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1227324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课时跟踪检测(十八)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选择题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分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砂砾。湖底沉积物一年中由粗和细两层组成,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13 题。1该湖湖滨杂草湿地广布,其中杂草湿地面积宽广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粗颗粒层形成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3湖泊沉积层可还原古代气候环境,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 )A冬季风力偏大 B夏季气温偏高C夏季降水偏多 D冬季光照较强解析:1.A 2.A 3.B 第 1 题,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根据图中等深线,湖泊

2、西南部等深线稀疏,湖水较浅,且有河流注入,库赛河是其接纳的最主要的地表径流,库赛湖西南部流水搬运沉积特征明显,湖滨湿地广布,故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位于湖泊的西南部,因此甲地是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分布区,A 正确。其他位置等深线较密集,不易形成湖滨湿地,B、C、D 错误。故选 A。第 2 题,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分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粗颗粒砂砾,粗颗粒沉积物在冰面堆积,春季,当湖面冰层融化后,颗粒物才能沉入湖底形成粗颗粒层;细颗粒层具有流水搬运沉积特征,该湖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形成细颗粒层;故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粗颗粒层形成

3、季节是春季。故选 A。第 3 题,结合前面分析,湖泊沉积层细颗粒为夏季流水沉积作用形成。该湖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C 错。夏季气温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的河流径流量大,该年比往年夏季气温偏高,B 对。冬季风力偏大影响粗颗粒层,A 错。冬季光照与沉积层无关,D 错。故选 B。2树干液流是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树干的液流变化特征受环境因素影响明显,下图为我国某地樟树在同一月份内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 45 题。4依图中信息推测一年中樟树的液流量最大的时期出现在( )A春季 B秋季C夏季 D冬季5樟树对干旱环境反

4、应敏感,干旱期液流量大大减少,樟树适应干旱的特征表现在( )树干脱皮,抑制水分蒸发 根系枯萎,减少地下水吸收气孔收缩,削弱蒸腾耗水 干旱后期,树木大量落叶A BC D解析:4.C 5.D 第 4 题,读图中不同天气状况的三天的液流量比较可知,晴天的液流量大于阴天,阴天大于雨天,说明液流量的变化与温度和光照有关,夏天温度高,光照强,植物的生长速度快,营养输送较快,因此液流量应该是最大的。据此选 C。第 5 题,树木适应干旱应该减少水分蒸发,可以收缩气孔,减弱蒸腾作用,削弱蒸腾耗水,也可以在干旱后期,通过大量落叶,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因此正确;树干脱皮是树木生长的一种表现,并非耐旱的特征,错误;植

5、被耐旱,根系应该发达,错误。据此选 D。土壤微生物是指土壤中体积很小的活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生物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岷江上游河谷各类植被在土层 010 cm 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图。据此完成 68 题。6图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 )A春夏季多,秋冬季少 B随纬度升高而降低3C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D随海拔升高而降低7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 B土壤湿度和温度C海拔高度和降水 D植被的疏密程度8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有大量凋落物进入土壤 B

6、秋季微生物繁殖快C气温回升生物生长旺盛 D土壤湿度和温度高解析:6.C 7.B 8.A 第 6 题,读图分析可知,在各类植被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都为夏秋季多,冬春季少,并且高值相差不大,没有明显的纬度变化和海拔变化,故答案选C。第 7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在夏秋季节多,冬春季节少。该地位于岷江上游,属于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降水多,温度高,枯枝落叶较多,有利于微生物的滋生与繁殖,因此微生物生物量含量较多,故答案选 B 项。第 8 题,秋季树木落叶,枯枝落叶最多,生物的分解量最大,因此微生物的生物量最大,故答案选 A。积雪是指覆盖在陆地和海冰表面的雪层,对气候变化具有高度敏感性和

