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2讲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学案.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1196237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2讲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2讲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2讲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2讲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2讲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22 讲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内容展示 核心素养对接生命观念通过学习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科学思维分析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建立反射弧结构模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2)神经系统的作用(3)神经元的种类、主要结构及特性(4)动作电位的概念(5)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6)反射的概念、过程及结构基础(7)大脑皮层的功能(8)体温调节的方式和过程科学探究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探究,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考点一 神经系统及其构成1.(2016浙江 4 月选考)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神经元 B.反射弧C.神经纤维 D.反射中

2、枢解析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答案 A2.(2017浙江 11 月选考)运动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属于神经末梢B.该神经元有多个轴突和多个树突C.该神经元位于膝反射的反射中枢D.刺激该神经元轴突产生的负电波沿神经纤维传播解析 题图中属于树突,属于神经末梢,A 错误;该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B错误;膝反射的反射中枢是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C 错误;刺激该神经元轴突产生的负电波即动作电位,能沿神经纤维传播,D 正确。2答案 D本题组对应必修三 P18P20,人神经系统及神经元。1.神经系统的作用与构成(1)作用:神经系统能感受体内、

3、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调节机体的活动,对内能协调身体各部分,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对外使机体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2)构成:神经元是结构功能单位,此外还有数量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2.神经元的种类:感觉(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3.神经元的结构与特性(1)神经元的结构(填空):(2)神经元的特性: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即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3)验证实验:刺激坐骨神经 b 点左侧(a)后,膜外电位变化如上图,实验中电表指针变化是: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本实验表明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发生变化,形成一个负电波并能沿神经传播,这个负电波叫做动作电位

4、。神经冲动就是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传导就是动作电位的传播。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信号类型 电信号和化学信号 化学信号作用范围 准确、局限 较广泛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角度 结合神经元的结构和特性考查结构与功能观1.(2018温州模拟)下列关于运动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结构包括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B.有的轴突长达 1 米以上,肉眼清晰可见C.有的可直接接受来自(传入)神经元的刺激D.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解析 膝反射的反射弧是二元反射弧,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通过突触相连,运动

5、神经元可直接接受来自传入神经元的刺激,C 正确;神经元的直径不足 1 mm,长度可超过 1 m,肉眼不可见,B 错误。答案 B2.(原创题)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为材料,b、c 处膜外连接一个电表,a 处给予适宜的刺激,肌肉会产生收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c 处都能产生负电波B.支配腓肠肌的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C.电流计指针先右偏再左偏D.实验说明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都是可兴奋的细胞解析 以适宜强度的刺激作用于 a 处时,会产生一个负电波(动作电位),并沿着神经传导至 b、c 处,A 正确;支配腓肠肌的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 B 正确;负电波先到 b 再4到 c,电流计指针先

6、左偏再右偏,C 错误;神经细胞能产生负电波,肌肉会产生收缩,说明两者都是可兴奋的细胞,D 正确。答案 C3.(2018高考天津卷,1)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解析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 正确;神经调节过程也可以受激素的影响,如甲状腺激素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进而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B 错误;突触前膜所在神经元与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C 错误;免疫调节能直接消灭病原体,神经调节不能直接消灭病原体,D 错误。答案 A1.可兴奋细胞:受到适宜刺激后,其状态可

7、发生明显变化,除神经元外,肌肉细胞和腺体细胞也是可兴奋细胞。2.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一般神经元都是以树突或胞体接受兴奋,以轴突传出兴奋的。考点二 反射和大脑皮层1.(2016浙江 4 月选考)以狗为实验对象,研究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实验过程中,先测定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仅阻断神经甲和神经乙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处理 心率/(次min 1 )正常情况 90仅阻断神经甲 180仅阻断神经乙 70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甲的作用是使心率减慢5B.神经乙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C.心脏受神经甲和神经乙共同支配D.神经乙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甲强解析 正

