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1203501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将第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1.教科文组织(UNESCO)将每年的 11 月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 ,并在总部举办庆祝活动。 “世界哲学日”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表明A. 哲学来源于生活B.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

2、只能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D.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哲学就是要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意思是哲学指导人们的生活,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D正确;A 与题意不符;B 说法错误,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哲学不一定都是科学的;C“只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说法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指导作用。2.日本、缅甸印度边境、菲律宾、阿富汗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多国都是地震多发国。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发展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

3、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哲学是具体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正确的指导A. B. C. D. - 2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颠倒了二者关系,应排除;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只有真正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说法错误;故选 C。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点评:本题考查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3.下列说法能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是A.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 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

4、的变化D. 物是观念的集合【答案】B【解析】【详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能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是唯物主义。A、C、D 是唯心主义,不选;B 是唯物主义,正确。所以本题选 B。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境界,为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由此

5、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了中华民族不断实现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习近平思想”理论的形成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代化、民族化、科学化的过程A. B. C. D. 【答案】D【解析】- 3 -【详解】材料强调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时代的精华,符合题意;强调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作用,与题意不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理论,说法不准确。所以本题选 D。5.习近平同志在参

6、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 “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地劳动。这是因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 B. C. .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要“实干” 。 “实干”是一种实践活动,根据客观实际,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实践,强调的是意识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是可知论,与题意无关。所以本题选 D。【点睛】理解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

7、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6.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下列语句中的“规律”与该观点中的“规律”同义的是A. “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B. “严守天条规律,不敢秋毫有犯。 ”C. “租界上并无禁止苛待华人的规律,正因为我们该自有力量。 ”D. “笑声渐渐地淡下去,在他的耳边响着有规律的划桨声和私语似的水声。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强调的“规律” ,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我们必须尊重

8、规律,按规律办事。A 中的“经济规律”符合题意,入选;B、C 中的“规律”指的是规则、规定,而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规律” ,不选;D 中的- 4 -“规律”指的是有节奏的,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 A。7.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A.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B.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 有的意识纯粹是人脑瞎想的D.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强调了人的大脑即人脑的作用。D 体现了

9、人脑的作用,入选;A 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而不是大脑的机能(大脑可以指人的大脑,也可以指动物的大脑) ;B 错误,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而不是源泉;所有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 错误。所以本题选 D。【点睛】理解意识的产生。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8.漫画宝宝快跳中父母的做法()忽视了客观条件没有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从实际出发看到了创新需要解放思想未按客观规律办事- 5 -A. B. C. . D.

10、【答案】B【解析】【详解】漫画中父母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拔苗助长” ,没有按规律办事,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了宝宝自身的条件,符合题意;漫画中父母的做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与题意相反,不选;漫画体现的是没有按规律办事,没有体现创新,与题意无关。所以本题选 B。9.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意

11、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要通过实践将观念上的事物转变为现实的事物,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错误;某实验团队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且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D。10.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实施至今,新增人口远低于预期。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表示,生育是个复杂的过程,目前数据不能代表新政的效果,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这表明A. 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B. 真理具有客观性,政府决策应坚持自己的态度C. 继续观察能促进谬误与真

12、理的相互转化D. 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答案】A【解析】- 6 -【详解】材料强调的是二孩政策的实施情况和预期的效果有一定的差距,但政策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A 正确;B 说法错误,政府决策应根据客观实际情况,而不应坚持自己的态度;C 错误,观察不能促进谬误与真理的相互转化;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 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 A。【点睛】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说,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13、、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11.2018 年春节,在手机上抢“红包”成了新时尚,玩转了别样的年味。许多企业如京东商城、亚马逊等纷纷推出了红包或优惠券,一夜之间竟然催生出千千万万个移动支付新客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材料表明人们可以A. 把握矛盾的特殊性B. 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C. 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促进事物发展D. 以主观意志为基础建立事物间的具体联系【答案】B【解析】【详解】许多企业根据人们在手机上抢“红包”这一情况推出了红包或优惠券,催生出千千万万个移动支付新客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说明了人们调

14、整了原有的联系,建立了新的联系,B 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体现矛盾的特殊性,A 与题意不符;C 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人为事物的联系;D 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以主观意志为基础来建立联系。所以本题选 B。【点睛】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12.习近平主席指出:“亚洲各国就像一盏盏明灯,只有串联并联起来,才能让亚洲的夜空灯火辉煌。 ”习近平以“明灯”比喻亚洲国家,寄语各国只有加强互联互

