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云南省茚旺高级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1. 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一只草履虫”和“一只山羊”二者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完全相同的B. 覆盖全身的皮肤,属于器官层次的描述C.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是生命系统的种群层次D. 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是系统,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答案】A【解析】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一只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而“一只山羊”只属于个体层次,A 错误;皮肤由多种组织构成,因此属于器官层次,B 正确;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属于种群层次,C 正确;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是系统,但不属于
2、生命系统,D 正确。【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概念【名师点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识记并理解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C. 所有生物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D. 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和染色体【答案】A【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 正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与生物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生物的多样性,B 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无细胞质与细胞膜,C 错误;原核生物有核糖体,无染色体,D 错误。3.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中,正
3、确的是( )A. 病毒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具有细胞结构B. 一种病毒一般含有两种核酸2C. 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D. 病毒的核酸存在于拟核中【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NA 或者 RNA,根据核酸不同分为DNA病毒和 RNA病毒;病毒抗原的特异性决定于衣壳蛋白,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表现出最基本的生物特征增殖。【详解】病毒无细胞结构,A 错误;一种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NA 或者 RNA,B 错误;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C 正确;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不具有拟核结构,D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的
4、知识点是病毒的结构特点,对于病毒知识点的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其主要内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C. 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D.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考点是细胞学说,考查对细胞学说的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情况。【详解】细胞学说的内容是: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
5、老细胞中产生。所以选 D。【点睛】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的统一性,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5.对图中所示细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3A.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甲、丁 B. 乙是没有纤维素的细胞C. 丙、丁细胞内没有染色质 D. 四种细胞均有线粒体【答案】D【解析】甲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丁细胞虽然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A 项正确;乙无细胞壁,有中心体、细胞核,是动物细胞,细胞内没有纤维素,B 项正确;丙、丁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和线粒体,C 项正确,D 项错误。【点睛】本题结合几种细胞结构图,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结构和功能
6、等知识,首先要求考生能根据细胞结构图判断各细胞的名称或所属类别;其次需要考生掌握细胞结构和功能,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分析题图:甲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细胞核,是植物细胞;乙无细胞壁,有中心体、细胞核,是动物细胞;丙含有细胞壁,有鞭毛、无成形的细胞核,是细菌(原核生物) ;丁无成形的细胞核,是蓝藻(原核生物) 。6.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生物的细胞中元素的种类和含量都大致相同B.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 20多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C. 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如 Fe、Mn、Cu、Ca 等含量虽然很少,但不可缺少D. 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因
7、水的含量多,故 O的含量(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多【答案】D【解析】【分析】考点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考查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详解】不同生物的细胞中元素的种类大致相同,含量差别较大,A 错误.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 20多种,根据含量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 错误.Ca是大量元素,C 错误.4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因水的含量多,故 O的含量(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最多,D 正确.7.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B. 摄入人体的 N元素可用于构成 ATP、磷脂和脂肪等C.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在动、
