3)孰与君少长?(2 分)(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 分)(5)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2 分)(6)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2 分)(7)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2 分)(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

20、题共 2 小题,7 分)代赠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首句“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B.“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心上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C.“月如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有情人的不得相会。D.芭蕉的绿叶展不开丁香的花蕾,指丁香花尚未绽放,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1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分析。 (4分

21、)(三)名篇名句默写填空(10 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 卫风氓中,以桑叶的润泽,比喻女子容颜美丽的句子是8_,_。(2) 卫风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_,_。(3) 卫风氓中,写女子婚后日夜辛苦劳作的诗句是_,_。(4) 卫风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余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诗句是_,_。(5)东晋谢玄评价采薇中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是_,_。_,_。(6) 离骚中,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至死不悔的句子是_,_。(7) 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_,_。(8) 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句子是_,

22、_。(9) 离骚中表明自己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6 分)14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有一处错误的一组是( ) (2 分)A.菲薄(fi) 非我愆期 (qin) 鲰()生 长歌当哭(dng)B.樊哙(kui) 忍尤攘垢(gu) 瞋(chn)目 殒身不恤(yn)C.彘(zh)肩 未雨绸寥(mu) 刀俎(z) 切而啖(tn)之D.杯杓(sho) 溘然长逝(k) 犒(go)劳 趋之若骛(w)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凶残下劣的段祺瑞政府血腥镇压爱国者,草菅人命,殒身不恤。B他这个平日里信誓旦旦的人,前天刚发誓不再上网了,可趁父

23、母不注意,又溜去网吧了。C无论你是喜欢中餐还是西餐,喜欢独自下厨还是更喜欢和别人合作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都可以从美味中寻找乐趣,体味其中不同的滋味。D日本近年来一直吵嚷着中国的军费“不透明” ,日本的军费倒是透明了,可是如此大规模地购买进攻性武器,如此项庄舞剑,又是意欲何为?916.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既替余以蕙纕兮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不吾知其亦已兮 高余冠之岌岌兮 欲呼张良与俱去 客何为者? 17.下列各句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亲戚一词 先秦时可指至亲,如父母、妻、嫂及叔伯兄弟、子侄等。后泛指内

24、外亲属。 中国古代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外,戚言族内。B.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 ,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C.“妇女无所幸”中“幸”是指封建君主对妇妾的宠爱,与“故幸来告良”中的“幸”用法相同。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中“再拜”为拜两次,是古代隆重的礼节。婚姻在古时是指两个称呼,即婚是对亲家之间男方的父亲,姻是女方的父亲,今义指结为夫妻的关系。18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2 分)距关,毋内诸侯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范增数

25、目项王 秋毫不敢有所近 将子无怒 偭规矩而改错 拔剑切而啖之 竞周容以为度 19古今异义的筛选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怨灵修之浩荡兮 劳苦而功高如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二三其德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道芷阳间行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宁溘死以流亡兮 2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10沛公军霸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 固前圣之所厚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 步余马于兰皋兮 2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 ) (2 分)A 屈原(公元前 340 年公元前 278 年)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 九

26、章 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B. 鲁迅 1918 年 5 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1926 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 、 坟 、 热风 、 彷徨 、 野草 、朝花夕拾 、 华盖集 、 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都是先生的名言。C.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30

27、5 篇,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并沿用至今。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 ,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D.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 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秋毫无犯” 、 “劳苦功高”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游刃有余”等成语,均出自本文。2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6 分)春秋战国时期的侠士具有很强的政治依附性,他们在人身或活动上,直接或间接、或强或弱地服务并依附于诸侯权贵,结果成为诸侯权贵政治斗争的工具。但同时侠士以依附政治人物为工具性手段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其政治依附性因其所拥有的侠

28、义精神而独具特点。有些侠士,( )。春秋时专诸因伍子胥引荐被公子光赏识重用,后来舍身刺杀王僚只是为报公子光的_,而客观上却帮助公子光夺取了王位。更多的侠士因其臣属或门客的身份,而导致行为直接以政治为导向。战国时唐雎面对骄横狂妄的秦王,_,以“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来威胁秦王,也是基于自身使者的身份,希望不辱使命。侠士的政治依附性还表现在侠士往往会成为政治人物的牺牲品。在他们的无畏的行为11中常隐藏着_,即便是一生追随,_,备受诸侯权贵的青睐,其结局也是其政治依附性的一种悲剧性体现。战国时聂政、荆轲等人皆在刺杀活动中殒命,成就了侠士英雄的悲剧形象。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

