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1219153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检测(十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课时检测(十六)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14分)1周恩来提出:“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像人民解放军那样,是一支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文装的解放军 。 ”这个政策有利于( )A确立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执行D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解析:选 C 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 A项错误;新中国的成立即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故 B项错误;外交队伍必须“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 “文装的解放军” ,说明周恩来主张新中国实行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故 C项正确;中苏建交标志着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故 D项错误。2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进行计量分析, “一边倒”在 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 1951年和 1952年开始下降,到 60年代,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1950 年至 1952年, “帝国主义”一词呈下降趋势。 “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使用频率从 1953年到 1956年出现迅速增长趋势。这说明( )A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放弃“一边倒”政策B中美关系逐渐缓和,中国开拓外交新局面C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积极融入第三世界D中国从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转变解析:选 D 根据材料“一边倒、帝国主义”

3、下降而“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上升,反映了以国家性质和阶级斗争为主的外交思想逐步转变为以国家利益出发的新外交思路,故 D项正确。31950 年冬新中国的代表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控诉美国对台湾的侵略。1954 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1955 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上述外交活动( )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B归功于工业化的提前实现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有利于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解析:选 C 根据材料“1950 年冬新中国的代表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 “1954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

4、问题” “1955年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都是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的展示,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国际影响2力,故 C项正确。4 “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他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 ”与此次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相关的是( )A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B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C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D表达了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解析:选 C 在 1955年出席的万隆会议中周恩来第一次提出“求同存异”的发展方针,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

5、发展等问题,故 C项正确。51970 年 10月 1日,毛泽东与斯诺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照片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并配以“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的标题,并在 1970年 12月 18日把与斯诺谈话的纪要传达到基层。这些举动( )A展现了中国的大国形象B让民众逐步接受中美走向缓和的事实C促成平等伙伴关系建立D冲破了战后两大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解析:选 B 据材料“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的标题纪要传达到基层” ,并结合 20世纪 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的史实可知,这些举动易于让民众逐步接受中美走向缓和的事实,故 B项正确。6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20 世纪 70年代,中

6、国接待外国国家首脑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也派出很多代表团分赴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友好交往日益密切,60 年代后期中国周边那种严峻局势已根本改观。这一变化( )A打击了以美苏大国主导的两极格局B树立了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C有利于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D为日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条件解析:选 D 材料主要强调了中国在 20世纪 70年代外交环境的改善,这为日后对外开放提供了外部条件,故 D项正确;A 项中“打击了”说法错误,材料主旨是强调中国的外交环境;20 世纪 70年代中国还没有树立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B 项错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深化与世界

7、各国的经济合作,C 项错误。72017 年 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 ,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3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这反映“上海精神”( )A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B强调中、俄应强化结盟C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 D加速了亚洲各国的合作解析:选 C 根据材料“2017 年 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强调中俄应坚定遵循上海精神 ,巩固成员国团结协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加大务实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可知,这种“上海精神”有利于新型国家关系

8、的打造,故 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共 15分)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协议。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发言材料二 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

9、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第 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 2758号决议内容的节选(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亚非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异”和“同”分别是什么?周恩来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10 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第 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 2758号决议对中国意味着什么。(5 分)解析:第(1)问, “异” “同”从材料一第一段材料中总结概括;从亚非会议所面临的形式上分析背景所在。第(2)问,从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上分析说明。答案:(1)“异”主要体现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不同。“同”主要体现在亚非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在近代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背景: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4生矛盾和分歧,会议面临歧途的严峻情况。(2)说明: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这是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GOST R 54118-2010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Radionavigation complex spatial orientation users on the water transpor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est methods and required .pdf GOST R 54118-2010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Radionavigation complex spatial orientation users on the water transpor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est methods and required .pdf
  • GOST R 54119-2010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Receiver equipment GNSS GLONASS GPS GALILEO shipborne multisistems multichanel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est methods and re.pdf GOST R 54119-2010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Receiver equipment GNSS GLONASS GPS GALILEO shipborne multisistems multichanels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est methods and re.pdf
  • GOST R 54120-2010 Automobile engines Startabil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汽车发动机 启动性 技术要求》.pdf GOST R 54120-2010 Automobile engines Startabili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汽车发动机 启动性 技术要求》.pdf
  • GOST R 54123-2010 Safety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Terms definitions and basic indications of safety《机械和设备安全性 安全性术语 定义和基本标志》.pdf GOST R 54123-2010 Safety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Terms definitions and basic indications of safety《机械和设备安全性 安全性术语 定义和基本标志》.pdf
  • GOST R 54124-2010 Safety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Risk assessment《机械和设备安全性 风险管理》.pdf GOST R 54124-2010 Safety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Risk assessment《机械和设备安全性 风险管理》.pdf
  • GOST R 54125-2010 Safety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rinciples for safety ensuring while designing《机械和设备安全性 在设计中确保安全性的原理》.pdf GOST R 54125-2010 Safety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Principles for safety ensuring while designing《机械和设备安全性 在设计中确保安全性的原理》.pdf
  • GOST R 54126-2010 Warning devices for intruder alarm systems Classification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防盗报警系统的报警装置 分类 一般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GOST R 54126-2010 Warning devices for intruder alarm systems Classification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防盗报警系统的报警装置 分类 一般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GOST R 54127-1-2010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s up to 1000 V a c and 1500 V d c Electrical safety Equipment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of protective measures Part 1 G.pdf GOST R 54127-1-2010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s up to 1000 V a c and 1500 V d c Electrical safety Equipment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of protective measures Part 1 G.pdf
  • GOST R 54127-2-2011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s up to 1000 V a c and 1500 V d c Electrical safety Equipment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of protective measures Part 2 I.pdf GOST R 54127-2-2011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s up to 1000 V a c and 1500 V d c Electrical safety Equipment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of protective measures Part 2 I.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