8、植物细胞内均存在D. ATP脱去 3个磷酸基团后是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答案】C【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种,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排列顺序有关,同样核酸的多样性与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有关,而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它的单体相同,多样性与单体排列顺序无关。2、脂质(磷脂、固醇和脂肪)中均含有的元素为 C、H、O。而有的脂质还含有 N、P。如磷脂含 N、P,脂肪只含 C、H、O 三种元素。3、ATP 由腺苷(腺嘌呤 A+核糖)和 3个磷酸组成。APPP 为三磷酸腺苷,简称 ATP;脱去一个磷酸后变为为 APP 为二磷酸腺苷,简称 ADP;脱去两个磷酸后变为为 AP为一磷酸腺苷,
9、简称 AMP。【详解】A、构成淀粉的单体为葡萄糖,在排列顺序上不具有多样性,A 错误;B、脂肪的组成元素是 C、H、O,不含 N元素,B 错误;C、核糖、脱氧核糖是构成 RNA和 DNA的一部分,动植物细胞中都有 DNA和 RNA,葡萄糖是细胞中重要的能源物质,C 正确;D、ATP 脱去 2个磷酸基团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 错误。【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及其组成成分,结合所学的知识可准确判断各选项。8. 某蛋白质由 m条肽链、n 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的氧原子数至少是 ( )A. n+m B. n-2mC. n-m D. n+2m【答案】
10、A【解析】5试题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则蛋白质中的氧原子数氨基酸中氧原子数脱水数。氨基酸最少含有 2个氧原子,因此该蛋白质含有的氧原子数最少为 2n(mn)nm,故 A项正确,B、C、D 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9.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发现 RNA干扰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关于 RNA的描述错误的是()A. RNA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NA 只分布在细胞核内B. 尿嘧啶是 RNA特有的碱基,胸腺嘧啶是 DNA特有的碱基C. RNA和 DNA的基本组
11、成单位是核苷酸D. 人体细胞中含有 DNA和 RNA【答案】A【解析】【分析】考点是核酸,考查的是有关 DNA和 RNA分布、组成的相关知识,以考查通过比较综合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详解】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A 错误.尿嘧啶是 RNA特有的碱基,胸腺嘧啶是 DNA特有的碱基,B 正确.RNA和 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C 正确.人体细胞中含有 DNA和 RNA ,D 正确.【点睛】细胞中有两种核酸,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是 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 RNA。DNA 中
12、特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RNA 中特有核糖和尿嘧啶。10. 下列功能中不能体现蛋白质主要功能的是A. 胰岛素能调节糖代谢B. 抗体可以帮助人体抵抗抗原的入侵C. 载体能转运物质D. 雌激素能维持生殖功能【答案】D【解析】6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调节糖代谢,与题意不符,A 项错误;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可以帮助人体抵抗抗原的入侵,与题意不符,B 项错误;载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能转运物质,与题意不符,C 项错误;雌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能维持生殖功能,与题意相符,D 项正确。【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功能、细胞中的脂质11.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13、的是A. 观察线粒体和检测脂肪的实验中都必须用到显微镜B. 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紫色区域逐渐偏小C. 观察细胞中 DNA和 RNA分布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呈绿色的 DNA和呈红色的RNAD.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看到某个细胞的细胞板向四周扩展【答案】B【解析】观察线粒体必须用显微镜,检测脂肪可以不用显微镜,A 错误;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由于细胞中液泡内不断有水分渗出,液泡中紫色区域逐渐缩小,B 正确;观察细胞中 DNA和 RNA分布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 DNA分子和 RNA分子,只能观察到有 DNA和 RNA分布的区
14、域的细胞结构,C 错误;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细胞在解离时已经死亡,所以不能看到细胞中细胞板向四周扩展,D 错误。12. 下列无机盐中能被用于合成“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是A. Na+ B. Mg2+ C. PO43- D. NO3-【答案】D【解析】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元素是 N元素,所以 NO3-用于制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考点定位】无机盐的功能13.下图中表示某动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7A. 可将葡萄糖分解成 CO2和 H2OB. 高倍光镜下可见-所示结构C. 参与此细胞细胞壁的形成D. 是
15、细胞中的蛋白质合成场所【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A 错误;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B 错误;该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C 错误;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D 正确。14.以下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草履虫吞噬细菌与植物细胞吸收 K+的方式相同B.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 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与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功能各异D. 动物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髙尔基体【答案】B【解析】草履虫吞噬细菌的方式是胞吞,植物细胞吸收 K+的方式一般是主动运输,方式
16、不同,A 错误;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B 正确;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与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功能相同,都是肽链的合成场所,C 错误;动物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除有内质网和髙尔基体外,还有细胞膜、溶酶体等膜结构,D 错误。【点睛】囊泡形成的过程是细胞内某种结构的生物膜脱离原来的结构重新新出新的临时的带膜的小泡。所以只要是细胞内的膜结构都可能形成囊泡。15.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成为不朽名句。请问此处和“绿” 、 “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 )A. 叶绿体和细胞质 B. 细胞核和细胞质 C. 叶绿体和线粒体 D. 叶绿体和液泡【答
