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分数 10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计 50 分)12017 年 4 月 1 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该历史现象表明A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C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D地理环境决定
2、城市的发展2明代中晚期中西文明接触的历史表明,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也没有惊慌。中国文明只是在已有的农业文明基础上做加法增加一个工业的或商业的文明而已。中国人不会走向另外一种例外,一定会面对西方慢慢改造自己,就像过去面对印度佛教改变自己一样。然而,中西之间的这种文明交流并没有持续下去相对于中原文明,满洲人的文明形态自然落后。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A明清易代,打断了中西文明的正常交流B明朝对西方文明实行兼容并包、吸收改造C满洲文明落后、固步自封D列强入侵,阻碍了中西文明的正常交流3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黏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 300 多次,稷字出现 40 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
3、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 28 次和 10 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A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B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 2 -C 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D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41997 年 7 月 1 人,香港回归,7 月 2 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10 月 23 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一千多点,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打破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不干预的所谓“常规”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挽狂澜,1999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结束。香港经济重现繁荣。由此可见香港回归诱发了东南亚金融危机“
4、一国两制”成为香港稳定发展的基础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已不适应时代中国成为维系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A BC D5山西票号在清政府危机时期曾间接履行过“代理国库”的职责,但没有“硬性”的契约进行保障,也没有得到清廷法律上的认可和支持。材料旨在强调山西票号A具有国家银行性质 B推动了近代中国金融近代化C与政府关系不平等 D为满足长途贩运贸易而建立6明代开荒而成耕地的屯田规模很大,但弘治年间官像马文升奏称,天下屯田被“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十去其五” 。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土地兼并恶性发展 B屯田促成社会分化C政府强化社会控制 D政府鼓励发展农业经济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5、。1982 年 11 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审议并通过了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该成果A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B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D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8西汉时期,盐业官营的形式,是在产盐区设立盐官,备置煮盐用的“牢盆” ,募人煮盐,产品由官家收购发卖。铁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铁区设置的铁官采冶铸造,发卖铁器。据此可知,盐铁官营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基础 B增加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3 -C推动了煮盐冶铁技术的发展 D稳定盐铁价格保障民生9南宋年初, “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
6、人” ,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 “农获其利,倍于种稻” ,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对此判断正确的是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农政全书的刊刻推广了先进的种植技术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A B C D10明末清初有人这样安排生计:“瘠田十亩,自耕仅足一家之食;若雇人代耕则与石田无异;若佃于人则计其租入,仅足供赋税而已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蓄池鱼。 ”这说明明清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B商品经济得到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11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我国不
7、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下列有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出现时间排序正确的是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目前存在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A BC D12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 ”据此判断, “它”是指A 井冈山的斗争 B 论人民民主专政C 共同纲领 D 论十大关系13下表为两汉至隋和唐朝水
8、利工程数量表(单位:件) ,据此可以推断- 4 -两汉至隋 唐 两汉至隋 唐陕西 29 32 四川 1 15山西 10 32 江苏 15 18河北 12 24 安徽 9 12河南 37 11 浙江 13 44甘肃 2 4 福建 6 29湖北 1 4 江西 3 20湖南 2 7 云南 2 1A大运河的开凿推动经济交流 B北方经济落后于南方C唐朝丝织业的发展超越前代 D南方经济得到了开发141983 年 6 月,邓小平在谈话中说:“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党的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们都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做出贡献。 ”该谈话表明当时A国共两党
9、希望祖国完成统一 B “一国两制”已成为两党共识C “一国两制”已经正式提出 D国共两党民族统一理论相似15 五四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宪法的A社会主义性 B完备性C过渡性 D人民性16表:概述了唐代相关制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制度 概述均田制 计口授田,丁年十八授田,六十为老还官- 5 -租庸调制 项目分明,有田则纳粮,有身则服役(纳绢代役为庸) ,有家则征调(丝麻)帐籍制 每岁一造(人口)帐,三岁一造(户口)籍,户口
10、异动,田亩还授,一一在册A固化社会分工,限制阶层流动B税则明确,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C政策简单划一,忽视地方差异D为民制产,构建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17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指的是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18如表说明时代 政区名称 北方数量 南方数量秦末 郡 34 13西汉元始二年(2 年) 郡、国 71 32西晋太康元年(208 年) 州 11.5 7.5唐开元二十一年(733 年) 道 7 8唐元和八年(813 年)
