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141-2013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及编制说明.pdf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227779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8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 GDW 11141-2013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及编制说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Q GDW 11141-2013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及编制说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Q GDW 11141-2013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及编制说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Q GDW 11141-2013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及编制说明.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Q GDW 11141-2013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及编制说明.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Q/GDW .6 2011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11141 2013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Code for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Floor-standing two boom derrick 2014-04-15发布 2014-04-15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Q/GDW ICS 备案号:CEC 8192013 Q/GDW 11141 2013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1 4.1 专项安装方案 1 4.2 设备、工具及材料 2 4.3 气象条件 2 4.4 安

2、全距离 2 4.5 间歇作业 2 4.6 人员要求 2 4.7 安全防护 2 4.8 环境保护 2 5 安装准备 2 5.1 抱杆自身检查 2 5.2 辅助安装设备检查 2 6 安装项目 3 6.1 安装流程 3 6.2 一般要求 3 6.3 基础、底座及其拉线 3 6.4 顶升系统及杆身 3 6.5 回转系统及杆头 3 6.6 变幅系统及起重臂 4 6.7 起吊系统 4 6.8 电气及安全控制系统 4 6.9 视频监控系统 5 6.10 附着系统 5 7 试运行 5 7.1 试运行条件 5 7.2 空载试运行 5 7.3 负载试运行 5 8 验收 5 8.1 检验条件 5 8.2 验收资料

3、5 8.3 验收内容及记录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检查验收记录表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双平臂落地抱杆结构及特点 11 编制说明 13 Q/GDW 11141 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旨在规范双平臂落地抱杆的安装及验收,提高抱杆安装工艺水平,保证抱杆安装及组塔施工安全可靠性。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松华、彭丰、何耀文、殷建刚、季斌、邹俊、孙烨、李磊、缪谦、秦剑、熊织明、刘博、徐国庆

4、、许瑜; 本标准首次发布。 Q/GDW 11141 2013 1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及验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平臂落地抱杆的安装要求及验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双平臂落地抱杆的安装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31 塔式起重机 GB 5144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 13329 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 LD 48 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 JGJ 4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196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

5、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DL 5009.2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 2 部分 架空电力线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双平臂落地抱杆 Floor-standing two boom derrick 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组立的专用起重设备,座立于铁塔中心地面,具有可折叠的对称双水平起重臂,采用小车变幅,头部可电动回转。可采用装配式底座或整体式底座,通过附着系统稳定杆身,通过顶升系统实现杆身升降。本标准中简称抱杆。 3.2 附着系统 Attachment system 通过抱杆杆身与铁塔主材之间的柔性拉索或刚性支撑连杆,使抱杆保持稳定的系统。 3.3 顶升系统 C

6、limbing system 通过液压装置接续或拆除抱杆的杆身标准节,实现升降抱杆头部,调节抱杆工作高度目的的系统。有液压下顶升及液压上顶升两种形式。 3.4 装配式底座 Assembled pedestal 将抱杆底部固定于地基的一种钢结构装置,由可拆分的多个小板块拼接而成。能满足抱杆的座地及防止下沉的要求,利于山地搬运,但在抱杆的安装初期需要使用临时拉线稳定抱杆。 4 基本规定 4.1 专项安装方案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前,应编制专项安装方案指导作业人员实施安装作业。专项安装方案应根据抱杆技术文件和作业场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并在安装前对安装作业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Q/GDW 11141 201

7、3 2 4.2 设备、工具及材料 4.2.1 抱杆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应包括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制造企业资质文件等。 4.2.2 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检查设备、材料及附件,其型号、规格和数量均应符合工程设计和随机技术文件的要求,并有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4.2.3 吊具与索具产品应符合 LD84 的规定。钢丝绳、吊钩和滑轮应符合 JGJ196 的规定。 4.3 气象条件 雷雨、暴雨、浓雾、沙尘暴等天气严禁进行安装作业。安装时抱杆最大高度处风速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且风速不得超过 10.8m/s。在霜冻、雨雪后进行安装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及防寒防冻措施。不宜在夜间进行安装作业。 4.4 安全距离