8、常情况下的心率是 90 次/分,当阻断神经甲(神经乙正常)时心率是 180 次/分,说明神经甲的作用是使心率减慢。相反,当阻断神经乙(神经甲正常)时心率是 70 次/分,说明神经乙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综上心脏受神经甲和神经乙共同支配。分析题述材料可知,神经甲使心率减慢的效果是 90 次/分,而神经乙使心率加快的效果是 20 次/分,因此神经甲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乙强。答案 D2.(2017浙江 4 月选考)下列对膝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效应器肌梭受到叩击后使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B.含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舒张C.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屈肌后使之收

9、缩从而完成膝反射D.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解析 肌梭受到叩击后使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肌梭应该是感受器,不是效应器,A 错误;膝反射的效应器就是伸肌肌群,膝反射的反射弧是二元反射弧,膝反射的结果是伸肌兴奋收缩,B 错误;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伸肌后使之收缩从而完成膝反射,屈肌不是膝反射的效应器,并且膝反射发生时屈肌是舒张的,C 错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位于脊髓中,该细胞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导到末梢后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会使突触后细胞抑制不产生神经冲动,D 正确。答案 D3.(2018浙江 4 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膝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10、 )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元后伸肌也会收缩6B.刺激传入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C.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生膝反射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反射弧及膝反射的相关内容。若脊髓受损即反射中枢受损,此时刺激传出神经元,兴奋能够传递到效应器,伸肌会发生收缩,A 正确;刺激传入神经元,会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并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被抑制,B 错误;根据题图可知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C 正确;在膝反射中,肌梭是感受器,皮肤的破损并不会破坏膝反射反射弧的完整性,故反射仍能正常发生,D 正确。答案 B4

11、.(2018浙江 4 月选考)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D.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人的大脑皮层的功能。20 世纪 30 年代,加拿大潘菲尔德(Wild Penfield)等对人的大脑皮层功能定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实验结果得到的结论是:支配对侧躯体运动或感觉(对侧交叉支配);皮

12、层代表区的范围大小与躯体运动或感觉精细复杂呈正相关,与躯体大小不成正比;皮层运动区或感觉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呈“倒置”关系,但是面部本身不倒置。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A 正确;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舌咽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B 错误;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立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C错误;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D 错误。答案 A本题组对应必修三 P24P25 反射;P28P29 大脑皮层功能。1.膝反射模式图分析7(1)膝反射弧仅涉及图中 a、b 神经元,属于二元反射弧。而通常认为 a、c、d 神经元

13、构成的结构不属于膝反射弧。(2)c 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细胞兴奋后可导致 d 神经元处于抑制状态,没有动作电位产生,屈肌舒张。2.大脑皮层的功能3.大脑皮层的功能特点(1)各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与躯体运动精细复杂程度有关。(2)交叉倒置支配,交叉是指支配对侧躯体运动,倒置是指各代表区位置与躯体各部分位置呈倒置关系。81.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反射(1)反射的定义:反射的概念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全身每一块骨骼肌和内脏都有反射活动。(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下图为膝反射示意图,其中表示结构。a.膝反射弧的感受器是伸肌中的肌梭,反射中枢位于(填图

14、中数字),效应器是伸肌。膝反射弧由 2 个神经元组成。b.膝反射发生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电表指针发生偏转,结构没有(有、没有)电信号。c.兴奋在结构和结构中的传导速度不相同(相同、不相同)。d.给予 B 点适宜强度的电刺激,伸肌会(会、不会)发生收缩,此现象不可以(可以、不可以)称为膝反射。2.反射弧各部分对功能的影响根据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完善下表中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注:仅破坏反射弧的其中一部分)。被破坏的结构 有无感觉 有无效应感受器 无 无传入神经元 无 无反射中枢 无 无传出神经元 有 无效应器 有 无角度 1 围绕反射及反射弧考查结构与功能观1.(2018浙江五

