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1212068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实验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安平中学 20182019 年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实验部高一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40 每小题 1 分,41-50 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2018长沙高一检测)已知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用纯合的红果品种与黄果品种杂交,所得 F1遗传因子组成都为 Aa,F 1自交,共收获 1 200 个成熟的番茄。从理论上分析,有红果番茄A.1 200 个 B.900 个 C.300 个 D.0 个2.(2018太原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鼠的白毛与黑毛、人的长发与卷发都是相对性状B.性状表现相同的生物,其遗传因子组成不一定相同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

2、.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3.(2018长春高一检测)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孟德尔用纯种黄色豌豆和绿色豌豆为亲本,杂交得到 F1,F 1自交获得 F2(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图示中雌配子 Y 与雄配子 Y 数目相等 B.的子叶颜色与 F1子叶颜色相同C.和都是黄色子叶,是绿色子叶 D.产生 F1的亲本一定是 YY()和 yy()4.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 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 9331。下列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AF 1产生了 4 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

3、数量相等CF 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组合 D必须有足量的 F2个体5.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遗传因子的控制(用 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2 -A 红花为显性性状 B 红花 A 的遗传因子组成一定为 RrC 红花 C 与红花 D 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D 白花 B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Rr6.(2018石家庄高一检测)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组合7.(2018潍坊高一检测)YyRr 的黄色圆粒豌豆植株与植株 X 杂交,

4、所得 F1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311,则植株 X 的基因型为A.YyRr B.Yyrr C.yyrr D.yyRr8.已知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矮秆易感稻瘟病品种与一个纯合高秆抗稻瘟病品种杂交,得到的 Fl自交得 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中非亲本类型占 10/16B.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2/16C.F1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结合的概率相同D.F2中高秆与矮秆的比例为 31,抗稻瘟病与易感稻瘟病的比例为 319.下 列 关 于 孟 德 尔 遗 传 实 验 的 描 述 , 错 误

5、的 是 ( )A.自 交 实 验 不 用 进 行 图 中 的 操 作 过 程B.该 图 所 显 示 的 实 验 , 高 茎 植 株 为 母 本C.正 交 实 验 的 子 代 和 反 交 实 验 的 子 代 表 现 型 不 同D. 和 的 操 作 过 程 中 先 进 行 后 进 行 10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的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杂交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对 F1植株上收获的 556 粒种子进行统计,发现 4 种表现型的比接近 9:3:3:1B基因型为 YyRr 的豌豆产生的 YR 卵细胞和 YR 精子的数量之比约为 1:1- 3 -C基因型为 YyRr 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随

6、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故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开花前人工去雄 开花后人工去雄 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 去雄后自然授粉 去雄后人工授粉 授粉后套袋隔离 授粉后自然发育A B C D12下 列关 于减 数分 裂的 叙述 ,正 确的 是 ( ) 减 数 分 裂 包 括 两 次 连 续 的 分 裂 在 次 级 精 母 细 胞 中 存 在 同 源 染 色 体 着 丝 点 在 减 数第 一 次 分 裂 后 期 一 分为 二减 数分 裂结 果是 染色 体数 目减 半, DNA 数 目不 变 同

7、 源染 色体分离, 导 致染 色体 数目 减半 配对后 染色 体复 制, 形成 四分 体 染色 体数 目减 半发 生在减数 第 二 次 分 裂 的末 期A B C D13如 图为 减数 分裂 过程 中细 胞核 内某 物质 的变 化曲 线, 对此 曲线 分析 正确 的是 )A 曲 线 AB段 正 在 进 行 DNA复制B 曲 线 BC段完 成了 着丝 点分 裂C 曲 线 DE段可 能出 现同 源染 色体 交叉 互换 现象 D曲 线 FG段细 胞内 的着 丝点 数目 和体 细胞 一致14.人体内某一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其内有 44 条常染色体与 2 条 X 染色体,此细胞不可能是( )初级精母细

8、胞 次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A B C D 15.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染色体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 B C D 16.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4 -体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精子 精原细胞 受精卵A B C D 17. 如图是某生物的细胞分裂简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中含有 4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 B.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次级精母细胞 D.该细胞分裂后可产生

9、两个基因组成相同的精子18在进行减数分裂实验过程中,确认同源染色体的主要依据是( )A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B能联会的两条染色体C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 D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19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都进行不均等的细胞质分裂B精子形成过程中需要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C四分体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D要形成 100 个受精卵,至少需要 50 个精原细胞和 100 个卵原细胞2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B 染色体和 DNA