8、抱杆、吊件及控制绳的正下方不得有带电的输电线路,其任何部位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 1 中的规定。 表 1 抱杆及吊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 kV 小于 1 1 10 35 63 110 220 330 500 800 1000 最小安全距离 m 1.5 2.0 3.5 4.0 6.0 7.0 8.5 15 18 4.5 间歇作业 当安装作业不能连续进行时,应将已安装的部位固定牢靠,并做好防范措施。恢复作业前应对各系统进行检查。 4.6 人员要求 每副抱杆都应配备一名指挥人员、 至少一名安全监护人员及一名相关专业电工。 安装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4.7 安全防护 进

9、入抱杆安装现场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滑靴、安全带等防护用品,严禁酒后作业。 4.8 环境保护 施工现场应环境整洁,降低对植被的影响,避免油污染和噪声污染。 5 安装准备 5.1 抱杆自身检查 安装前,应对抱杆进行全面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安装: a) 结构件上有可见裂纹、严重磨损和严重锈蚀的; b) 主要受力构件存在影响强度的塑性变形的; c) 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失效的; d) 钢丝绳达到报废标准的; e) 滚轮、卷筒等活动件有锈蚀,转动不灵活的; f) 液压装置、制动器等存在漏油现象的。 5.2 辅助安装设备检查 抱杆宜优先采用吊车安装。采用其他辅助设备安装时,应有专项施工措施

10、。 Q/GDW 11141 2013 3 6 安装项目 6.1 安装流程 抱杆本体一般按如下顺序安装:基础底座及其拉线、顶升系统及杆身、回转系统及杆头、变幅系统及起重臂、起吊系统、电气及安全控制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附着系统。 6.2 一般要求 6.2.1 卷扬机地锚、底座固定拉线地锚、主吊绳转向地锚等的埋设应满足规范的要求,并有埋设检查记录。不得使用树木或外露岩石等临时性锚体。 6.2.2 联接件应齐全无损,开口销应按规定开口,不得使用铁丝等物体代替。螺栓联接无松动,钢丝绳绳卡连接应符合 DL5009.2 的规定。 6.2.3 临时拉线、钢丝绳套、附着拉索等应有检测记录。 6.2.4 顶升套架

11、拉线、回转下支座拉线使用铁塔塔脚上预留施工孔时,拉线连接工具受力合理,拉线间互不影响和干扰。 6.2.5 工作平台、爬梯、栏杆、踏板、护圈、休息平台应安装完整牢固,符合 GB 5144 的规定。 6.2.6 在发电机、高空电控柜、地面主控台等设施应配置消防器材。 6.2.7 起吊、回转、变幅等运动机构的制动器制动有效,制动器表面无油污等污染,制动间隙应符合抱杆技术文件的要求。 6.3 基础、底座及其拉线 6.3.1 抱杆基础及其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抱杆技术文件要求。 6.3.2 采用装配式底座时,安装底座前应对地基进行平整及夯实加固等处理。底座地基有边坡时,抱杆底座距离边坡边缘应有足够的安

12、全距离。 6.3.3 底座安装平面应平整,安装调整完成后底座倾斜度不大于 3/1000。 6.3.4 装配式底座的固定拉线向上时,对地夹角不得大于 15,拉线能有效承受杆身倾覆力矩及主吊钢丝绳转向载荷,防止底座发生滑移现象。 6.3.5 易受到流水冲刷或积水的抱杆地基及施工地锚,应做好排水措施。 6.3.6 抱杆底座应接地,接地装置应连接可靠,符合 DL5009.2 的规定。 6.4 顶升系统及杆身 6.4.1 杆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满足 JGJ196 的规定,独立状态或附着状态下最高附着点以上杆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 4/1000,最高附着点下杆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相应高度的

