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近代史部分板块综合学案.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1194409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近代史部分板块综合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近代史部分板块综合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近代史部分板块综合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近代史部分板块综合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近代史部分板块综合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板块二 近代史部分板块综合一、中国近代史23二、世界近代史一、中国近代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三次机遇1第一次(1)机遇:1911 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并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这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2)失去机遇的原因: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并逐步恢复了封建帝制。他死后,北洋军阀继续实行封建独裁统治,辛亥革命的民主成果荡然无存。2第二次(1)机遇:1926 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2、并促成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中国再次出现建立民主政治的良机。(2)失去机遇的原因: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3第三次(1)机遇:抗战胜利后,各民主党派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联合斗争,通过了和平建国、改组国民政府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决议。(2)失去机遇的原因: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压制或解散民主党派,建立民主政治的希望彻底破产。二、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阶段(1516 世纪)(1)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人

3、文主义4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中世纪生产经验的积累为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条件。(2)标志:天文学领域的革命。2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阶段(1718 世纪中期)(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手工工场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2)标志: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3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阶段(18 世纪末19 世纪中期)(1)原因:随着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标志:电磁学的新成就、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4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 世纪末 20

4、 世纪初)(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标志:电的发明与应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三、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四个关键阶段第一阶段: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中叶(中国近代)。伴随着列强侵略,先进开放的西方工业文明(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冲击着古老传统的中华文明,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交汇与碰撞,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该阶段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第二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到改革开放前。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受到政治生活的严重影响而显得单调和呆板。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开放、自

5、由、富有个性;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成果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第四阶段:20 世纪末以来。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互联网迅速改变了民众的社会生活。四、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历程时期 特征 表现从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掀起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从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文化层面,用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中国社会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动了戊戌变法;革命派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政治,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掀起新文化运动5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

6、立经历了从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历程无产阶级向俄国学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掀起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一、新航路开辟对中国的影响1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随之东来,开始侵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既破坏了中国主权,又给中国沿海居民带来深重灾难。2西方殖民者在新航路开辟后侵扰中国沿海地区,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封建统治。一方面,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直接阻碍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正常经济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对中国商品经济发展等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3西方传教士伴随着新航路开辟到中国传教,虽然给中国带来了一些西

7、方先进科技知识,但因文化冲突和传教士干涉中国内政而引发了“禁教”事件,进一步促使中国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4新航路开辟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农作物,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国因人口迅速发展所面临的粮食压力,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二、近代中国与西方近代化起步的差异西方近代化 中国近代化发展进程(1)西方近代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近代化的进程(2)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加快了西方近代化的进程(1)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2)鸦片战争后的

8、近代化进程受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进程曲折缓慢领导力量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垄断资本家推动近代化开始由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资金来源 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在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下,资金严重不足67三、20 世纪上半期世界形势对中国的影响领域 表现列强侵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列强共同支配中国到日本独霸中国再到美国控制中国中国革命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无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者,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走苏俄(联)式到走中

9、国式革命道路政治国际地位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胜利使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经济 民族工业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较快发展,但经济危机及列强侵华使中国民族工业到后期逐渐萎缩甚至破产思想解放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思想文化 思想理论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并发展四、中国维新思想与法国启蒙思想的不同及原因中国维新思想 法国启蒙思想思想主张主张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反对教权、

10、王权、特权,主张“天赋人权”与“人民主权” , “三权分立”与“理性王国”历史作用中国维新思想促成了戊戌变法,力图改变中国的现状,以实现独立、进步和富强,但是变法却昙花一现,很快就夭折了法国启蒙思想为 18 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准备,成为强大的思想武器,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主要原因19 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远不如 18 世纪的法国,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维新思想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其革命性远远逊于法国启蒙思想。同时,法国启蒙思想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而维新思想则是在中国社会封建传统势力十分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

11、下仓促形成的,缺乏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一 、 时 空 观 念81特定时空框架中理解史实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运用 1 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 1820 年,一部此前 300 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可能被提及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世界贸易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C工业革命使欧洲迅速崛起D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答案 C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是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是在 16、17 世纪,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

12、遥远的大西洋沿岸” , “大西洋沿岸”指的是欧洲,19 世纪初的欧洲通过工业革命迅速崛起,故 C 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2用特定时空术语对较长时段史实加以说明近代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1)19 世纪 4060 年代:列强以发动战争作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手段,以商品输出为主要侵略方式;主要国家为英、法、美、俄。(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列强在政治上由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到实行“以华制华” ;经济上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主要国家除英、法、美、俄外,德、日、意加入,尤其是日本妄图独霸中国。(3)20 世纪三四十年代:

13、列强侵华方式主要从“以华制华”到一国独霸中国;侵华主要国家是日、美;侵华格局先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由日本、美国分别独霸中国。运用 2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 辛丑条约签订后 B 马关条约签订后C 北京条约签订后 D 南京条约签订后9答案 B解析 材料反映了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 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起了这样的作用,故 A、C、D 项错误,B 项