10、 均等分配C 细胞质和细胞核物质均等分配D 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分别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和 DNA数目均与分裂前的细胞相同21.图中 a,b,c,d 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 a 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B b 图表示人的成熟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C c 图细胞分裂后将产生 1 个次级卵母细胞和 1 个极体D d 图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单体- 5 -22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1866 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1903 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191

11、0 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法B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法 类比推理法C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法 假说演绎法D类比推理法 假说演绎法 类比推理法23.果蝇白眼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红眼为显性性状。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A 白白 B 杂合红红 C 白红 D 杂合红白24下列关于生物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萨顿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孟德尔通过实验证明了配子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转化因子是 DNAD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25.如图是

12、教材中荧光标记染色体上基因的照片,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该图是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最直接的证据B 从荧光点的分布来看,图中是一对含有染色单体的同源染色体C 相同位置上的同种荧光点,说明这四个基因是相同基因D 该图可以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6下面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 7 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代中( )- 6 -A甲的 2 号,乙的 2 号和 4 号 B甲的 4 号,乙的 2 号和 4 号C甲的 2 号,乙的 1 号和 4 号 D甲的 4 号,乙的 1 号和 4 号27下列有关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些生物没有 X、Y 染色体BX、Y

13、 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C伴性遗传都一定表现交叉遗传的特点D若 X 染色体上有雄配子致死基因 b,就不会产生 XbY 的个体28.抗维生素 D 佝偻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 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 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29.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正确的预测是( )A 父亲色盲,则女儿一定是色盲B 母亲色盲,则儿子一定是色盲C 祖父母都色盲,

14、则孙子一定是色盲D 外祖父母都色盲,则外孙女一定是色盲30.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 5与 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1/2 D 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31鸟类的性别是由 Z 和 W 两条性染色体不同的组合形式决定的,家鸡的羽毛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这对基因只位于 Z 染色体上。请设计一个杂交组合,单就毛色便能辨别出- 7 -雏鸡的雌雄( )A芦花雌鸡芦鸡雄鸡 B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C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 D非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32.下列哪项是血友病和抗维生素

15、 D 佝偻病都具有的特征A.患病个体男性多于女性 B.患病个体女性多于男性C.男性和女性患病几率一样 D.致病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33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 32P、 35S 标记同一组 T2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 T2噬菌体D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4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 型细菌转化成 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A细菌荚膜 B细菌蛋白质 CR 型细菌的 DNA DS 型细菌的 DNA35如图甲、乙表示两种不同

16、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 ,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36下列有关核酸与遗传物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B有些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RNAC在真核生物中,DNA 和 RNA 都是遗传物质,其中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7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 R 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少无毒 R 型 多无毒 R 型 少有毒 S 型 多有毒 S 型 A B C D38.下列关于威尔金斯、富兰

17、克林、沃森和克里克、查哥夫等人在 DNA 分子结构构建方面的突出贡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了 DNA 分子的电子显微镜图像- 8 -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 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C.查哥夫提出了 A 与 T 配对、C 与 G 配对的正确关系D.富兰克林和查哥夫发现 A 的量等于 T 的量、C 的量等于 G 的量39.DNA 的一条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 DNA 分子中分别为( )A.0.4、0.6 B.2.5、1.0C.0.4、0.4 D.0.6、1.040.假设一个双链 DNA 分子片段中,含碱基 T 共 312 个,占全

18、部碱基的 26%,则此 DNA 片段中碱基 G 所占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A.26%,312 个 B.24%,288 个C.24%,298 个 D.12%,144 个41.下面为 DNA 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 )A.和相间排列,构成了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B.构成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占的比例越大, DNA 分子越稳定D.DNA 分子中依次代表 A、G、C、T42某种品系的鼠毛色中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杂交 亲本 后代杂交 A 灰色灰色 灰色杂交 B 黄色黄色 2/3 黄色,1/3 灰色杂交 C 灰色黄色

19、 1/2 黄色,1/2 灰色- 9 -A. 杂交 A 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B由杂交 B 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 B 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43.人类白化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对肤色正常的夫妇,其父母肤色都正常,但丈夫的弟弟、妻子的姐姐都患白化病,请问这对年轻的夫妇生一个肤色正常的男孩的概率是A1/6 B1/4 C3/8 D4/944.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为隐性,都是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一切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

20、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同时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A.34、14 B.12、18 C.14、14 D.14、1845.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 染色单体与 2 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 B 与 b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 A 与 a 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 A 与 a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46.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 2 对姐妹染色单体B 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 2 对姐妹染色单体C 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