13、2/1000。在每次顶升加节或调整附着后,应在两个互相垂直方向同时检测杆身垂直度。 6.4.2 采用双油缸液压顶升系统时,双油缸行程应有同步功能。溢流阀的调整压力应不大于额定工作压力的 110%,油压工作表误差小于 5%。 6.4.3 顶升液压系统防过载及保压功能正常,液压缸在有效行程内的任意位置上应准确、平稳地停止。 6.4.4 顶升导向轮与标准节之间间隙调整合适,顶升顺畅,无异常噪声。 6.4.5 标准节引入轨道保持水平,轨道两端有防止引进轮滑落的限位措施。 6.4.6 顶升承台的受力部位与标准节上顶升支承部位,应可靠定位和配合,顶升防脱功能可靠有效。 6.4.7 顶升操作应避免磨损杆身标

14、准节上铺设的电缆。 6.4.8 每次顶升完成后,应对所有新引入标准节的连接螺栓进行紧固检查,使螺栓紧固力矩符合技术文件的要求。 6.5 回转系统及杆头 6.5.1 回转电机应有防雨措施。 6.5.2 穿过回转总成内腔的电缆线应固定可靠,回转动作时不应松动,应有防止与主吊钢丝绳摩擦的措施。 Q/GDW 11141 2013 4 6.5.3 避雷针及红色障碍指示灯应位于杆头最高处。 6.6 变幅系统及起重臂 6.6.1 小车在起重臂上运行平稳,无异常噪声。 6.6.2 变幅钢丝绳排绳应工整。 6.6.3 空载时,最大幅度允差为其设计值的 2%,最小幅度允差为其设计值的 10%。 6.6.4 连接杆

15、头及起重臂的拉杆或拉索及其连接件不得有外观损伤。 6.6.5 起重臂上应有贯穿全臂供操作人员行走的安全绳。 6.7 起吊系统 6.7.1 主卷扬机应设置独立的地锚,地锚出线对地角度应不大于 45。 6.7.2 主卷扬机宜布置在顺线路或横线路方向上。当受地形限制,主吊钢丝绳需要设置转向时,应有专项措施。转向滑轮应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 6.7.3 两个吊钩的钩体上应有醒目的区分标识。防脱钩装置可靠,吊钩挂绳处截面磨损量不得超过原高度的 10%。 6.7.4 主控台操作人员能观察到主卷扬机工作情况。主卷扬机及主控台距离塔中心不小于铁塔全高的0.5 倍,且不小于 40 米。 6.7.5 主卷扬机的

16、性能及使用应符合 GB13329 的规定。 6.7.6 主吊钢丝绳与地面隔离,不与地面摩擦。钢丝绳通道两侧应有隔离措施。 6.8 电气及安全控制系统 6.8.1 施工用电应符合 DL5009.2 及 JGJ46 的规定。 6.8.2 抱杆主要设备的铭牌数据应准确、完整。 6.8.3 系统电源的功率、供电电压、频率应与总负载相匹配。 6.8.4 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错相及缺相保护、零位保护、失压保护、紧急停止、预减速保护等电气保护功能工作正常,符合 GB/T 5031 的规定。 6.8.5 主控台各种标识准确清晰,主控台操作人员视野开阔。主控台及电控柜门锁应齐全,外观无变形。 6.8.6 起重

17、量、力矩、力矩差限控正常,限制值小于额定载荷的 110%,显示误差不大于 5%。 6.8.7 起吊高度限制器在吊钩与吊臂间最小距离达到抱杆技术文件规定的距离时,应有效及时停止起吊动作。 6.8.8 变幅小车的防断绳装置、防断轴装置及终端缓冲装置工作正常。 6.8.9 起重臂根部铰点高度大于 50m 时,应在抱杆顶部配置避雷针及风速仪。避雷针高出杆头顶部不得小于 1m,杆头、起重臂及杆身的节段之间的跨接线应连接完整牢固。当风速大于工作极限风速时,风速仪应发出停止作业的警报。在抱杆使用高度超过 30m 时,应在抱杆顶部配置红色障碍指示灯,障碍灯宜采用光控开关。 6.8.10 所有电控柜及电气设备的

