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素养提升练5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篇.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194079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素养提升练5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素养提升练5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素养提升练5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素养提升练5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素养提升练5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素养提升练 5 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篇一、选择题1.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旨在( )A.强化专制集权 B.巩固宗族团结C.稳定统治秩序 D.维护社会和谐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题干材料与专制集权无关,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得出宗法制旨在巩固宗族团结,故 B 项正确;宗法制可以稳定统治秩序,但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有利于维护宗族稳定,“维护社会和谐”不符

2、合题意,故 D 项错误。2.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 )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体现了儒墨法三家对士子的道德要求,而非入仕的政治参与意识,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了士子应当有的道德规范,故 B 项正确;伦理道德思想是儒家的主张,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儒家和墨家的主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胸怀宽容博大的特点,而法家并未提及,故 D 项错误。3.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作者题词中

3、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材料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是 ( )A.主张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B.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C.主张“存天理,灭人欲”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材料反映的是牡丹亭中杜丽娘追求爱情的精神,体现了精神的自由,故 A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作者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与“存天理,灭人欲”无关,故 C 项错误;经世致用指的是做学问要为现实服务,与题目无关,故 D 项错误。4.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明传奇中包

4、公的形象渐趋神化,权力无限扩大,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包公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明传奇较元杂剧艺术成就更高B.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2C.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D.明代法治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上包公形象的变化。材料“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明传奇中包公的形象渐趋神化”,并没有对元杂剧与明传奇的艺术成就进行比较,其反映的是对包公描绘的变化,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司法之神”可知,对包公的崇拜源于其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因此包公形象不断神化说明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故 B 项

5、正确;“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说法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不能判断出明代法治中理性精神的消失,故 D 项错误。5.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 )A.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B.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C.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D.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报刊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根据材料申报对日本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增多是对日本明治维新成果的肯定,也是引导国人反思和革新图强,故 A 项正确;此时清政府并未放宽对舆论的监控,故 B

6、 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国人开始关注日本文化,故 C 项错误;单凭申报对日本一国报道增多无法反映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故 D 项错误。6.民国元年中华书局成立,其出版理念是“提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兼采欧化,以灌输国民之世界知识”。这一理念旨在 ( )A.促进社会大众觉醒 B.加快东西文化的交融C.宣传实业救国思想 D.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由材料“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得出,其理念主要是推动社会大众的觉醒,故 A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依次是器物、制度、思想,主要目的是救亡图存,所以中华书局的理念是推动社

7、会觉醒,故 B 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想是指借助发展实业,实现救亡图存,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从 1915 年开始的,民国元年是指 1912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7.20 世纪初,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严厉谴责当时“醉心于欧化”的风气,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掀起了一股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的思潮。该思潮( )A.是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B.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D.体现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的发展。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当时思想界出现了“醉心于欧化”的风

8、气,脱离中国国情,不利于救亡图存的斗争,材料信息反映了章太炎、3刘师培等对上述现象的斗争,故 D 项正确;章太炎、刘师培的思想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故 A、B两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有绝对否定的倾向,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C 项。8.中国的高考制度从“文化大革命”时期“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学校审核”发展到 1977 年的“自愿报考,严格考试,自愿录取”。这一变化( )A.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C.社会公平秩序的重建D.拨乱反正的彻底完成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于 1976 年,故 A 项错误;改革开放始于中共十一届三

9、中全会,故 B 项错误;材料“群众推荐,学校审核”体现了人为因素,“严格考试,自愿录取”体现了公平公正,故 C 项正确;拨乱反正在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全面展开,故 D 项错误。9.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 )A.直接民主导致派系林立B.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C.将道德凌驾于自由之上D.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不能证明直接民主导致党派林立,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的

10、规定就是强调公民必须有参政意识,即公民意识,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道德问题,故 C 项错误;材料无法证明立法的主观随意性,故 D 项错误。10.15 世纪,人文主义者普遍认为,人是神创造出来的万物灵长,神的“创世”不是为了奴役人,而是让人统治世界,人的自由意志和伟大力量具有“神创”性。这反映了当时的人文主义者( )A.借助创世说肯定宗教信仰B.借助神学宣传天赋人权C.借助人性说批判教会权威D.借助神学宣传人文精神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肯定宗教信仰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 A 项错误;宣传天赋人权思想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 B 项错误;借助人性说批判教会权威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11、故 C 项错误;“神的创世不是为了奴役人,而是让人统治世界,人的自由意志和伟大力量具有神创性”表明通过神学来宣扬人的价值和尊严,宣传了人文精神,故 D 项正确。11.18 世纪的哲学已经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树立了自己的理想。为解决哲学的方法这一关键问题,人们求助于牛顿的“哲学思维的准则”。材料反映出牛顿( )A.取得的成就覆盖了多个领域4B.科学精神影响人的思维方式C.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D.否定了中世纪自然科学成果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牛顿贡献的影响。材料并未反映出牛顿取得的成就覆盖了多个领域,故 A 项错误;由材料“18 世纪的哲学已经按照当时自然科学的榜样和模式树立了

12、自己的理想”和“求助于牛顿的哲学思维的准则”可知,科学精神影响了 18 世纪的哲学,即影响了人的思维方式,故 B 项正确;牛顿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而“兴起”说法有误,故 C 项错误;牛顿发展了中世纪自然科学成果,D 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 D 项错误。12.雅尔塔会议通过的关于被解放的欧洲宣言明确提出:“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幸福。”这反映出( )A.和平成为当时世界的普遍愿望B.战后美苏对抗激烈C.雅尔塔体系维护了世界和平D.“冷战”并非美苏初衷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背景。雅尔塔会议期望战后建立和平世界,反映了和平是当时世界的普遍愿望,故 A 项

13、正确;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秩序进行安排,致力于建立和平世界,故B 项错误;C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冷战”受到美苏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国家实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D 项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13.家训是我们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至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

14、,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摘编自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材料二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封建社会便走上了日益衰落的穷途末路。除了洋务派为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带来一股“新风”之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庭观念运用于对子弟家人的教育指导上,也给传统家训以局部的开新。然而,从总体上看,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家训历史已由清前期的鼎盛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则标志着中国传统家训已近尾声。摘编自家训:中国人的家庭教科书材料三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生活走上正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文化,我们深切地感到: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家训,又堪称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家训中

15、充满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修养品德和成就事业的至理名言。摘编自牛志平“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家训的主要特征。5(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传统家训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家训的现世价值。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传统家训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 (1)特征: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家国情怀。(2)表现:呈现新气息,但总体走向衰落。原因:封建制度衰落;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辛亥革命的冲击。(3)价值: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紧扣时代主题,唱响时代主旋律。原因:时代变迁。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养

16、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是一种区别于开放性的海洋环境的大陆环境,是一种既不同于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工商业的农业性自然经济,是一种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共和国,元首共和制、军事独裁制以及印度种姓制均相出入的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从这样的角度出发,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归属为大陆连绵型文化、农业文化和家国同构的宗法文化。据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参考答案: (1)大陆连绵型文化: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是大河大陆型与大陆大漠型对峙,疆域辽阔,与其他文明发源地距离遥远或有高山海洋阻隔,所以中国有足够的回旋余地成为一种半孤立的连绵型文化。(2)农业文化:大河与大漠对峙,这就决定了农业文明与畜牧文化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共存,相互依赖,又相互冲突的格局,并以农业文化为主导。(3)家国同构的宗法文化:与世界各国不同的是,中国是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入阶级社会的,血亲意识成为社会意识的轴心,并在社会上蔓延开来,形成一整套行为规范,如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个人、家庭、国家是一体的、同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