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0 课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吗一、课文导学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1字词积累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玄 xun 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埋头苦干:不理会旁边的事情,集中精力,勤奋工作。为民请命:替老百姓向执政者提出要求。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不足为据:不可以作为依据。诓 kung :骗。省 xng 悟:醒悟。脊梁:脊背。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2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
2、81 年 9 月 25 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 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 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 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 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 ,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 年 5 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3、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 年到 1926 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 、 彷徨 、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 、华盖集 、 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 年 12 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 Q 正传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 年 8 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2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 年 1 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 年 10 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 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 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
4、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 1927 年到 1936 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 、 三闲集 、 二心集 、 南腔北调集 、 伪自由书 、 准风月谈 、 花边文学 、 且介亭杂文 、 且介亭杂文二编 、 且介亭杂文末编 、 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 、 “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 (乙种) 、 莽原 、 语丝 、 奔流 、萌芽 、 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
5、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 、 汉文学史纲要 ,整理嵇康集 ,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 、 古小说钩沈 、 唐宋传奇录 、 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 年 10 月 19 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 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3背景链接写作背景:文章写于 1934 年 9 月 25 日。当时,日寇的铁蹄早已践踏了我东北领土,国民政府却采取不抵抗主义,只是希望国际联盟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国联却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举办“时轮
6、金刚法会”等活动。舆论界曾有“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已荡焉无存”的论调。鲁迅作为民族之魂的思想家,既痛感寄希望于国联的自欺与求神拜佛的荒唐,更清醒地意识到悲观论调的荒谬与危害,于是写下了此文,旨在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关于杂文:杂文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其写作特征是“从实入手,以实论虚” ,取材的特点“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它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如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用例证、引证、喻证、归谬等多种 论证方法。本文就是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中的一篇。【文本解读】一、谋篇立意本文以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语言,驳斥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一国民党反动派政客及其走狗文人诬蔑中国人民的错误
7、论调,表达了作者强烈地要求振奋民族精神,不惜任何代价解救国难的思想感情。3二、文章脉络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2) ,摆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个被反驳的论点及其论据。第 1 段:作者摆出了对方的论据。第 2 段:是从上段论据中得到的论点。第二部分(38) ,分别针对敌论的论证和论点进行反驳。可分两层。第一层(35) ,从对方的论据出发,反驳了对方的论证过程,即通过揭示对方论点和论据之间缺乏逻辑关系来确定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第二层(68) ,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有并未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根本一驳倒了对方的论点。第三部分(9) ,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
