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168-2014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导则.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521254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 GDW 11168-2014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导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Q GDW 11168-2014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导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Q GDW 11168-2014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导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Q GDW 11168-2014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导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Q GDW 11168-2014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导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Q/GDW 11168 2014 1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11168 2014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导则 Guide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battery swap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2014-08-01 发布 2014-08-01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Q/GDW ICS 29.240 备案号: CEC 668-2012 Q/GDW 11168 2014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规划原则 1 5 规划范围及年限 1 6 规划编制内容 1 7 规

2、划方案的评价 2 8 规划的修正 2 9 规划的审定和实施 3 编制说明 5 Q/GDW 11168 2014 II 前 言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发展需要,为保证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的规范化和标 准化,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南瑞集团 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胜新、魏琦、贾俊国、武斌、史双龙、李武峰、吴尚洁、罗小英、李晓强、 张义斌、杨方、何绪伟、钟侃、朱金大、张浩,牛荣义、于文斌、陈晓楠

3、、丁晓宇、王骏海 本标准首次发布。 Q/GDW 11168 2014 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规划范围及年限、规划流程和内容、规 划方案的评价、规划的修正、审批和实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规划。本标准所涉及的电动汽车指纯电驱动汽 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317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3

4、 术语和定义 GB/T 29317 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规划原则 4.1 规划应与当地城乡发展规划相协调,满足地方经济与交通发展的要求。 4.2 规划应与当地电动汽车发展规划相适应,并适度超前,满足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需求。 4.3 规划应与电网规划相结合,将配套电网需求纳入配电网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保障电动 汽车的电能供给。 4.4 规划应考虑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趋势,满足用户便利出行的需求。 5 规划范围及年限 5.1 规划范围 5.1.1 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对象针对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和运营的充换电设施,但应考虑规划范围内已有 的充换电设施服务能力。 5.1.2 充换电设施

5、的规划应与电动汽车发展规划的年限一致,宜为近期 5 年,中远期 10 20 年。 6 规划编制内容 6.1 充换电设施现状分析 6.1.1 统计规划区域当前充换电设施的数量、类型和使用状况,分析充换电设施存在的问题,包括对 电网的影响、充换电设施的利用率、与实际需求的匹配程度、用户使用的便利性等。 6.1.2 评价当前充换电技术水平、充换电设备的服务能力,预测电动汽车、电池及充换电技术的发展 趋势。 6.2 电动汽车的分类保有量预测 6.2.1 根据车辆类型、车辆用途和技术参数等对电动汽车进行分类,根据电动汽车的不同类型进行保 有量预测。 6.2.2 电动汽车分类保有量预测根据车辆保有量及其发

6、展规律,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结合规划区域的 Q/GDW 11168 2014 2 政策、经济、人口等因素确定。按照规划修编要求,近期预测应逐年进行,中远期预测周期不宜超过 5 年。 6.2.3 电动汽车保有量预测可采取多种方法。根据不确定因素提出 2 3 个预测方案,经综合比较后选 定推荐方案。 6.3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需求分析 6.3.1 电动汽车充换电模式分为整车充电和电池更换两种,充换电设施可细分为电动汽车充电站、交 流充电桩、电池更换站、电池配送中心等,可根据充换电设施的技术参数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分。 6.3.2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类型可根据服务车辆特性确定。 6.3.3 充换电设施需求

7、根据电动汽车分类保有量预测和充换电模式确定,包括日均充换电时间 /次数、 电力需求等。 6.4 充换电设施的分期规划 6.4.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建设规模、数量和建设时序测算可根据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服务能力、 服务半径和设施利用率(电池更换模式应考虑电池配置比例)等因素确定。 6.4.2 对各类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制定分期建设规划,近期规划应逐年进行。 6.5 协调配合 6.5.1 充换电设施所需的占地面积、电网容量测算可根据充换电设施的新增计划数量和类型确定。 6.5.2 根据规划区域充换电设施所需的占地、电网容量需求,与城市、电网的分期规划进行比对、协 调。 6.6 充换电设施的布局选址

8、 6.6.1 规划区域充换电设施分期布局可按服务半径和覆盖范围确定,并逐渐完善充换电设施网络。 6.6.2 充换电设施的布局和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布局原则: 1) 充换电设施布局应与规划期内的电动汽车应用领域和行驶特性相适应; 2) 充换电设施布局应与电网供电能力相结合; 3) 充换电设施布局应与城乡规划相结合。 b) 选址原则: 1) 充换电设施选址应满足便利性、经济性、安全性等要求; 2) 电池更换站和充电站宜靠近主要道路,应尽量减少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宜结合高速公路服 务区及国道沿线城镇、乡村建设充换电设施; 3) 充换电设施宜利用现有停车场地,包括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及企事业单位的