17、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对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中的活性物质的考查,回忆不同细胞器的结构8和功能,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详解】 “绿肥红瘦”中的“绿”指海棠的叶子,与“绿”相关的色素是叶绿素,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绿肥红瘦”中的“红”是指海棠花,使海棠花呈现红色的是花青素,花青素分布在液泡中。A、B、C 错误,故选:D。【点睛】对于叶绿体和液泡的结构、功能的区别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6.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外膜的蛋白质含量比内膜高B.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C. 成人心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多D.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
18、线粒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对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详解】A、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更复杂,因此线粒体内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比线粒体外膜高,故 A错误;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故 B错误;C、由于心肌细胞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消耗的能量多,因此与腹肌细胞相比含线粒体多,故C正确;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故 D错误。【点睛】本题是对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考查,回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19、分析选项进行解答。17.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B. 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C. 内质网可直接与核膜、细胞膜相连D. 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可以以“囊泡”的形式间接转化【答案】B9【解析】【分析】考点是生物膜系统,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功能和结构上又相互联系,形成了统一的整体,即生物膜系统。考查了对概念的理解。【详解】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都主要是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结构也相似,A 正确.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B 错误.内质网可直接与核膜的外层膜和细胞膜相连结,C 正确.内质网膜形成的
20、囊泡可以和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也可以和细胞膜融合,因此可以以“囊泡”的形式间接转化,D 正确.【点睛】细胞内的膜结构功能上有分工又有协同配合。结构上:组分和结构相似;相互之间又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18.下列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酒精被胃黏膜吸收 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 K+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水分子进出细胞 白细胞吞噬细菌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以及胞吞和胞吐等。胞吞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如白细胞吞噬细菌。
21、自由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如水,CO 2,甘油等。协助扩散的特点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的特点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 +,Na +。10【详解】酒精被胃黏膜吸收属于自由扩散;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属于主动运输; 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 K+属于主动运输;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水分子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白细胞吞噬细菌属于胞吞。所以属于主动运输的有。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
22、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下列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的是( )试管号 试管中的内容物 条件1 2mL淀粉溶液+2mL 清水 37,5min2 2mL淀粉溶液+2mL 唾液 37,5min3 2mL淀粉溶液+2mL 唾液 95,5min4 2mL淀粉溶液+2mL 稀释的唾液 37,5min5 2mL淀粉溶液+2mL 唾液+3 滴盐酸 37,5minA. l、3、5 B. 2、3、4 C. 2、4、5 D. l、4、5【答案】A【解析】1号试管中缺少唾液淀粉酶,清水对淀粉没有水解作用;3 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不能发挥催化作用;5
23、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在盐酸作用下变性失活,不能发挥催化作用。因此,1、3、5 号试管中均含有淀粉,加入碘液后变成蓝色。2 号试管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催化水解,酶具有高效性,所以 4号试管中稀释的唾液也具有催化作用,即 4号11试管中淀粉也被催化水解,因此,2、4 号试管中均不含有淀粉,加入碘液后不变蓝。故 A项正确,B、C、D 项错误。20.下图甲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甲图中 A点时的化学反应状况: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B. 甲图中 C点时的化学反应状况: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C. 甲图中 B点时往反应混
24、和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不变D. 甲图中 A点时温度升高 10,曲线所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答案】C【解析】据图甲可知,在 A点时,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A 项正确;甲图中 C点时的反应速率不再随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B 项正确;甲图中曲线 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所以 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C 项错误;甲图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的,故在甲图中 A点时温度升高 10,曲线上升的幅度会变小,即曲线所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D 项正确。【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25、的因素,重点考查曲线图的分析,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的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pH、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 ,准确判断同一条曲线中不同段或不同点的影响因素,能够分析出环境条件改变后,曲线的走向。21.ATP分子在细胞内能够释放能量和储存能量,从结构上看,其原因是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 三个磷酸基很容易从 ATP上脱离和结合 远离腺苷的磷酸基很容易从 ATP上脱离,使 ATP转变成 ADP 12ADP 可以迅速地与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高能磷酸键,使 ADP转变成 ATPA. B. C. D. 【答案】B【解析】从 ATP的结构简式 APPP 可知,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腺苷不能吸收能量
