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16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286327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16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16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16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16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116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 116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90.00)1.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的_作出了限制性规定。(分数:3.00)A.有害物质和因素B.控制标准C.环境监测D.检测方法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环境中的_作出了限制性规定。(分数:3.00)A.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B.有害物质和因素C.有害因素和产生污染物的来源D.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物的来源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要_国家排放标准,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分数:3.00)A.优于B.严于C.低于D.较低于4.环境

2、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由_和_组成的。(分数:3.00)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建设项目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导则C.规划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环境影响污染物排放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样品标准评价技术导则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_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构成。(分数:3.00)A.行业规划B.地方标准C.行业标准D.区域标准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_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技术导则构成。(分数:3.00)A.专题B.专项C.总则D.区域功能7.因采用不同

3、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所得监测数据发生争议时,由_裁定,或者指定采用一种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进行复测。(分数:3.00)A.省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B.市级行政主管部门C.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8.排污口和污染物处理、处置场所的图形标志,执行_。(分数:3.00)A.统一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B.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C.法定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D.常用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9.进行生态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时,执行有关_。(分数:3.00)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B.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C.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总纲10.生产或服务过程的清洁生产

4、分析采用_发布的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分数:3.00)A.国家B.地区C.省级D.市级11.不属于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基本要求的是_。(分数:3.00)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性质B.工程分析应突出重点C.应用的数据资料要真实、准确、可信D.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组成、规模、工艺路线,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方式、强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1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方法不包括_。(分数:3.00)A.类比分析B.实测法C.实验法D.现场调研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内容的是_。(分数:3.00)A.工程基本数据B.污染影响因素分析C.交通运输D.重大危险源分析14.不属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常

5、见方法是_。(分数:3.00)A.数学模型法B.收集资料法C.现场调查法D.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15.不属于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的是_。(分数:3.00)A.数学模式法B.化学模型法C.类比分析法D.专业判断法16.筛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考虑_。(分数:3.00)A.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评价因子的变化B.定量分析评价因子的影响因素C.定性分析评价因子的影响因素D.定性分析评价因子的变化17.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对于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_个。(分数:3.00)A.6B.8C.10D.121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和体现_的战略防御手段,在建

6、设项目选址、合理布局、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的控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分数:3.00)A.预防为主B.环境保护C.安全第一D.经济效益19.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_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分数:3.00)A.30B.40C.50D.6020.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_的连续观测;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_个月以上。(分数:3.00)A.1 年,1B.1 年,2C.2 年,1D.2 年,221.统计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_单独统计。(分数:3.00)A.强风频率B.

7、静风频率C.弱风频率D.台风频率22.风向玫瑰图应同时附当地气象台站_年以上气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分数:3.00)A.10B.15C.20D.3023.在模式计算中,若给静风风速赋一固定值,应同时分配静风一个_。(分数:3.00)A.风速B.风量C.风向D.风频24.在主导风向中,风向角范围一般在连续_左右,对于以_方位角表示的风向,主导风向范围一般是指连续两到三个风向角的范围。(分数:3.00)A.30,16B.30,14C.45,14D.45,1625.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_。(分数:3.00)A.小于 30%B.大于等于 30%C.大于 30%D.等

8、于 30%26.在大气环境评价中,预测因子应根据_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分数:3.00)A.气象条件B.气候条件C.环境因素D.评价因子27.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需要考虑因素是_。(分数:3.00)A.污染源的排放高度B.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C.地理环境D.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2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的计算点不包括_。(分数:3.00)A.环境空气敏感区B.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C.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D.环境气象条件范围值29.预测网格点的分布应具有足够的_,以尽可能精确预测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最大影响。(分数:3.00)A.分辨率B.清晰度C

9、.面积点D.精确度30.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_m。(分数:3.00)A.40B.45C.50D.55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60.00)3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_。(分数:6.00)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C.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D.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32.地方环境标准包括_。(分数:6.00)A.地方检测方法标准B.地方环境质量标准C.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地方环境基础标准33.选用非导则推荐的评价或预测分析方法时,应根据建设项目的_等分析其适用性。(分数:6.00)A.性质B.特

10、征C.评价范围D.影响性质34.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一般采用_。(分数:6.00)A.数学分析法B.单项评价法C.模型构造法D.多项评价法3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体现了_三方面的统一。(分数:6.00)A.公众效益B.环境效益C.经济效益D.社会效益3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预测和评价的环境因子应包括反映_。(分数:6.00)A.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B.建设项目特征的特性因子C.建设项目的常规因子D.评价区质量状况的特性因子37.结合国家对不同区域的相关要求,从_等方面提出和论证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框架;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工程内容,并分析合理性。(