11、 路 8 15A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调整兼顾南北平衡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经济发展状况影响政区变迁19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 “凡故杀他人马牛,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这些法律规定反映出当时A小农经济出现衰退现象 B政府严格控制民间经济活动- 6 -C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 D民间屠宰耕牛现实普遍20希腊城邦普遍禁止不婚,斯巴达还进一步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私人事务,而是公民为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甚至公民企图自杀都应受到惩处,因为它使城邦丧失一个公民。这反映出在古代希腊A城邦对公民具有绝对的权威 B自然法则
12、的理性精神颇受尊崇C优生优育政策得到普遍推行 D生命价值和生命教育颇受重视21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说:“每个共同体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自己的法,称为市民法,即市民自已的法;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就像是一切民族所使用的法。 ”据此可知,在盖尤斯看来,万民法的创立A是自然法观念的实践 B导致罗马法律内部冲突C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D动摇了公民法法学地位22柏拉图强调(雅典)民主政治是由穷人或平民掌权的,而在当时雅典的现实中穷人或平民是一些没有闲暇时间的人们,没有足够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意味他们没有足够多的智慧,而智慧又是与统治能力成正比的。在柏拉图看来
13、,当时雅典民主出现的问题是A破坏了“轮番而治” B削弱了治国者的能力C不能真实反映民意 D易导致社会矛盾尖锐23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民主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只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但是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民主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民主的国家。这两种观点A掩盖了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 B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C有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 D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24约公元前 450 年, “罗马平民迎来了他们的首度
14、胜利,那就是罗马基本法律十二铜表法的编篡和颁布。在这部法律中,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 。 “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是指A平民与贵族权力大小趋向一致 B全体公民都可依据成文法维权C外邦人与罗马公民同样受保护 D平民可以参与制定或修订法律25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上面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 (Nothing in excess) 。梭伦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7 -A颁布“解负令” B鼓励发展工商业C建立“五百人会议” D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8 -第 II 卷(非选择题)2、材料分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 分)材料一:自耕农是封建
15、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初期,总是会采取奖励垦荒、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在分化。材料二:英国汉学家伊懋可(MarkElvin)在其所著的中国过去的模式一书中提出,中国在唐宋之际发生了一场“经济革命” ,在农业生产革命、货币信用革命、城市消费革命、科学技术革命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突破。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的手工业领域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因中国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体系本身缺乏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这
16、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西方资本主义殖民国家以暴力手段打破为止。(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自耕农阶层的原因,导致自耕农走向破产的因素有哪些?(6 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历史事实说明材料中所列任意三项项革命的具体表现。(5 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手工业中的哪一领域,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因素有哪些?(4 分)- 9 -2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1 分)材料一 农夫蚤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纟困布纟参,此其分事也。墨子非乐上(1)材料一反映了小农经济的什
17、么特点?(2 分材料二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其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白寿彝中国通史(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特点的原因。(2 分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雍正帝的
18、经济主张。根本目的何在?这种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严重后果?(3 分材料四 时期 内容 备注春秋战 牛耕、铁农具- 10 -都江堰、郑国渠国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楼车 提高播种效率秦汉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捷径翻车魏晋南北朝 齐民要术隋唐 筒车、曲辕犁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宋元十二气历明清 农政全书(4)精根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四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那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4 分28法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普遍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 分)材料一 由于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
19、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万民法,已势在必行米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材料二 1949 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宣布“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下,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 ”要求“蔑视和批判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人民的法律、法令” , “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国家观、法律观” 。- 11 -这一时期,制定了共同纲领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 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大行政区人民委员会组织通则 、 惩治反革命条例 、 惩治
20、土匪暂行条例 、 全国税政实施要则 、 土地改革法等法律。在立法中,大量的苏联法律被引进,当时还聘请了苏联许多法学家来华传授苏联法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万民法取代公民法“势在必行”?(5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法制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背景。 (9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晋商崛起于明代,到了清代,晋商位居众商帮之首,并持续商界 500 年之久。山西地理上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政权的缓冲地带,历朝历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镇,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比较熟悉,并受其影响。民族的战乱与融合,形成了山西人特定的文化思维。清朝入