26、和释放能量,错误;第三个磷酸基很容易从 ATP上脱离和结合,错误;在酶的作用下,远离腺苷 A的磷酸基很容易从 ATP上脱离,使 ATP转变成 ADP,正确;ADP 可以迅速地与磷酸根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使 ADP转变成 ATP,正确。因此,B 项正确,A、C、D 项错误。22.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中,T a、T 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B. 图乙中 Tb到 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C. T0表示
27、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D. 图乙中 A点对应的温度为 TO【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应用,甲图是淀粉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乙是淀粉水解产物麦芽糖的生成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结合选项分析解答。【详解】A、分析甲图可知,T a是温度过低,淀粉酶活性降低,升高温度后酶活性升高,T b是温度过高淀粉酶失去活性,温度降低后酶活性 不再恢复,A 正确;B、分析图乙可知,T b到 Tc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增加,说明酶已经失去活性,B 错误;13C、分析甲图可知,温度为 To,淀粉酶活性最高,该温度是淀粉酶的最适宜温度,C 正确。D、分析图乙可知,A 点麦芽糖的量
28、的变化最快,反应速率最快,酶活性最高,该点对应的温度为最适宜温度,是图甲中的 To左右,D 正确。【点睛】本题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析好曲线图乙是解题的关键,图乙是从生成物的积累角度分析,生成物的量最大不再变化时反应速率为 0,酶无活性。23.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容器内,调整 pH至2.0,保存于 37的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B.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C.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D.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知,pH=2 时
29、淀粉酶已经失活,故淀粉不能水解,而乳清蛋白、唾液淀粉酶都是蛋白质,在 pH=2,温度为 37时,都能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多肽或氨基酸。【详解】A. 唾液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会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多肽,容器内剩余的物质不应有唾液淀粉酶,A 错误;B. 唾液淀粉酶会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多肽,容器内剩余的物质不应有唾液淀粉酶,B 错误;C. 当 pH调至 2.0后,唾液淀粉酶会失去活性,淀粉不水解,不存在麦芽糖,C 错误;D. 乳清蛋白和唾液淀粉酶会被胃蛋白酶水解成多肽,在 pH=2时唾液淀粉酶会失去活性,淀粉不水解,因此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D 正确。24.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
30、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氧呼吸不需要 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B. 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 ATPD. 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答案】C【解析】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与丙酮酸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最终无H积累,A 错误;有14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 错误;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 ATP,第二阶段无能量的释放,C 正确;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和H,D 错误【考点定位】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名师点睛】本题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先梳理有氧
31、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然后根据选项描述分析综合进行判断25.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B. 荔枝在无 O2、干燥、零下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C. 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 ,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D. 高等生物保留无氧呼吸的能力,有利于对不良环境的适应【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大量能量,所以马拉松运动时,运动员主要从有氧呼吸中获取能量,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有氧呼吸;而无氧呼吸只能不彻底分解有机物,释放少量的能量。水果、蔬菜应储存在低氧、一定湿
32、度和零上低温的环境下。粮食应该储存在低氧、干燥和零上低温的环境下。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详解】水稻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的,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因为水稻特殊的结构能使其长期适应缺氧环境,A 错误;荔枝在低氧、一定湿度和零上低温的环境下,可延长保鲜时间,无氧、干燥和零下低温都不利于荔枝的保鲜,B 错误;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 ,是为了防止伤口处厌氧菌的生存和繁殖,C 错误;高等生物保留无氧呼吸的能力,有利于对不良环境的适应,D 正确。 故选 D。26.下图为某种植物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
33、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15A. 影响 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B. ce段下降主要是由于部分气孔关闭造成的C. ce段与 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D. 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 bg【答案】B【解析】【分析】根提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图表示植物在夏天晴天一昼夜内 CO2吸收量的变化曲线,a 之前和 h之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且呼吸作用强度是一定值 ,ab 段和 gh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 bg 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ce 段下降则是因为温度过高,光照过强 ,导致气孔关闭 , CO2吸收量减少, fg段光合速率下将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降低