11、分数:6.00)A.保护B.恢复C.补偿D.建设38.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有必要提出建设项目_的环境管理措施与建议,为预防、降低、避免环境影响提供依据。(分数:6.00)A.建设期B.服务期C.施工期D.运营期3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应根据_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数:6.00)A.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B.区域总量控制C.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D.危险有害因素的总量控制4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中,环境可行性结论应从与法规政策及相关规划一致性、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环境保护措施可靠性和合理性、达标排放_等方

12、面分析得出。(分数:6.00)A.强制性B.稳定性C.公众参D.接受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模拟 116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90.00)1.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中的_作出了限制性规定。(分数:3.00)A.有害物质和因素 B.控制标准C.环境监测D.检测方法解析:解析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环境中的_作出了限制性规定。(分数:3.00)A.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 B.有害物质和因素C.有

13、害因素和产生污染物的来源D.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物的来源解析:解析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是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要_国家排放标准,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分数:3.00)A.优于B.严于 C.低于D.较低于解析:解析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由_和_组成的。(分数:3.00)A.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建设

14、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建设项目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导则C.规划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D.环境影响污染物排放评价 建设项目环境样品标准评价技术导则解析: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组成。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_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构成。(分数:3.00)A.行业规划 B.地方标准C.行业标准D.区域标准解析: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构成,总纲对后两项导则有指导作用,后两项导则的制

15、定要遵循总纲总体要求。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_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技术导则构成。(分数:3.00)A.专题B.专项 C.总则D.区域功能解析: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构成,总纲对后两项导则有指导作用,后两项导则的制定要遵循总纲总体要求。7.因采用不同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所得监测数据发生争议时,由_裁定,或者指定采用一种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进行复测。(分数:3.00)A.省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B.市级行政主管部门C.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解析:解析 因采

16、用不同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所得监测数据发生争议时,由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裁定,或者指定采用一种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进行复测。8.排污口和污染物处理、处置场所的图形标志,执行_。(分数:3.00)A.统一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B.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 C.法定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D.常用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解析:解析 排污口和污染物处理、处置场所的图形标志,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9.进行生态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时,执行有关_。(分数:3.00)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 B.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C.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总纲解析:解析 进行生态和环境质量

17、影响评价时,执行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10.生产或服务过程的清洁生产分析采用_发布的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分数:3.00)A.国家 B.地区C.省级D.市级解析:解析 生产或服务过程的清洁生产分析采用国家发布的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11.不属于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基本要求的是_。(分数:3.00)A.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性质 B.工程分析应突出重点C.应用的数据资料要真实、准确、可信D.结合建设项目工程组成、规模、工艺路线,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方式、强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解析:解析 现行总纲规定,工程分析应符合以下要求:工程分析应突出重点;应用的数据资料要真实、准确、可信;结合建设项

18、目工程组成、规模、工艺路线,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因素、方式、强度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1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方法不包括_。(分数:3.00)A.类比分析B.实测法C.实验法D.现场调研 解析:解析 工程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和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内容的是_。(分数:3.00)A.工程基本数据B.污染影响因素分析C.交通运输D.重大危险源分析 解析:解析 工程分析的内容包括工程基本数据、污染影响因素分析、生态影响因素分析、原辅材料、产品、废物的储运、交通运输、公用工程、非正常工况分析

19、、环境保护措施和设施、污染物排放统计汇总等。14.不属于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常见方法是_。(分数:3.00)A.数学模型法 B.收集资料法C.现场调查法D.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解析:解析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常见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15.不属于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的是_。(分数:3.00)A.数学模式法B.化学模型法 C.类比分析法D.专业判断法解析:解析 预测环境影响时应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同时应分析所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目前使用较多的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和专业判断法等。1

20、6.筛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考虑_。(分数:3.00)A.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评价因子的变化 B.定量分析评价因子的影响因素C.定性分析评价因子的影响因素D.定性分析评价因子的变化解析:解析 在收集反映社会环境影响的基础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筛选出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定量预测或定性描述评价因子的变化。17.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对于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_个。(分数:3.00)A.6 B.8C.10D.12解析:解析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应少于 10 个;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数不应少于 6 个;三级评价项目,如果评价区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

21、24 个点进行监测。1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和体现_的战略防御手段,在建设项目选址、合理布局、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的控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分数:3.00)A.预防为主 B.环境保护C.安全第一D.经济效益解析: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我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和体现“预防为主”的战略防御手段,在建设项目选址、合理布局、污染防治和生态破坏的控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9.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_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分数:3.00)A.30B.40C.50 D.60解析:

22、解析 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 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20.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_的连续观测;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_个月以上。(分数:3.00)A.1 年,1B.1 年,2 C.2 年,1D.2 年,2解析:解析 一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应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观测;二级评价的补充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 2 个月以上。21.统计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_单独统计。(分数:3.00)A.强风频率B.静风频率 C.弱风频率D.台风频率解析:解析