21、关后,晋商与清合作,并试图通过国家法律制度和政策明晰自己的产权,保障自身利益。明清两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逐年增长,中国国内市场兴起,政府整顿关税、减免商税等措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晋商涉足广泛的行业领域,主要有金融业、棉布业、铁货业、皮毛业、粮油业、运输业等。晋商内部分祁县帮、平遥帮、太谷帮、蒲州帮等等。 “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一人出资,众伙共同而商之,虽不誓而无藏。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伙计若干,则数十万产可屈指矣” 。提供资金者为股东,主持经营者为掌柜,其他帮工者为伙计,等到赚取利润时,众者分红,可谓同心同德,尽职尽责。刘建生明清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请回答:根据材料
22、,分析指出晋商发展的原因。 (10 分)- 12 -参考答案1B【解析】材料未体现地区发展的差异性,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可以看出行政政策会影响城市的发展,故 B 项正确;元明清三代河北地区直属中央,今天现状仍是河北是独立的省份,一脉相承的说法错误,故 C 项错误;D 项本身表述不正确,应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解题的关键是对“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
23、的分析理解。2A【解析】【详解】据材料信息“明代中晚期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表明,中国面对西方并不自卑”等可知,在清朝以前,中西文明的交流是正常的, “中西之间的这种文明交流并没有持续下去”是因为“相对于中原文明,满洲人的文明形态自然落后” ,说明明清易代,打断了中西文明的正常交流,故 A 正确;B 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满洲固步自封、列强入侵,排除 C、D 项。3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主要说黍和稷在记载中作物提及的次数多,说明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故选 D 项;由材料不能得出“最早” ,排除 A 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精耕细作” ,且据史实,周用石器耕作,是精
24、耕细作萌芽期,排除 B 项;诗经记载黍和稷次数减少,与井田制是否衰败没有直接关系,C 项错误。4D【解析】【详解】- 13 -根据“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打破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不干预的所谓常规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99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结束。香港经济重现繁荣”可知,中央政府支持对缓解东南亚金融危机,促进香港繁荣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一国两制”成为香港稳定发展的基础,正确;东南亚金融危机并非香港回归诱发的结果,排除;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故选 D;ABC 不符合题意,排除。5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虽然“山西票号” “曾间接履行过代理国库的职责” ,但是根本“没有得到清
25、廷法律上认可和支持” ,说明清政府并没有把“山西票号”放在眼里,让其代理是权宜之计,所以双方关系等于不对等。故答案为 C 项。ABD 项,具有国家银行性质、推动了近代中国金融近代化、为满足长途贩运贸易而建立的表述都与题意不符,排除。6A【解析】【详解】材料中“天下屯田被卫所官旗势豪军民侵占盗卖十去其五 ”反映的是卫所军官和地主豪强竞相侵吞屯田, “十去其五”即比例大,体现了明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卫所屯田被破坏。故答案为 A 项。B 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分化,排除;C 项,材料中“马文升”向政府汇报的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没有体现政府强化社会控制,排除;D 项,从材料中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不能得出当时
26、的政府是否鼓励发展农业经济,排除。【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 、 “反映”、 “旨在” 、 “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 。 “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7B【解析】【详解】- 14 -1997 年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27、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执政党治国的基本方略,排除 A;1982 年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 正确;邓小平在 1980 年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排除 C;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排除 D。8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盐铁官营,属于官营手工业的一种表现,即政府垄断了盐铁的生产、销售,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所以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基础,故 A 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汉时期的盐铁官营制度,是指盐和铁由
28、政府垄断经营,没有增加百姓的赋税负担,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盐铁经营形式,与推动煮盐冶铁技术的发展无关,故 C 选项错误;盐铁由政府垄断经营与稳定盐铁价格保障民生无关,故D 选项错误。9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 ,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 农获其利,倍于种稻 ,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可以得出,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所以正确。 农政全书是明朝的农书,与材料中时间“南宋年初”不符,所以错误。曲辕犁出现是唐朝,而且材料没有体现,所以错误。综上分析可知,只有正确,凡
29、含有的选项都错误。故答案为 C 项,ABD 都排除。【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15 -10B【解析】【详解】材料中“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蓄池鱼”表明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农业与市
30、场的联系加强, “商品经济发展”的表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 项。A 项,中国古代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废除,排除;C 项,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排除;D 项,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中的时间“明末清初”不符,排除。11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之一,根据材料中“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最早出现于 1954 年宪法;“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目前存在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是邓小平在 1980 年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31、议上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内容之一;1978 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法制方针;“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说明邓小平对当时中国法制和民主极不满意,中国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制体系,这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 1978 年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出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根据以上分析,按照出现时间顺序排列,其顺序应当是:。故答案为 D 项。ABC 项,三项排列顺序错误,排除。12C【解析】【详解】井冈山的斗争涉及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道路,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无关