29、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 他们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B. 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依附于诸侯权贵C. 他们在人身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活动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D. 他们在活动上直接或间接地依附于诸侯权贵,在人身上或强或弱地服务于诸侯权贵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 其行为主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客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B. 其行为客观上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主观上却不以政治为出发点C. 其行为主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客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

30、贵的政治活动D. 其行为客观上不以政治为出发点,主观上却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 知遇之恩 令人发指 不虞之誉 丰功伟绩B. 知遇之恩 怒发冲冠 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C. 再造之恩 令人发指 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D. 再造之恩 怒发冲冠 不虞之誉 丰功伟绩2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 安徽寿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县,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B. 西成高铁开通后,成都到西岳华山的时间已缩短到 4 个多小时,喜爱旅游的成都市民现在到华山旅游,一

31、个周末的时间便可华山“论剑”归来。C. 有些流行经典也不一定不无价值,不过从文化积累与精神建构的建构的角度考虑,中学生还是应该用主要精力多读一些经典作品为宜。D.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公司终于扭亏为盈,而且业绩有了近 3.6%左右的增长,这都得益于公司新领导的大胆决策和上下的齐心努力。122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2 分)A. 我家昨晚在本小区丢失小花狗一只, 如有收留或发现线索者, 请马上送还主人。B. 火车晚点了,不敢劳动大驾到车站迎接,各位只须在家恭候即可,我们马上就到。C父亲季尧是著名学者,儿子季舜也新晋教授,朋友真诚赞美季氏父子说:“季氏伯仲,一门双杰,虎父无犬子!”D

32、. 重阳佳节将至,我代表家父、家母真诚邀请伯父、伯母在适当的时间到寒舍做客。四、写作(60 分)25.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清张潮在幽梦影中言“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 ”,哪一种才是真正牵动你内心深处的声音呢?是校园的课钟,还是窗外的风雨?是岁月的爆竹,还是梦中的短笛?或者,那是要求:写一篇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兼用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字数不少于 800 字;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作和抄袭。2018 年静宁一中高一期中试题语 文 答 案 13(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33、6 分)1.C(A 项,朱熹阐述的是陶诗的风格特点;B“全都明白如话”指称的是所举例证而非其所有的诗;D 项, “受到时人推崇”于文无据。 )2.B(B 项,是为证明陶渊明技巧高超,不露痕迹,诗歌纯熟自然。 )3.A(A 项,力图一振当时靡丽的文风与陶渊明“不存祈誉之心” “无心于非誉”的心境不符)(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4.A E5、生活上,对女儿无微不至的细心关怀;心理上,设身处地,润物无声的教化;女儿生病时,奋不顾身地照顾。6.(1)民主、平等。妈妈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女儿遇到的问题,如让收到情书的女儿轻松自然:用主动认错的方式让叛逆期的女儿学会体谅他人。(2)言传和身教并重。女儿不到 8

34、岁时,就告诉她不要让男人和她太亲密。女儿 30 岁了,她不但主动认错,还给女人买了一把最轻便的小花伞。爸爸病逝,她会顶自己每天只准痛哭一个小时,这些事例,既有言传,更是身教,给了女儿一生的启迪和积极的引领。(3)方法灵活,易于让人接受。对小孩子喜欢咬手指头和想在高处嬉闹的处理方法,和借“走路”来告诉成人女儿做人的道理的方法,都抓住了年龄特点和心理 特征,灵活实用。(4)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答对两点给 4 分,三点给 5 分)(一)文言文阅读7. 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

35、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 ,这句话的含义是“起初陛下与我们在丰沛起兵,安定天下,是多么的壮烈呀!如今天下已定,又是多么的衰颓呀!况且陛下病重,大臣都很担心,您不见我们(与我们)谋划国事,难道要独自一人和一个宦官一起过到最后吗?况且陛下看不见赵高的事情吗” 。根据理解原句“起丰沛” ,意为“从丰沛起兵” ,这里不应断开,排除 A、C 两项。 “乎”为句末语气词,意为“吗” ,后面应断开,排除 B 项,故选 D 项。8. C【详解】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

36、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14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选项 C,文中的“迁左丞相” ,指的是升官。故选 C。9. B【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意理解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选项B, “面对项羽的威胁