9、停车场等; 4) 充换电设施的选址应符合防火安全、电气安全、地质安全等要求。 6.7 投资估算 充换电设施总体投资和分年度投资估算可根据不同类型充换电设施的成本、规模等因素确定。 7 规划方案的评价 7.1 采用一定指标对于规划方案进行评价。有多个建设方案的,应对多个方案进行比对,择优实施。 7.2 规划方案的评价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a) 确定规划评价指标因素的集合和各因素的权重; b) 确定评价基准,对各方案的指标因素进行分项评价打分; c) 合成各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 d) 对各方案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做出选择。 8 规划的修正 Q/GDW 11168 2014 3 近期规划每年应动态修正

10、,中远期规划每五年宜修编一次。具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规划内容全 面修正: a) 电动汽车产业相关国家政策有较大变化时; b) 电动汽车及充换电技术有较大发展时; c) 电动汽车保有量的预期有较大变化时。 9 规划的审定和实施 9.1 充换电设施规划编制完成后,应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和各地区详细规划。 9.2 充换电设施规划在审定后应逐年实施。 Q/GDW 11168 2014 4 Q/GDW 11168 2014 5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导则 编 制 说 明 Q/GDW 11168 2014 6 目 次 一、编制背景 7 二、编制主要原则及思路 7 三、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7 四、主要工作过程

11、7 五、标准结构和内容 7 六、条文说明 7 Q/GDW 11168 2014 7 一、编制背景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为电动汽车的应用提供电能供给服务,是电动汽车推广和产业化的基础,电动 汽车充换电设施存在交流充电桩、充电站、电池更换站、电池配送中心等多种建设形式,通过信息通信 系统构成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应根据本地服务车型和运营模式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在配网运行特 点和电网容量,科学合理地规划充换电设施的建设类型、分布、规模和服务能力,以更好的满足电动汽 车用户的需求。 本标准提出了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基本原则、规划方法和评价标准,用于指导电动汽车充换 电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为电动汽车及充

12、换电设施的大范围应用和产业化推广提供有力的标准支持。 本标准依据关于下达 2011 年度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家电网科 2011 190 号文)的要求编写,项目计划名称: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导则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 院牵头,国网能源研究院、华北电网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等 单位共同起草完成。 二、编制主要原则及思路 本标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要求,立足于电动汽车发展和电动汽车用户 需求,结合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当地城市建设规划和当地电网规划,提出充换电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 参考电网规划的思路,建立分级、分层、

13、分步,以点带面,因地制宜的规划方法;按照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规划方案的评价方法。 三、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政策,符合公司生产、建设、运行和管理要求。本标准编制前, 国网公司已经发布了企业标准 Q/GDW 156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 Q/GDW Z 423 电动汽车充 电设施典型设计和 Q/GDW 478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 ,国家标准 GB/T 29317 电 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 本标准参考以上标准相关要求, 以满足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建设需要。 四、主要工作过程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标准编制计划, 2011 年 8

14、月,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 标准起草小组调研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建设状况,查阅了已有的相关标准,参考国家 电网公司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规划和指导文件,完成了标准的初稿。 2012 年 11 月 23 日,标准起草小组在北京召开标准讨论会,对标准框架、涵盖范围、规划内容、规 划方法及评价体系等进行了探讨。 会后根据讨论结果,对标准内容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发往相关单位征求意见。 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后,形成了标准送审稿 2012 年 8 月 2 日,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组织相关专家召开了标准审查会,审查组通过了标准送审稿 的审查,建议根据专家意见修

15、改后形成报批稿,上报主管部门批准。 五、标准结构和内容 本标准依据 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编写要求进 行编制。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 1)前言。 ( 2)正文共设 10 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规划原则、规划范围及年限、 规划编制流程、规划编制内容、规划方案的评价、规划的修正以及规划的审定和实施。 六、条文说明 4 规划原则 此处列出的原则为规划编制应遵循的总体原则。 Q/GDW 11168 2014 8 5 规划范围和年限 标准主要针对国家电网公司运营的公共充换电设施的规划,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私人、专

16、 用充换电设施对充换电需求的影响。 6 规划编制流程 此处及附录 A-1 给出了编制的一般过程,与各编制内容相对应。总规划方案需要与已有电网规划和 城市规划进行校核,当各规划方案出现冲突时,应寻求协调一致,该过程可能出现反复。 7 规划编制内容 7.2 电动汽车当前电动汽车处于起步阶段,电动汽车的市场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标准规定 2 3 个预测方案,对应高、低或高、中、低保有量预测方案。 7.3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需求分析以电动汽车的充换电次数、充电功率等计算为基础,为充换电设施 的数量规模设计提供依据。 7.6 在电动汽车发展初期阶段,旨在建立覆盖用户使用范围的充换电网络,因此宜以充换电设施的最 大服务半径为布局的依据。在市场成熟阶段,充换电设施布局应进一步考虑充换电设施的服务能力以及 运营的经济性。 7.7 此处电池配置原则指充换电站设计中换电用电池数量与服务车辆的配比。 8 规划方案评价 在进行规划方案评价时,应首先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设计。在多个指标情况下,应对各指标 进行综合评价。 9 规划的修正 在电动汽车发展初期阶段,技术、政策环境均可能发生较大变动,因此标准规定近期规划应逐年滚 动编制。 10 规划的审定和实施 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应由当地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部门审定后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企业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