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1188844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渤海高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三历史学科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题满分: 100 分 考查范围:必修 II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第卷 选择题(共 48 分)1.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 铁农具 B 牛耕 C 曲辕犁 D 筒车2.右图所反映的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在春秋时期瓦解的根本原因( )A大量“公田”被抛荒, “私田”增加 B铁犁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争夺土地3.史书中关于“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直接反映了景德镇制瓷业中( )。A规模大,分工极细 B与传统官办手工工

2、场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C形成了雇用和被雇用的劳资关系 D机器生产形成发展4自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用暮息而归。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江南其他一些城市。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生产力的发展 B粮食产量增加,富余了一定的劳动力C劳动力专业化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及5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你为这本书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书名( )。A 坊墙倒塌以后 B 汴河两岸 C 长安城的落日 D 宋代东京城的辉煌6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

3、;“缙绅家之女(婚嫁)惟- 2 -财是计,不问非类” 。 (林居漫录 )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C 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 7.汉初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持有武器,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不许购买土地。这反映汉初 实行( )。A.海禁政策 B抑商政策 C 奖励农耕的政策 D闭关锁国8.明初政府规定,凡外方来使发给凭证,因国家而异,来华贸易时间有限制,如许日本商人10 年来华一次,且船舶有定数,人员有定额,在指定港口勘合凭证、检验,然后商货运京师开市。若非入贡,则不许来华互市。同时严禁民间入海“通番” 。该材料反映了( )。官方独占对外贸

4、易,属于朝贡贸易性质有效地制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限制了海外 贸易的正常发展影响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A. B C D9.某中学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时,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清朝时开放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说明并不是真正“闭关锁国”B “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C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成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D “闭关锁国”虽然妨碍了自身发展,但同时也削弱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力量10明清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B增强了明清的国力C丧失了发展经济的最好

5、机遇 D导致科学技术落后11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 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C郑和的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技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3 -1219 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这样记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

6、的咖啡园”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英国对殖民地进行残酷统治 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C、英国占有广阔的原料市场 D、英国对殖民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掠夺13.英国 1786 年每百支棉纱价格为 38 先令,1800 年下降到 9.5 先令,1807 年为 6.75 先令。导致棉纱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科学进展 B.棉纺技术的革新C.城市人口增加 D.城镇化加快发展14.1870 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 80 万吨,到 1900 年猛增至 2 000 万吨。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电灯的发明 B.飞机的发明C.蒸汽机广泛使用 D.内燃机广泛使用15、 以下是上海海关进出口货物

7、统计,表中数据最能反映出年份 中国进出口英国毛纺织品占当年英国输华商品的比例中国对英国出口农副产品工业原料占当年中国第应出口的比例1850 年 6% 2%1860 年 4% 6%1869 年 30% 13%A.英国对华输出的毛织品逐年增加 B.中国茶叶质高价廉具备较强竞争力C.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D.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6、1871 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仓库、商铺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 ”广州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清代闭关后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易港口广州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口岸

8、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广州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A B C D- 4 -17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出现过一个特殊的阶段,被人称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该“经济奇迹”出现的关键机遇是(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C民国政府 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8、19世纪90年代,李鸿章奏请清政府:“合中国各口(岸)综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续添。 ”这表明 ( )该规定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 中国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要真正发展中国工业必

9、须推翻封建制度 该规定顺应了帝国主义中国工业的要求A B C D19、1904-1907 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 ”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C 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D 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20、民国初期民族火柴业的一组商标中你能得到信息有 辛亥革命推动了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中华民国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中国摆脱了外来

10、经济控制 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的社会进步潮流- 5 -A B C D21、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办了一个实业,1916年前后该实业的状况不包括A他创办的企业很红火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扩大国内市场C欧洲列强对中国的严重的经济侵略使之破产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发展22.“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对材料信息归纳最为完整准确的是( )A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法令B当时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11、C风俗变革具有政治色彩D维新变法主张断发易服23 上海竹枝词有这样的说法:“学界开通到女流,金丝眼镜自由头,皮鞋黑袜天然足,笑彼金莲最可羞。 ”此材料中所述现象( ) A最早出现在新文化运动后B在当时的广大民众中广泛流行C体现青年追求自由与时尚D说明西洋化已成为当时服饰的主流24.近代中国,在英美等国提出要在中国铺设电线的要求后, “清朝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都视电报为洪水猛兽,说铜线与中国毫无所益,更有甚者则认为电报等西洋奇器惊民扰众,变乱风俗” 。这表明( )A西方铺设电报线的行为带有侵略性质B农业文明对外来侵略具有顽强的抵抗力C封建士大夫仍然具有浓重 的落后意识D清政府把抵制电报作为抵制侵略