37、”有误。根据原文: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项羽并没有威胁樊哙的意思,而是正常的宴会的礼让和敬酒。故答案选 B。 10. (1)沛公带着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来见项羽,告诉项羽没有封锁函谷关的事情。(2)这一天如果不是樊哙闯入营帐责备项羽,沛公的事情就危险了。(二)、古代诗歌阅读11.D(“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错, “芭蕉不展丁香结” , “丁香结”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此处用以象征固结不解之愁绪。 )12借景抒情。诗借所见到的缺月、芭蕉、丁香等景物,抒发发主人公失望、愁苦的情感。 (2 分)比喻(或象征或拟人) 。以芭蕉喻情人

38、,以丁香喻女子自己,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限。这既是女子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又是借物写人,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4 分)14.B 15.D 16.B 17.B 18.A 19.B 20.B 21.D 22. A【17 题详解】文中划线句子语病:第一处语序不当:应是先人身上依附,再活动上服务。第二处修饰不当“直接或间接” “或强或弱” 。通过辨析,故答案选 A。23. C【18 题详解】按逻辑顺序应先“主观上”再“客观上” ;“以政治为出发点”属于“主观”范畴, “服务于诸侯权贵的政治活动”属于“客观”范畴;注意与下文专诸刺杀王僚的事例相照应。故本题答案

39、选 C。24. B【19 题详解】知遇之恩:得到赏识或重用的恩德。再造之恩:像救了自己性命那样大的恩德。第一处文中语境是“公子光赏识重用” ,所以用“知遇之恩”较为符合语境;怒发冲冠:因怒而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令人发指:叫人头发都竖了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第二处是人物因君王昏庸而愤怒,所以此处用“怒发冲冠”较为合适;不测风云: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不虞之誉:预料不到的赞15扬。第三处是侠士人物命运的陈述,所以此处应该用“不测风云” ;劳苦功高:做事勤苦,功劳很大。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第四处是指人物一生的贡献过程的描述,所以用“劳苦功高”更为贴切。故本题答

40、案选 B。25B (A 项成分残缺, “按照”后面缺少中心词,应加“目标” 。 C 项 A.否定不当,去掉后一个“不” ;句式杂糅,删掉“为宜” 。 D 项,语义重复, “近” “左右”取其一即可。 )26. D (A 项“马上送还”有强迫命令的口吻 B 项“恭候”不当 C 项“伯仲”指兄弟,语义理解错误。 )参考译文:樊哙,是沛县的人。以杀狗为职业,高祖做沛公时,让樊哙做他的舍人。项羽在戏下,想要攻打沛公。沛公带着一百多人马通过项伯来见项羽,告诉项羽没有封锁函谷关的事情。喝酒到中间的时候,亚父谋划想要杀掉沛公。樊哙守在营帐外,听说情况危急,就持着铁盾进入营帐。项羽说:“壮士。 ”赏赐给樊哙一

41、大杯酒和猪腿。樊哙饮酒之后,拔剑切肉吃,全吃完了。项羽说:“能再喝酒吗?”樊哙说:“我死尚且不推辞,难道只怕一杯酒吗!沛公先入关稳定咸阳,在霸上暴露军队,就是为了等待大王。大王今天到了,却听信小人的谗言,和沛公之间有了嫌隙,臣担心天下民心涣散,不再信任大王。 ”项羽于是就作罢,不再有诛杀刘邦的想法。这一天如果不是樊哙闯入营帐责备项羽,沛公的事情就危险了。项羽死了以后,汉王做了皇帝,因为樊哙坚守战有功,增加封邑八百户。楚王韩信反叛,樊哙跟从高祖到了陈地,攻打韩信,安定了楚地。又赐爵列侯,和诸侯剖符(或叫“剖竹” 。封建时代的帝王在建国之后,就会封赏有功的诸侯将士,任命将、郡守,将符节剖分为二,文

