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1213804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主题线索】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两方面内容: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二是鸦片战争后,东西方文化碰撞融合,在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迁。【主要表现】 (1)社会主义建设过渡时期:19491956 年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新中国制定并实施了“一五”计划,初步建立工业化的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曲折发展:19561976 年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

2、发展的 20 年。一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左”倾错误,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巨大损失。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实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融入全球化潮流,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社会生活变迁近代:鸦片战争后,国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和习俗发生了较大变化。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运输通讯和大众传媒等伴随着西方文明渗透而逐渐走向近代化。现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吃、穿、住和风俗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交

3、通工具快速发展;报刊、影视和网络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第 24 讲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对应学生用书第 143 页)2最新考纲 知识点 试题角度 备考分析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2018全国卷,31:从矿产资源勘探的漫画入手考查“一五”计划的进行(2)2018全国卷,31: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积极参加国家经济建设(3)2017全国卷,41:从矿业政策考查“一五”计划(4)2017海南卷,12:从漫画拖拉机入手考查新中国成立初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5)2016全国卷,31:从压缩一些部门投资考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6)2015全国卷,3

4、1:从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考查“一五”计划(工业化)(7)2015全国卷,31:从“俄语热”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战略(8)2014全国卷,31:从粮食计划供应考查“一五”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9)2014全国卷,31:从粮食的统购统销考查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10)2014海南卷,24: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考查“一五”计划工业化建设(11)2013海南卷,23:从工业企业部署考查“一五”计划工业布局20 世纪50 年代至 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探索与失误(1)2015海南卷,24:从职工人数猛增考查“大跃进”的盲目性(2)2012海南卷,25:从中央压缩公用经费中商品性支出

5、考查三年经济困难(3)2011课标卷,33:从克服平均主义考查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4)2011海南卷,24:从人民公1.高频考点:“一五”计划的特点、成就。2.教材空白点:(1)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特点。(2)新中国城市化进程。3.备考策略:(1)新中国建立到“一五”计划完成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时期,对于本阶段的学习需要注意两点,第一、从生产力的角度,掌握这一时期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特点、成就、存在的缺陷。第二、从国家经济体制的角度,认识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背景、特点和影响。(2)“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注意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

6、和效果。从唯物史观看“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分析生产力要与生产关系相适宜。(3)抓住探索中的重大历史活动,全方位进行复习,注意角度灵活,挖掘深入。从经济、政治、外交、学术、教育等方面进行联系。3社化体制考查人民公社化的影响(对应学生用书第 143144 页)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经济恢复(19491952 年)(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交通落后,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2)措施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打击投机商人。由中央集中统一管理经济,以解决中央财政困难;合理调整工

7、商业,调动私营工商业的积极性,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农村:1950 年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3)意义:到 1952 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2.“一五”计划(19531957 年)(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2)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3)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并举,优先发展重工业。(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

8、投产。(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三大改造(19531956 年底)(1)内容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1956 年,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高潮。(2)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二、探索与失误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 年)(1)背景: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2)内容主要矛盾:

9、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42.失误(1)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主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2)“大跃进”: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3)人民公社化运动:建立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

10、律,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4)“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3.政策调整(1)1960 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从 1962 年起,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到 1965 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2)1971 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 年,出现国民经济的复苏。(3)1975 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门类残缺不全。(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

11、,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2.过渡时期(19491956 年)我国社会的特点(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从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2)经济结构: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导地位。(3)阶级结构:由多种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并存到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4)社会主要矛盾: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

12、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5)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对应学生用书第 145 页)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一五”计划的开展材料一 农业的投资是非常有节制的,不到总投资的 8%。一半以上的投资投入工业,其中 90%拨给诸如冶金、机械制造、电力、煤、石油和化工等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拨款用来扩大农机和化肥生产的小部分工业投资(3%),证明五年计划(注:指“一

13、五”计划)中被排在靠后的地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5材料二 在国民收入中,1957 年同 1952 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 19%提高到 33%,合作社经济由 1.5%提高到 56%,公私合营经济由 0.7%提高到 8%,个体经济则由 71.8%降低到 3%,资本主义经济由 7%降低到 1%以下。【问题】 (1)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农业、工业投资的状况和原因。结合所学回答“一五”计划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解析】 第 (1)问,由对农业的投资不到总投资的 8%,而投入工业的占一半以上,工业投资中投入生产生活