15、校联考)膝反射进行时,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如图为膝反射示意图,其中表示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9A.用适宜电流刺激 A,可产生膝反射B.膝反射的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其反射中枢是C.膝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位于伸肌中D.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 B 处,仅结构上电位表指针会偏转,结构上不偏转解析 反射是指刺激感受器,效应器作出反应。因此适宜电流刺激 A,虽有效应器的反应,但由于刺激部位不是感受器,仍不能称为反射。答案 A2.(2018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下列有关反射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膝反射的神经元胞体均位于脊髓B.膝跳反射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受刺激后能产生负电波并沿该神经传导C.传入

16、神经元可与不同的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相连D.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可有两个、三个或者多个神经元的参与解析 参与膝反射的神经元胞体并非均位于脊髓,其中传入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外的神经节,而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A 错误。答案 A3.(2017浙江名校联考)可以将牛蛙作为实验对象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搔扒反射必不可少的结构,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A.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B.保留牛蛙的大脑C.剥去实验部位的皮肤并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在上面D.该实验不需要对照解析 脊髓不能破坏,因为这是搔扒反射的反射中枢所在区域,若破坏了脊髓,反射就不能进行,A 错误;牛蛙的大脑需要去掉,因为大脑对脊髓中的反射中

17、枢有影响,会干扰搔扒反射的发生,B 错误;实验中用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实验部位的皮肤上,观察现象记10录,然后剥去实验部位的皮肤并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放在上面,观察现象记录,通过前后对比证明反射发生需要感受器,C 正确,D 错误。答案 C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中的 c。(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元(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元(e),灰质内的为中间神经元。(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元,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元。(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

18、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元。角度 2 围绕大脑皮层的功能考查结构与功能观4.(原创题)科学家在研究大脑皮层某些区域(如图)时,发现它与躯体运动和语言活动功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科学的是( )A.刺激一侧中央前回顶部,引起同侧下肢运动B.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C.白洛嘉区受损,患者会得听觉性失语症D.韦尼克区受损,患者会得运动性失语症解析 刺激一侧中央前回顶部,引起对侧下肢运动,A 错误;白洛嘉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C 错误;韦尼克区受损会得听觉性失语症,D 错误。答案 B5.(2017湖州月

19、考)某病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说话,可以发出声音,但自己不能讲11话,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 )A.韦尼克区 B.白洛嘉区C.躯体运动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解析 韦尼克区是大脑听写中枢,视觉性语言中枢,损伤后不能理解语言,A 错误;白洛嘉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损伤后不能说话,B 正确;躯体运动中枢损伤后会造成肢体瘫痪,C 错误;躯体感觉中枢损伤后会造成躯体无感觉,D 错误。答案 B巧记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白洛嘉区与韦尼克区言语区 功能 患病特征白洛嘉区 表达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讲话和看懂文字,但不会讲话白洛嘉表达性失语症韦尼克区 感觉 病人能讲话、书写,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考点三 体温调节1

20、.(2018浙江 11 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受神经支配而自主战栗B.气温超过 35 时,最有效的散热方式是出汗C.通常机体的传导散热主要发生在体内D.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始终相等解析 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会发生不自主战栗,且受神经支配,A 错误;环境温度超过 35 时,对于人体而言出汗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B 正确;通常机体的传导散热主要发生在体表,C 错误;当人体因病体温上升时,机体的产热量将大于散热量,D 错误。答案 B2.(2016浙江 10 月选考)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代

21、谢产热B.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C.温热时血管舒张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12解析 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A 错误;人体蒸发的水其中 1/3 是通过呼吸排出的,2/3 是从皮肤蒸发的,皮肤才是蒸发散热主要途径,B错误;温热时血管舒张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的,该反射的反射中枢是下丘脑,效应器是皮下血管壁上的肌肉,C 错误;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因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增加产热,D 正确。答案 D本题组对应必修三 P30P31:体温调节。本考点还与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存在一定联

