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5 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1.辛亥革命(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2)武昌起义的爆发(3)中华民国的建立(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bbbc(201811 月,12)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201510 月,31 第二问)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意义考试标准2.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2)中国共产党“一大”(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4)国民革命cbbb(201610 月,31 第二问)考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20174 月,11)考查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20184 月,10)考查党的“一大”召开考点一 辛亥革命梳理
2、基础知识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目的 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组织基础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时间地点 1905 年,日本东京领导及纲领 孙中山;三民主义性质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二、武昌起义的爆发(b)1.爆发:1911 年 10 月 10 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2.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三、中华民国的建立(b)时间 首都 临时大总统 国旗 纪年法 政权性质21912 年 1 月 1 日 南京 孙中山 五色旗 公历,民国纪年资产阶级政权知识拓展 民国纪年法是以中华民国成立(19
3、12 年)为起始的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和公历纪年法的换算:民国*年1911公元*年;公元*年1911民国*年。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道:“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 , “民国六年”是指 1917 年。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颁布:1912 年 3 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利;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等。3.性质与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1.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4、民族民主革命。2.意义: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领域 影响 史实政治 政治民主化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经济促进民族工业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反对生活 社会生活近代化 破除封建习俗和观念,使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迁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史料 (2015浙江 10 月选考,改编) 漫画3识图解史 漫画反映了临时约法体现的西方分权制衡、主权在民
5、思想;仿效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漫画中“民主了”说明临时约法怎样的重要意义?提示:指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要点二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史料 “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读史用史 (1)史料体现了辛亥革命怎样的历史成果?提示: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有人说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主要是指什么?提示:推翻了满清政府的君主专制统治,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精练核心素养素养 1 时空观念辛亥革命
6、的历史进程1.(2018宁波 3 月模拟)理清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础。辛亥革命时期史事纷杂,以下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A. B.C. D.解析 武昌起义后 1912 年 1 月 1 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最早;1912 年 2 月清帝退位;1912 年 3 月临时约法颁布;1912 年 4 月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最晚。故选 A 项。答案 A素养 2 史料实证辛亥革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2.(2018绍兴 3 月测试)孙中山曾欣喜地说:“吾党无论由何省下手
7、,一得立足之地,则4各省望风归向矣。 ”下列 20 世纪前半期发生的事件,最能验证这一说法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四川保路运动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解析 黄花岗起义失败,但鼓舞了革命士气,故 A 项错误;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时机,故 B 项错误;武昌起义后推动全国十多个省份独立,故 C 项正确;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故 D 项错误。答案 C素养 3 史料实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3.(2018浙江 11 月选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这说
8、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 )A.君主立宪制 B.总统制C.责任内阁制 D.君主制解析 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的是民主共和体制,可排除 A、D 两项;根据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可知总统要对内阁的国务员负责,故 C 项正确。答案 C素养 4 历史解释辛亥革命的影响4.梁启超曾说,(民国初)“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这主要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A.国民言论渐趋自由 B.民主政体初步建立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资产阶级地位提高解析 史料反映了各界言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不出 A 项,排除;从舆论上反映不出B 项,排除;据史料“
9、官府” 、 “政党” 、 “报章” 、 “街巷” 、 “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可知,人们普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 C 项正确;史料中反映不出 D 项,排除。答案 C考点二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梳理基础知识一、五四运动(c)1.导火线:1919 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和会拒绝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合理要求,5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2.经过(1)爆发: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2)发展:1919 年 6 月初,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3)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