42、臣武将各执其一,作为信守的约证,叫作“剖符”),世世代代不断绝,又增加封邑舞阳。以将军的身份跟从高祖到代地攻打韩信。从霍人以往到云中,与绛侯共同安定了这些地方,增加封邑一千五百户。趁机攻击陈豯与曼丘臣军,在襄国作战,攻破柏人,稳定清河、常山总共二十七个县,摧毁了东垣,升为左丞相。樊哙娶吕后的妹妹吕媭为妻子,所以和其他的将领相比他和皇帝的关系最亲近。起初黥布反叛的时候,高祖曾经病得很严重,讨厌见人,躺在宫中,给守门的太监下诏不能让群臣进宫。群臣绛、灌等都不敢进入。十多天后,樊哙就打开宫门径直闯入,大臣跟随他一起进入。皇上独自枕着一个宦官躺着。樊哙流着泪说:“起初陛下与我们在丰沛起兵,安定天下,是多么的壮烈呀!如今天下已定,又是多么的衰颓呀!况且陛下病重,大臣都很担心,您不见我们(与我们)谋划国事,难道要独自一人和一个宦官一起过到最后吗?16况且陛下看不见赵高的事情吗?”高帝笑着坐了起来。后来卢绾反叛,高帝让樊哙以相国的身份攻击燕国。这时高帝病得很重,有人说樊哙和吕氏勾结,假如皇上一旦驾崩,那么樊哙就会率领军队全部杀尽戚夫人和赵王这些人。高帝听说了以后非常生气,于是就让陈平载着绛侯前去代替樊哙,到军中斩杀了樊哙。陈平畏惧吕后,抓捕樊哙到了长安。到了以后高祖却已经驾崩,吕后释放了樊哙,让樊哙恢复了官爵与封邑。孝惠六年,樊哙去世,谥号是武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TM D2143-201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yclic Pressure Strength of Reinforced Thermosetting Plastic Pipe《增强热固塑料管耐周期性压力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2143-201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Cyclic Pressure Strength of Reinforced Thermosetting Plastic Pipe《增强热固塑料管耐周期性压力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2144-2007 Standard Practices for Examination of Electrical Insulating Oils by Infrared Absorption《用红外线吸收法对电气绝缘油检验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D2144-2007 Standard Practices for Examination of Electrical Insulating Oils by Infrared Absorption《用红外线吸收法对电气绝缘油检验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D2144-2007(2013) Standard Practices for Examination of Electrical Insulating Oils by Infrared Absorption《用红外线吸收法对电气绝缘油检验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D2144-2007(2013) Standard Practices for Examination of Electrical Insulating Oils by Infrared Absorption《用红外线吸收法对电气绝缘油检验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D2148-2002(2008)e1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Bondable Silicone Rubber Tapes Used for Electrical Insulation《电绝缘用可粘结硅橡胶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2148-2002(2008)e1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Bondable Silicone Rubber Tapes Used for Electrical Insulation《电绝缘用可粘结硅橡胶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2148-2002e1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Bondable Silicone Rubber Tapes Used for Electrical Insulation《电绝缘用可粘结硅橡胶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2148-2002e1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Bondable Silicone Rubber Tapes Used for Electrical Insulation《电绝缘用可粘结硅橡胶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2148-2013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Bondable Silicone Rubber Tapes Used for Electrical Insulation《电绝缘用可粘结硅橡胶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D2148-2013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Bondable Silicone Rubber Tapes Used for Electrical Insulation《电绝缘用可粘结硅橡胶带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D2149-201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ermittivity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Dissipation Factor Of Solid Ceramic Dielectrics At Frequencies To 10 MHz And Temperatures To 500&176.pdf ASTM D2149-201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ermittivity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Dissipation Factor Of Solid Ceramic Dielectrics At Frequencies To 10 MHz And Temperatures To 500&176.pdf
  • ASTM D2152-1995(20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dequacy of Fusion of Extrud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Pipe and Molded Fittings by Acetone Immersion《用丙酮浸渍法测定挤压制聚氯乙烯管(PVC)和模制配件溶合度.pdf ASTM D2152-1995(20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dequacy of Fusion of Extrud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Pipe and Molded Fittings by Acetone Immersion《用丙酮浸渍法测定挤压制聚氯乙烯管(PVC)和模制配件溶合度.pdf
  • ASTM D2152-1995(2010)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dequacy of Fusion of Extrud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Pipe and Molded Fittings by Acetone Immersion《用丙酮浸渍法测定挤压制聚氯乙烯管(PVC)和模制配件溶合度.pdf ASTM D2152-1995(2010)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Adequacy of Fusion of Extrud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Pipe and Molded Fittings by Acetone Immersion《用丙酮浸渍法测定挤压制聚氯乙烯管(PVC)和模制配件溶合度.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