22、系。体温调节(1)恒温动物的体温相对稳定:散热产热。(2)产热 安 静 时 : 主 要 由 内 脏 、 肌 肉 、 脑 等 组 织 的 代 谢 过 程增 加 热 量运 动 时 : 主 要 依 靠 增 加 肌 肉 活 动 来 增 加 热 量 )(3)散热 方 式 : 传 导 、 辐 射 、 对 流 、 蒸 发 等 物 理 方 式 , 35 以 上 出 汗 成 了 唯 一 有 效 的 散 热 机 制器 官 : 体 表 皮 肤 是 主 要 的 散 热 器 官 )(4)体温调节模型角度 结合体温调节考查稳态与平衡观1.(20183 月绍兴模拟)人体在低温下要及时调整产热量和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2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3A.骨骼肌不由自主地反射性收缩,增加产热B.皮肤血管反射性收缩,减少散热C.脂肪被分解和氧化,增加产热D.反射性地出汗,散热比常温下要多解析 人体高温环境中反射性地出汗。在温热的刺激下,刺激皮肤中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反应,血流量增加。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高于皮肤的温度,来自身体内部的血液使皮肤温度上升,从而增加辐射、对流、蒸发的散热量,出汗发生于炎热条件下。答案 D2.(20183 月浙江十校模拟)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产热和散热均比在炎热环境中快B.人体在安静时,只能由内脏组织代谢来释放热量C.物理散热过程都发生在体表,

24、所以皮肤是唯一的散热器官D.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反应解析 由于在寒冷条件下,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较大,导致人体散热较多,同时为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人体的产热也会增多,A 正确;人体在安静时,主要通过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B 错误;有些哺乳动物没有汗腺,因此这些动物通过呼吸道增加蒸发量以加快散热,C 错误;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收缩反应,D 错误。答案 A1.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收缩反应,皮肤温度下降,但机体内部体温保持相对恒定。2.高温条件下,并非所有动物均通过出汗增加散热量,如狗、猫等动物通过呼吸

25、道增加蒸发量以加快散热。3.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此处所指的增加和减少是与不作调节相比,从散热的绝对量来讲,其实寒冷条件下的散热量大于常温条件下。4.记准体温稳态“三部位”体温感觉中枢、体温调节中枢与温度感受器(1)体温感觉中枢,即产生“冷觉”与“热觉”的场所,位于大脑皮层。(2)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14(3)温度感受器为感受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广泛分布于皮肤、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课后限时训练(时间:30 分钟 分数:100 分)1.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26、 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 ATP解析 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能进行需氧呼吸第三阶段,该过程会产生大量 ATP,A 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以扩散方式移动,不消耗 ATP,B 错误;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就是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是吸能反应,需要消耗 ATP,C 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虽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是由于 Na 内流,在恢复静息电位时,K 先外流,然后需要通过Na K 泵的主动转运将 Na 转运到膜外,将 K 转运到膜内,使膜电位恢复为静息状态,可以传导新的动作电位,Na K 泵的主动转运过程需要消耗 ATP,D 正确

27、。答案 B2.(20179 月台州模拟)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兴奋 B.冲动 C.反射 D.反射弧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兴奋或冲动是在反射弧上传导信息的形式,C 正确。答案 C3.(201710 月稽阳联考)下列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结构的是( )A.感受器 B.反射中枢 C.效应器 D.轴突解析 反射弧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答案 D4.(2018宁波十校联考)下列关于炎热环境下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血管舒张B.骨骼肌不自主地反射性收缩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15D.脂肪被大量分解、氧化解析 炎热条

28、件下为促进散热,皮肤血管会反射性舒张,A 正确;寒冷条件下为促进产热,骨骼肌不自主地反射性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脂肪被大量分解、氧化。答案 A5.(20183 月台州模拟)进入寒冷环境时,人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汗腺分泌活动减弱B.代谢活动增强C.皮肤的血流量增加D.皮肤血管收缩解析 在寒冷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答案 C6.(2017金华十校联考)下列关于运动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胞体位于大脑B.发出的轴突支配感受器C.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动作电位D.可接受其他神经元树突的支配解析 通常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A 错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应