14、资料部门的资金占 90%得出“状况”,联系所学得出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及“一五”计划的影响。第(2)问,通过分析材料中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得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的优势,联系所学得出意义。【参考答案】 (1)状况:工业投资比重大,农业投资比重小。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三大改造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的特点和实质1.特点(1)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15、)。(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4)渐进性和长期性。(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辅相成。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探索与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材料一 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1958 年 2 月 3 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二 城镇人口数的变化反映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是我国

16、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建设热潮的原因。(2)材料二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分别指出 BC 阶段我国城镇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原因。6【解析】 第(1)问,据“1958 年”“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可知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经济建设的盲目性。第(2)问,BC 段是 19611977 年,联系1960 年后国民经济的调整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作答即可。【参考答案】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建设的盲目性。(2)趋势:20 世纪 60 年代70 年代末,城市化趋缓甚至倒退。原因:实行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精简城市

17、人口;“文化大革命”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及其教训事件 特征 影响 原因 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多快好省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大跃进”高速度、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2)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3)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

18、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4)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国情不照搬外国模式(2)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4)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5)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6)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对应学生用书第 146147 页)角度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典例 1】 (2017海南卷,12)如图是创作于 1950 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A.

19、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7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合理、准确解读的能力。宣传画是带有很强主观色彩的史料,更多的是对美好蓝图的憧憬,拖拉机中既有农民,也有工人,反映了新中国工农联盟的政治基础,与之相对的经济基础应该是工业化,农业机械化是当时人们可以想象到的美好蓝图,但是,农业机械化在 1950 年并未实现,在农村普及尚有很长的距离,C 项表述准确的关键字在于“将”,是一种未来式表述,C 项正确,B 项错误。人民公社化开始于 1958 年,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是在 1955 年,A、D 两项错

20、误。答案:C角度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典例 2】 (2018全国卷,31)如图是 1953 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试题分析】 漫画反映了 1953 年资源勘探队进入深山对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划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其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促进了“一五”计划的顺利展开,故 D 项正确。1957

21、 年“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A项错误。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古已有之,B 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 1965年,C 项错误。答案:D【教材补缺】 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的特点1.剧烈的社会变革是新中国工业化的重要社会背景:与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此同时,工农联盟国家的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专业化高等教育的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使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外交环境深刻影响了工业化建设的方向和方式: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使工业化建设以重工业为

22、中心;同时,中苏关系密切,中国向苏联学习,使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获得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也充斥着苏联色彩。3.群众运动式的经济建设模式对工业化建设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注重发动人民群众进行工业化建设,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广大女性也积极参与,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但是,也使工业化建设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成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祸根。4.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模式促进了工业化进程: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展开的,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建设任务,需要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新中国建立后逐渐形成了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国家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空前提升,

23、新中国成立初期8的工业化建设基本上是国家主导下进行的,有利于国家集中全国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工业化建设,如通过统购统销,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角度三 “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政策【典例 3】 (2014全国卷,31)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知识的理解能力。“一五”计划期间,随着大规

24、模经济建设的实施,粮食形势一度紧张,一些地区出现粮食脱销,粮食市场开始动荡,私营粮商同国家争夺粮食的斗争十分尖锐。面对严峻的粮食购销形势,中共中央决定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也就是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在中央统一管理下,实行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实际上就将农民的经济生活纳入了国家的计划管理体制。所以,正确选项为 C。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答案:C【教材补缺】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粮食统购统销是“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简称,是我国实行的由国家统一收购和统一供应粮食的政策。主要内容有:国家根据农民生产和国家建设及农民生活的需要确定粮食自留量、粮食收购量,生产粮食的农民要按国

25、家规定的粮食品种、数量和价格将余粮售给国家。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禁止粮食自由买卖。城镇居民和农村缺粮户的用粮量由国家计划供应;熟食业、食品工业等所需粮食,旅店、火车、轮船等供应旅客膳食用粮,由国家定额供应,不能私自采购或转售。非国家指派或批准的单位,一律不准经营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从 1953 年开始实施,1992 年退出历史舞台,共施行了 39 年。角度四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典例 4】 (2014海南卷,24)1950 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 1953 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铺开。这反映

