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板块提升(一) 古代中外文明,关联1 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的比较,对点演练1 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利克里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B.贵族制与分封制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解析 贵族制不符合伯利克里时期;分封制在秦始皇时早已废除,故B项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 B,关联2 古希腊人文思想与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对点演练2 根据下表中古希腊思想家和古代中国思想家的材料可知,这些思想家( ),A.都重视对人类自身的研究 B.都强调个人的作用 C.都代表贵族阶层的利益 D.都致力于社会稳定
2、解析 从材料中四位中西先哲的观点看出,他们都强调人本身,都注重对人类自身的研究,故A项正确。 答案 A,关联3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世纪中西方社会的比较,对点演练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中国德育思想的发轫阶段,周公把德育与政治结合起来,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后经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发展完善,强调仁、礼,以教化为方式,逐步形成一套以人伦道德为基础的德育思想体系。战国至西汉,礼记大学中明确提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明时期,理学家们对儒家的人性论、义利观、修养论进一步发展。一方面
3、,重视崇高的精神境界,讲究节操,舍生取义;另一方面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德育观念。到此,儒家德育思想成为约束人们道德行为的理论工具。 摘编自郭齐家中国教育史,材料二 古希腊德育主要着眼于寻求个人应有的德性,揭示个人所应具备的品质特征和追求的生活。文艺复兴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道德学说,提出解决道德和利益的关系以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的基本原则。否定神性,强调人性;否定信仰,推崇理性。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实用主义哲学,构建了“培养良好公民”为目标,以“知识、情感、能力”为内容,以“从做中学”、间接引导为方法的德育思想理论,对美国20世纪初社会转型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的解决产生
4、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高雅珍西方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德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德育思想的不同。 答案 (1)背景:西方: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精神起源;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达;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崛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代议制的完善,人权意识的增强。 中国:儒家思想的出现及其发展,并成为正统思想;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不断发展。 (2)不同:在伦理思想与道德规范上,西方是以个人为本位,中国是以国家为本位;在德育思想内容和特点方面,西方重视契约
5、,推崇理性,中国则重视人伦,强调义利观;在德育思想具体方法上,西方强调实践的作用,中国则重视自我反省内心;在德育目标上,西方强调培育健全的公民,而中国则重视培养遵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人。,主题一 古代中国的地方机构变革和都城变迁 1.地方机构,(1)秦朝:实行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 (2)汉朝:设刺史监察地方,后演变成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地方机构以“州、郡、县”为主。 (3)唐朝:地方分州(府)、县两级,另设“道”为监察区域。,(4)北宋:将地方行政、军事及财权收归中央;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督。宋朝改为路、州(府、军、监)、县制,但对州
6、一级严密控制,权力集中在中央。 (5)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以行省、路、府(州)、县四级为主。 (6)明朝:废行省、实行三司分权。地方实行“省、府、县”三级;少数民族实行土司制。 规律:地方机构的演变,一方面是在继承前代基础上的创新,古代的机构调整更多地是为了统治需要而变革;另一方面是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区划顺应的进行调整。,2.都城变迁,规律:中国古代都城变迁更主要的是政治统治及周边防御的需要,都城的政治、军事功能强大,经济及文化因素弱。非都城的城市,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功能逐渐增强。,押题预测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封建诸侯,各君其国,
7、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 图示一、图示二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材料三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并分析“变”与“不变”的成因。
8、(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相比秦朝的三公制,唐代三省制在制度方面有何创新?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其观点,并结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与发展的基本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答案 (1)不变:最高统治者仍世袭。变: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不变”成因:宗法血缘关系的影响。“变”的成因:政治形势由分裂到统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法家思想地位的上升;分封制的弊端。(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创新: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形成宰相集体议政;互为补充、相互牵制。 评价:通过分权,有利于防止大臣专权以加强君权;有利于完善管理体制,减少了君主决策失误,提高了办
9、事效率。 (3)观点: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不变,但不同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创新。 论证: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创立以来其本原精神不变,即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权力;加强皇权,抑制相权。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制度,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汉朝内外朝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和道、州、县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和路、州、县制,并实行重文轻武等制度;元朝的行省制;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地方上是省、道、府、县四级制。(其他言之有理即可),主题二 “一带一路”战略与古丝绸之路 1.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1)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丝织业发展;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公元前6