18、金属外壳都应可靠接地,接地线应符合 DL5009.2 的要求。 6.8.11 所有电缆的承载能力应与其负载相匹配。电缆线需接长时,应采用中间接线盒,接线盒的防护等级应符合 GB/T 5031 的要求。地面电缆铺设可采用埋设或架空方式,埋设时电缆上部应有保护盖板,地表应有醒目走向标识。附在抱杆杆身上的电缆应整齐稳固在标准节外廓。抱杆底座处电缆余缆应使用电缆盘。 6.8.12 主控台、电控柜及发电机等电气设备应有防雨、防潮、防污、防震措施。 6.8.13 销轴式起重量传感器应轻敲入位,角度方向符合抱杆技术文件的要求。 6.8.14 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力矩差限制器,在达到各自 1.05 倍的

19、额定载荷值时,应能够切断执行危险动作的机构动力源,但是机构可以做减小载荷的运动。 6.8.15 小车幅度限制器及回转角度限制器,在幅度或角度达到该方向最大允许值时,应能切断机构继续扩大幅度或角度的动作,但机构能够执行减小该方向幅度或角度的动作。 Q/GDW 11141 2013 5 6.8.16 对工作场地起警报作用的声响信号工作正常。 6.9 视频监控系统 6.9.1 抱杆工作高度大于 70 米时,宜设置高空视频监控系统。一般在抱杆头部安装 2 台高空摄像头,通过主控台控制,监视抱杆两侧平臂小车及吊钩。 6.9.2 视频文件应满足 30 天以上的存储要求,重要的文件应备份保存。 6.9.3

20、视频监控电缆避免受抱杆动力电缆干扰,视频信号稳定。 6.10 附着系统 6.10.1 抱杆附着装置的设置和抱杆最大独立工作高度应符合抱杆技术文件的规定。 6.10.2 附着拉索的布置应能防止抱杆杆身出现扭转。 6.10.3 附着拉索构件及铁塔上的预留施工孔、主材夹具应满足拉索张力的要求。在设计提供的施工孔之外布置附着拉索,应请设计院对铁塔结构强度进行确认。 6.10.4 附着拉索使用的收紧装置应具有防松、防脱功能。 6.10.5 腰环上导向轮与标准节之间间隙调整合适,顶升顺畅,无异常噪声。 6.10.6 附着拉索与铁塔主材连接处应有保护塔材表面的措施。 7 试运行 7.1 试运行条件 7.1.

21、1 抱杆本体安装完成,具备自顶升能力及吊装能力,但未安装任何附着。 7.1.2 抱杆工作高度不大于独立高度,高差不大于 1m。 7.1.3 采用装配式底座时,回转下支座上有对称的 4 根落地拉线,拉线对地角度不大于 45。 7.2 空载试运行 7.2.1 空载试运行时,运动机构和各运动部件应运行平稳,无异常。各项检测项目性能符合抱杆技术文件要求。 7.2.2 回转系统空载运行检测项目有:变档、额定速度运行、制动、角度限制。 7.2.3 变幅系统空载运行检测项目有:变档、额定速度运行、制动、小车幅度感测显示及限位。 7.2.4 起吊系统空载运行检测项目有:变档、额定速度运行、制动、吊钩高度感测显

22、示及限位。 7.2.5 顶升系统空载运行检测项目有:油缸伸缩、油压表读数、机构与标准节的配合。 7.3 负载试运行 7.3.1 根据施工工况,在某一幅度起吊相应额定起重量且进行起吊、变幅、回转试验,试验次数不少于3 次。各系统检测项目与空载试运行时相同,各种安全装置工作可靠有效,各机构运转正常,制动可靠,操纵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工作正常。同时检查双臂的起重量、力矩、力矩差的显示精度,载荷的预警、报警及限制功能正常。 7.3.2 在载荷作用下及卸载后,主要结构件及关键零部件不得有裂纹、损坏、永久变形、油漆剥落、连接松动及对抱杆性能和安全有影响的损坏。 7.3.3 检测变幅及回转系统时, 吊件离地约

