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群文通练六 君子之道主题解说 在论语中,所谓君子,有时指王孙、士人,是属于人群分野的范畴的概念;但多数情况下,是指德才兼备堪为人生楷模的道德化的人,是属于道德范畴的概念。孔子论君子,重在强调理想人格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他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即“文质彬彬” 。所谓“文质彬彬” ,就是有才有德,内则德充,外则文采,文、智、仁、勇、礼、义、信、孝、悌、忠兼备。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2)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
2、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1.孔子告诉学生,不断地_可以帮助自己到达君子的境界。2.结合材料简析君子“不忧”或“不惧”的内涵,并说说它的现实意义。答: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 ”及席,子曰:“席也。 ”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论语卫灵公)其未有烛而有后至者,则以在者告。道瞽亦然。(礼记少仪)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3.这几段文字讲的是一个“_”字,其核心归之于一个“_”字。4.有人说,这三则语录的实质是讲为人处世需要遵守的一个原则,
3、扩而大之,就是治理的原则。你同意吗?为什么?答: 2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2)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5.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答: 3答案精析1.内省2.(示例一)君子“不忧”指内心没有忧愁。这是仁者爱人、心怀大志的精神追求,即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现代社会物欲横流、诱惑众多,我们修炼自己的内心,不去计较个人得失,用一
4、种仁义的胸怀去抵挡外界带给自己的各种影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示例二)君子“不惧”指内心不害怕。这是勇者处变不惊、舍身取义的精神情怀,即便处境险恶也绝不贪生怕死。现实中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当各种风险挫折来临,拥有一颗勇敢的心,保持心灵的镇定,不卑不亢,人生总会充满阳光。参考译文(1)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我没有能力做到: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子贡说:“这正是先生说自己啊。 ”(2)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 ”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作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3
5、.礼 道(仁)4.同意。前两则语录是讲非常具体的做法案例。如果说第二则还有为自己以后也需要别人帮助留后路的话,那么第一则中,孔子的行为就纯粹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修养,一种完全为他人着想,从心底里尊重他人的修养。第三则语录所讲的做人道理,是要心有别人,要尊重别人,放低自己的姿态。一个人如果有了这种修养,那么无论在家里,在社会,都是高尚的人。如若人人都能做到,那么,家庭必然幸福,社会必然和谐。参考译文师冕来见孔子,走到了台阶前,孔子便说:“这是台阶。 ”走到了坐席前,孔子便说:“这是坐席。 ”都坐定了,孔子便告诉他:“张三在这里,李四在这里。 ”师冕告辞出去。子张问道:“这是同盲乐师讲话的规矩吗?”孔
6、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协助盲乐师的规矩。 ”(论语卫灵公)如果房间里没有点蜡烛,有后来的人进来了,那么在房间里的人就要告诉他怎么走、坐哪儿。有盲人进来,也一样。(礼记少仪)君子尊重他人而把自己看得很轻,凡事先考虑别人再考虑自己。(礼记坊记)5.文质兼备、心存仁礼的人可以称为“君子” 。要成为君子,就要文质兼修,才能达到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不仅要心存仁礼,更要付诸实践,坚持用仁礼之心去爱人、敬人。参考译文(1)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显得粗俗,文采超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和质朴搭配4得当,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 ”(2)孟子说:“君子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的存心。君子把仁放在心上,把礼放在心上。仁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常尊敬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