26、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试题分析】 材料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从东北开始实行,随后推广到全国的过程,1953 年是中国“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开局之年,说明计划经济体制是为了保障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而建立的,D 项正确。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A 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出行政区域扩大的信息,与题干意思不符,B 项错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于 1954 年颁布,与题干时间不符,C 项错误。答案:D角度五 “大跃进”时期的工业化建设【典例 5】 (2015海南卷,

27、24)1957 年底到 1960 年,我国职工人数从 3 101 万猛增至 5 969 万。这主要是因为(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9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试题分析】 1958 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作出重大决策,要求钢产量比 1957 年翻一番,随后出现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同时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电力、煤炭、运输等行业也兴起了“全民大办”的热潮。这也就相应地增加了这些行业的劳动力,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大办的工矿企业转移,

28、B 项正确。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于 1957 年,公私合营完成是在 1956 年底,都与题干时间不符,A、C 两项错误;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在材料中未体现,且与职工人数增长没有关系,D 项错误。答案:B【教材补缺】 新中国的城市化问题1.19501957 年:伴随着“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就业,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2.19581960 年:由于“大跃进”的发动,全民大办工业,“以钢为纲”,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基础上超常规畸形发展。3.19611965 年: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两千多万城市人口下放回乡,为国民经济调整时

29、期的逆城市化时期。4.19661977 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及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失误,大批干部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角度六 国民经济的调整【典例 6】 (2012海南卷,25)1960 年 8 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 5 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 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 5 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试题分析】 1960 年处于中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生产、生活物资极其紧张,社会供给压力很大。材料中,中共中央要求压

30、缩支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目的是减轻市场供应压力,A 项正确。当时被压缩的开支都属于正常的开支,并非铺张浪费的部分,B 项错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首先解决的是吃饭、穿衣的生存问题,发展生产或者促进经济较快发展都已经放到第二位,C、D 两项错误。答案:A(对应学生用书第 148 页)编者选题表考点 角度 题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 1“一五”计划之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 2“一五”计划之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 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4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影响人口增长状况 5探索与失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失误 61.(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31、改革法强调:“征收祠堂、庙宇、寺院、学校和团体在农村中的土地及其他公地。”这一规定的实施( )A.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10B.推动了土地公有制的确立C.配合了三大改造的进行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析:A 没收寺庙道院的土地,由国家统一使用,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且这些从寺庙中流出的僧尼道士,为新中国的经济恢复提供了大量劳动力,适应了当时生产恢复发展的需要,故 A 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只是把地主土地私有制改为农民土地私有制,并没有建立土地公有制,B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时间是 19501952 年,而三大改造是19531956 年,故 C 项“配合”之说错误;材料没有显示把

32、土地分给农民,故 D 项错误。【新知生成】 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广大新解放区尚未实行土地改革,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和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同时规定,把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到 1952 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 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33、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摧毁了美蒋反动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新中国政权。2.(2018广东汕头一模)据统计,1949 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 年为 74.7%,1957 年为 62.3%。这说明该时期( )A.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解析:C 据材料从 1949 年到 1957 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反映出

34、工业产值比重的上升,说明“一五”计划取得很大的成果,故选 C 项;在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下,新中国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信息,排除 B 项;经过三大改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得以确立,但材料没有体现这一信息,排除 D 项。3.(2018辽宁沈阳一模)读下表,表中数据主要体现了( )“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产品名称 1952 年产量 1957 年计划产量 增长%棉纱 361.8 万件 500 万件 138棉布 11 163.4 万匹 16 372.1 万匹 147食用植物油 72.4 万吨 155.2 万吨 214面粉 299

35、万吨 467 万吨 156盐 346 万吨 593.2 万吨 171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B.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C.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D.农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解析:B 由表格可以看出,相比较 1952 年主要轻工业产品的产量,1957 年时,我国制定的棉布、面粉、盐等关系民生的产品的计划指标,有相当程度的增长,这说明“一五”计划时期11我国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兼顾了民生的发展,故 B 项正确;A、C 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主要是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D 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4.(2018河南六市联考)截至 1953 年 11 月,全国农户总数的 43%已