23、 500mm。 起吊系统在下降过程中进行不少于 3 次的正常制动。 7.3.4 在载荷作用下,抱杆臂根铰点处的水平静位移应不大于杆身独立高度(悬臂高度)的 0.0134 倍。 7.3.5 起重量标定所使用的标定载荷不得小于额定载荷的 60%,标定物重量误差应小于 5%。 8 验收 8.1 检验条件 抱杆每次安装完成后,在投入使用前应按本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8.2 验收资料 抱杆验收应提供以下资料: Q/GDW 11141 2013 6 a) 抱杆的出厂合格证、标牌、技术文件、制造企业的资质文件; b) 专项安装方案; c) 主要设备、工具及材料合格证明; d) 抱杆基础施工记录; e) 地锚埋

24、设检查记录; 8.3 验收内容及记录 8.3.1 验收内容包含:安装检查记录、本标准 8.2 规定的验收资料、抱杆空载试运行、抱杆负载试运行。安装检查记录见附录 A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检查验收记录表 。 8.3.2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检查验收记录表内容应准确完整并存档。 Q/GDW 11141 2013 7 附 录 A ( 规范性附录 ) 双平臂落地抱杆安装检查验收记录表 表格编号: 工程名称 塔号 抱杆型号 抱杆出厂时间 抱杆编号 顶升方式 基础形式 抱杆工作高度 安装单位 验收时间 使用单位 上次检验时间 监理单位 环境风速 检查内容 检查要求 检查方法与器具 结果 抱杆安装所使用的设备、工

25、具及材料合格 检查合格证明 设备、工具及材料 吊具与索具符合 LD84 的规定,钢丝绳、吊钩和滑轮符合 JGJ196 的规定检查合格证明 及观察检查 安全距离 抱杆、吊件及控制绳的正下方无带电的输电线路,任何部位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小于表 1 的规定 观察和皮尺检查 构件无可见裂纹、严重磨损、严重锈蚀等缺陷 主要受力构件无影响强度的塑性变形 钢丝绳未达到报废标准 滚轮、卷筒等活动件无锈蚀,转动灵活 外观 液压装置、制动器等不漏油 外观检查 地锚规格满足规范要求,未使用角铁桩、树木或外露岩石等临时性锚体 观察检查 联接件齐全无损,开口销按规定开口。螺栓联接无松动,钢丝绳绳卡连接符合 DL50

26、09.2 的规定 观察检查 顶升套架拉线、回转下支座拉线使用铁塔塔脚上预留施工孔时,拉线连接工具受力合理,拉线间互不影响和干扰 观察检查 工作平台、爬梯、栏杆、踏板、护圈、休息平台安装完整牢固,符合 GB 5144 的规定 观察检查 发电机、高空电控柜、地面主控台等设施配置有消防器材 观察检查 一般要求 运动机构制动器制动有效,制动器表面无油污等污染,制动间隙符合抱杆技术文件的要求 观察和塞尺检查 抱杆基础及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符合抱杆技术文件要求 检查承载力报告 抱杆底座距离边坡边缘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观察检查 底座安装平面平整,调整后倾斜度不大于 3/1000 经纬仪检查 装配式底座的固定拉线

27、向上时,对地夹角不大于 15,拉线能有效承载荷及防止底座滑移 观察和卷尺检查 抱杆底座及施工地锚易受到流水冲刷或积水时,有排水措施 观察检查 基础、底座 及其拉线 抱杆底座接地装置连接可靠,符合 DL5009.2 的规定 观察检查 Q/GDW 11141 2013 8 表( 续 ) 检查内容 检查要求 检查方法与器具 结果 独立状态或附着状态下最高附着点以上杆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 4/1000,最高附着点下杆身轴线对支承面垂直度不得大于相应高度的2/1000 经纬仪检查 采用双油缸液压顶升系统时,双油缸行程基本同步,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不大于额定工作压力的 110%,油压工作表误差小于 5