10、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3.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促成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阶级基础。(4)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爱国、民主、科学、进步)。二、中国共产党“一大”(b)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b)时间 内容 意义中共一大1921 年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
11、共二大1922 年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最底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五四运动的特点及影响史料一 五四运动时期的标语口号和政治漫画6五四运动时期的对联:“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学生欢呼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读史用史 史料一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彻底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根据史料,你能得出五四运动的哪些特点?提示:五四运动是一场群众广泛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工人、学生和民族资产阶级广泛参与,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初步胜利。史料二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
12、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读史用史 史料二体现了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其中“突破”的表现是什么?提示: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要点二 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史料 (2016浙江 10 月选考 T31 改编)五四运动后, 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 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在当年
13、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1921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座城市从此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摘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读史用史 人类是在特定的空间里创造历史,而历史又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空间。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提示:上海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上海成为工人运动的中心;新青年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有效结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对全国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指导作用。精练核心素养7素养 1 时空观念
14、重大事件的历史地理方位1.(2018浙江 4 月选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犹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汉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答案 C素养 2 史料实证五四运动2.(2018金华十校期末调研)“北京大学发行杂志多种,专以提倡过激派伪说。平时教授学生亦本此旨。此次罢学风潮,近因虽由政治问题以生,未始不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 ”这段摘自民国时期教育部的条陈描述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一二九运动 B.五四运动C.抵制日货运动 D.新文化运动解析 一二九运动是 1935 年 12 月 9 日,
15、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与材料中“过激派伪说” “由此种学说有以致之”不符,故 A 项错误;由材料中“北京大学”“罢学风潮” “提倡过激派伪说”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故 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学生因政治问题而罢课,并非抵制日货,故 C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学生没有罢课,故 D 项错误。答案 B素养 3 史料实证中共一大召开的佐证3.(2018绍兴 3 月测试)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曾为是否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以下简写为“尼”)的照片费尽周折。在当时寻找发现的下列原始材料中,最能佐证尼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中共一大代表李达、张国焘、董必武、刘仁静等
16、在回忆交流中提到尼B.苏联学者 KB舍维廖夫著作中写道:“尼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会议”C.1921 年 7 月初尼和明确参加了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上海的合影D.中共一大给共产国际报告中说尼出席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做了宝贵指示解析 中共一大代表提及尼不能说明尼曾参加过中共一大,故 A 项错误;苏联学者著作是二手史料,可能作伪,故 B 项错误;尼和马林合影不能说明其列席中共一大,故 C 项错误;中共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为一手史料,相对而言,可信度更高,故 D 项正确。8答案 D素养 4 历史解释中共民主革命纲领4.陈独秀在 1923 年指出:“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
17、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 ”这是指中共二大( )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B.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了与国民党合作解析 由材料“到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可知,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为当时的中共指明了方向,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故 C 项正确。答案 C考点三 国民革命梳理基础知识一、兴起1.标志:1924 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2.地位: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兴