10、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 (2)两汉路线:陆路为主: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伊朗高原与两河流域),由安息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罗马);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海路:广东印支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从水路建立了东西外交联系。,(3)唐:海陆并举。海路:从登州、扬州出发到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可到波斯湾。陆路:从长安向东可到朝鲜,从长安向西可到印度、伊朗、阿拉伯及欧非。 (4)两宋:陆路受阻,海路为主。宋代西北先后有西夏、辽、金、蒙古等,丝绸之路被封锁,宋朝只能另寻贸易道路。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
11、成,随着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达,海路比陆路更安全且载重量更大,成本更低,因此南宋以海路为主。 (5)明清:明朝郑和下西洋,属于朝贡贸易,不计经济效益。随着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天朝上国的愚昧无知,及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海外贸易衰落。,2.丝路精神:即丝绸之路精神。丝绸之路不仅是商业通道,更重要的是丝绸之路体现的“丝路精神”。丝绸之路作为人文社会的交往平台,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各个国家之间形成了“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丝路精神。这也是现代国
12、际社会交往的最基本原则之一,是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然要求。,押题预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丝绸之路被誉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世界文化的大运河”。西北丝绸之路正式被官方开通,始于汉代的张骞通西域(遣副使访问中亚、南亚及西亚各国)。当时我国的冶铁技术、铁器、井渠法传入西域,西方的玻璃、琉璃等特产和葡萄、苜蓿、石榴、胡桃等植物传入中国。印度的艺术、佛教、音乐、舞蹈等也传入中国。东汉末年,由于匈奴控制西域一带,丝绸之路一度梗阻。唐代是丝绸之路达到最终繁荣的时期,阿拉伯和欧洲商旅往来不断,将中国与当时强大的东罗马两大文明古国联系起来,安史之乱后,吐蕃趁机占领了陇右、河西,丝绸之路梗
13、阻。两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西北丝绸之路日渐衰退。,材料二 2013年9月和10月,习主席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面对新一轮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快向东南亚、中亚、南亚开放而提出的,是中国将自身发展与区域合作相对接的重大构想。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西北丝绸之路繁荣与日渐衰退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 答案 (1)繁荣: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的位置,政府政策的支持,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衰退:宋朝国力的衰落,指南针与航海技术的应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西北自然环境
14、的恶化,少数民族政权的控制。,(2)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有助于推进亚洲内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加强欧亚大陆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可引领亚洲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机遇。,主题三 文化自信与儒家思想的变迁 1.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及原因,(1)在古代社会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 (2)近代以来逐渐边缘化的原因:儒家思想
15、属于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古典精神,是农民意识。因此,在以工业文明为追求的现代化时期,儒家思想只能退居边缘。现代民主政治和科学精神的传播和广泛的认同。,(3)儒学逐渐现代化的原因:儒学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今天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换言之,儒学是可以和现代社会相融的。从历史上看,儒学曾经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自我更新,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用儒学价值理想的合理成分去化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极端个人主义等。,2.儒家思想的精华及现代价值,(1)思想精华 人与人的关系:提倡仁爱,主张推己及人的精神;提倡人与人之间应和睦相处;与人交往,主张言而有信的精神;提倡尊老敬贤的为人准则。
16、 人与社会的关系:提倡以德治国的精神;提倡民为邦本的治国理念;提倡个人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的历史责任感。 人对自身的反省与追求:提出修身要求,主张慎行自省,格物正心,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 人与自然、天的关系: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主观能动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主张“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等。 教育智慧与求学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强调学与思相结合。,(2)儒学的现代价值 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
17、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舍生取义”强调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政治建设:“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押题预测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矛盾的。认为应该拥护西方文化, 甚至全盘西化,正因为如此,要“打倒孔家店”,甚至主张废除汉字等等。但即便是最激进的西化论者的陈独秀也规劝青年人要以孔子、墨子为榜样,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还将勤、俭、廉、洁等
18、儒家思想信条视为“救国之要道”,为何如此?这是由儒家思想内容的两面性加上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形势的复杂性决定的。,材料二 “文革”中的破“四旧”使传统文化受创,导致改革开放初期,物质进步而道德滑坡,再兴儒学成为时代需要。国际社会儒风大兴,纷纷建立“孔子学院”,新加坡在80年代将现代企业管理和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与儒学相结合,发展新儒学,这给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以不少启示。1995年,中华儒学文化系列丛书出版:儒学与企业管理、儒学与现代公关、儒学与生态环境等。电视、网络等媒体也纷纷介入新儒学的建设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
19、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新儒学兴起的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当代振兴儒学的建议。 答案 (1)态度:否定传统文化的同时,注意借鉴和利用儒家思想中的优秀成分。 原因:儒家思想内容方面:既有勤、俭、廉、洁等积极内容;又有维护封建专制、压抑人性、迷信落后等消极内容。 社会形势方面:经济上,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上,资产阶级队伍的日益壮大;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 文化上,西方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原因:破“四旧”造成了传统文化受创; 改革开放初期,物质进步而道德滑坡; 受国际社会儒风大兴的影响。 建议:将企业管理、现代公关、生态环保等融入儒学体系中; 利用书刊、现代媒体等途径建设新儒学; 对儒学采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 借鉴国际社会发展儒学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