15、通建设,才能共同编织和平、富强,进步的亚洲梦。这表明我国深刻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以美好意愿为基础建立与各国的具体联系- 7 -看到了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着联系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实现最佳效果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亚洲各国只有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才能实现共同进步的亚洲梦,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实现最佳效果,符合题意;说法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以美好意愿为基础建立联系;说法错误,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的。所以本题选 D。13.科技改变生活。只需将一个小小的电子传感卡片带在身上,无论你身在何方,远在诊室的医生

16、就能通过实时传送过来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一旦身体健康指数出现异常即可自动报警,医生会根据数据作出响应,采取相应的治疗监控手段,这就是未来物联网时代的智能医疗。智能医疗在给人们提供医疗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产业价值。这表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改变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科技的作用。智能医疗在给人们提供医疗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产业价值,体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也说明了利用科技(智能医疗)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没涉及生产关系、人类思维方式,与材料

17、无关。所以本题选 A。【点睛】理解创新的作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14.习近平在洱海边察看生态保护湿地时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 8 -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下面最能体现该论断所蕴涵哲理的选项是A.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 焚膏继晷,兀兀穷年C. 原清流清,原浊流浊D.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答案】A【解析】“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是指要坚持

18、量的积累,最后方能达成质变,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实现质变的道理,A 项正确;“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强调的是日以继夜地去工作,这只是强调了量的积累,没有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与题意不符,B 项不选; “原清流清,原浊流浊”强调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与题意不符,C 项不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强调的是要抓住矛盾的特殊性,一切从实际出发,与题意不符,D 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A。15.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中草药。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就要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则

19、要加黄连。上述四种中草药的临床运用体现了A. 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B. 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C. 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D. 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答案】A【解析】【详解】 “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中草药” ,但是对于气虚、血虚有寒、血虚有热等不同的情况,另外还要再加其他的药物,这体现了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A 符合题意;B 与题意相反,不选;C、D 材料没涉及,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 A。16.在高中学习阶段,每天都有诸多的学习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这常常让我们手忙脚乱。如果善于按照下图所示将我们的学习任务进行管理,并按一定的

20、顺序完成任务,就会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这种做法主要体现了- 9 -A. 矛盾普遍性原理B. 主次矛盾关系原理C. 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D.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高三的复习有众多的学科作业要完成,属于一个复杂的任务,先做第一个,然后第二个,体现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A 的矛盾普遍性原理未能体现,排除。B 符合要求,应选择。C 矛盾主次方面为体现,排除。D 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未体现,排除。考点:本题考查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17.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同时要注重抓重要领

21、域和关键环节,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牵引和推动全面改革。这一思路和方法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有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重要领域关键环节与全面改革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同时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求,同时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说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故入选。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到事物发展遭受挫折,不能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 10 -和曲折性的

22、统一,故排除。选项观点错误,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而不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故排除。考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名师点睛】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与全面改革明显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而统筹谋划与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排除法,又分为排误法和排异法, “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的说法明显错误,题干并没有涉及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不能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8.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 “出口”冰火两重天的

23、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源萎缩;另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饽饽” ,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材料说明A.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B.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C. 落后的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D. 正确的意识可消除行为选择的差异和冲突【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强调了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 “出口”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A 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没有涉及到二者的转化,B 不选;C 说法错误,无论是正确的或者是错误的(落后的)意识对

24、社会发展都起作用(推动作用或阻碍作用) 。D 夸大了正确意识的作用,错误。所以本题选 A。19.“互联网+”行动推动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的结合, “互联网+”给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带来很多机会。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定是大于二。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这表明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的过程就是扬弃的过程创新就是否定过去肯定现在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 11 -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互联网+”行动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强调创新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

25、的作用,但没有体现“互联网+”对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作用,所以符合题意,排除;创新需要坚持“扬弃”的态度,是保留原有的合理成分,剔除不合理成分,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内容,不是全盘的否定,所以正确,错误。答案选择 A。考点:创新的作用;创新的实质。20.要实施“中国制造 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A.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C.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D.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选项中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从历史唯物

26、主义角度说的,而是辩证法的角度。B 选项表述的是上层建筑,而题目中说的生产关系。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而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故排除C。故本题选 D。考点: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1.2018 年 4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不仅要认真对待,而且要及时倾听。这说明了一切对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A. B

27、. C. D. 【答案】B- 12 -【解析】【详解】 “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 ,体现了领导干部要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符合题意;体现的是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材料没涉及到这一点,不选。所以本题选 B。22.习近平在所著之江新语一书中引用了礼记中“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告诫党员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这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办事光明磊落,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做到知行合一,树立正确的实践观A.