29、当支配效应器,B 错误;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产生并传导兴奋,是可兴奋细胞,C 正确;通常神经元的树突是接受信号的,而轴突能传出信号,所以一个运动神经元可接受其他神经元轴突的支配,D 错误。答案 C7.(2017浙江 9 月选考测试)人体膝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乙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的影响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会引起屈肌收缩C.若刺激神经元甲的处会引起伸肌收缩,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D.若刺激神经元甲的处,则可在处和处记录到膜电位变化16解析 神经元乙的细胞体位于脊髓中,脊髓属于低级反射中枢,其活动可受到高级反射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释放的递质

30、会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所以屈肌舒张;所谓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刺激神经元甲的处会引起伸肌收缩,但由于不是对刺激感受器的反应,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刺激神经元甲的处,该点会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在该神经纤维上可以进行双向传导,所以在和处均可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答案 B8.(20183 月宁波模拟)下图是保持生理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在 a 处给予刺激,若腓肠肌收缩,证明( )A.腓肠肌细胞是一种可兴奋的细胞B.a 处产生了一个正电波C.刺激产生了反射活动D.神经冲动可以经树突末梢传到肌肉解析 腓肠肌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是一种可兴奋细胞,A

31、正确;a 处产生的是负电波,B错误;图中缺乏完整的反射弧,因此腓肠肌的收缩不能称为反射活动,C 错误;神经冲动可以经轴突末梢传到肌肉,D 错误。答案 A9.(2017温州模拟)下图为人体膝反射示意图,下列关于膝反射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B.涉及 4 个神经元,属于四元反射弧C.反射弧全部由神经元组成D.效应器为伸肌和屈肌17解析 由题图可知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A 正确;膝反射涉及 2 个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属于二元反射弧,B 错误;反射弧由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控制的肌肉或腺体所构成,效应器包含了其他类型的细胞,C 错误;膝

32、反射的效应器为伸肌,不包含屈肌,D 错误。答案 A10.(20182 月湖衢丽模拟)“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特异性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胞体所致,据此推测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解析 由题干可知,病毒特异性侵染传出神经元的胞体。因此传入神经元仍能产生兴奋,并将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但是由于传出神经元受损,无法支配相应的效应器,导致运动发生障碍。答案 B11.(20173 月稽阳联考)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支持细胞构成的B

33、.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C.神经元是高度分化的细胞,细胞核在分化过程中消失D.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解析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与支持细胞(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系统,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包括胞体和突起(轴突和树突);神经元的细胞核在分化过程中没有消失,可控制其代谢活动。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是一种可兴奋细胞。答案 C12.(2017衢丽湖舟四地模拟)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的产生必须有适宜的刺激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18C.膝反射的反射弧是二元反射弧D.刺激传入神经引起肌肉收缩属于反射解析 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34、,刺激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引起的肌肉收缩,均不属于反射。答案 D13.(原创题)当环境温度由 25 下降到 5 过程中,人体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合理的是( )A.由于皮下血管收缩,在此过程中人体散热量不断减少B.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刺激肌肉战栗增加产热C.全身脂肪代谢加快,脂肪被分解、氧化,释放热量增多D.体表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活动加强,从而产生冷觉解析 当环境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皮下血管会收缩,减少散热量,但这里说的减少散热量只是从反应效果而言的,当环境温度不断降低,温差加大,人体散热量是不断增加的,A 错误;甲状腺激素能刺激全身细胞提高新陈代谢水平,加快对能源物质的分解、氧化,从而

35、增加产热量,甲状腺激素并不刺激骨骼肌战栗,B 错误,C 正确;与其他感觉一样,冷觉也形成于大脑皮层,D 错误。答案 C14.(2018杭州重点中学高三期中考)下列有关体温调节,描述正确的是( )A.在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收缩产热B.在寒冷环境中脂肪合成速率会加快C.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流量会增加D.在气温和体温接近时主要靠辐射散热解析 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A 错误;寒冷条件下,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也被激活起来,脂肪被分解、氧化,释放热量,B 错误;在温热的刺激下,刺激皮肤中另一种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反应,血流量增加,C 正确;当气温和周围物体温度接近