34、。【详解】A、影响 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除了光照强度,还有温度等, A 错误。B、ce 段下降主要是由于温度过高,光照过强,导致部分气孔关闭,CO 2吸收量减少造成的,B正确。c、ce 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温度过高,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CO 2吸收量减少,而 fg段下将则是因为光照强度降低, C 错误。D、当二氧化碳释放减少时说明出现光合作用,因此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 ah ,D 错误。【点睛】在解答过程中需准确分析图解,从图解中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在分析曲线图时需注意光合作用的起始点,光补偿点、中午光合作用减弱的原因等。27.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途径
35、产生,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6A. 、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B. a过程和 b过程都有H的生成C. a过程和 b过程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D. 绿色植物通过 b过程形成的 ATP可用于吸收矿质元素【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 表示呼吸作用,b 表示光合作用,表示 ATP的合成,表示 ATP的水解。【详解】A.ATP 和 ADP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可逆反应,因为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A 错误;B. a表示呼吸作用,b 表示光合作用,均可产生H,呼吸作用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光合作用产生的H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B 正确;C. 真核生物中,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光
36、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原核生物如蓝藻无叶绿体,也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 a过程和 b过程不一定都要在细胞器中进行,C 错误;D. 绿色植物通过 b即光合作用过程形成的 ATP,只可用于暗反应,D 错误。28.下列有关化能合成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不利用光能 利用环境中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 在叶绿素作用下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储能不多,对自然界作用不大 属异养型新陈代谢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化能合成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同时储存能量的过程。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生物,它能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利用物质氧化时释放的
37、能量,把二氧化碳合成的有机物供自己利用,故硝化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形成有机物的环境条件是具有 NH3和 O2,能源则利用氧化氨释放的化学能。17【详解】化能合成作用不能利用光能,利用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合成有机物,正确;化能合成作用不需要光能,体内没有叶绿素,错误;化能合成作用可以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正确;化能合成作用有利于氮循环,对自然界作用非常大,错误;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是自养生物(可以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错误。综上所述,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29.对于大棚栽培的农作物,下列增产措施并不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实现的是( )A. 给农作物增施氮肥和镁
38、B. 夜间适当降低农作物的环境温度C. 大棚栽培的农作物通过增施农家肥料补充 CO2D. 给农作物补充适宜强度的人工光照【答案】B【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矿质元素等,因此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增产。如:提高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施用农家肥) 、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大棚作物提高昼夜温差等。【详解】A、给农作物增施氮肥和镁,该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从而提高色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速率,A 正确;B、夜间适当降低农作物的环境温度,导致酶活性降低,从而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最终达到增产的目的,可见该
39、措施是通过减弱呼吸作用速率实现增产的,B 错误;C、大棚栽培的农作物通过增施农家肥料补充 CO2,促进暗反应进行,也提高了光合作用速率,C 正确;D、给农作物补充适宜强度的人工光照也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速率实现增产的,D 正确。【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学生要能够了解农作物增产的途径和方式,明确夜间降温是降低夜间呼吸作用消耗,据此解答。30.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8A. 5过程为生命活动提供的能量最多B. 2过程需要 ATP和多种酶,原核生物能完成图中生理过程 3C. 4过程产生的
40、CO2进入相邻细胞参与 2过程至少要穿过 12层磷脂分子D.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分别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生成水【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据图分析 1是光反应,2 是暗反应,3 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4 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5 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详解】A、5 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进行,产生的能量最多,A 正确;B、2 是暗反应过程,需要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同时需要多种酶。细胞类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所以各种生物体(包括原核生物,不包括病毒)都能进行的过程是 3,B 正确;C、线粒