12、的手段- 6 -第卷 材料题(共 52 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 1845 年秋天,马铃薯晚疫病首次渡过大西洋,袭击了爱尔兰,致使当年农民一无所获。马铃薯在 1846 年再度绝收,而饥荒持续着。对抗饥饿的办法显然是从国外进口谷物,以缓解爱尔兰的困境。问题是根据当时的法律,这些进口物品必须被课以沉重的进口税。当时所谓的谷物法 ,便是一场长期论辩的核心。贵族阶层的地主希望保留这些限制谷物进口的法案,而由工业家所领导的反对联盟,则要求废除它们。随着爱尔兰的饥荒造成重大危机,最终马铃薯决定了这场论辩的胜负。经过 1846 年 5 月的一场表决, 谷物法被废除了。摘编自汤姆斯

13、坦迪奇舌尖上的历史材料二 维多利亚王朝早期,当时人们广泛认为中产阶级正在取得胜利。人们说 1846 年废除谷物法削弱了土地贵族政治经济的支柱。马克思和恩格斯甚至在 1850 年说:“唯一残留下来的贵族属资产阶级。 ”作为统治阶级的英国贵族的丧钟真得敲响了么?从长远来看,是没有疑问的。不过在贵族得以延长其统治和以自己的世界观教育其继承者以前,丧钟尚未敲响。权力是和平过渡的,其回报是上流集团的新成员们在时间上给以宽限,并接受贵族的许多价值观念。双方的敌对情绪开始淡化。1846 年以后,地主们的利益不再那么明显地与工业或者资本相对立。大地主的收益越来越多地来自铁路、运河、矿山和在城市的财产。英国历史

14、上乐于将新财富并入原有财富的模式,在 18 世纪晚期被地域上和宗教上孤立的工业财富的爆炸性增长破坏了,这时又完全恢复起来。实业家的孩子允许成为上层阶级一份子的代价是放弃相对孤立的一个世纪里形成的、面向生产的文化。摘编自马丁维纳英国文化与工业精神的衰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废除谷物法的社会背景。(12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废除谷物法的历史作用及废除过程中表现出的政治智慧。(13 分)- 7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滨下武志教授在其著作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中认为,7 世纪至 13 世纪的亚洲存在着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关系和朝贡贸易关系,并以

15、这种关系为基础形成了“亚洲经济圈”这一经济圈在亚洲的人、财、物流动 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朝贡体制的根本在于“它是国内基本统治关系即地方分权在对外关系上的延续和应用” 。但是, “与统治关系相比,朝贡贸易体制的根本点是靠贸易关系在支撑,实际上是更加多面的、多层次的、具有包容异质因素作用的一种体制。 ”据明史 ,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 ;(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关于朝贡贸易的观点予以说明。(要求:归纳材料中的任一种观点,并围绕这一观点予以说明。做到史论结合,观点明确)27阅

16、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 分)史料一 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图(年平均数)单位:镑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史料二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 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 ”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 年初版)史料三 1840 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 8

17、 -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1)根据史料一,分析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原因。(2)阅读史料三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9 -高三期中历史答案1-5: BBACA6-10: ABCCC11-15: BDBDC16-20: DBABA21-24: CCCC25 题解析:第(1)问,爱尔兰发生严重马铃薯晚疫病,并造成灾荒,废除谷物法是为了缓解爱尔兰的困境,再结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

18、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来分析。第(2)问,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分析其影响。人类文明的进步有时需要妥协,反映了其智慧。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爱尔兰发生严重马铃薯晚疫病,并造成灾荒;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更多民主权利;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提出与传播。(2)作用:经济上,有利于缓解饥荒,推动英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土地贵族转变经营方式,投资于近代产业。政治上,缓解了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有利于代议制民主的完善和发展;壮大了英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力量。思想上,冲击了重商(贸易保护)主义,有利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推动工业资产阶级接受贵族的价值观念(或者贵族的价

19、值观念资产阶级化)。智慧:人类文明的进步有时需要妥协。26 题解析:首先需要提炼观点,其次用史实说明。据材料中第一段话可知滨下武志认为朝贡贸易体制推动了“亚洲经济圈”的形成,结合所学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上去分析原因,加以说明。据材料第三段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史认为朝贡贸易是为了宣扬国威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答案:示例一:滨下武志认为朝贡贸易体制推动了“亚洲经济圈”的形成。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7 世纪至 13 世纪是中国的唐宋时期,唐宋时代中国国家富强、科技世界领先;以丝绸和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发达;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发达。伴随着以中国

20、为中心的亚洲人、财、物的流动,逐渐形成了亚洲经济圈,进而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示例二:明史认为朝贡贸易是为了宣扬国威和不 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明政府试图借朝贡贸易传播传统礼仪,以达到蛮夷归化,尊崇中国为天朝上国,其特点- 10 -是厚往薄来,不计经济成本,政治意义远高于经济意义。明朝的朝贡贸易导致了明朝财政的缩减,影响了正常的海外贸易发展,导致中国逐渐丧失了唐宋以来海外贸易的优势地位。27 题(1)根据史料一,分析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原因。提示:前期增长是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的结果;后期呈现下降趋势与自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本能抵制有较大关系。(2)阅读史料三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提示: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