18、起。二、高潮1926 年北伐1.开始:1926 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攻克武昌、九江、南昌;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2.结果:1927 年初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三、结果失败1.标志:1927 年,国民党右派蒋介石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制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原因(1)国民党方面: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2)共产党方面:缺乏斗争经验,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3.意义: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突破核心要点9要点一 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史料 工人运动尚属薄弱,一切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在
19、华代理人中国军阀。所以,共产国际执委认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要的。共产国际决议(1923 年 1 月 12 日)读史用史 史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力量薄弱,表明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史料认为国共两党共同的革命任务是什么?提示:反帝反封建。要点二 国民大革命的特征及影响史料 一幅刊载于 1920 年上海某报纸的漫画。识图解史 注意漫画中的关键提示语“军阀” 。体现了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了大联合。史料体现了国民革命具有怎样的基本特征?图示体现的时代主题是什么?提示:反映了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体现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时代主旨。精练核心素养素养 1 历史解释国民革命
20、与三民主义1.(2017浙江 4 月选考)20 世纪是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 )A.“民主共和”B.“革命统一战线”C.“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D.“工农武装割据”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革命是在孙中山 1924 年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的背景下开展的,故其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答案 C素养 2 历史解释民主革命纲领及国民大革命的背景2.(2017江苏单科,8)1922 年 9 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10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 。这表
21、明, “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解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纷争不已,导致人民生活流离失所,人民渴望和平统一局面,A 项正确;当时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B 项错误;知识分子是通过思想改造中国,C 项错误;“全体国民”说法绝对,D 项错误。答案 A素养 3 史料实证近代战争的判断与认识3.(改编)如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相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国共合作,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析 由图片材料中从“广州”到“九江” “武昌”的发展路线可
22、判断,这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路线图,故选 B 项。答案 B素养 4 历史解释北伐战争4.(2018杭州高三期末)两湖战场的作战一书中叙述了某次战斗的场景:“7 月上旬,第 4、第 7 军和第 8 军在安仁、衡阳、永丰(今双峰)地区集结后,分三路向长沙进攻,后攻克。 ”此战斗最有可能发生在( )A.北伐战争时期 B.秋收起义期间11C.徐州会战中 D.淮海战役中解析 根据“两湖战场” 、 “7 月上旬,第 4、第 7 军和第 8 军”等信息可判断,该战斗发生在北伐战争期间,故 A 项正确;秋收起义发生在 9 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徐州会战发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与材料地点不符
23、,故 C 项错误;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与材料地点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A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 3 月联考)徐中约先生在评价中国近代某一团体成立的意义时说道:它是个涵盖多省份与多阶级的组织,因而能够在沿海、也可以在内地发动起义,它为全国所有革命与进步力量提供了汇聚点。有鉴于此,它当之无愧地享受到“中国革命之母”的赞誉殊荣。这一团体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C.中国共产党 D.中国国民党解析 兴中会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革命团体,对内地影响较小,故 A 项错误;中国同盟会是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组成的政党,其势力涵盖沿海与内地,故 B项正确;中
24、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与材料不符,故 C 项错误;中国国民党是在中国同盟会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与“中国革命之母”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B2.(2017绿色联盟评价联盟 10 月检测)1911 年 10 月 13 日,于右任先生撰长江上游之血水的短论说:“秋风起兮马肥,兵刃接兮血飞。蜀鹃啼血兮鬼哭神愁,黄鹤楼头兮忽竖革命旗。 ”它反映的这一事件( )A.宣告中华民国成立B.导致清廷统治土崩瓦解C.由孙中山直接领导D.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解析 从材料时间“1911 年”信息及“长江上游、黄鹤楼”可判定此事件为武昌起义,故选 B 项。答案 B3.(2018台州高三期末)仔细观察下图,解读有
25、误的是( )12A.清政府统治当时已经被推翻B.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当时已成立C.反映了孙中山不恋权位的崇高品德D.表明外交上希望得到列强的认可支持解析 图片是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时间是 1912 年元旦。清帝退位,清政府被推翻是 1912 年 2 月 12 日,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是 1911 年武昌起义胜利后成立的,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可知反映出孙中山不恋权位的崇高品德,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材料“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 ,可知反映了孙中山外交上希望得到列强的认可支持,故 D
26、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 A4.(2018宁波十校期末联考)“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诏书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武昌起义 中国同盟会成立 清帝退位 临时约法颁布A. B. C. D.解析 由材料“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可知“民军起事”指 1911 年武昌起义,故正确;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1905 年,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错误;由材料“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可知,该