14、正确。二 、 历 史 解 释1对所学内容结论加以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打开世界市场连通之路。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打开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3)打开殖民掠夺之路。以西、葡、荷、英、法等国为代表,自此西方国家开始对外进行原始、野蛮和血腥的殖民扩张,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4)打开人类思想突变之路。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了神学理论和教会权威。运用 3 “虽然远航

15、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客观上却取得了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 ,而且通过实地考察探明了地球上的海洋是相通的,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 ”上述材料突出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A把美洲纳入世界家庭B为欧洲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C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D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答案 D解析 “把美洲纳入世界家庭”与材料“它不仅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 ”不符,故 A 项错误;“积累了原始资本”与材料中“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有利于欧洲社会转型,故 C 项错误;“有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材料“证明了地球是圆

16、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意思相符,故 D 项正确。2从多个角度说明历史现象成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原因。明清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新的经济形态缓慢地侵蚀着封建经济的躯体,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其次,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0再次,

17、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史无前例的发展,商业流通空前活跃,国内市场的扩大,特别是手工业产品和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比例加大,不断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给自足走向商品化。另外,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交通事业的发展使城乡经济联系加强等,也是促使自然经济解体的因素。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三大改造,使小农经济彻底结束。运用 4 下表是 1843 年与 1858 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说明中国( )货物 单位 1843 年税率 1858 年税率棉花 担 6.54% 5.72%印花布 匹 14.25% 4.98%棉纱 担 6

18、.94% 4.86%A.小农经济日益陷入了破产的窘境B传统轻工业贸易顺差越来越大C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被列强控制了棉纺织业的命脉答案 C解析 进口税率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开始逐步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 C 项正确。3史实叙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国共关系发展过程的规律性认识(1)国共两党的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缓和”的曲折发展历程。(2)规律性认识:“分则两伤” “合则两利” 。“分则两伤”: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党疯狂进攻根据地,导致日本帝国主义乘虚而入,严重危害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抗战结束后,两党内战再起,国民党败退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致使中

19、华民族至今尚未完成统一大业。可见,国共分裂严重影响国家独立统一、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合则两利”:国民革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阻碍着中国统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再次合作,并肩抗日,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运用 5 1936 年,蒋介石命驻苏大使馆武官邓文仪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接触,2 月又派宋子文通过同中共有密切关系的宋庆龄表示愿意谈判之意。1936 年初到 8 月间,中共中央也派出代表 4 次赴南京,同国民党代表商谈和平条件。对以上现象的正确理解是(

20、 )A民族危机促使国共两党寻求合作B西安事变加快了国共两党合作步伐11C国民党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D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深入人心答案 A解析 1935 年的华北事变之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取代国内阶级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开始逐渐放弃长期的敌对政策而寻求相互谅解与合作,故 A 项正确;西安事变发生于 1936 年 12 月 12 日,显然与材料的时间段并不相符,故 B 项错误;截至西安事变之前,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始终都没有放弃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故 C 项错误;“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深入人心” ,这属于明显的程度失当和脱

21、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 D 项错误。三 、 史 料 实 证1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用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问题在于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建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据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当两种各有其特殊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的成熟的文化相接触时,必然会发生某种冲突(鸦片战争)。美国学者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解读 我国历史教材传统观点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蓄意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市场。材料中的两个观点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应分别归咎为当时中国对英国的“不平等外交”和“文化冲突” 。(1)费正清从“平等国家关系”角度,认

22、识到了“禁烟运动”并非战争的根本原因。看似找到了真正的深层次原因,但他是站在西方立场上得出的结论,没有看到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英国急于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而导致战争爆发的。(2)张馨保则从“体制、风格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冲突角度,认识到了“禁烟运动”并非战争的根本原因。看似找到了真正的深层次原因,但他是从西方社会价值观出发,模糊了战争责任,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和鸦片贸易的罪恶性。运用 6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写道:(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表明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B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23、C英国力图打开中国市场D英国在贸易中处于逆差答案 C解析 由“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并联系南京条约内容可知,英国的条件就是打开中国市场进行商品输出,故 C 项正确。122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欧洲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15001700 年,欧洲政治碎片化培育了一个竞争性的“思想市场” ,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意愿。同时,一个由优秀思想家组成的跨国团体“文人共和国”创造了自由的知识环境。这种政治碎片化和知识环境解释了工业革命为何会在欧洲而不是在别处发生。乔尔莫克增长文化解读 现行主流观点多从经济层面解释欧洲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材料中

24、作者认为政治上的分裂和知识环境的无限活力是欧洲发生工业革命的决定因素。莫克将经济学、科技史和文化演进模式三个维度结合起来考量,证明了文化,即信仰、价值、社会偏好等能够改变行为方式的因素,才是在社会变革中起决定作用的影响因素。他重点关注了 1500 年到 1700 年这段时期。这段时期的欧洲,政治上四分五裂,文化上却培育了一个竞争性的“思想市场”以及拥有探索自然奥秘的强烈的求知欲。与此同时,跨国、跨区域的伟大的思想家群体拥有一个可以自由传播和交流想法的环境。政治上的分裂和知识环境的无限活力,解释了工业革命发生在彼时的欧洲而不是东方的原因,尽管当时东西方的技术和知识水平是在伯仲之间的。在当时的欧洲