21、体数目恒定为 8 条D 四幅图可排序为,可出现在该生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47.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 说法正确的是( )- 10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黄身和白眼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 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果蝇的每个细胞中不一定都能表达48.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果蝇的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B 由组合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C 若组合的 F1随机交配,则 F2雌蝇中纯合的灰身红眼占D 若组合的 F1随机交配,

22、则 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49、如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实验流程,第一组实验用的是 35S 标记的噬菌体,第二组实验用的是 32P 标记的大肠杆菌。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理论上正确的是( )A. 第一组实验的上清液中放射性强,沉淀物中无放射性 B第二组实验的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无放射性C实验中噬菌体是用 35S 直接标记的D 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 32P 标记的是大肠杆菌的蛋白质50.在搭建 DNA 分子模型的实验中,若有 4 种碱基塑料片共 20 个,其中 4 个 C,6 个 G,3 个A,7 个 T,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 14 个,脱氧核糖塑料片 40 个,磷

23、酸塑料片 100 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若干,则( )A.能搭建出 20 个脱氧核苷酸- 11 -B.所搭建的 DNA 分子片段最长为 7 碱基对C.能搭建出 410 种不同的 DNA 分子模型D.能搭建出一个 4 碱基对的 DNA 分子片段二、非选择题(本题分 5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40 分)1.(5 分)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 P、p 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 R、r 基因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 1均为毛颖抗锈

24、(丙)。再用 F1与丁进行杂交,F 2有四种表现型,统计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 (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丁的基因型是_。 (3)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甲和乙)的个体占全部 F2的_。 (4)F2中抗锈病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只考虑抗锈和感锈一对相对性状) 2 (13 分)看图完成下列问题。.如图是某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2 -(1)这是_细胞的形成过程,是在动物的_中形成的。(2)图中的表示_细胞,图中的表示_细胞。(3)图中的所示的一个细胞能够形成_个所示的细胞。下列是有关

25、细胞分裂的问题。图 1 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的关系;图2 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_。(2)图 2 中乙细胞含有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之比为_,该细胞处于_分裂的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3.(10 分)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 A,隐性基因为 a;乙病显性基因为 B,隐性基因为 b。已知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据图回答:(1)甲种病的遗传方式为 , 乙种病的遗传方式为 。(2)-1 的基因型为 , -5

26、 的基因型为 ,-10 的基因型为 , -12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3) 假如-9 和-14 结婚, 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 患乙病的概率是 ,不患病的概率是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4 (6 分)如图是 DNA 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1)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5_。(2)从图中可以看出:DNA 分子中的两条长链的基本骨架是由_和_交替连接的。(3)碱基对之间通过_连接,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4)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 DNA 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 DNA 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有规则的_结构。5 (6

27、 分)肺炎双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小鼠的败血症。已知有许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这些有毒菌株在每一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膜保护,使它们不被宿主的正常防御机构破坏。以下是 1928 年格里菲思所做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 D 组实验中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_。(2)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1944 年艾弗里等科学家从 S 型细菌中提取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分别与 R 型细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S 型细菌的 DNA 与 R 型细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小鼠体内,可使小鼠致死,这说明_。S 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与 R 型活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_,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

28、_。(3)如果将 DNA 酶注入活的 S 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 S 型细菌与 R 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小鼠致死,原因是_。(4)上述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_。- 14 - 15 -高一实验部生物 1-40 每题 1 分,41-50 每题 2 分,共 60 分1-5BBCBA 6-10DBDCA 11-15CCAAA 16-20DBBAA21-25DCCDC 26-30BABBB 31-35BDBDD 36-40CBBBB41-45DCDBC 46-50DDCAD1. (1)毛颖、抗锈(可颠倒) (2)PPrr、ppRR(不能颠倒);ppRr (3)1/2 (4)RRRr = 122. (1)卵;

29、卵巢 (2)初级卵母; 次级卵母 (3)1(1)DNA 复制; 间; 着丝点分裂 (2)8; 1 :2 ;减数第一次; 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3.(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aaX BXb; AaX BXB或 AaXBXb; aaX BY; 3/4(3)23, 14; 14; 7/124.(1)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脱氧核糖;磷酸(可颠倒) (3)氢键 (4)反向平行(或反向) ; 双螺旋5.(1)活的 S 型细菌和 R 型细菌(或 S 型细菌和 R 型细菌)(2) S 型细菌的 DNA 可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 不致死(或不死亡) R 型细菌 (3)DNA 被 DNA 酶分解 (4)DNA 是遗传物质- 1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