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226373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田家炳高中 20182019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 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尽地力之教” “多粪肥田” “地力常新壮” “时至而作,渴(通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 ( )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讲究因地制宜 C. 强调自给自足 D. 注重精耕细作2.“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 ”这首竹枝词描述的灌溉工具是 ( )A B C D3.(西周时期)“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 ”以上材料反映的是 ( )A. 官营手工业 B.民间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私营

2、手工业4.北朝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材料反映出的正确信息有 ( )各种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 政府对“市”实行行政管理 集市地处交通便利之处 草市已经演变为地方商业中心A. B. C. D.5明朝连环画一文钱小隙造奇冤中,描写江西饶州景德镇造瓷业发达, “镇上百姓都以烧造瓷器为生” ,其中雇工邱乙大、刘二旺同被一个窑主聘为工人,轮流当班。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 )A.家庭手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B.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C.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6.明清时期,晋商富甲一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所到之处,就修建一处宏伟壮观、富丽堂皇

3、的晋商会馆。下列有关晋商会馆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晋商会馆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和地域性特点- 2 -B.晋商会馆既是会馆又是他们经营的票号C.晋商会馆是晋商的荣誉与辉煌的缩影与见证D.晋商会馆是当时山西商人之间联系的纽带7.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8.春秋谷梁传记载:“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4、”文献中的记载说明 ( )A.土地国有制度被废除 B.公田也要按亩收税C.法律上承认私田地位 D.只有私田按亩收税9.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 工人 商人、工场主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10.迪亚士说:“(海上探险)是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由此可知,迪亚士进行海上探险的重要目的之一是 ( )A. 传播宗教信仰 B.扩张帝国领土 C.掠夺巨额财富 D.满足英雄情结11.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

5、种观点: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 说” 。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C.打破了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D.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2.英国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先后打败了 ( )A.西班牙、荷兰、法国 B.西班牙、法国、德国C.荷兰、葡萄牙、美国 D.法国、葡萄牙、荷兰13.英国工业革命后,大量的棉纺织厂在城市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 ( )A.城市拥有众多劳动力 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C.城市居民市场潜力大 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

6、用- 3 -14.对右图所示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B.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完成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15.右图是中国、美国、德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其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A.世界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B.最早进行殖民扩张掠夺C.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D.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16.“武夷北苑,夙著茶名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漫山遍野,愈种愈多。 ”这种现象反映 ( )A.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B.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C.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D. 民

7、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17.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企业总数(个) 工人总数(人) 产 量(吨) 投资额(美元)1870 年 808 78 000 3 200 000 121 000 0001900 年 669 272 000 29 500 000 590 000 000该表所反映的 19 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 )行业竞争激烈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劳动者收入快速提高A. B. C. D.18.下表是民国时期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单位:%)。年份 棉制品 棉花 面粉 交通器材 机械1913 年 10.3 0.5 1.8 0.8 1.41936 年 1.5

8、3.8 0.5 5.6 6.4由上表可以推知,当时中国 ( )A.重工业发展迅速 B.经济结构趋于合理C.轻工业发展迅速 D.实现了关税的自主- 4 -19.“1895 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 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B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C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D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20.下列对洋务运动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清朝统治 B创建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

9、量C兴办民用工业,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引进了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人才21.李鸿章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据这一思想,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是 ( )A. 江南制造总局 B.继昌隆缫 丝厂 C.福州船政局 D. 轮船招商局22.1927 年到 1936 年,中国的 GDP 飞速增长,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A.西方因经济危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苏联对中国进行经济援助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新兴工业如化学工业等大量建立23. 1956 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提出

10、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A.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B.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大办工业及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4.“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 ”作为口述史料,上述歌谣可直接用于说明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包产到户”25.下图为 1980 年 10 月 16 日我国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营业执照。它反映出当时我国 ( )A.单一所有制结构已发生变化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

11、系建立D.公有制经济逐步失去主体地位- 5 -261949 年,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后改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工业部)成立;1956 年,从重工业部中分离出兵工总局,组建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 ;1963 年,从二机部中又分离出三机部(航空工业)五机部(兵器工业) 。这表明 ( )A科技革命引领工业发展 B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C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强化 D工业优先战略方针确立271962 年至 1965 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中央已经彻底纠正了“左”倾的严重错误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

12、 “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28.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 )A.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 B.天津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D.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开放区的开辟29.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A 图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B 图二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C 图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D 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30.珠海由 1980 年以前的一个普通小县城发展成为今天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 )A政策扶持 B

