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力的三要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三要素。(3)会用图示法表示力的三要素。2过程与方法(1)应用“控制变量法”这一重要科学研究方法,经历“探究力的作用效果 与三要素之间关系”的实验过程,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经历“力的图示法”的学习过程,感受用图示形象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一系列的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探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体验团结、协作、互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教学难点: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否有关。教学资源:
2、1、学生实验器材:条形磁铁、小铁球、锯条、弹簧测力计。2、演示实验器材:弹 簧、钢尺、气球、锯条、弹簧测力计。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情景:图片 霍元甲与对手搏斗设疑:霍元甲与对手搏斗,他战胜了对手,是因为力气比对手大吗?那是什么原因呢?这与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三要素有关。引入课题力的三要素。(二)新课教学:一、力的作用效果活动 1:学生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 现象: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活动 2:将小铁球放在桌子上,手拿着磁铁慢慢向小铁球靠近但不要接触。活动 3:一位同学轻推小铁 球使它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另一位同学将条形磁铁从侧2面靠近(但
3、不要接触)运动的小铁球。活动 4:一位同学轻推小铁球使它 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另一位同学将条形磁铁放在运动小铁球的前方或后方(但不要接触) 。现象:小铁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归纳: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练习:1、熊猫用力使竹枝弯曲,这现象表明力可以 。2、运动员用力把足球踢出去,这现象表明力可以 。二、力的三要素猜想: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力的作用效果可 能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有关。设疑:我们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呢?实验分析:控制变量法情景:演示实验 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
4、向是否有关活动:学生实验 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作用点是否有 关实验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 向、作用点有关。因此,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练习: 1、力作用在 点更易把门关上,这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2、用大小相同的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拉弹簧,弹簧伸长了。这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3、用大小不同的力,沿相同方向拉弹簧,弹簧伸长的长度不同。这一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4、如图,弹簧的一端固定,以不同大小和方向的力作用在弹簧上,且力的大小F1=F2F3,观察弹簧发生的形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是否有关,应选择图 和图
5、 ,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是否有关,应选择图 和图 。三、力的图示在物理学中,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我们把它称为力的图示法。例: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 50N 的推力 F,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推力。3练习:用 40 牛的竖直向上的力提水桶,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 个力 F (三 )小结:一、力的作用效果 二、力的三要素三、力的图示(四)布置作业:练习册 3.3 第 2.4.6.7.8.11.13 题学习活动卡:一、力的作用效果1活动 1:用力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发生的现象。 记录:力可以使物体 2. 活动 2:将小铁球放在桌子上,手拿着磁铁慢慢向小铁球靠近但不要接触,发生什么现象?
6、记录:静止的小铁球 3. 活动 3:一位同学轻推小铁球使它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另一位同学将条形磁铁从侧面靠近(但不要接触)运动的小铁球,发生什么现象?记录: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选填“发生” 、 “没有” )变化。4. 活动 4:一位 同学轻推小铁球使它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另一位同学将条形磁铁放在运动小铁球的前方或后方(但不要接触) ,发生什么现象?记录:小铁球运动的速度 (选填“发生” 、 “没有” )变化。结论: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二、力的三要素1. 猜想: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2. 实验 1: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的关系,控制 、 不变,观察现
7、象后得出:力的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3. 实验 2: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的关系,控制 、 不变,观察现象后得出:力的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结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 有关,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4三、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 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例: 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 50N 的推力 F,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推力。练习:用 40 牛的竖直向上的力提水桶,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个力 F。力的三要素课后反思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在于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这节课的设计我按照二期课改的理念,以
8、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学生活动 ,让他们在活动中感悟物理的基本概念,并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得出物理规律。一节课下来,达到了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 一、整节课中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1)在新课导入上,我通过霍元甲和大力士搏斗的图片,以及他战胜对手的事例,设置悬念,既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2)在新课讲授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生活动,如拉弹簧、弯钢尺、压气球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认知力的形变效果。并对课本配套的学习活动卡上的磁铁靠近小铁球的活动进行再设计,通过小组合作,在活动中认知力的另一种作用效果。3)在实验分析时,向学生渗透科学探究时常用的实验方法,
9、控制变量法。我采取的是在教师演示实验的启发下,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讨论实验的具体做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通过这种小步子,设坡度的做法,学生顺利的完成实验,得到力的三要素。4)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取材简单,设计巧妙,易引导,易操作。一根锯条就可完成三个实验来研究力的形变效果与力的大小、方 向 、作用点是否有关。5)在整节课的流程中,合理的运用了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等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每一个知识点的后面配以精心设计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优化了教学效果。二、整节课的亮点是:1)在引入上激发好奇,在设问中注重启发,在猜想上联系现实,在实验中注重方法,在操作上强调动手。2
10、)课堂氛围活跃热烈,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学生活动积极有效,各个环节衔接流畅。三、这节课还须改进的地方有:1)内容虽较全面,但还不够深入。由于我这节课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容量较大,有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在板演力的图示后,学生只练习了一道,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力的图示,如沿着斜面向上推小车,一个图里画两个力的没有涉及到。2)在用实验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时,给学生提供的器材是锯条和弹簧测力计,学生主要是利用力作用在锯条上的形变效果进行研究,而没有再提供其他的器材让学生选择,尝试用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研究。教无定法,学无止境。今后,我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不懈的努力,从教材出发,5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我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备好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