28、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强调的是党员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这是对党员干部思想上的要求,是从思想上要求党员干部的,符合题意;强调的是物质观、实践观,与题意不符。所以本题选 A。23.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是因为A. 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B. 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C.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D.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答案】C【解析】【详解】

29、材料强调了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性,因为价值观对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C 符合题意;A 说法错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情况,而不是正确的价值观;B 错误,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D 强调的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条件,与题意无关。- 13 -所以本题选 C。24.习近平主席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这要求我们要A.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B. 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C. 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D.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

30、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说明个人要在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脱离了社会,不会实现人生价值,D 说法正确;ABC 与题意不符。考点:本题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52 分。25.2017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这四个自信如车之四轮,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的底气、敢于排解万难的豪气和勇气。材料二:十九大明确提出

31、“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布局。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十六届六中全会增加了社会建设;十八大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届四中全会又增加依法治国。十九大提出的“新布局” ,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1)有人认为, “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胜的法宝,有自信事必成。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作评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不断拓展。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体现认识论哪些道理?【答案】 (1)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胜,不能仅凭借“四

32、个自信” ,还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求真务实,实干兴邦。- 14 -题中观点片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意识可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并对人体生理活动起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使人向上,催人奋进。坚定而富含科学精神的自信作为正确的意识,有助于人们更好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该观点看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条件。要想“事必成” ,除了要有“自信” ,还必须按规律办事,不蛮干;该观点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认识具有反复性

33、、无限性和上升性,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因实践发展、历史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当时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做出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认识。【解析】【分析】本题以“十九大报告的内容:四个自信、五位一体”为背景材料,从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等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材料重要信息的获取能力、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详解】 (1)首先,明确本题考查的范围是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关于辩证

34、唯物论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等。其次,分析设问。从设问“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胜的法宝,有自信事必成”中,可以看出此观点有正确的地方: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但是忽视了“事必成”还必须要尊重客观规律这一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把这些知识点用课本上的语言结合材料组织答案即可。(2)首先,明确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关于认识论的知识点主要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

35、检验标准、目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等。其次,分析设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不断拓展” ,从中可以明确“总体布局不断拓展” ,体现了实践的发展(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等。把这些信息点与材料- 15 -相结合组织答案即可。26.自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在密切关注“三农问题” ,探索一直没有停止。材料一:建国初期,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政策,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大幅度发展。1958 年,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同时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人有多大胆

36、,地有多大产” ,大办农业。1978 年,十八位农民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农村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调整了土地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2016 年,根据农村改革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定下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 。2017 年十九大报告中就农村改革进一步强调了“三权分置”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中,中共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反映了中央对农村定位的再认识,对乡村价值的重视。该战略不仅为国家的现代化带来深远的影响,更为主要的是为农民。带来了希望。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建设

37、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运用发展的观点,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我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过程的看法。(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应该遵循哪些原则?(3)运用矛盾观的知识,为河南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两条方法论建议。【答案】 (1)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我国农村土地政策不断演变的过程总体呈现出前进性和上升性,符合时代发展和符合客观规律的土地政策作为新事物,推动了我国农业

38、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我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图 58 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土地政策因为不适合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因此极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9 大报告中提出的“三权分置”政策既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会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的生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随着时代发展,我国要继续逐步探索更适合我国发展的土地政策,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2)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党和政府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必须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党和

39、政府需要深刻把握时代特征,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进一步推进土地关系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6 -党和政府应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个乡村要根据自己的乡村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落实方案。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各个乡村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发展特色乡村。【解析】【分析】本题以“关注三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材料,从发展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矛盾观等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材料重要信息的获取能力、理解能力和

40、概括能力。特别是第三小题,更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详解】 (1)首先,明确关于发展的观点主要有: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量变、质变) 、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等。其次,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我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过程: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政策、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权分置”等。把获得的这些信息与发展的原理相对应组织答案即可。(2)首先,明确关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点主要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价值判断

41、与价值选择的评价标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等。其次,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做法:调整了土地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遵循规律) ;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创造更多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了人民)等。把这些信息点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点一一对应组织答案即可。(3)这一题考查了矛盾分析法。关于“矛盾分析法”主要有: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等。做好这一题,除了运用以上的方法论而外,还必须围绕一个中心“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