13、 科技领先 C毗邻港澳 D 资源丰富二、材料分析题 (共 40 分)31.毛泽东曾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 ,荣氏企业的百年发展史是近代以来中国- 6 -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破土而出1896 年,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在上海创办广生钱庄。1902 年,在无锡创建保兴面粉厂,开始转向实业。这是无锡历史上第二家近代企业。17 亩地皮,60 匹马力引擎,四部法国石磨,三道麦筛,两道粉筛,这是面粉厂的所有家当。材料二 黄金时期1915 年,创办申新纺织厂。1920 年,筹建申新第三分厂,引进美国最新纺纱机 25 万锭,马达每机一只,发电机3200KW。1924 年,荣宗敬

14、化妆成工人到日商丰田纱厂参观。次年春,申新宣布废除封建工头制。 19311932,申新三厂着力试办“劳工自治区” 。1932 年,申 新纺织系统共有 9 个分厂,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棉纺织资本集团。材料三 萎缩重生1938 年,大部分毁于战火和掠夺,部分迁往后方发展。1948 年,陆续外迁海外发展,荣德生和荣毅仁父子经再三斟酌决定留在大 陆。19511955 年底,在荣毅仁主持下,荣家在大陆的全部企业实行公私合营。1993 年,上海棉纺 22 厂(原申新九厂)与香港南洋集团(荣宗敬幼子荣鸿庆创办)合资,建成上海申南纺织有限公司,荣鸿庆出任董事长。迄今为止,它是上海棉纺织投资规模最大的中外合

15、资企业,拥有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产品 95%外销。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勋荣氏兄弟等(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荣氏企业两个时期出现该现象的有利条件。 (7分)(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 50 年代荣氏企业性质的变化及变化的主要原因。 (3 分)(3)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荣氏企业在 20 世纪末以来快速发展的因素。 (4 分)3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7 -材料一:1950 年 1 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在各级人民政府内设土改委员会和组织各级农协直接领导土改运动的指示 ,开始在新解放区分批实行土改的准备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至 1952 年底, 包括老解放区在内

16、,已完成土地改革的农业人口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 90%以上。到 1953 年春,除全国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台湾省外,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材料二:右图为“农民申请加入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在淮西平原一个叫小岗的村子里,18 位农民秘密地在一份“生死契约”上摁下红手印。这份契约寥寥数语,生死攸关,不仅关乎个人,甚至关乎一个时代“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18 个鲜红的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发了这片沉睡

17、大地上震撼世界的一场惊天巨变,而且长达四十年,至今未曾停歇。(1)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以上三个时期生产经营方式和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5 分)(2)材料三 18 户村民的举动一直影响至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改革的影响。 (8 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江南制造局底下雇用了大量的中国工人,包括满人和汉人,在其中操作及学习机器,因其专业技能,当时工人的薪水是一般城市中苦力的 4-8 倍。这些工人成为中国近代最早形成的一批技术工人。每支步枪的成本高达 17.4 两,而外国产品成本仅为 10 两左右。整体而言,江南制造局在晚清时的军备生产品质并不好,例如步枪的水准不高,

18、性能不佳(据说因此连李鸿章率领的淮军都拒绝使用) ,且生产成本高于直接购买。造船的情形亦类似,1868 年首次生产之后,陆续造了数艘汽船,但所造船的速度不快,整体生产成本及耗燃料都高,结果反而不如直接- 8 -向外国购买(自造一艘船的钱大约可以向英国买两艘船) 。 百度百科材料二 19521965 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 1952 年100)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历史事件失败的原因。 (4 分)(2)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指数的变化,并分别概括变化的原因。 (8 分)(3)对比中国近代

19、史,归纳材料二时间范围内经济建设的启示。 (3 分)- 9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D B A A D B C B D A C A D C C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D A C C A D C B B A D C C C A31 参考答案:(1)产生: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2分) 春天: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

20、侵略;实业救国(5 分)(2)性质:由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到公私合营国有企业(2 分)原因: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 分)(3)因素:改革开放;科技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等(4 分,每点 2 分,任 2 点)32.参考答案:(1)生产方式:由个体生产到集体生产再到个体生产(3 分) 所有制形式:由土地私有制到土地公有制一直没变 (2 分) (2)农民有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全国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的发展(6 分,每点 2 分,任 3点)33.(1)原因:工人工资过高;生产成本高、质量品质不好;生产效率低、消耗大;封建式管理等(4 分,每点 1 分)(2)变化:由不断上升到下降再逐渐上升(1 分)原因:1952-1 958 上升: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完成(2 分)1959-1962: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自然灾害(4 分,每点 1 分)1962-1965:八字方针(1 分)(3)启示: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济政策制定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每点 1 分,任 3 点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