8、底下。三、写作方法1、针对敌论,先驳论证,反驳论点,层层反驳。本文成功地运用了驳论证和驳论点两种反驳方法。在摆出敌论的论据和论点之后,作者分两步进行了反驳,先反驳了对方的论证过程,指出中国人现在失掉的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然后针锋相对地提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根本上驳倒了对方的论点。通过反驳敌论的论据和论点,把敌论驳得体无完肤,显示了严密的逻辑性。2文章语言犀利、生动、洗练而又周密。如:“他信力”和“自欺力” ;第一段中的“总” 、 “只” 、 “一味”等。 “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词的使用,从修辞上说,这是仿词。你说“自信力” ,我来个“他信力” ,既十分巧妙地指出对方论证
9、的不严密,又揭示了某些人愚昧麻木的实质,再加上一个“自欺力”来批判,可谓入木三分,语言生动、洗练。第 1 段中“总” 、 “只” 、 “一味”这三个副词的使用,也很见功力。 “总” ,表示时间之长,频率之高;“只” ,表明根本不作别的考虑;“一味” ,表明专注于此,表明陷于泥淖之深。体现了文章语言的周密。行文语言的洗练还表现在反复阅读之后,也找不出哪个词可有可无甚至意义不大,而越读越有味。例如“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一句包含着好几个层次的意思。最基本的意思是他们的光照耀辉着历史;另外还包括的意思有:正史也掩不住他们的光耀;所谓的正史,其实不是真正的
10、历史;所谓的正史,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这些丰富内容的流露,对于中心的表达也更深刻,更有说服力。同时,这样的4语言才凝练隽永,耐人寻味。四、问题探究1、我们是不是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些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朴后继地战斗,不过一而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这些人也是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大量的事实论据摆在了面前,说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且这是历史的主流。结论 l: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
11、中国人在。结论 2: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结论 3:观察、分析事物,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主流,而不应当被一点表面现象所迷惑。2、句段理解:中心句;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是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个被反驳论点的关键句。从逻辑上说,它揭示了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根据双方都肯定的事实,作者承认有些中国人早就失掉了自信力;但根据对方用意,作者指出对方用一个钱称命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荒谬的。从情感上说,这句话是对对方谬论的怒斥。重点句:(1)两年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是事
12、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神。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这段中列举了三个论据,作者在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 , “也是事实” “却也是事实” ,作者先摆出敌论的论据,为后文的批驳做好了铺垫。(2)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这句是由上面的论据得出的观点。敌论树立了,等于为批驳树立了箭靶。总结句: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是作者在批驳敌论之后得出的结论,作为思想家,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不仅热情地赞颂这些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
13、们,而且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看问题的正确方法。过渡句:(1)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力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这一句承接上文中的“自夸地大物博” 、 “希望着国联” 、 “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些现象,引出下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5(2)“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两句是紧承上文对敌论论证的反驳,中国人正发展着“自欺力” ,一个“然而”一转,引出在“自欺”的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紧接着作者在下文开始用事实来批驳敌论点。【练习解答】一、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提出的观点是
14、: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分两步反驳了对方的观点。首先是反驳论证,即通过揭示对方论证过程中不合逻辑,材料不能证明观点来反驳。文章 3、4、5、段指出,根据 1 段的三个“事实” ,只能证明有些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而不能证明全体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然后是反驳论点,610 段作者通过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针锋相对地驳倒了对方的观点。二、1、不能根据某些个别的事实对整体中国人作出判断。2、不是,是指那些“求神拜佛”的国民党官员和“社会名流” 。3、 “脂粉”比喻某些人自欺欺人的伪装。 “筋骨”比喻广大人民群众。 “脊梁”比喻有自信力的中国人。4、 “状元宰
15、相”指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 “地底下”指处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三、 事事关心是立论,写作目的是提出并证明“既要读书,又要关心政治”的观点。写法上主要引出并分析明代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的对联来论述自己的观点。本文是驳论,写作目的是驳倒“有人”提出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观点。写法上主要通过驳论证和反驳论点来驳倒对方。【类文品析】“友邦惊诧”论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学生的请愿,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读书呀,读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读书的,但一面也要大人老爷们不至于葬送土地,这才能够安心读书。报上不是说过,东北大学逃散,冯庸大学逃