7、重要反馈作用,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下图,完成 911 题。9阿勒泰地区冬季积雪深度深、积雪日数长、分布面积广,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A降低冬季风速 B河流冬季补给增加C降低土壤湿度 D加剧冬季寒冷程度10下列积雪观测气象站中,海拔最高的是( )A布尔津站 B青河站C哈巴河站 D福海站11多年统计数据变化趋势表明,东部青河站与富蕴站冬季积雪日数减少,但最大积雪深度增加,该现象可作证阿勒泰东部区域( )A洪涝灾害减少 B初雪日期提前C气温下降显著 D降水强度增加解析:9.D 10.B 11.D 第 9 题,积雪在冬季融化数量极其有限,且阿勒泰地区冬季河流结冰,少量的积雪融水并不

8、能补给河流;积雪使地表更加平滑,不会降低风速;积雪4覆盖减少了土壤蒸发量,且春季积雪大量融化导致土壤湿度增加,A、B、C 选项错误。积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故积雪持续日数长会减少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加剧冬季寒冷程度,D 选项正确。第 10 题,从纬度和地形来看,图示阿勒泰地区降雪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与其他气象站相比,青河站位于最东部,到达此处的水汽最少,但其积雪深度最深,说明青河站冬季降雪量是图示气象站中最多的;青河站水汽少却降雪多,其原因只能是地势更高,对来自大西洋的水汽抬升作用更强,导致降雪更多;B 选项正确。第 11 题,最大积雪深度增加,则第二年春季积雪融水更多,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

9、增加;冬季积雪日数减少,说明冬季气温上升,相应地,初雪日期推迟;A、B、C 选项错误。积雪日数减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降水次数减少,因此最大积雪深度增加的原因最可能是降水强度增加;D 选项正确。据青海省气象部门监测,青海湖面积自 2005 年以来持续增大,2011 年达到近 11 年来的最大值。读青海湖流域图,完成下题。12青海湖湖面增大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局部地区气候更趋干旱 B荒漠化面积扩大C湖泊流域面积增加 D生物多样性增加解析:选 D 青海湖湖面增大,会增加周边地区的空气湿度,故 A 项错误;荒漠化面积会缩小,故 B 项错误;湖泊流域面积不会变化,故 C 项错误;湖泊面积增大

10、,调节作用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会增加,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2)图中 A、B、C、D 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作用的是_,表示不5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解析: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组成。它们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

11、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一个整体,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答案:(1)整体性 生物(植被)(2)C A B D(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14(2019德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马达加斯加岛(如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 386 km,南北长达 1 700 km,东西宽约600 km,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 000 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 2 000 万,年增长率为 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

12、的国家之一。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 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 5 500 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解析:第(1)题,该岛为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岛,从图中纬度位置可以判断,该岛常年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能够带来丰富的水汽;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岛上的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能够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在岛屿的东侧多形成地形雨;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对沿岸

13、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因此该地形成了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发育了热带雨林景观。第(2)题,分析材料,该岛“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 386 km”,说明岛屿与大陆远离,地域相对孤立,容易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6境;“2 000 多年前人类首次移居于此” “该岛人口已超过 2 000 万,年增长率为 3%”“经济以农业为主” ,说明该地受人类影响时间短,人口的增长速度慢,人口较少,受人类干扰少;该岛屿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岛屿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山地垂直变化明显,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第(3)题,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多,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狐猴生存空间减小,栖息

14、地受到破坏、食物减少;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从而使得狐猴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再加上人类非法捕杀狐猴获利;全球气候变化,狐猴生存环境发生改变,适宜生存的空间逐渐减小;狐猴为该地的特有物种,生存进化能力较弱,对环境的变化适应性较差。答案:(1)热带雨林。原因:大致呈南北走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再加上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从而形成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景观。(2)岛屿长期与大陆远离,地域相对孤立,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受人类影响时间短,干扰少;岛屿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区域差异显著,生存环境多样。(3)人类活动使森林、草原面积减少,狐猴生存空间(栖息地)、食物减少;(生产、生活造成)环境污染,狐猴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非法捕杀狐猴获利;全球气候变化,狐猴生存环境改变;(狐猴为特有物种)生存进化能力较弱。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