25、,非正统的、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家可以在合适的国家、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找到安身之处,并将思想传播四方。相比之下,在同一时期的中国,尽管也有类似欧洲这样的启蒙运动,但显得活力不够,几乎是完全由知识精英集团所主导的。运用 7 在 17 到 18 世纪,英国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并对河流河床进行综合整治,最终打造成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这些措施( )A引发了英国交通领域上的革命B推动了英国对外进行殖民扩张C加速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答案 D解析 “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运输网”的形成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这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创造条件,故 D 项正确。四 、 家 国 情

26、 怀 近 代 中 华 民 族 的 觉 醒 与 抗 争(1)鸦片战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战争的惨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改变,人们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甲午中日战争民族意识逐渐强化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强化,首先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民阶级发动的义和团运动,最后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逐渐强化。13(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全民族各阶级共同参与的反帝爱国运动,工人、农民、资产阶级空前团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表现出极大的

27、爱国热情,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4)抗日战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运用 8 一位西方观察家在 1919 年 5 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 ”这说明当时( )A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D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答案 D解析 鸦片战争之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8、,与材料“1919 年 5 月”时间不符,故 A项错误;19 世纪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故 B 项错误;19 世纪末维新变法使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故 C 项错误;据材料“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可知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故 D 项正确。五 、 唯 物 史 观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1)近代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近代科学的序幕近代天文学革命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在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开始的。文艺复兴中的思想解放直接为打破地心学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宗教改

29、革、启蒙运动不仅是对人们思想的解放,同样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新的思想解放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即地心体系,给神学以极大冲击。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物学掀起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这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14运用 9 1687 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他对支配天体运动的若干定律的发现,推动了启蒙

30、运动兴起,并对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牛顿的发现推动启蒙思想家( )A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B发现了支配人类的永远不变的法则C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理论的一般原则D宣扬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基本原则答案 A解析 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使得启蒙思想家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故 A 项正确;牛顿力学只是启发思想家探索人类社会的规律, “发现了”夸大其影响力,故 B 项错误;C 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一,故 C 项错误;D 项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之一,故 D 项错误。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7 世纪初到 20 世纪初的文艺发展(1)17 世纪至 18 世纪中期,

3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导致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所以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欧洲文学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2)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期,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 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

32、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3)19 世纪下半期至 20 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运用 10 19 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 红字 名利场 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C启蒙运动的兴起 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答案 A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19 世纪” “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

33、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得出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转变,促进了自由主义思想兴起,推动了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思想)的发展,主要原因从经济角度分析,15故 A 项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故 B、C 项错误;根据题意,强调的是男女平等,并非女权主义,故 D 项错误。3历史的继承与发展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社会阶层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主体,不可动摇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盲目自大;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维新派 借用儒家思想,为我所用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有为借孔子的名义从内部否定封建专制的合理性革命派 吸

34、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救亡图存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认为传统文化禁锢人们思想,应该革新袁世凯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辟的目的;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需要运用 11 晚清至民国,中国在外抗强权和内求变革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先进中国人针对“传统文化的习惯势力”和“在这种制度和文化统治下的民众的种种弱点”提出了(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民族、民权、民生”D “民主” “科学”答案 D解析 1915 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倡导民主、科学,反对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决定从思想上改变国民的愚昧落后,故 D 项正确。4全面和辩证观点认

35、识历史近代前期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的历史影响(1)政治上:一方面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2)经济上:一方面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诱导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3)思想上: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16运用 12 (2017南通、扬州三模)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又徐徐地冲

36、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其故何由?盖中国之制器也,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 同治朝筹办洋务始末卷二五 材料二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 1877 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 。 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

37、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材料三 戊戌维新勃起于甲午战败之后。实由同、光变法运动孕育发展而成。然青出于蓝,后来居上。至戊戌则兼欲师用西洋之政教。盖西学传播,得译书、留学、报馆、学校之助而渐深入普及。当时士大夫之世界知识既较丰于同治诸公,其政治思想亦更合乎近代之标准。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认为中国“火器万不能及”的原因,概括他提出的自强主张。(2)19 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据材料二加以说明。(3)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 字左右)答案 (1)原因:中

38、国制器存在“理” “事”分离的弊端。主张:引进西方机器来制造机器;增设科举科目培养实用人才。(2)说明:承认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3)略。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儒者明其理,匠人习其事,造诣两不相谋,故功效不能相并”得出中国制器存在“理” “事”分离的弊端;第二小问主张,据材料一“莫如觅制器之器”得出引进西方机器来制造机器,据材料一“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得出增设科举科目培养实用人才。 (2)据材料二中“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得出承认西方政治制度的优越性,据材料二“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得出认为西学也有本末之分。(3)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西用”的宗旨。可分别从两个角度分析论证。角度一: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知识进行论证。角度二:汲取西学过程又徐徐地冲击着“中体17西用”的宗旨,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戊戌维新知识分析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