28、% 观察检查 顶升液压系统防过载及保压功能正常,液压缸在有效行程内的任意位置上应准确、平稳地停止 观察检查 顶升导向轮与标准节之间间隙调整合适,顶升顺畅,无异常噪声 观察检查 标准节引入轨道保持水平,轨道两端有防止引进轮滑落的限位措施 顶升承台上的受力部位与标准节上顶升支承部位可靠定位和配合,顶升防脱功能可靠有效 观察检查 顶升系统 和杆身 顶升操作对杆身标准节上铺设的电缆无磨损 观察检查 回转电机有防雨措施 观察检查 穿过回转总成内腔的电缆线固定可靠,回转动作时不松动,有防止与主吊钢丝绳摩擦的措施 观察检查 回转系统 及杆头 避雷针及红色障碍指示灯位于杆头最高处 观察检查 小车在起重臂上运行

29、平稳,无异常噪声 观察检查 空载时,最大幅度允差为其设计值的 2%,最小幅度允差为其设计值的 10% 观察检查 连接杆头及起重臂的拉杆或拉索及其连接件,无外观损伤 观察检查 变幅系统 及起重臂 起重臂上有贯穿全臂的行走安全绳 观察检查 主卷扬机设置独立的地锚,地锚出线对地角度不大于 45 观察和卷尺检查 主吊钢丝绳设置转向时,有专项措施。转向滑轮有防止钢丝绳脱槽的装置 观察检查 检查专项措施 吊钩上有醒目的区分标识,防脱钩装置可靠,挂绳处截面磨损量不超过原高度的 10% 观察检查 游标卡尺检查 主控台操作人员能观察到主卷扬机工作情况,主卷扬机及主控台距离塔中心不小于铁塔全高的 0.5 倍,且不

30、小于 40 米。 观察和卷尺检查 主卷扬机的性能符合 GB13329 的规定 检查卷扬机证书观察检查 起吊系统 主吊钢丝绳与地面隔离,不与地面摩擦。钢丝绳通道两侧有隔离措施 观察检查 施工用电符合 DL5009.2 及 JGJ46 的规定 观察检查 短路保护、过电流保护、错相及缺相保护、零位保护、失压保护、紧急停止等电气保护功能工作正常,符合 GB/T 5031 的规定 检查产品合格证 主控台各种标识准确清晰,主控台操作人员视野开阔。主控台及电控柜门锁齐全,外观无变形 观察检查 起重量、力矩、力矩差限控正常,限制值小于额定载荷的 110%,显示误差不大于 5% 观察检查 电气及安全控制系统 起

31、吊高度限制器在吊钩与吊臂间最小距离达到抱杆技术文件规定的距离时,能有效及时停止起吊动作 观察检查 Q/GDW 11141 2013 9 表( 续 ) 检查内容 检查要求 检查方法与器具 结果 变幅小车的防断绳装置、防断轴装置及终端缓冲装置工作正常 观察检查 在抱杆顶部配置有避雷针、风速仪及红色障碍指示灯。避雷针高出杆头顶部不小于 1m。杆头、起重臂及杆身的节段之间的跨接线连接完整牢固。风速仪能自动发出停止作业的警报。障碍指示灯采用光控开关。 观察和卷尺检查 所有电控柜及电气设备的外壳都可靠接地,接地线符合的要求 观察检查 电阻测试仪检查采用中间接线盒接长电缆,接线盒的防护等级符合 GB/T 5031 的要求。地面电缆埋设时,电缆上部有保护盖板,地表有醒目走向标识。附在抱杆杆身上的电缆整齐稳固在标准节外廓。抱杆底座处电缆余缆使用电缆盘,未直接堆放在地面 观察检查 主控台、电控柜及发电机等电气设备有防雨、防潮、防污、防震措施 观察检查 销轴式起重量传感器角度方向符合抱杆技术文件的要求 观察检查 起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力矩差限制器,在达到各自 1.05 倍的额定载荷值时,能切断执行危险动作的机构动力源,但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企业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