27、事件为清帝退位,故正确;1912 年临时约法颁布,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错误;选择 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135.(2018衢州四校高一期中联考)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 。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中华民国的成立 临时约法颁布 清帝退位 湖北军政府成立A. B.C. 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最早,最晚的是临时约法颁布。故选 B 项。答案 B6.(2018湖州高一期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该规定的进步意义在
28、于(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C.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D.一定程度上限制总统专制独裁解析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但又特别规定国务员副署的责任内阁制,对总统权力有一定限制。故选 D 项。答案 D7.(2018诸暨中学高二期中)下图是辛亥革命后媒体神州日报发表以新事物自行车创作的漫画。其主要目的是( )A.反映了民国变革时代人们对不确定因素的焦虑B.表达了报社同仁对新民国寄予的期望C.对革命首义精神的褒扬D.表明中国交通事业的进步解析 漫画中的新事物自行车出现撞人的现象,结合漫画标题“无把握之自由”显示了人们对民国时期不确定因素的焦虑。故选 A 项。14答案
29、A8.“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下列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辛亥革命( )A.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完成了中国的近代化 D.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解析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 A 项错误;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故 B 项错误;辛亥革命是推动中国近代化,不是完成,故 C 项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皇帝制度,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故 D 项正确。答案 D9.(2018嘉兴 3 月测试)曾作为中国代表参加 1919 年巴黎和会的顾维钧主张:外交不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30、 , “因为国家是不能任其破碎的” ;“在外交上也不可能指望百分百的成功,如果你要达到百分百的成功,而对方也这样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外交,因为这样就无法达成协议只能把谈判搞糟” 。他的这一番认识旨在( )A.揭示国家主权至上的外交原则B.指出外交的主要目的在于达成协议C.说明绝对要求不利于国家利益D.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寻找借口解析 材料中顾维钧强调外交谈判中必须妥协才能达成协议,并非强调国家主权至上及外交的主要目的在于达成协议,故 A、B 项错误;C 项符合题意,故 C 项正确;D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 C10.(2018绍兴高一期末)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访问中国时写给他女儿的信中
31、说:“要使我们国家 14 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评价的是中国的( )A.百日维新 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解析 从材料“14 多岁的孩子领导”可知评价的是五四运动。答案 C11.(2018东阳中学高一期中)2017 年 10 月 31 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5步行来到某会址纪念馆,习近平动情地说,毛泽东同志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产床” ,这个比喻很形象,我看这里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该会址是( )A.中共一大会址 B.中共二大会址C.八七
32、会议会址 D.中共七大会址解析 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的“产床”比喻反映了这是党诞生的地方,故选 A 项。答案 A12.(2018湖衢丽三市高一期末)孙中山曾在某次会议上发表演说:“革命党推翻满清,第一次成功是在武昌。那天的日期是双十日,今天是民国十三年的一月双十日,所以这个会期同武昌起义的日期,都是民国很大的纪念”该会议是(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B.中共一大C.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大会 D.国民党一大解析 “民国十三年”应是 1924 年,可判定此次会议为国民党一大。故选 D 项。答案 D13.(2018绿色教评联盟 3 月联考)民国十六年一月出版的中国农民问题载:“凡我军所到,农民必担茶担水,
33、以相慰劳,跋涉险阻,以为向导。常有手持木棍,截击敌兵,夺其枪械,以为我军效力。 ”文中的“我军”当指( )A.国民革命军 B.工农革命军C.工农红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析 “民国十六年”应是 1927 年,结合信息“农民”可判定此为国民革命军北伐。故选 A 项。答案 A14.(2018诸暨中学高二期中)史载:“8 月 12 日,蒋中正到长沙。于是分兵为三:右入江西,左出荆(州)、(长)沙,而中路直攻武汉。 ”这一情形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各省响应 B.北伐战争,胜利进军C.步步为营,围剿红军 D.枣宜会战,英勇抗日解析 由材料中的地名“长沙” 、 “江西” 、 “武汉”等可判断
34、,此时蒋介石指挥的是北伐战争。答案 B15.(2017台州 9 月质评)江城武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近代更是在民主革命中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下列关于武汉在国民革命时期的光辉历史描述正确的有( )16曾受北伐战争的洗礼 取得了反帝斗争的重大成果曾是国民政府所在地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A. B.C. D.解析 是指南昌起义,是在南昌,排除。故选 A 项。答案 A二、非选择题16.(2018温州六校高二期中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治体制材料二 美国 1787 年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1)根据材料一概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权力归属及运行情况。(5 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两国政治体制构建的原则并分析两者在权力制衡方面的不同。(5 分)答案 (1)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1 分)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1 分)行政权由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1 分)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1 分)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1 分)(2)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或分权与制衡的原则);(1 分)不同:美国国家政体中任何一项权力都同时受到其他两项权力制约,(1 分)体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 分)临时约法规定的政体参议院权力明显过大,(1 分)虽有权力制约但存在权利失衡的弊端。(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