16、散,日本兵看见学生模样的就枪毙吗?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不道国民党政府却在十二月十八日通电各地军政当局文里,又加上他们“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横击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的罪名,而且指出结果,说是“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国民党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6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即使所举
17、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可是“友邦人士”一惊诧,我们的国府就怕了,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了,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 ,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几句电文,说得明白极了:怎样的党国,怎样的“友邦” 。 “友邦”要我们人民身受宰割,寂然无声,略有“越轨” ,便加屠戮;党国是要我们遵从这“友邦人士”的希望,否则,他就要“通电各地军政当局” , “即予紧急
18、处置,不得于事后借口无法劝阻,敷衍塞责”了!因为“友邦人士”是知道的:日兵“无法劝阻” ,学生们怎会“无法劝阻”?每月一千八百万的军费,四百万的政费,作什么用的呀, “军政当局”呀?写此文后刚一天,就见二十一日申报登载南京专电云:“考试院部员张以宽,盛传前日为学生架去重伤。兹据张自述,当时因车夫误会,为群众引至中大,旋出校回寓,并无受伤之事。至行政院某秘书被拉到中大,亦当时出来,更无失踪之事。 ”而“教育消息”栏内,又记本埠一小部分学校赴京请愿学生死伤的确数,则云:“中公死二人,伤三十人,复旦伤二人,复旦附中伤十人,东亚失踪一人(系女性) ,上中失踪一人,伤三人,文生氏死一人,伤五人”可见学生
19、并未如国府通电所说,将“社会秩序,破坏无余” ,而国府则不但依然能够镇压,而且依然能够诬陷,杀戮。 “友邦人士” ,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 ,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注释: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十字街头第二期,署名明瑟。学生的请愿指一九三一年十二月间全国各地学生为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到南京请愿的事件。对于这次学生爱国行动,国民党政府于十二月五日通令全国,禁止请愿;十七日当各地学生联合向国民党中央党部请愿时,又命令军警逮捕和枪杀请愿学生,当场打死二十余人,打伤百余人;十八日还电令各地军政当局紧急处置请愿事件。哀求国联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十一月二十二日当日军进
20、攻锦州时,又向国联提议划锦州为中立区,以中国军队退入关内为条件请求日军停止进攻;十二月十五日在日军继续进攻锦州时再度向国联申诉,请求它出面干涉,阻止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华战争。冯庸大学奉系军阀冯庸所创办的一所大学,一九二七年在沈阳成立,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停办。中大,南京中央大学。中公,中国公学;复旦,复旦大学;复旦附中,复旦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东亚,东亚体育专科学校;上中,上海中学;文生氏,文生氏高等英文学校。这些都是当时上海的私立学校。1、选文中摆出的敌论论点是 ,论据是 。2、文章用了“友邦人士”的三个“不惊诧”和一个“惊诧了”的事实,有力地批驳了“友7邦人士,莫名惊诧”的谬论。请回答:第
21、一、二个“不惊诧” ,说明“友邦人士”是( )第三个“不惊诧”说明“友邦人士”是( )一个“惊诧了” ,说明“友邦人士”是( )A、日本帝国主义的同伙 B、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后台 C、中国人民的死敌3、解释加点的字词。长此以往,国家不国(国: 国: )永远国下去(国: )惊诧:4、本文的语言感情色彩非常鲜明,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摆:放下书包来请愿,真是已经可怜之至。可怜之至:好个“友邦人士”!好:5、本文最后一段是什么时候写的?为什么要写这一段?(参考答案:1、论点: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论据:捣毁机关,阻断交通,殴伤中委,拦劫汽车,攒击
22、路人及公务人员,私逮刑讯,社会秩序,悉被破坏。 2、依次填:ABC 3、国家;成为国家像个国家惊讶,诧异 4、活画出了“友邦人士”故作文明的丑态。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学生的同情。反语,以正说反,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友邦人士的激愤之情。 5、写完前文之后过了一天写的。这段内容摘引了申报南京电文与教育消息栏内官员无恙,学生死伤的事实,与国府通电中的“殴伤中委”等捏造事实对比,有力地驳斥了诬陷学生的无耻之词。由此可见, “后 记”的内容是用事实痛斥国民党政府杀戮爱国学生的罪行,是用来批驳反动电文的,是驳论据。 )二、同步练测8一、基础训练1本文作者是 ,选自 。你还知道作者有哪些杂文集?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
23、语: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神,怀古伤今了。怀古伤今: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前仆后继: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3驳论文要抓突破口,有三种情况: 、 、 ,本文突破口是 。4文中写到“中国的脊梁”是什么意思?5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从公开的文字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是自夸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了6在下列句子中选填恰当的词语( ) 这也算一种“信” , 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 对国联失望之后, 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A、就算 可也 自从 便 B、
24、假使 那也 自从 便C、假使 那也 就在 就 D、假如 可也 就在 便二、同步解读“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
25、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7本文直接批驳之后正面立论,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了 的正确论点,用 (A、直接批驳 B间接批驳)。8请为第段中“埋头苦干的人” 、 “拼命硬干的人” 、 “为民请命的人” 、 “舍身求法的人”这四类人各找一个例证。9选文第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10第段“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是 句,说明 11第段中加点词分别比喻的是什么?三、美文赏读有钱就幸福吗?钱,是为许多人所向往的东西。在有的人眼里,只要有了钱,就会有电视机、录音机和高级家具,就会有一切,因此,也就必然会有