36、体温时,辐射和对流都失去散热的作用,只能靠蒸发散热,D 错误。答案 C15.如图为神经调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当神经元 a 兴奋时可使神经元 b 产生兴奋,但在神经元 a 兴奋之前,先使神经元 c 兴奋,则神经元 b 又不易产生兴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19A.图中含有 3 个神经元和 2 个突触结构B.a 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引起 b 产生动作电位C.c 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抑制 b 的兴奋D.c 兴奋可能会对 a 的神经递质释放产生抑制解析 图中含有 a、b、c 3 个神经元、a 和 b 之间存在一个突触,c 和 a 之间也存在一个突触,A 正确;当神经元 a 兴奋时可使神经元 b

37、产生兴奋,可知 a 释放的神经递质能引起 b产生动作电位,B 正确;但在神经元 a 兴奋之前,先使神经元 c 兴奋,则神经元 b 不易产生兴奋,原因可能是 c 兴奋后释放的神经递质抑制了 a 的神经递质释放,C 错误,D 正确。答案 C16.为验证与脊髓相连并分布到后肢的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 1:用 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左侧(或右侧)后肢趾部,两侧后肢都会出现屈腿反射;实验 2:剪断左大腿背面已暴露的坐骨神经,待“脊蛙”平静后,用 1%的硫酸溶液刺激“脊蛙”左侧(或右侧)后肢趾部,并观察记录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8、( )A.实验 1 的屈腿反射中动作电位的传导是双向的B.实验 1 的结果证明坐骨神经只具有传入功能C.实验 2 中后肢肌肉处于极化状态时,对 Na 的通透性增大D.实验 2 中刺激左侧后肢趾部,右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解析 在反射过程中,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从感受器向效应器单向传导,A 错误;在实验 1 中,当刺激左侧后肢趾部,左侧后肢会出现屈腿反射,说明左侧坐骨神经既有传入也有传出功能,B 错误;肌肉细胞发生去极化时,对 Na 的通透性才增大,C 错误;在实验 2 中,左侧后肢坐骨神经剪断,所以刺激左侧后肢趾部,兴奋不能到达反射中枢(脊髓),右侧后肢(效应器)不出现反应,D 正确

39、。答案 D2017.(科学探究)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_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_性。(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胃泌素通过_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_。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_。(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4 小时胃液分

40、泌量1 假饲 2 切除胃窦,再假饲 3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 1 相当)4 只注射与步骤 3 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 (假饲是让狗吃肉,但吞下的肉从食道上的人工瘘口掉出,不进入胃;“”数量表示胃液分泌量多少)步骤 2 中胃液的分泌是_调节的结果。步骤 3 的目的是_。步骤 4 是为了确定在_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_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_(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解析 (1)胃酸杀灭细菌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第一、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1胃蛋

41、白酶只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而不能对其他成分发挥消化作用,体现了酶的专一性。(2)胃泌素是胃窦 G 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激素的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血液)运输。胃泌素促进胃酸的分泌,而胃酸过多又反过来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从图中可知胃腺细胞既可以受胃泌素的调节,也可以受传出神经的控制,所以促进胃腺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激素外还有传出神经分泌的神经递质。(3)假饲可引起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但步骤 2 切除胃窦以后再假饲相当于只有神经调节。由于是在同一只狗的连续实验,步骤 3 与步骤 1、2 作对照,可以确定在假饲条件下胃泌素的分泌量。步骤 4 在已经切除胃窦的情况下不假饲不引起神经调节,只注射与步骤 3 相同剂量的胃泌素,相当于只有体液调节,从而确定了神经体液调节下胃液的分泌量。由实验结果分析可知,当只有神经调节时,4 小时分泌的胃液最少(只一个“”),当只有神经体液调节时相同时间胃液分泌量较多(4 个“”);当同时存在两种调节方式时,相同时间胃液分泌量最多(9 个“”),由此可知,二者共同作用效应大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答案 (1)非特异性 专一(2)体液 反馈调节 神经递质(3)神经 确定在假饲条件下胃泌素的分泌量神经体液 神经体液 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