23、 统计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静风频率单独统计。22.风向玫瑰图应同时附当地气象台站_年以上气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分数:3.00)A.10B.15C.20 D.30解析:解析 风向玫瑰图应同时附当地气象台站多年(20 年以上)气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23.在模式计算中,若给静风风速赋一固定值,应同时分配静风一个_。(分数:3.00)A.风速B.风量C.风向 D.风频解析:解析 在模式计算中,若给静风风速赋一固定值,应同时分配静风一个风向。24.在主导风向中,风向角范围一般在连续_左右,对于以_方位角表示的风向,主导风向范围一般是指连续两到三个风向角的范围。(分数:3.

24、00)A.30,16B.30,14C.45,14D.45,16 解析:解析 风向角范围一般在连续 45左右,对于以十六方位角表示的风向,主导风向范围一般是指连续两到三个风向角的范围。25.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_。(分数:3.00)A.小于 30%B.大于等于 30% C.大于 30%D.等于 30%解析:解析 某区域的主导风向应有明显的优势,其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大于等于 30%。26.在大气环境评价中,预测因子应根据_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分数:3.00)A.气象条件B.气候条件C.环境因素D.评价因子 解析:解析 在大气环境

25、评价中,预测因子应根据评价因子而定,选取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评价因子作为预测因子。27.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需要考虑因素是_。(分数:3.00)A.污染源的排放高度B.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C.地理环境 D.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解析:解析 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同时还应考虑污染源的排放高度、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地形和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等进行适当调整。28.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的计算点不包括_。(分数:3.00)A.环境空气敏感区B.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C.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D.环境气象条件范围值 解析:解析 计算点可分三类:环境空气敏感区、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以及区域最大地

26、面浓度点。29.预测网格点的分布应具有足够的_,以尽可能精确预测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最大影响。(分数:3.00)A.分辨率 B.清晰度C.面积点D.精确度解析:解析 预测网格点的分布应具有足够的分辨率,以尽可能精确地预测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最大影响。30.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_m。(分数:3.00)A.40B.45C.50 D.55解析:解析 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不大于 50m。二、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60.00)31.国家环境标准

27、包括_。(分数:6.00)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C.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 D.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解析:32.地方环境标准包括_。(分数:6.00)A.地方检测方法标准B.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C.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地方环境基础标准解析:33.选用非导则推荐的评价或预测分析方法时,应根据建设项目的_等分析其适用性。(分数:6.00)A.性质B.特征 C.评价范围 D.影响性质 解析:解析 选用非导则推荐的评价或预测分析方法的,应根据建设项目特征、评价范围、影响性质等分析其适用性。34.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一般采用_。(分数:6.00)A.数学分析法B.单项评价法

28、 C.模型构造法D.多项评价法 解析:解析 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一般采用两种主要方法,即单项评价法和多项评价法。3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体现了_三方面的统一。(分数:6.00)A.公众效益B.环境效益 C.经济效益 D.社会效益 解析:解析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新领域,是指评估和预测开发项目对社会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体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的统一,其评价内容主要为建设项目开发对人口和社会设施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及间接带来的影响。3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预测和评价的环境因子应包括反映_。(分数:6.00)A.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 B.建设项目特征的特

29、性因子 C.建设项目的常规因子D.评价区质量状况的特性因子解析:解析 预测和评价的环境因子应包括反映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和反映建设项目特征的特性因子两类。37.结合国家对不同区域的相关要求,从_等方面提出和论证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框架;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工程内容,并分析合理性。(分数:6.00)A.保护 B.恢复 C.补偿 D.建设 解析:解析 结合国家对不同区域的相关要求,从保护、恢复、补偿、建设等方面提出和论证实施生态保护措施的基本框架;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工程内容,并分析合理性。38.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有必要提出建设项目_的环境管理措

30、施与建议,为预防、降低、避免环境影响提供依据。(分数:6.00)A.建设期B.服务期C.施工期 D.运营期 解析: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有必要提出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环境管理措施与建议,为预防、降低、避免环境影响提供依据。3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应根据_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数:6.00)A.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 B.区域总量控制 C.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D.危险有害因素的总量控制解析:解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区域总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4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中,环境可行性结论应从与法规政策及相关规划一致性、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环境保护措施可靠性和合理性、达标排放_等方面分析得出。(分数:6.00)A.强制性B.稳定性 C.公众参 D.接受性 解析: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中,环境可行性结论应从与法规政策及相关规划一致性、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环境保护措施可靠性和合理性、达标排放稳定性、公众参与接受性等方面分析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