26、幸福。真的有钱就一定会幸福吗?未必如此。9当然,有了钱就可以有许多东西,就能建立一个在物质上比较富裕的家庭,也就能过较为舒适的物质生活。但是,人们的生活绝不是只要拥有电视机之类的物品就一切美满了,因为幸福的生活除了物质享受之外,精神上的愉快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即使缺少钱,但他是为了某种高尚的理想而活着,那么他是幸福的。例如马克思,他没有钱财,有时甚至身无分文,但是,他为了谋求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因此,他是幸福的。列宁也没有巨额家产。在他的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几乎是在贫困中度过的。即使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他也在为工人、农民和一切贫苦大众谋取幸福,所以,他也是幸福的。居里夫妇、舒伯特、巴尔扎克这些人
27、,他们都曾在贫困中生活过,但他们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与文明而活着,并为人类的文明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因而他们都是幸福的。我国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有些革命青年,甘愿放弃城市的优裕生活,到延安去睡土炕,吃小米,解放初期,许多原先侨居海外的科学家,舍弃洋房、汽车,回国住集体宿舍,骑自行车。他们的薪金少了,物质生活水平降低了,然而他们却感到更幸福了。反之,一个人即使有许多钱,如果他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或者生活并不自由,那就绝不会幸福,有时甚至是痛苦的。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生长在一个门第显赫、极为富有的封建官僚家庭里,他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奢侈生活。按“理”说,他是幸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被封建礼教所禁锢着
28、,没有丝毫的自由,因此,他还是不幸福,最后,只得离家出走了事。古罗马帝国皇帝尼禄可以说是富贵甲天下了,但他是否幸福呢?他的富有、尊贵只使得他兽性大发,弑母戮师,甚至荒唐到火烧罗马城,最后众叛亲离,自戕殒生。这说明了金钱多并不等于幸福。在人剥削人的社会里,钱有时还会招来杀身之祸。西晋的石崇,可谓富贵至极了,银子多得铸成三千斤的大球、用蜡烛烧火,出外游玩,五十里之内用锦缎做屏障但是, “多行不义必自毙” ,石崇不但激起了人民的憎恨,也引起当时最高统治者不满,最后因财多被杀了头。这难道是幸福吗?又如,日本有一个店员抬到了一笔巨款。结果恐吓信一封连着一封,威胁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使他惶惶不可终日。这难
29、道可以说是“有钱就幸福”吗?当然,这并不是说,有钱都是不幸福的。一般来说,钱多了,就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舒适些,丰富些,但是幸福绝不能单纯地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上。没有充实、高尚的精神生活,仅仅由金钱支撑起来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应该追求真正的幸福,应该用崇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情操作为幸福的支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幸福者。12本文要驳对方的什么错误看法?是驳论点还是驳论据?13驳倒对方的错误看法,是要树立一个什么正确看法?14、从本文的论证看,要驳倒对方的错误看法主要靠什么?为什么?15、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指出并各举一例。16简析本文列举事例的特点。17、第四、第五两个自
30、然段为什么不合成一个自然段?18、第四段加点的“理”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如何理解它的作用?19 把第五段的画线句改为陈述句。20、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二段自问自答,有利于文章前后内容的衔接过渡。B、第二段有了“未必如此”一句,分析问题就显得比较全面。C、本文娓娓道来,用大量的道理论证了“有钱不一定就幸福” 。D、第五段用省略号处,是为了表明这一类的奢侈事情还有很多,此处略去不提。参考答案:(1鲁迅、 且介亭杂文 ;华盖集 而已集 南腔北调集 三闲集等 2怀念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事情感伤。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前进。为老百姓说话。3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驳论证 4是比喻说法,他们就是中国社会
31、的栋梁,我10们国家和民族的中间力量,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意近即可) 5有嘲讽意,暗指还有国民党反动统治者不公开的事。“总”表现自尊自大由来已久, “只”表示惟洋是崇,仰人鼻息, “一味”表示愚昧成习,顽固不化。 (意近即可) 6B 7我们有并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在。B 8略 9过渡(承上启下) 10反问;现在也有有“自信力”的人 11 “脂粉”喻美化、伪装;“筋骨和脊梁”喻气节、人格、品质;“状元宰相”喻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处于地下斗争的各种革命力量。 12驳“有钱就一定会幸福” 。是对方的论点。 13仅仅由金钱支撑起来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应该用崇
32、高的理想和美好的情操作为幸福的支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幸福者。 (不一定用原文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14主要靠大量的有代表性的事实。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 15举例论证,如马克思、列宁等例子。道理论证,如第三、六段的开头部分,又如引用古文“多行不义必自毙” 。对比论证,第三段从正面,第四、五段从反面摆事实、讲道理,形成鲜明对比。 16文列举事例的特点是:列举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事例。列举事例,注意从正反两方面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17第四、第五两段虽然都是从反面来论证论点,但又有不同:第四自然段侧重从精神世界方面写,突出精神方面的痛苦。第五自然段侧重从生命方面写,突出可能会招来的“杀身之祸” 。 18这个“理”是指有的人认为的“有钱就一定会幸福” 。作者认为这不是正确的道理,而是错误的,因此加上引号,表示对它的否定。 19 这就不能说是“有钱就幸福”了。 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