32、,排除 A;论人民民主专政反映的是中国革命的阶段和政权建设的问题,材料反映的是中共的政治思想,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无关,排除 B;共同纲领是在政协会议上制定的,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体现了中共的政党制度,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法律性文件,故 C 正确;论十- 16 -大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无关,排除 D。13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通过两汉至隋到唐朝所述各省的水利工程数量变化可知,北方仅有山西、河北明显增加,而河南明显减少,同时南方的四川、浙江、福建、江西均有明显增加,水利工程的修建服务于农业发
33、展,因此可推断到了唐朝南方的农业经济得到更多的开发,D 项正确。大运河的开凿是在隋朝,但水利工程修建的多少无法体现南北方之间的经济交流,A 项错误。题干中北方水利工程的总量并不明显少于南方,且仅水利工程的数量一方面不足以推出北方经济落后于南方,B 项错误。唐朝水利工程数量较前代增加,但不足以推出丝织业的发展超越前代,C 项错误。14A【解析】【详解】根据“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党的语言” “我们都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和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认为国共两党都希望实现祖国统一,故 A 正确;根据“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党的语言” ,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是指祖国统一成为两党共识,而不是“一国两制” ,故
34、BC 错误;材料反映国共两党都希望实现祖国统一,无法体现两者统一理论是否相似,故 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党的语言” “我们都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 ,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15D【解析】【详解】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说明宪法保护广大人民的社会保障权力,体现了宪法的人民性,故 D 正确;社会主义的基本要素是实行公有制、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不符合题意,排除 A;材料只是反映宪法关于社会保障的规定,无法体现宪法是否完备,排除 B;材料只是反映宪法关于社会保障的规定,
35、无法体现宪法的过渡性,排除 C。16D- 17 -【解析】【详解】材料不能体现“社会分工,阶层流动”的相关信息,排除 A;中国古代历来重农抑商,故“旨在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表述错误,排除 B;题干不能体现“地方差异”的相关信息,故排除 C;材料“丁年十八授田,六十为老还官” “有田则纳粮,有身则服役(纳绢代役为庸),有家则征调(丝麻) ”体现了人文关怀和政策的灵活性;材料“每岁一造(人口)帐,三岁一造(户口)籍,户口异动,田亩还授”体现了政策对实际情况的考虑;据此可知,唐代通过相关制度,为民制产,构建农业社会的理想蓝图,故 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丁年十八授田,六十为老还官”
36、“有田则纳粮,有身则服役(纳绢代役为庸) ,有家则征调(丝麻) ”“每岁一造(人口)帐,三岁一造(户口)籍,户口异动,田亩还授” ,根据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即可。17A【解析】【详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制度,包括政治协商制度,从材料中的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可以看出他是政治协商制度.,A 选项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一种精英参政,而是一种民族政策,B 选项排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建立了,而且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不是中国政体的补充体制,C 选项排除。从材料看出这一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不是村民
37、自治制度,D 选项排除。18D【解析】【详解】唐朝时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的经济已经稍微超过了北方,同时南方的行政区划数量比例已经超过了北方,体现了行政区划与经济重心的紧密联系。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加强,故 A 项错误。从材料中可知行政区划南北不平衡,故 B 项错误。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故 C 项错误。19C【解析】- 18 -【详解】材料反映了明朝法律对屠宰耕牛的行为实施严惩。从侧面体现了耕牛对当时社会的重要作用,表明明朝时期农业的耕作方式主要是铁犁牛耕技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是自汉代以来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说明农用动力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故答案为
38、 C 项。A 项,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 项,屠宰耕牛不属于经济活动,排除;D 项,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点睛】牛耕技术是农业技术的一大飞跃,它的意义在于: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劳作的效率;牛耕使耕作更为精细,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提高了劳动效率;可以大面积开垦荒地,提高产量。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是十分重视对耕牛管理的。20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民为城邦生育下一代公民的责任。甚至公民企图自杀都应受到惩处,因为它使城邦丧失一个公民”可知城邦对公民具有绝对权威,A 选项符合题意;自然法是罗马法的内容,而材料体现的是古希腊城邦
39、,B 选项排除;优生优育政策与材料无关,C 选项排除;生命教育与材料无关,D 选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城邦,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古希腊城邦的准确把握。21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并且称为万民法”可以看出,万民法是以自然法原理而制定的,故 A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罗马法律内部冲突” ,排除 B;材料无法体现万民法的创立“加剧了政治局势的动荡” ,排除 C;根据“每个共同体为自己制定的法是它自己的法,即市民自己的法” ,属于市民法,故 D 项错误。【点睛】解
40、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根据自然原因在一切人当中制定的法为所有的民众共同体共同遵守,- 19 -并且称为万民法” ,结合所学罗马法的特点、内容分析解答。22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也就意味他们没有足够多的智慧,而智慧又是与统治能力成正比的”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削弱了治国者的能力。故答案为 B 项。A 项,材料不能体现破坏了“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是实行轮番而治的,此项表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 项,材料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削弱了治国者的能力,不是论述其是否符合真实,此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 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矛盾尖锐,排除。23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雅典的政治文明两种不
41、同的观点,这些观点都是站在当代的角度,按照当代人对民主政治的理解去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即忽视了雅典民主的时代性,故 D 项正确;材料中的第一种观点承认了雅典民主的阶级性,故 A 项错误;B 项不符合史实;这两种观点都带有主观性,不利于还原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真相,故 C 项错误。24B【解析】【详解】十二铜表法没有明确规定公民权的平等,故 A 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平民对贵族的胜利,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全体公民都可依据成文法维护权利,故 B 正确;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并不同等保护外邦人的利益,故 C 错误;平民并没有获得参与制定法律的权力,故 D 错误。25D【解析】
