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单文精练四 故乡的炊烟(2018山东六校联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故乡的炊烟周成新炊烟是一根绳子,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炊烟是母亲眼角的泪,穿过透明我能看见她的苍老。炊烟是父亲脸上的皱纹,背靠它我能感受到他的内心。清晨,炊烟是起床的号角。我用它唤醒了整个村子。放水,烧火,下面条。临走时,我轻推父母的房门,告诉他们,我走了,锅里的面半掩着,起床后可不要忘了再热下。随后,父母起床了,邻居起床了,整个村子全都醒了。中午,炊烟是回家的小憩。走在放学路上,我远远就能看见自家的炊烟。一阵一阵地突突直冒,袅袅升起。饭菜香吊起了我的食欲,紧接着便是一顿最美好的畅想。饱餐之后,大家又开始各奔东西
2、,忙里忙外。傍晚,炊烟是劳累的归宿。我漫不经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田埂上、码头边、小路旁,乡亲们收起锄头、钉耙、扁担,一个个全都拖着疲惫回到家中。放下农具、放下书包,换下衣服、拾掇零碎。然后,一家人围在桌前,踏实地吃着,美美地聊着。不怕时间,不怕催促,有时很早,有时深夜。最后上床睡个安稳觉。风中的炊烟是个姑娘,一位、两位,一群、两群,相约着、簇拥着,腾空而跃,妖娆地舞弄身姿,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无论走到哪儿,你都能看到她的美。她从不害羞,从不遮脸,只要你愿意,何时何处都能见着她的舞。雨中的炊烟是个勇士,柔弱中带着刚强,柔嫩中带着坚硬。他用微笑去接纳无情的每一次,敞开自己的宽容和大度。拥
3、雨入怀,化作薄雾,将整个村子罩住。最后,在空中徘徊,飘入空中,形成一处醉美的仙境。雪中的炊烟是位母亲。寒冷裹不住她的热情,积雪挡不住她的柔嫩。她的爱一点一点地从灶膛升起,冲出烟囱,冲破屋顶。积雪再厚也把持不住内心的感动,慢慢地一点一滴开始融化,最终化作泪水顺着屋檐快速流淌。很快,整个屋顶又恢复了往日。白天的炊烟有些透明,和云在一起,你很难看清它的脸。长长的,一阵一阵直入天空,一眼望不到边际。晚上的炊烟,再白也是黑色。你想怎么看也看不到。它喜欢与你东躲西藏,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只有循着烟味你才会得知它的存在。一道一道地趁着黑夜偷偷上天。你怎么找也找不到它的影子。乡下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很长很长,
4、凸出屋顶的或方或圆的烟囱。为了应对下雨,有的还会用瓦片、砖头或是铁皮斗笠半遮着。农村的孩子放学或放假都要烧饭,尤其是放假。几个小伙伴玩在一起,做功课在一起,烧饭也在一起。灶膛里的火越旺,炊烟就越大。大家常喜欢一边烧火,一边急跑到屋外去看2炊烟。大家相互约定,比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冒得长、冒得久。谁冒得早,谁就勤快。谁冒得久,谁家的饭菜就多。谁冒得浓,谁添加的柴火就多。炊烟结束后,大家又聚在一起玩耍。等待父母回来吃饭。小学至初中阶段,我曾很长一段时间在家烧饭。炊烟成了我的伙伴。每次看到它,我总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感。不同的柴火烧出的烟也不同。白的、灰的、青的,甚至还有黑的。稀饭、米饭、面条,炒菜、馒
5、头、熬汤。不同的伙食,不同的柴火,不同的炊烟。离家上学之后,我见炊烟的机会少了。只有在放假的时候,我才能与它相伴。再后来,工作了,我再也难以见它。只有在每次回家的时候,我才能看见它,看见灶膛边坐着的父母或是祖母。如今,家里的灶膛还在,可是祖母没了,炊烟没了。每次回家,我都要登上二楼的阳台。看自家的烟囱,邻居的烟囱,甚至全村的烟囱。烟囱一个个巍然耸立,可怎么也冒不出烟来。我知道,有时它仅是一个摆设,只有在腊月或是红白喜事的时候,它才会自豪地高昂头颅,仰天长啸。而那时,我却也很难见它。长期在外,我一直都很庆幸我所生长的那个小村还在。小村里的民房还在,厨房还在,烟囱还在。虽然难见几次炊烟,我却还是十
6、分开心。因为,只要它在,我对故乡就会有种思念。而这种思念,则更是无时无处不在。(选自散文百家 ,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化用了余光中的诗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巧妙点题,并引发了下文思念故乡的情思。B文中把“炊烟”比作“姑娘” “勇士” “母亲”等,想象丰富,形象地表现出炊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美感、坚强的精神、爱的温暖,引人遐思。C文中写“我”和小伙伴们放假的时候帮助家里烧饭以及比炊烟的内容,既表现了“我”对炊烟的喜爱,也表现了农村孩子生活的单调、乏味。D “灶膛还在,可是祖母没了,炊烟没了”与前文“灶膛边坐着的
7、父母或是祖母” “比比谁家的烟冒得多”形成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感。2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答: 33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作用。答: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晨、中午、傍晚的炊烟记录了农村一天的生活,写出了农家生活的忙碌、温馨而安稳。B第段使用拟人手法写晚上的炊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童年生活中从炊烟中得到乐趣。C农村孩子放学或放假都要烧饭,竞相烧饭比炊烟的时间和浓度,作者从中得到成功的喜悦。D家里的灶膛虽然还在,但因为祖母的去世,家里的炊烟消失了,村里的炊烟也消失了。2文章第段运用多种手法,表
8、达了作者对饮烟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答: 3第段描写了哪些情境中的炊烟?作者借此写出了炊烟怎样的品质?答: 4答案精析第一组1C “表现了农村孩子生活的单调、乏味”错,本文写“我”和小伙伴们帮家里烧饭,突出的是“我”童年生活的快乐和喜悦。2(1)线索:炊烟。(2)作用:以“炊烟”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我”关于故乡的记忆集中呈现出来;以“炊烟”为线索,体现了农村的生活状况及其变化,便于表达思念故乡的主旨。3(1)呼应开篇,强调故乡的炊烟总能引发“我”对故乡的思念;(2)拓宽题意,表明乡情是人类最柔软的情感,故乡的一草一木总能引发乡思;(3)升华主旨,表明乡情跨越时空,普遍存在。第二
9、组1D “村里的炊烟也消失了”无中生有。2(1)比喻。将炊烟比喻为绳子、母亲眼角的泪、父亲脸上的皱纹,既写出了炊烟的样子,又写出了炊烟承载着的丰富情感,将抽象的感觉化作形象的画面,生动地写出了炊烟带给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父母的理解之情。(2)对偶。 “炊烟是母亲眼角的泪,穿过透明我能看见她的苍老。炊烟是父亲脸上的皱纹,背靠它我能感受到他的内心。 ”结构大体相同、字数大体相等、意义对称,表达了炊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3)化用诗句。如“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丰富了作品的文学意蕴。3要点一:风中的炊烟,像群姑娘,妖娆、大方。要点二:雨中的炊烟,像个勇士,柔弱中带着刚强,柔嫩中带着坚硬,宽容大度。要点三:雪中的炊烟,像位母亲,热情,用爱融化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