36、加入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社由两年前的 300 多个发展为 1.4 万多个,增加 46 倍。但在一些地方却出现农民大批宰杀牲畜包括耕畜的现象。据此可知,当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A.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B.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C.提高了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D.存在着一些急躁冒进倾向解析:D 材料反映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急躁冒进现象,如农业社由两年前的 300 多个发展为 1.4 万多个,而一些农民则将大批牲畜甚至是耕畜宰杀,此现象的出现说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农民以此消极抵抗,故 D 项符合题意;A 项表述错误;B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37、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C 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5.(2018河南洛阳期中)据统计,1949 年至 1957 年,全国城市人口由 5 765 万增加到 9 949万,增加了 72.58%;农村人口则由 48 402 万增加到 54 704 万,仅增加了 13.02%。这一时期人口增长不平衡,主要是因为( )A.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B.受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影响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制约解析:B 三大改造与城市人口增加无关,故 A 项排除;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所以国家重点发展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增加迅速,而农村人口增长缓慢,故答案为 B 项;“

38、大跃进”运动开展是在 1958 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C 项排除;我国在农村实行农业合作化,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故 D 项排除。6.下面是 1976 年与 1966 年相比各种生产资料年产量增长率统计表,由此表信息可以推知( )项目 钢 原煤 原油 发电量 棉布 粮食增长率 33.5% 91.7% 499% 146% 20.9% 33.8%A.“文化大革命”中生产资料仍有增长B.国家仍然重点扶持军事工业C.“文化大革命”没有影响经济的发展D.工业的发展比例出现了失调解析:A 据材料可以看出钢、原煤、原油、发电量、棉布、粮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说明“文化大革命”中生产资料仍有增长,故 A

39、 项正确;国家仍然重点扶持军事工业在材料中无体现,故 B 项错误;“文化大革命”使经济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故 C 项错误;材料数据不足以说明工业的发展比例出现了失调,故 D 项错误。第 25 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对应学生用书第 149 页)最新考纲 试题角度 备考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1)2018全国卷,31: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1.高频考点:本考点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教材空白点:(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2)中共十四大后中国改革开放的变化。12(2)2

40、016全国卷,31:从粮食产量增加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3)2015海南卷,23:从基层的探索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4)2013全国卷,35:从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政策比较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2018全国卷,41(2):考查上海的改革开放(2)2018海南卷,12:从国人出境旅游考查对外开放的成效(3)2016海南卷,25:从设立经济特区考查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2018海南卷,13:从“粮油关系”的取消考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2)2017全国卷,31:从要求打破传统束缚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3)2017

41、海南卷,13:从 20世纪 90 年代指令性计划指标的减少考查市场在经济中地位的增强3.备考策略:(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开启了中国伟大的改革进程,考生学习中需要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整个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2)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教材放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考生需要能够分析“中国特色”形成的原因,理解“走自己的路”的科学性。(3)中国当代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在中国的表现,考生需要将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认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重要意义。(对应学生用书第 149150 页)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 年 12 月)1.背景(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42、的两年里,国民经济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2)1978 年,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2.内容(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3)经济路线: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意义: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二、对内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13(1)内容经济体制:农业上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在土地公有

43、制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业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乡镇企业。管理体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2)意义: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2.城市(1)开展:1984 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2)内容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所有制: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作用: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

44、定发展。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过程(1)创办经济特区设立:我国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特点: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意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具有探索示范作用。(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1984 年,国家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开放区:1985 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

45、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4)开发和开放浦东:1990 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新区成为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5)加入世贸组织: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2.特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1)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2)1992 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过程(1)提出目标:1992 年,中

46、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确立框架: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4(3)完善理论: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初步建立: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3.建设成就(1)经济增长: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年均 9%的增长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2)人民生活: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特点及实质(1)原因人民公社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

47、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及实行具有群众基础。(2)特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把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使传统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从长远来看:恢复了小农经济的单干模式,限制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机械化;小块田地分散经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发展和完善。(3)实质:农

48、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是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2.新中国成立后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结构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过渡时期 关系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其余四种经济仍占很大比重,并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其趋势是最终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经济类型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关系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主体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改革开放新时期 关系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主体,其余经济

49、为辅助,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重要补充,为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服务;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形成竞争格局(对应学生用书第 151 页)稳步推进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 到 1979 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在中国领导层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 1981 年或 1982 年,1590%以上的家庭是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到 1983 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农村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材料二 13 年前,首钢人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能给年届花甲、老态龙钟的企业,带来返老还童、生机勃发的巨大变化超过世界 500 家大企业 1953 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江世杰方向对 路子好首钢改革与发展纪略(1992 年)【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革,有何意义。(2)根据材料二,说明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