42、【详解】按财产等级赋予公民相应权力,既不偏袒贵族也不迁就平民,体现了“避免极端”的中庸思想,故 D 正确;解负令解放了债务奴隶,对贵族不利,不能体现中庸,排除 A;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与“避免极端”的中庸思想无关,排除 B;建立五百人会议不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排除 C。- 20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要准确把握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改革特点,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选项进行排除分析即可。26 (1)原因: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们的私有意识加强) ;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无法应对新变化;罗马领土的扩张,国际交往的扩大;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2)特点:摧毁国民政府旧法统;否定
4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法制建设指导思想;侧重于国家政权建设;受苏联法制影响较深。背景: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需要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秩序,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遏制新中国;中苏同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建立友好关系。【解析】【详解】(1)原因:依据材料一“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的信息可知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依据材料一“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的信息可知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依据材料一“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所能逮及”的信息可知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无法应对新变化;
44、并结合所学从罗马领土的扩张,国际交往的扩大以及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分析回答。(2)特点:依据材料二“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的信息可知摧毁国民政府旧法统;依据材料二“蔑视和批判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人民的法律、法令”的信息可知否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依据材料二“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国家观、法律观”的信息可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法制建设指导思想;依据材料二“制定了共同纲领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 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的信息可知侧重于国家政权建设;依据材料二“在立法中,大量的苏联法律被引进,当时还聘请了苏联许多法学家来华传授苏联法学”的信息可知当时立法受苏联法
45、制影响较深。背景:依据材料三“1949 年”和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以及恢复发展经济需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遏制新中国以及中苏关系友好等角度分析回答。【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变” 。 “全”就是- 21 -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 “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27山西位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处,是国家政治、军事重地,有利
46、于经济交流;晋商主动寻求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晋商经营领域广泛,善于经营管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重视;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兴起。【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山西地理上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政权的缓冲地带,历朝历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镇”可以得出山西位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处,是国家政治、军事重地,有利于经济交流;依据材料“清朝入关后,晋商与清合作,并试图通过国家法律制度和政策明晰自己的产权,保障自身利益”可以得出晋商主动寻求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依据材料“明清两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逐年增长,中国国内市场兴起,政府整顿关税、减免商税等措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47、”可以得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重视;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兴起;依据材料“晋商涉足广泛的行业领域,主要有金融业、棉布业、铁货业、皮毛业、粮油业、运输业等”可以得出晋商经营领域广泛,善于经营管理28 (1)为封建国家提供稳定的赋税、徭役、兵役;限制地主势力的过度膨胀,有利于社会稳定。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问题的存在;封建国家后期赋税徭役过重;周期性战乱对生产的破坏;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2)国家充分保障土地私有产权,契约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出现工商业市镇,城市化比例提高,城市消费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商业信用发达,广泛发行纸币。(3)纺织业,腐朽落后封建制度是束缚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
48、因;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使得地主和商人大量购置土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受到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用于生产领域的技术革新严重滞后。【解析】【详解】(1)第一个原因:根据材料“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自耕农阶层的原因有为封建国家提供稳定的赋- 22 -税、徭役、兵役、限制地主势力的过度膨胀。第二个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耕农破产的原因需要从土地兼并、国家赋税严重、战争、自然灾害等方面思考。(2)根据材料二“在农业生产革命、货币信用革命、城市消费革命、科学技术革命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突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项表现为国家充分保障土地私有产权,契约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出现工商业市镇,城市化比例提高,城市消费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以及商业信用发达,广泛发行纸币。(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在江南地区的手工业领域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可知是纺织业;第二小问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从封建制度、国家政策以及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等回答即可。29 (1)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