41、体中产生的一个 CO2,扩散进入相邻细胞叶绿体中被光合作用利用,共穿过 6层生物膜,12 层磷脂分子,C 正确;D、有氧呼吸产生的H能与 O2结合产生水,而光合作用产生的H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错误。【点睛】学生学会分析题图,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根据图形提炼信息是解题的关键。31.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点叶肉细胞产生 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19B. 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 当植物缺镁时,b 点将向左移D.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 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 30
42、时,a 点上移,b 点右移,d 点上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点光照强度为 0,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故 A正确;b 点植物氧气释放量为0,即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刚好被细胞呼吸利用,故 B正确;缺镁叶绿素合成下降,利用光能能力下降,植物需要较强光照才能达到与细胞呼吸速率相等的光合强度,b 点右移,故C错误;植物处于 25 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 30 时,光合强度下降,呼吸强度上升,故 a点表示呼吸强度上移,b 点表示净光合速率为 0,即需要较强光照才能达到与呼吸速率相等的光合速率,b 点右移,d 点表示最大光合速率,由于呼吸速率上升,故上移,故 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相
43、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32.将单细胞绿藻置于 25、适宜的光照及充足的 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的 C3的含量突然上升,这主要是由于( )A. 暗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 ATPB. 暗反应过程中,CO 2和 C5结合,形成大量 C3C. 光反应仍进行,形成H和 ATP,促进了 C3的形成并得到积累D. 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 ATP,C 3不能被还原,积累了 C3【答案】D【解析】【分析】光反应必须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一旦停止光照就不能
44、形成 ATP和H,但暗反应(不需要光照)的二氧化碳固定照常进行合成 C3;同时由于 ATP、H的减少,C 3的还原去路受阻,所以导致 C3的含量突然上升。【详解】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阶段停止,无法产生H和 ATP,A 错误;暗反应过程中,CO2和 C5结合,C 3含量有所增加,不会形成大量的 C3,因为 C5的形成需要光反应提供 ATP20和还原性氢,B 错误;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阶段停止,无法产生H和 ATP,但是暗反应仍在进行,CO 2与五碳化合物继续形成三碳化合物,而三碳化合物还原受阻,导致三碳化合物导致含量上升,C 错误;通过 C分析可知 D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
45、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此基础上的分析推理能力有一定的综合性。33.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第一阶段糖酵解,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的原子氢,无氧情况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酒精和 CO2或乳酸,所以 B选项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一般的植物细胞无
46、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34.下列关于生命科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要加热至沸腾才能观察到颜色变化B. 用洋葱鳞叶表皮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作实验材料都能成功完成质壁分离实验21C. 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D. 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分离色素利用纸层析法,原理是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扩散速度快,结果从上而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和叶绿素 b;成熟的植物细胞有
47、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气就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气就进行无氧呼吸;蛋白质鉴定用双缩脲试剂成紫色,先加 NaOH ,再 CuSO4溶液。【详解】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加热,溶液呈紫色,A 错误;B、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用作实验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B 错误;C、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由于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大,所以扩散速度最快,因此,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
48、滤液细线最远,C 正确;D、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不可以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来确定酵母菌的呼吸方式,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分离绿叶中的色素、酵母菌有氧呼吸和质壁分离等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 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C. 抑制 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D. 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周期指从一次分裂完成时
49、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为分裂期提供了物质准备(完成了 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22质的合成),D 项正确;生殖细胞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后不能再继续分裂,故没有细胞周期,A 项错误;机体内的体细胞并不都在进行细胞分裂(成年人只有皮肤的生发层、红骨髄的细胞不断地分裂),故不都具有细胞周期,B 项错误;若抑制 DNA的合成,细胞则停留在分裂间期,C 项错误。点评: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细胞周期的概念,考查核心概念,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36.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倍增、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在细胞核中最早显现、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为清晰的时期依次为( )分裂间期 分裂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